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學校、各地孔子學院慶祝春節 感知中國傳統文化

2020-12-05 人民日報海外網

獅子山春節文化活動現場。李坊劍攝

學生們舉起福字慶祝春節。

丹華文化教育中心的學生在學習春節習俗。丹華文化教育中心供圖

吳昇真近照

謝菲爾德大學孔院走進大學舉辦中國文化體驗活動。

木蘭兒童合唱團正在為2019年春節活動排練節目。

美花在逛北京胡同時,自己畫的臉譜。

中塞友好一家親

胡 蓉

「鑼鼓喧,春意鬧,孔院邀你過大年。」當地時間1月29日,獅子山大學孔子學院太極園喜氣洋洋,「中塞一家親,喜迎新春」春節系列文化活動拉開帷幕。

春節文化體驗活動已連續舉辦4年,成為獅子山大學孔子學院的品牌項目。此次活動包括「美麗中國」圖片展、中華文化展示和文藝匯演3個主題,以「靜態和動態」「觀賞與體驗」兩個維度來展現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讓當地民眾更加深入地了解開放、包容的中國。

「美麗中國」圖片展精選上百幅圖片,分別以「文明古國」「水墨山水」「現代中國」等主題向來賓展示中國的文明歷史、快速發展以及中非合作在經濟、人文等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當地民眾駐足在展板前,仔細欣賞、閱讀,不時地請負責解說的老師解答問題。獅子山大學的同學們對「高鐵」「天眼」等中國科技發展驚嘆不已。欣賞著中非合作的諸多成果圖片,弗拉學院附中校長激動地說:「我今天才了解到中國為非洲做了這麼多的好事。感謝中國!我愛中國!」

中華文化展臺前參與文化體驗的民眾眾多。身著旗袍的孔院教師與志願者向來賓介紹中國春節的來歷、習俗,使大家了解親情、團聚、和諧等中國傳統理念。書法展臺前,孔院教師展出的書法作品《五湖四海皆春色》令當地民眾豎起大拇指,讚賞中國漢字的奇妙。他們紛紛試著用毛筆臨摹漢字,並要求老師給自己起中文名字。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拿著毛筆跟隨老師歪歪扭扭地寫下「春」字後,興奮地說道:「我會寫中國字了!太棒啦!」剪紙藝術展臺前大人和孩子認真地剪、折、貼,體驗中國手工藝品製作的樂趣。茶藝表演區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紅茶、綠茶、花茶……令賓客口舌生香。整個會場充滿了幸福、祥和、歡樂的濃濃年味。

獅子山大學孔子學院師生奉獻的文藝匯演將活動推向高潮,精彩紛呈的節目令人大飽眼福。

獅子山大學孔子學院院長何明清表示,舉辦春節文化體驗活動,一方面是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向當地民眾推廣漢語、傳播優秀的中華文化;另一方面,則是利用春節這一契機為中塞民眾搭建交流平臺,讓越來越多的非洲朋友了解中國文化,增強雙方的文化理解與認同,構建民心相通的橋梁。

(寄自獅子山)

春節,不能忘卻的思念

呂 芳

若說鄉愁是扯不斷的思念,那麼春節就是思念的爆發點。

又一個春節要來了,西班牙巴塞隆納孔子文化學校的老師們帶著對故鄉的渴盼和不能回家的遺憾,在每周六、周日按時到校,向那些生在海外、長在海外,原本對家鄉了解甚少的華裔子弟傳授中文知識,講解著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習俗。他們,之所以放棄春節回國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除了對這份工作的熱愛,還能有其他讓自己在本應親人團聚的日子裡,繼續忍受離鄉之苦的理由嗎?把思念與愛戀深深地藏於心中,表現在行動上,滲透於課堂中,這雖不是學校的硬性要求,卻是每一個老師的自覺行動。

課堂上,孩子們將收集起來的關於年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他們將自己對年的了解、對春節的喜愛與渴盼,悅動於每個故事裡,默記於每天的倒計時裡。除了學校組織的聯歡會,每個班級也會有自己的聯歡會——節目雖未經過長時間的精心排練,卻一樣讓孩子們歡呼雀躍、開懷大笑。

提起中國年,每個孩子都會拉著你說出一大堆的春節習俗:北方的餃子,南方的年糕,節日裡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走親訪友的歡笑聲,還有那大大小小的紅包……

春聯是過春節時每家每戶都要貼的。不要擔心巴塞隆納孔子文化學校的孩子們對春聯一無所知。他們會告訴你:春聯又叫對聯、門對、對子等,分上聯和下聯,還有橫批……

舞蹈興趣班的老師們,每年春節前都要排練出一個甚至幾個與春節有關的舞蹈:歡快的具有中國味道的曲調,孩子們的笑臉在紅彤彤的舞蹈服的映襯下,格外喜慶;電子琴班的孩子們彈奏著《新年好》《喜洋洋》,過年的喜悅在歡快的琴聲中跳躍著、奔跑著,毫不掩飾地流淌著;繪畫班的孩子們更是把自己對春節的喜愛,躍然紙上——簡筆畫、油畫、國畫,繪出了孩子們毫不掩飾的童真與快樂……每個興趣班的老師都在自己的課堂上滲透著中國年的元素,雖表現形式不同,傳達的卻是共同的心願:海外的遊子,不管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日子有多久,我們的春節,我們的中國年,是我們不能忘卻的傳統、習俗和情懷,祖(籍)國永遠是我們的堅強後盾,是我們的根!

(寄自西班牙)

一片丹心為華教

李佩燕

2019年,荷蘭丹華文化教育中心迎來了20歲生日,同往年相比,今年喜迎春節的活動安排可謂別出心裁。

春節前,丹華用一場漢語閱讀活動為荷蘭漢語學習者籌備了獨特的新年禮物。農曆臘月初七,丹華老師們圍繞文化、自然與民俗3大主題,採用公開課形式,在荷蘭鹿特丹圖書館公共區域開展漢語閱讀活動。

為拉開丹華20年校慶的序幕,春節前丹華校歌《一片丹心為華教》發布。這首歌由華僑大學歷時半年友情創作,獻給丹華學校創辦20周年,也獻給海外華文教師。

丹華的春節聯歡活動,安排在春節後,迎祥納福。各班老師精心準備了貼春聯、剪春花、分糖果、領紅包等活動。此外,各班根據學生年齡,還設計了畫燈籠、 寫「福」字、畫生肖等遊戲。

每年新春佳節期間,精彩紛呈的新春活動讓學生和家長由衷地感謝丹華。

回顧滿載收穫的2018年,展望充滿希望的2019年,丹華感謝全體老師為海外華文教育事業付出的辛勤努力和無私奉獻,也感恩丹華家長和熱心志願者的一路陪伴。

(寄自荷蘭)

春節讓人溫暖

於璐嘉

吳昇真是來中國學習中文的韓國交換生。2018年3月,她從韓國離開時,正值櫻花盛開的季節。如今中國春節要到了,街頭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吳昇真覺得很溫暖,同時也想起了自己家鄉的櫻花節。

在這冬春交際之時,人們都在享受團聚的日子。中國春節有很多年俗,比如掛燈籠、貼窗花、放煙花等。在各式各樣的風俗活動中,人們放下過去一年的辛苦勞作,共同慶祝新一年的到來。「我覺得那些燈籠和窗花非常漂亮。」吳昇真說。

中國院校下一學期開始時正值韓國櫻花節。「北京也有不少櫻花樹。我去了很多美麗的地方,比如玉淵潭公園,和朋友賞花、拍照、野餐,覺得很有意思。我很喜歡櫻花,花瓣在風中飛舞的樣子美極了。」吳昇真說,雖然中國和韓國慶祝節日的方式不同,但感受到的情感是一樣的,在春節這一天尤其讓人覺得溫暖。

跟謝菲爾德孔院回「家」過年

段智鵬

夢回唐人街

路不算遙遠

告別了漂泊的疲倦

心覺得溫暖

作為漢語推廣、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每逢中國春節期間,都會舉辦系列活動,聯通中英人文交流,積極服務當地政府、所在大學和社區民眾,為謝菲爾德市開啟「春節時間」。

作為春節預熱項目,謝菲爾德大學孔院成立的12年來,每年都會面向當地所有中小學生開展生肖畫繪畫大賽。2019年也不例外,英國兒童用稚嫩的筆觸描繪出他們心目中的中國「福豬」,在創造與交流中,感受中國傳統生肖文化的魅力。此外,孔院每年面向成年人舉辦「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攝影大賽。所有參賽的繪畫和攝影作品都於春節期間在謝菲爾德市政廳展陳,讓當地民眾走近中國,共賞年味。

每年,謝菲爾德大學孔院也會走進謝菲爾德大學管理學院、信息學院、法律系、國際學生服務中心等院系,舉辦中國文化體驗活動,不少大學教職工及學生參與其中。包餃子、舞龍舞獅、書法、剪紙、茶藝等中華傳統文化體驗活動,讓學校裡洋溢起濃濃的「中國年味兒」。在即將到來的春節,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也將繼續為謝菲爾德大學師生帶來形式多樣的春節活動。

謝菲爾德大學孔院周例活動「漢英角」將舉行「春聯送福」主題活動。屆時,「漢英角」成員將與孔院教師一起揮毫潑墨,書寫春聯與福字,讓英國朋友把純正的中國年味兒帶回家。

春節期間,謝菲爾德市還將迎來孔院主辦的另外兩大品牌活動——謝菲爾德華人春晚與元宵晚會。華人春晚將於2月6日晚在謝菲爾德市政廳舉行,晚會當天除了傳統歌舞曲藝的演出,熱場環節還有各種中國傳統特色的小店可以選購新春好禮。元宵晚會將於2月24日晚舉辦,由謝菲爾德大學孔院與謝菲爾德大學中國學聯共同舉辦,讓每一顆漂泊海外的心找到「家」的歸屬與團圓的溫度。

春節點燈,天涯此時。2019年,一起跟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回「家」過年。

(寄自英國)

我們孔院春節很忙

徐海銘

每逢春節,義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孔子學院都要精心準備一臺節目,展示孔院的辦學成果,同時呈現中國節日文化特色。觀看節目的人主要是那不勒斯當地民眾,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因為通常都是露天活動,有時選擇久負盛名的地中海邊的桑塔露琪亞海邊公園,有時選擇城市中心地區。

2019年除夕下午5時至7時半,那不勒斯東方大學孔子學院和那不勒斯當地華人文化機構將聯合舉辦春節活動。

這些天,我們一直在緊張地排練節目。節目安排可謂豐富多彩:漢語學習匯報演出——30名在孔院學習的義大利學生用漢語合唱《童聲》,還要在舞臺上走一場中國旗袍秀;當地華人團體表演《太極風》和《健身養性氣功》,由25位義大利太極學習者表演;當地華文學校兒童的歌舞表演《開門紅》;義大利歌唱家用漢語獨唱中國歌曲;學生樂隊參與吉他演唱和表演肚皮舞等。壓軸節目是由那不勒斯周邊城市華人龍獅協會奉上的舞獅表演。

在筆者看來,孔子學院以漢語教學立於異國他鄉。因此,借春節這個契機向當地民眾展示義大利民眾在孔院學習漢語的收穫,可以進一步吸引更多當地民眾學習漢語。同時,孔院舉辦的春節系列活動也是展示中國年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此外,春節活動也是孔院凝聚華僑華人的一個重要平臺,藉助準備聯歡活動,當地華僑華人、中國留學生社團等發揮各自特長,了解彼此關切,提供智慧和經驗,促進溝通交流。

要言之,春節聯歡活動,是漢語教學展示的機會之窗,是展示中國文化的舞臺,是凝聚當地華僑華人的平臺。從長遠來看,是讓當地各界人士感知中國、了解中國、認識中國的一次重要活動。

(寄自義大利)

做家鄉菜過中國年

黃蓓蕾

「我非常喜歡歷史。中國和埃及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來自埃及的美花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情感。在埃及讀書時,美花的本科專業是中文,碩士專業是中國文學研究。抱著對中國文學的熱愛,美花到中國學習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現在是北京語言大學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專業博士生。

在學習期間,美花也了解到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在春節時會有一些很特別的習俗,比如掛紅燈籠、拜年、發紅包、包餃子等。」美花說,「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為了告別舊年,迎接新年。」

讓美花印象最深的是中國人對家庭觀念的重視。在春節,幾乎所有人都選擇回家或者帶著家人一起旅行。在美花眼中,家庭團圓很是美好。

春節將至,美花準備和來自各國的留學生一起過中國年。「我們不會包餃子,準備做自己國家的菜。」美花已經想好了要做的埃及菜餚。她告訴筆者,墨西哥朋友要做玉米卷、古巴朋友要做蔬菜湯……「雖然我們也很想家,但外國留學生在一起過年,也算是一個國際小家庭,讓我感覺到很溫暖。」美花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01日 第09 版)

原標題:

春節將至,海外華文學校、各地孔子學院、來華留學生用各自的方式慶祝春節,也借春節感知中國傳統文化

五湖四海迎春節

相關焦點

  • 華文學校、孔子學院、來華留學生迎春節 感知中國文化
    (寄自獅子山)  春節,不能忘卻的思念  呂 芳  若說鄉愁是扯不斷的思念,那麼春節就是思念的爆發點。  又一個春節要來了,西班牙巴塞隆納孔子文化學校的老師們帶著對故鄉的渴盼和不能回家的遺憾,在每周六、周日按時到校,向那些生在海外、長在海外,原本對家鄉了解甚少的華裔子弟傳授中文知識,講解著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習俗。
  • 傳播中華文化 海外孔子學院舉辦中國新年慶祝活動
    本報記者 劉旭霞攝 海外孔子學院舉辦中國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傳播中華文化 拉近民心距離春節期間,全球各地的孔子學院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新年慶祝活動和中國文化體驗活動,受到華僑華人及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世界各地孔子學院的師生,既用自己的方式慶祝中國傳統佳節,又將春節及其背後精深的文化內涵,傳播給當地民眾,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
  • 體驗中國年味 感知中華文化
    對來華留學生來說,在中國過春節是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機緣;對海外中文學校的師生來說,春節是搭載鄉愁的載體;對在世界各地孔子學院學習中文的學員來說,春節是為他們提供深入理解中國文化的平臺…… 他們的春節故事各異,但訴諸文字的真摯感情、觸摸中華傳統文化的聲息卻殊途同源。
  • 綜合消息:海外孔子學院舉辦中國農曆新年慶祝活動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連日來,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不約而同地舉辦各種形式的中國農曆新年慶祝活動。舞龍舞獅品絲竹,香茗美食迎新春,中國年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民眾。
  • 英國華文教師節二十周年慶祝典禮:海外華文教育任重而道遠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陳貫之10月26日報導】英國時間10月25日下午,英國華文教師節二十周年慶祝典禮暨致敬疫情中的「平凡人」活動在首次在線上舉辦,中國駐英大使館公使馬輝、英國中文教育促進會會長伍善雄、多位海外華文學校校長、教師參加,共同對英國華文教師節二十周年慶典表示祝賀,並對疫情中英國的華文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教師們予以表彰
  • 春節是中國在海外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而如今,春節也已不僅是華人世界的節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通過春節開始接觸和感知中國傳統文化;海外華人舉行的春節活動中,也越來越多的看到當地外國人參與的身影。俄羅斯漢學家馬斯洛夫所說,春節是中國傳遞給世界的一張傳統文化名片。春節承載著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體現,通過這些元素,人們可以認識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 海外華僑華人舉行慶祝活動歡度中國農曆虎年春節
    當天,中泰2010「歡樂春節」文化活動在泰國曼谷耀華力路唐人街隆重揭幕。泰國公主詩琳通、總理阿披實、副總理素貼、中國文化部副部長李洪峰、中國駐泰大使管木等兩國官員以及當地華人華僑和遊客數十萬人參加了當天的盛大活動。這一春節文化活動也是中泰建交35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的一部分。
  • 華文學院泰國留學生舉行潑水節慶祝佛曆新年(圖)
    (林志傑攝影)    相互潑水(林志傑攝影)  本報訊(記者 林志傑) 每年公曆的4月13日到15日是泰國佛曆新年,在這些日子裡他們都會舉行潑水節、晚會等活動慶祝新年。4月12日上午,華僑大學華文學院來自泰國的留學生們舉辦潑水節,在中國的校園內慶祝泰國新年。  上午9時許,華文學院詩琳通圖書館前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 「2020年海外華文學校管理者培訓班」開班
    (「華教同心園·師培雲課堂——2020年海外華文學校管理者培訓班」宣傳組供圖)   中國僑網10月22日電 近日,由中華海外聯誼會主辦,北京華文學院承辦的「華教同心園·師培雲課堂——2020年海外華文學校管理者培訓班」在線上順利開班。
  • 孔子文化全球華文媒體傳播協作中心在山東曲阜正式成立
    ,亞太通訊社社長、北歐國際新聞中心秘書長劉繼明,中國華僑傳媒網總裁鞠成立,人民日報海外網澳大利亞頻道總顧問王光德,南孔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孔祥德等共同出席中心成立儀式、揭牌儀式、籤約儀式。,充分發揮孔子文化在曲阜的區位優勢,整合全球華文媒體的資源,孔子獎章組織委員會、曲阜師範大學國學院、國際華文媒體聯盟、亞太通訊社、澳大利亞南半球傳媒、中國華僑傳媒網、北歐國際新聞中心共同發起孔子文化全球華文媒體傳播協作中心。
  • 搭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雲平臺」 拓展海外華文教育事業發展新空間
    中國江蘇網12月23日南京訊 為深入貫徹中央關於「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央統戰部、江蘇省委省政府支援海外僑胞抗疫的決策部署,省委統戰部依託網際網路+文化教育大省的優勢,主動創新,堅持在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搭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雲平臺」,通過「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雲平臺
  •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於1993年6月經國家教育部、國務院僑辦批准,由廣州華僑學生補習學校併入暨南大學,與暨南大學對外漢語教學系及預科部合併組建而成。華文學院被被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確定為華文教育基地;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院校,與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共建海外華語研究中心;學院開設的對外漢語本科專業獲廣東省名牌專業;學院現為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初、中、高級考點,國家漢辦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考試點,中國普通高校對外聯合招生考試點和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兩校聯合對外招生主考點。
  • 日本各地中華街將紛紛舉辦活動慶祝馬年春節(圖)
    中新網1月27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在馬年春節來臨之際,日本各地的中華街及長崎市等與中國淵源深厚的地區,將紛紛舉行慶祝馬年春節的活動,祝願馬年中國和日本共贏發展
  • 春節我們不回家:羅馬尼亞孔子學院中國教師的春節故事
    新華社布加勒斯特1月24日電 通訊:「春節我們不回家」——羅馬尼亞孔子學院中國教師的春節故事新華社記者林惠芬1月23日,臘月二十九,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國際學校小禮堂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年味兒「我們會跟學生介紹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楊以諾說,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每逢中國傳統節日,孔子學院教師就會在課堂上向學生穿插介紹相關傳統習俗。他的學生既有中小學生,也有已經工作的社會人士。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海外華裔青少年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中國僑網6月24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北京賽酷雅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朱耀棕伉儷資助的首屆海外華裔青少年繪畫比賽,受到華校師生廣泛關注。截至5月30日,共收到來自32個國家148所華文學校選送的707幅作品。
  • 通訊:「春節我們不回家」——羅馬尼亞孔子學院中國教師的春節故事
    新華社布加勒斯特1月24日電通訊:「春節我們不回家」——羅馬尼亞孔子學院中國教師的春節故事新華社記者林惠芬1月23日,臘月二十九,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國際學校小禮堂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年味兒。「我們會跟學生介紹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楊以諾說,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每逢中國傳統節日,孔子學院教師就會在課堂上向學生穿插介紹相關傳統習俗。他的學生既有中小學生,也有已經工作的社會人士。
  • 孔子學院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德國萊比錫孔子學院舉辦孔子學院日
    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德國萊比錫孔子學院舉辦「孔子學院日」近日,孔子學院為了增強中德兩國的教育合作,提高德國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德國萊比錫孔子學院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舉辦了「孔子學院日」,孔子學院為大家帶來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和中國文化體驗。
  • 中國留學生通過慶祝傳統節日傳播中華文化
    加拿大作為一個移民國家,中華飲食文化在這裡也產生了一些本土化特徵。「加拿大的中華飲食文化也有些受當地飲食文化的影響,會多甜少辣一些。」艾子說。  感受傳統節日氣息  海外學子也時常能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氣息。在春節、中秋節等重大的中國傳統節日期間,特色節日小吃是節日文化重要的展現符號。
  • 暨大華文學院華文教育系留學生參加秋季祭孔活動
    活動主委會向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頒發「孔子文化傳承優秀單位獎」並授琴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馬達加斯加等國家的華人留學生集體誦讀《大學》   中國僑網11月30日電 據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網站消息,近日,暨南大學華文學院73名分別來自寮國
  • 春節元素遍布世界 海外僑胞多種方式慶農曆新年
    大美中國年 四海共此情(僑界關注)  金豬賀歲萬象更新,華僑華人四海同慶。農曆春節,海外華僑華人以各種方式慶祝農曆新年,外國民眾也紛紛以多種方式慶祝中國春節,多種活動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一幅中國新年風行海外的喜慶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