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汽修師傅對一輛奧迪Q5進行了維修。由於這輛Q5之前來廠裡進行過檢查,當時就確定了需要更換的配件,這次來廠裡就是要更換新配件。
據師傅介紹,這輛Q5上來廠裡檢查時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行駛在不平路面時底盤有異響,另一個是高速時有發飄的表現。檢查結果是:底盤的四根下支臂損壞導致異響,兩條後輪磨損到極限導致抓地力和排水性能等下降。
師傅給出的維修辦法是更換四根下支臂和兩條後輪,車主同意這樣維修。下圖所示,這是新下支臂,總共有四根,左右各兩根。
下圖綠色箭頭所示,這兩根下支臂的膠套在副車架上固定,兩個球頭在轉向節上固定,膠套的拆卸比較容易,球頭的拆卸很難,很多時候都需要用到專用工具才行。
師傅用了將近半個小時才把右側的下支臂拆下,它們損壞的位置不僅僅是下圖箭頭所示的膠套,另一端的球頭也有松曠,需要換新下支臂。
每次更換配件前,師傅都會對新舊配件進行對比並拍照,以防配件出現問題。下圖箭頭,新舊下支臂的對比。
很快,師傅把兩個根新下支臂安裝到規定位置。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綠色箭頭所示的支臂膠套,師傅此時並沒有對膠套螺絲進行緊固,若是此時緊固膠套的話,裝上輪胎靜止在路面時,膠套會用力,這不正確。
正確的做法是,把車開到四輪定位儀上,然後緊固膠套螺絲。這樣的話,汽車靜止時或者是在平路行駛時,支臂膠套不會用力,膠套只會在車身產生顛簸時用力,延長膠套的使用壽命。
師傅用同樣的方法更換了左側的兩根下支臂,然後開始更換兩條後輪。下圖所示,這是後輪的胎面,已經達到磨損極限,這肯定會導致輪胎的排水性下降,高速時有發飄的感覺。奧迪車主看到輪胎這樣的情況後,有點後怕,繼續使用就會嚴重影響安全,尤其是最近的下雨天。
下圖箭頭所示,1517表示輪胎是2017年第15周生產,雖然輪胎只有2年多的時間,但是它的行駛裡程已經超過6萬公裡,輪胎磨損嚴重,必須要更換輪胎。
下圖所示,這是新輪胎的狀態,和舊輪胎是一樣的花紋。師傅把新輪胎安裝之後,還必須進行輪胎動平衡,之後再把這兩條新輪胎換到前輪,把原來的前輪換到後輪,好輪胎都放在前輪。
最後,師傅開車測試,行駛在不平路面已經不會出現異響,也沒有之前高速時出現的發飄問題,雖然輪胎噪音大了一點。車友可以簡單了解一下這個維修案例,多檢查愛車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