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體醫融合中心主任郭建軍:醫體整合,用「體育醫學」服務全民健康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題:醫體整合,用「體育醫學」服務全民健康

  ——專訪體醫融合中心主任郭建軍

  新華社記者吳俊寬

  由國家體育總局科學研究所牽頭的中國醫體整合聯盟近日在京成立。從「體醫融合」到「醫體整合」,在字面上看似只是細微調整,但是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體醫融合中心主任郭建軍看來,其背後反映的是體育科學與醫學互通融合從理論向實踐跨越的內在邏輯。

  作為中國醫體整合聯盟秘書長的郭建軍2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體醫融合要實現,必須要有完整的融合理論和思想指導如何完成融合。整合醫學思想,強調從人的整體出發,強調身心合一,強調身心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統一,對於理解體育與健康的關係有重要指導意義。」

  據介紹,整合醫學是指從人的整體出發,將醫學各領域最先進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各專科最有效的實踐經驗加以有機整合,並根據社會、環境、心理的現實進行修正、調整,使之成為更加適合人體健康和疾病診療的新的醫學體系。簡而言之,整合醫學理論是將人視為一個整體,並綜合考慮包括自然、社會、心理等整體環境,不提倡「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局部治療方法,而是通過對可能影響健康的各方面因素進行整體分析,進而找到提升個體健康的「最優解」。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對於健康的促進作用得到極大的重視。

  「整合醫學理論非常符合當前體醫融合實踐情況,並且為當前體醫融合實踐提供了理論高度的完整指導,」郭建軍說。

  「競技體育發展至今,形成了一套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上的完整的科學訓練體系;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了對運動風險的評估和有效控制;大量循證醫學研究結果證實了疾病預防、治療、康復中運動的獲益非常顯著,並且在多種疾病的治療指南當中都強調了運動的必要性,這些都是醫體整合能夠實現的前提」。

  郭建軍表示,重新認識運動、重新認識疾病、重新認識健康,是醫體整合實現的必要條件。全面完整認識運動,發展新的對運動的認識理論,才能真正使體育科學與醫學融會貫通。要從全生命周期的高度理解運動的重要性;從臨床疾病治療康復層面理解運動的功效;從疾病發展全過程的角度理解運動的作用;從競技體育訓練角度觀察運動的作用效果。

  「從這四個方面對運動的認識,我們形成了新的理論——運動是營養,運動是生命健康的必須。運動促進健康的本質是提供了健康離不開的刺激,也就是運動為身體發展提供了環境信息:需要身體長成什麼樣、強壯到什麼程度等等信息。不同的運動提供了不同的信息。身體不同器官系統需要不同的運動健康要素來滿足自身健康發展的需要」。

  郭建軍說:「有了對運動的新的認識,我們發展出了『體育醫學』這門嶄新的學科,用於指導所有人在全生命歷程、全疾病過程中的科學鍛鍊。」

  據郭建軍介紹說,重慶醫科大學2016年率先在國內成立了第一家體育醫學學院,研究人的健康離不開哪些運動健康要素以及相關的運動缺乏症。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也開始籌備「體育醫學」二級分會。今後,體育醫學將和營養學一樣,成為指導科學鍛鍊的重要系統論和方法學。

相關焦點

  • ——體醫融合中心主任郭建軍的「戰術板」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吳俊寬)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11日宣布成立體醫融合促進與創新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體醫融合中心」)。作為體醫融合中心主任的郭建軍對於體醫融合的目的、內容、服務範圍等有著系統的理解,在他看來,體醫融合的大背景下人人都是運動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冠軍。「現在體育總局、國家衛計委都在為健康服務,但是中間有一個環節是缺失的,那就是對體育健身的科學指導。這個環節的缺失會導致很多的問題,比如中小學生的體質為什麼長期沒有明顯的改善?
  • 推進體醫融合 河北省健康學會體育醫學融合與健康管理分會成立
    河北省健康學會會長趙瑜、國家體育總局體醫融合促進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郭建軍、河北大學副校長倪志宇、河北體育學院副院長史東林、河北省健康學會秘書長張建新、河北省衛健委健康河北指導處處長蔡濤、河北省體育局群體處副處長楊峰、河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趙煥彬、保定市體育局副局長孫學昌、河北大學醫學院院長、河北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張海松、河北大學體育教學部主任馬天龍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盛會,300餘位來自省內各地市從事體育工作
  • 體醫融合守護健康 改善老年人慢病難題
    運動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持續性、指導成本四個基本問題沒有有效解決,導致健康維護手段不足。體育醫學學科的建立,成為體醫融合實踐指導的重大理論突破,未來,將形成體育健康服務大產業,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體醫融合中心主任郭建軍在近日舉辦的人民體育體醫康養融合發展大會發言中說道。  其實,體醫融合這個概念並不複雜,並且切實可行。
  • 「瑞安市醫體融合中心」正式籤約掛牌
    12月30日上午,瑞安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市衛生健康局聯合舉行瑞安市醫體融合中心籤約授牌儀式,這標誌著「體醫融合」在我市由戰略規劃向實質發展邁出了關鍵一步。籤約授牌儀式上,瑞安市業餘體校與市中醫院雙方籤署了「體醫融合協議書」,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和市衛生健康局現場授予牌匾。
  • 首都體育學院體醫融合創新中心主任郭建軍:要線上線下齊發力
    線上健身日漸形成一種新的趨勢,對此,首都體育學院體醫融合創新中心主任郭建軍認為,越來越多人選擇線上健身,是因為人們對健身的剛需。目前運動不足已經逐步成為常見的不良生活方式之一,因運動不夠引起的疾病增多,也讓大家認識到鍛鍊的重要性。科技日益發達也是原因之一。
  • 總局體科所研究員郭建軍談《「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體育醫療融合是解決全民健身工作的技術核心、擴大體育科學為健康服務領域的關鍵。」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郭建軍字字鏗鏘。近年來,郭建軍一直竭力呼籲體育與醫療的融合。這一次,《「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的出臺,讓郭建軍看到了「體醫融合」的曙光。
  • 陝西省體育科學學會體醫融合專委會成立
    12月5日,由西安體育學院、陝西省體育科學學會主辦,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承辦的「第四屆陝西省運動與健康促進論壇暨陝西省體育科學學會體醫融合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西安體育學院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首都體育學院體醫融合創新中心主任郭建軍、北京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閆琪等全國高校、醫院、科研機構、企業等16位專家,以「體醫融合促進運動與健康大發展」為主題,對體醫融合發展趨勢、科學健身、運動損傷的康復治療等相關領域進行深入交流與研討,為陝西省體醫融合領域出謀劃策。
  • 郭建軍:運動對康養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7月6日,「人民體育體醫康養融合大會」在河北唐山南湖會議中心成功召開。本次大會由人民網人民體育發起,旨在構建體醫康養融合發展服務平臺,推動和服務體醫康養融合產業的發展。會議上,大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體醫融合促進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體育醫學分會會長郭建軍致辭。以下為致辭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首先祝賀「人民體育體醫康養融合發展大會」的開幕,並預祝大會圓滿成功。據我所知,這是國內第一次把體醫融合引入康養領域的大會。 中國已經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
  • 吉林省體醫融合健康促進體系建設研討會在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召開
    ,長春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政明、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姜洪波,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院長、長春市體醫融合健康促進協會名譽會長劉天戟教授,健康管理(體檢)中心主任、市體醫融合健康促進協會會長李洪軍教授、護理部副主任龐玲教授、急救醫學科主任李巖教授、放射線科副主任王景鑫教授,以及省市體育局、省市衛健委有關處室單位、市體醫融合健康促進協會、經開區體醫融合健康促進協會負責人、相關專家、學者、健康產業界人士等30
  • 【學會動態】體育醫學分會主辦運動藥理學專業知識研討會暨《運動...
    本次研討會是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國家級體醫融合體育健康科技服務團系列活動之一,體育醫學分會會長、首都體育學院體醫融合中心主任、專家服務團成員核心郭建軍教授,海軍總醫院孫忠實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趙志剛主任,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副總編輯匡羅均教授等65位專家參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李玉珍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藥劑科主任沈素教授主持會議。
  • 人民太極論壇探討「體醫結合」如何助力健康中國
    在「人民太極」平臺啟動儀式上,主題為探討「體醫結合如何助力健康中國」的人民太極論壇備受關注。體醫結合是體育運動與醫療相結合,即用體育運動的方式代替醫療,使身體恢復健康。而運動處方的概念是康復和體育醫療師根據醫學檢查資料,包括運動試驗和體育檢測,按其健康體力及心血管的狀況用處方的形式來規定運動的種類、強度、頻率和時間,提出在運動中的各種注意事項。
  • 體醫結合,助力全民健康「心臟康復及運動心肺功能風險篩查」學習班...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標和任務。「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為加強全民健康管理服務,需要針對不同人群、不同環境、不同身體狀況開出正確的運動處方,形成體醫結合的健康管理和服務模式,對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開展運動幹預。
  • 政協建議|以全民健身推動全民健康
    大力發展體育運動,讓人民群眾真正獲得健康的幸福感,就必須把全民健康的關口前移,以全民健身推動全民健康。為此,省工商聯建議:整合體育和醫衛優質資源,紮實推進體醫融合。建立聯動合作管理機制,共建體育和醫療部門聯合平臺,促進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積極參與社區體育服務,逐步實現體醫融合。
  • 2020首屆長三角體醫養康護融合發展論壇在上海交大舉行
    他表示,研究院將立足「健康中國」和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積極發揮跨地域、跨領域、跨學科優勢,整合內部資源做優存量;探索「小核心、大外圍」創新人才機制;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出發,致力構建健康政、事、產、學、研、創、智、用的完整閉環。
  • 【學會動態】「科創中國」專家團深入鹹寧,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
    論壇現場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科創中國」專家團成員、體育醫學分會會長郭建軍教授圍繞「體育醫學融合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作主題報告。郭建軍教授強調,體醫融合有助於提升政府基層社區公共健康服務能力,提升地方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將對地方經濟、科技、民生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論壇現場還為鹹寧大健康產業研究院揭牌,宣布科創專家助力鹹寧大健康產業培訓營開營。
  • ​第八屆中國休閒體育•北京論壇在首都體育學院召開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記者 施劍松)第八屆中國休閒體育·北京論壇日前在首都體育學院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休閒、健康與社會發展」。包括西安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等11所體育學院和北京大學等其他綜合院校的80餘名校外專家學者及校內師生近200人參加了會議。在大會主報告環節,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鍾秉樞作了題為《認識體育文化,發展休閒體育》的報告。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體醫融合促進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郭建軍作了題為《體醫融合是全民健身與全面健康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的報告。
  • 李國平:「健康中國」需要一張運動處方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青少年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郭建軍說,「人們的生活方式中,運動和營養是與健康相關的兩個最重要的方面,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從體育的角度來解決慢性病問題」。   「體醫結合」,是我國體育與醫療系統共同面對的課題。在李國平看來,體育和醫療應該成為推動健康中國的共同動力,這一點,體育界和醫療界已有共識,現在亟須的是雙方儘快合作。
  • 醫體融合 元新康復攜手鍾玲藝術體操俱樂部共同推動兒童體態健康
    籤約儀式全體合影活動現場,來自福建省康復醫院副主任醫師、世界華裔骨科學會骨科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李天驕主任、N-ONE舞蹈俱樂部創始人,鍾玲藝術體操俱樂部福建負責人黃榕焰女士、福建元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康復醫療中心負責人柯秀娟女士等醫療健康和藝術體育專家紛紛到場助陣
  • 河北省體醫融合 運動處方培訓班(衡水站)開班
    日前,由河北省體育局和河北省衛健委共同組織的體醫融合運動處方培訓班(衡水站)正式開班。2017年,河北省啟動了全國唯一健身與健康融合中心試點工作。為進一步促進健身與健康融合服務行業規範有序可持續發展,提高運動健康服務質量,當地組織專家團隊,累計舉辦了14期體醫融合運動處方培訓班,其中醫務人員培訓11期、健身教練培訓3期,培訓人數達1500餘名,培訓了一批醫生、運動健康指導師、健康宣講師,初步建立了河北省運動處方培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