《唐詩三百首》中一首送別詩,催人淚下,最後一句細品餘韻無窮!

2020-12-09 花神木木讀詩詞

在唐代詩歌中,送別詩是最常見的題材之一,也是最能引起人們共鳴的題材之一。無論是王維說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還是高適說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亦或是王勃口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都是送別詩中的千古名句,這些大家隨口就能吟出的文字,不知潤溼過多少送別的淚眼,亦不知觸動過多少離客的魂魄。總而言之,送別詩從來都不缺乏其特有的魅力。

七絕聖手王昌齡,雖然是一位以寫邊塞詩著稱於世的詩家夫子,但他筆下的送別詩,亦是不遑多讓,《送別》、《送魏二》、《送柴侍御》等皆是千古佳篇。

今天筆者要介紹的就是王昌齡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其中況味催人淚下。為了讀者有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王昌齡寫此詩時,所經歷過的一些往事。

作為唐朝的一名官員,王昌齡是經歷過坎坷的,曾經被貶到嶺南,雖然不久便北上起任江寧丞,但是仍是宦海沉浮,背井離鄉,而《芙蓉樓送辛漸》正是作於此間。

本詩題目中的辛漸,是王昌齡的一位好朋友,因要北上去往洛陽。臨別之際,王昌齡寫下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原詩為兩首,下文只選取一首進行分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腦補另一首哦。

《芙蓉樓送辛漸》( 其一)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寒雨連江夜入吳」,夜色中,秋風裹挾著夜雨,悽涼中帶著寒意,悄無聲息地來到吳地,連綿不絕地灑向江天一片。而詩人就在這樣一個充滿愁緒的雨夜,與朋友徹夜難眠。

可以想見,他們或許秉燭夜談,或許愁飲達旦,總之,明日的分別,讓他們之間有了說不完的話語。

然而,不管如何不舍,如何珍惜,天總歸是要亮的,天明之後,詩人依依不捨地送朋友啟程,這一刻,遠處的楚山,在詩人眼裡,更顯得孤零零一片,「平明送客楚山孤」,一個「孤」字,點出好友離開之後,詩人心中的萬千孤獨。

每當我讀起這7個字,眼淚便會掉落下來,因為我也曾經離開過故鄉,到千裡之外的城市打拼過,人在他鄉,人生地不熟,每當目送同事踏上回家的火車,心裡便有說不出的滋味。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真的要啟程了,臨行的最後一刻,詩人還不忘了一句囑託:若有洛陽的親友問起我,你就說王昌齡的一顆心,依然冰清玉潔,盛在玉壺之中。「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一種自信,亦是一個宣言。因為被貶,朝廷中有些人對王昌齡的詆毀之言不絕於耳,而這些流言卻被他的「一片冰心」擊為齏粉,讀起來力道千鈞,細品餘韻無窮!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唐詩裡最令人感動的一首送別詩,通篇短短四句,讀來更是催人淚下
    唐詩它不僅僅代表著一種精神,同時也代表了一種情緒,往往很多的詩人,他們可能只是記錄了現實生活中一些極為細小的事情,可是由於他們那種生動而細膩的描寫,從而也使得這些作品顯得更加的獨特,也更加的悽美,讀起也是催人淚下。對於這樣的作品,應當也是最不容錯過。
  • 《唐詩三百首》中最特殊的三首詩,一首民謠、一首怪詩、一首絕唱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311首經典唐詩中,還有三首詩是無名氏所作,其中一首民謠、一首怪詩,還有一首被張冠李戴的名作。且來欣賞這三首無名氏的詩作,看看有何高明之處能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哥舒歌》本是盛唐時西北邊疆的一首民謠,署名中的「西鄙人」意為西北邊疆人,名副其實的無名氏!詩中所寫的是盛唐時期多次打敗吐蕃的名將哥舒翰。這首詩之所以能入選《唐詩三百首》,是因其以短小的篇幅刻畫出一代名將的英勇善戰和赫赫武功。
  • 《唐詩三百首》中最特殊的三首詩,一首民謠、一首怪詩、一首絕唱
    這三百餘首經典唐詩中,大多都是名家名作。,還有三首詩是無名氏所作,其中一首民謠、一首怪詩,還有一首被張冠李戴的名作。詩中所寫的是盛唐時期多次打敗吐蕃的名將哥舒翰。這首詩之所以能入選《唐詩三百首》,是因其以短小的篇幅刻畫出一代名將的英勇善戰和赫赫武功。詩中從遼闊壯遠的邊疆夜景寫起,至哥舒翰帶刀的英勇形象,最後從側面敵人不敢犯邊來讚揚哥舒翰的威名之盛。
  • 不愧為「七絕聖手」,一首送別詩千古傳唱,最後一句無人不知!
    不愧為「七絕聖手」,一首送別詩千古傳唱,尤其最後一句,無人不知,無人能敵!洋洋《全唐詩》,囊括了近五萬首詩歌。其中,送別詩佔了很大的比例,這其中不乏名篇佳句。但王昌齡的這首《芙蓉樓送辛漸》,也絕對稱得上是此類詩中的精品,尚品,很是獨具匠心,別具一格。詩云: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性情豪放,不拘小節,說話隨意,所以常遭人詬病。
  • 唐詩三百首最無心插柳之作:劉長卿這首送別詩,卻是山水詩名篇
    比如他的這首在唐詩三百首當中的五絕作品,看題目明明是一首送別詩,卻寫得清理自然,成為了唐詩中的山水詩中的名篇。且看: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斜陽 一作:夕陽) 這首詩題目是《送靈澈上人》,看題目是實打實的一首送別詩。但是看詩作中的每一句古詩,其實又都是環境描寫,尤其是後兩句,「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意味悠長,境界高遠。「五言長城」並非虛名。靈澈上人是中唐時期一位著名詩僧,與劉長卿交好。
  • 李白很豪邁的一首送別詩,入選《唐詩三百首》,讀完直呼過癮
    李白一時感慨萬千,寫下了一首很豪邁的送別詩,入選《唐詩三百首》,讀完直呼過癮。這首詩名為《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但是李白的這首詩不同,我們仿佛看不到他的「離愁別緒」。是他無情無義,沒心沒肺嗎?並不是的,「天下無不散之宴席」,豪邁如李白怎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呢?既然如此,那麼又何必傷感呢?
  • 《唐詩三百首》的最後一首詩,你知道是哪一首嗎?幾乎人人會背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是《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所說的一句諺語。姑且不談這句諺語的可操作性,因為當中的「吟詩」可不是背詩,而是作詩。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唐詩三百首》是會陪伴著他從年幼走到年長,甚至走完一生。
  • 古今送別詩千首 唯有弘一拔頭籌 耐人尋味上心頭 催人淚下添新愁
    古今中外以「送別」為內容和題材的詩詞歌賦,書畫文章等等,可謂成千上萬,藝術形式多樣,表現手法多種,當然確實也有不少是上乘佳作,被廣為流傳。為此,送別可以說是我國古典詩詞中的一個永恆主題,尤其還是唐詩宋詞的一個重要組 成部分。
  • 《唐詩三百首》中催人淚下的思鄉名篇,我們心中的故鄉情!
    《唐詩三百首》中催人淚下的思鄉名篇:任憑時光衝刷、記憶荏苒,也無法稀釋我們心中的故鄉情。《唐詩三百首》與故鄉情·第一首《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唐詩三百首》與故鄉情·第二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被《唐詩三百首》遺落的一首詩,通篇句句是經典,值得我們一讀!
    《唐詩三百首》那是最經典的傳統讀物,每一個人還在沒有上學之前,也都必須要先讀這部作品,裡面的每一首詩,那都是優中選優,也都是難得的經典之作,但是這部如此著名的詩集,其實也還是有遺憾,一些同樣很經典的作品,可是它同樣沒有收錄,其中最經典代表性的則是高適的《別董大二首.其一》,這首詩無論是寫作手法
  • 古今送別詩千首 唯有弘一拔頭籌 耐人尋味上心頭 催人淚下添新愁
    古今中外以「送別」為內容和題材的詩詞歌賦,書畫文章等等,可謂成千上萬,藝術形式多樣,表現手法多種,當然確實也有不少是上乘佳作,被廣為流傳。為此,送別可以說是我國古典詩詞中的一個永恆主題,尤其還是唐詩宋詞的一個重要組 成部分。
  • 唐詩三百首最熟悉也是最歡快的送別詩,不愧是詩人之間的詩意離別
    在唐詩作品當中,送別詩所佔的分量很重。李白、杜甫等人都寫過不少的送別詩,而且大都膾炙人口。不過,一般的送別詩都是很傷感的,畢竟古人的離別大都是天各一方,咫尺天涯,所以離別的心情大都不會好。不過在唐詩三百首當中,卻有一首節奏很是歡快的送別詩,而且膾炙人口我們都會背。這首詩寫出了詩人之間的詩意離別,請讓我們細細品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唐詩三百首中我們最熟悉的送別詩,在畢業留念本上引用最多的詩句
    這是我們唐詩三百首中我們最熟悉的送別詩。每當我們送別朋友到很遠的地方的時候。我們都會說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尤其是當時我們年少因為升學、因為家鄉離別的時候都會在彼此的留言本上寫下這一詩句。不懂得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等到今天我們重新梳理這首詩的時候,我們再考慮到,唐代當時那種惡劣的交通和通訊環境的時候,我們才會認識到古人的這首詩,浸潤了多少淚水。這首詩是唐代大才子王勃入選唐詩300首當中的唯一的一首五律,我們對於王勃了解更多的是他的《滕王閣序》,尤其是他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對於滕王閣當時的情景的描寫可謂是千古傳誦,經久不絕。
  • 《唐詩三百首》:杜甫爺爺,唯有一首詩被選入,原來是難得的經典
    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都有巨大意義,《唐詩三百首》是古詩中最為經典的作品集合。其中杜甫的作品就有三十五首,但是安久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欣賞的,是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唯一被選入的作品。杜審言生活在初唐時期,也曾高中進士,但是仕途並不是一帆風順,後來也遭到貶謫。在《杜審言集》中,收錄了他的詩作共計四十三首。但是為什麼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只有一首,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在返回洛陽的途中,他有感而發,寫下了生平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這首詩名為《金銅仙人辭漢歌》。2.歷史背景加上唐朝時局,以及李賀自身的遭遇,便有了這首交織著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字裡行間洋溢著詩人濃濃的悲憤和哀愁之情,讀來令人淚目。這首詩大概可以分為三部分,前四句為第一層,主要是感嘆人生的短暫和世事的變遷。
  • 《唐詩三百首》中最獨特的一首詩,沒有一句七言,卻被列入七言卷
    唐詩能成為古代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不僅在其成就之高,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詩歌數量之多。僅僅傳世的就有五萬多首,各種題材、各種體裁、各種風格,應有盡有。後人對唐詩的選編選本也多種多樣,在所有唐詩選本中以《全唐詩》收錄最多,而《唐詩三百首》傳播最廣。 《唐詩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所選編,選錄了七十多家詩人的三百多首詩。
  • 《唐詩三百首》中語言最生動活潑的詩,情感卻很痛苦
    在唐代浩如煙海的詩歌中,清代的蘅塘退士整理、編著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經過反覆篩選,最終選取了三百餘首唐詩,傳誦至今。今天,我們來看看《唐詩三百首》中語言最生動活潑的是哪一首。通過詩詞大意,很清楚的看出這首詩原來採用的是層層倒敘的手法。本是為怕驚夢而不教鶯啼,為不教鶯啼而要把鶯打起,而詩人卻倒過來寫,最後才揭開了謎底,說出了答案。但是,這最後的答案仍然懸而未決。這裡,還留下了一連串問號,例如:一位閨中少女為什麼做到遼西的夢?她有什麼親人在遼西?
  • 唐詩中最絕妙的六首送別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送別是古代詩歌中最多的內容題材之一,送別詩也是古詩詞一大類。僅僅唐代將近三百年,四萬餘首唐詩中的送別詩就多逾數千。在最為經典的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中,入選的送別詩不下於三十首。其中有很多流傳千古的佳作,也不乏膾炙人口的名句。
  • 唐詩中很有名的一首送別詩,最後7字是神來之筆,令人叫絕
    如我們所熟知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等,都出自於送別詩。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謝亭送別》,便是唐詩中很有名的一首送別詩。它出自於唐代詩人許渾之手,是許渾在安徽宣城送別友人後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比較有意思的是,許渾的這首詩久負盛名,但他自己在唐代群星璀璨的詩人中卻只能算一位不知名詩人。
  • 唐詩三百首中最出色的送別詩,乃千古絕調,可惜今日我們無法體會
    送別詩在唐詩整體當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無論是李杜白還是其他的詩人,都留下了相當數量的送別詩。比如那「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又比如那「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又比如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等,可謂膾炙人口,流傳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