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跟很多南方旅行社同行聊過,不要擔心沒有很多好的旅遊產品,我們只拿內蒙古來說,就有很多遊客來過3-4次,我最多接待過的一位廣東朋友,來內蒙古達到7次。天賜中華九州大地,物華天寶移步異景,我們看著這副美妙的中華大地圖只能發出一聲由衷的感嘆:雞你太美!
今天我們來聊東北,聊一聊或許和您日常關注的不一樣的東北。
突然發現我和許多中國人一樣,有著深深的邊境線情節。很多具有探險精神的客人來內蒙古,我們會安排他們在呼倫貝爾沿著中俄邊境走一段卡線,最遠可以從極北的臨江,一路西南而下,經黑山頭最後到滿洲裡。如果他們再次到來,去錫林郭勒的時候,除了路過並瞻仰一下人民解放軍的朱日和基地,我們也會安排他們從《狼圖騰》的兵團小鎮到二連浩特走一走,遠眺一下外蒙古的扎門烏德,當然,如果是準備充足的客人,更是要乘坐一下境外綠皮車,直奔外蒙古首都烏蘭巴託了。而我們玩兒得最嗨的一次,是從呼和浩特以北隸屬於包頭的希拉穆仁草原,全程騎馬往返4天半,一路上在蒙古長調聲中策馬揚鞭直至北部中蒙邊境滿都拉口岸,就是在那一次,我們的客人親身第一次在廣袤的大草原上,距離真正的狼群不足百米,我們雙方就是那樣靜靜的看著對方,然後分彆扭頭各奔東西,直到雙方都消失在視線之外的、遙遠的地平線盡頭。
我們對於東北,正如廣東人對港澳,陌生且熟悉,近在咫尺卻又天各一方。
於是對於我們而言,絕不僅僅是簡單研發一條從呼倫貝爾直到黑龍江長達9天的攝影之旅,也絕不僅僅是參與一下從哈爾濱發團經過亞布力直到雪鄉的冬季旅行,更不是在把自己定位在遊客在看過瀋陽的故宮和長白上的天池之後,把寂靜的達裡湖和美麗的阿斯哈圖石林當作旅行的最後一站。
我們要自己走進去,發現不一樣的東北之美。
邊境線情節發作之前,先問您一個問題,在東北三省,從哪裡可以看得到海?大連,恭喜你答對了。獐子島,別皮了,吃海鮮也要適量哦。丹東啊,又臨近朝鮮又有大港,對您我只能說一聲兄臺,三星手機你滴不要帶滴幹活。那麼吉林省琿春市的防川村這個地方您聽過沒有?
因為工作的原因,去過朝鮮很多次,以至於有一次在從丹東進入朝鮮的火車上,朝鮮邊檢人員檢查我的手機時,看著裡面很多的朝鮮照片,大概是新手的緣故,竟然招呼他們的主管領導前來覆核,在看到我亮出的領隊證之後才放心地長舒一口氣。
對於朝鮮這個國家,一定要深入走一遍才好,不能只在邊境來一次新義州一日遊或者半日遊,那是沒有靈魂的。我尤其喜歡乘坐火車進入朝鮮,在慢悠悠的火車上看著沿途的風景,慢慢品味一個個所經地方人民的穿著和風貌。再穿越朝鮮國土而下,最後在朝韓邊境板門店,看一眼咫尺相隔的朝韓兩國軍人,從衣著和膚色上表現出來的顯著差異。如果有幸在平壤的行程中,能遇到一次大規模群眾集會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對,就是那種原本空曠的街道上,突然衝出來幾十萬的人群,大喊著、大笑著、大哭著,衝向金日成廣場,臉上洋溢著興奮的光芒,很多上了歲數的客人對我動情地說過,這是他們年輕時夢想的場合和樣子,雖然往事塵封已久,但是一瞬間又能重回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很久以來我也是被這樣熟悉且陌生的、彷佛童年般成長環境所感動著的。直到從丹東換了個方向出發,由此經過了長白山也就是朝鮮人口中的白頭山,到達了吉林東北部的琿春,狠吃了一頓地道的五常大米和殺豬菜後,站在防川的圖們江畔,遠眺了近一個小時的日本海,才真真正正看懂了一個詞,什麼叫做特麼的「咫尺天涯」!
聽同行(xing)的同行(hang)朋友一路介紹過來,防川這個地方,一江直通日本海,卻把我國北疆的版圖定格在了距離入海口僅僅15公裡左右的位置。更過分的是,隨著一條聯通朝俄橫跨圖們江的一條等級不高、通車不多、高度不夠的大橋建成之後,被朝鮮、俄羅斯兩國徹底切斷了吉林和黑龍江入海的可能。而這片入海口的南岸,是我們熟悉的韓國的釜山,北岸就是俄羅斯的海參崴,而海的東岸,就是一整個日本,北海道、本州和九州,日本本土三大島,就這麼靜靜的在海的對岸。
我們見慣了中國的繁華。不用說瀋陽有多大,也不用說大連有多麼現代化,即便是站在鴨綠江邊,眼看著對岸的燈火稀疏,而境內丹東的高樓大廈也像是有著無盡的繁華。可是當我們一路沿著國境線北上,親近著這片據說養育著上億人口的黑土地,你不會有任何的偏見去直稱這片大地為北大荒,也不會想不通為什麼會有所謂的「投資不過山海關」,因為這大片的土地,被一道狹小的入海口所封閉。你也才會像我們當時一樣,深深地發出一聲嘆息,感慨億萬東北兒女守著入海口而不得入。
他們呀,距離閉塞且傲慢的朝俄太近,距離開放且發達的日韓太遠。
為什麼作為一個搞旅遊的,卻突然在這麼一個時候想起來寫一下去琿春防川的經歷?無他,幾十年前的抗美援朝,我們用中華兒女的鮮血護持了朝鮮的國土和蘇聯的尊嚴,卻被兩國無情的把我們的入海口掐斷。很多人對朝鮮計劃的「改ge開放」充滿了莫名的期待,手握重金衝到了丹東去炒房,妄圖從朝鮮的經濟崛起中挖一桶金。
可是,我們卻也不得不防,就像同樣是幾十年前的援越抗美,同樣是舉國之力加持出來的「兄弟加戰友」,越南這個小夥伴,卻在傍上大腿之後的第一時間反咬我們一口。我們姑且不論中國南海今後還要面對這個小夥伴準備掀起怎樣的大風大浪,就說一下那座與海南島隔海相望的白龍尾島,失去的也絕不僅僅是一小塊的國土,更有北部灣漁民數百年來賴以生存的生計和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