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平:「健康中國」需要一張運動處方

2021-01-13 人民網

原標題:「健康中國」需要一張運動處方

  「如果把『健康中國』簡單理解為解決看病和就醫問題,就很難從根源上增強國民體質。現在我們更應該強調的是『體醫結合』,是『大健康、大體育、大衛生』的概念。」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醫院前院長李國平今天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健康這個關乎每個普通人切身保障的話題,已成為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討論的熱點。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而在全國政協委員、八一體工隊前大隊長錢利民看來,「體醫結合」正是關鍵——在去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錢利民便首次提出「體醫結合」概念,提倡將以往應用於運動員傷病康復訓練的理念,應用到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中。根據我國2013年的統計數據,生活方式病導致的死亡佔我國總死亡率的87%,我國心腦血管病患者有2.9億人,糖尿病患者有1.14億人。「我國疾病譜已經發生變化,多發疾病從傳染病變成了生活方式病,也就是慢性病。」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青少年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郭建軍說,「人們的生活方式中,運動和營養是與健康相關的兩個最重要的方面,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從體育的角度來解決慢性病問題」。

  「體醫結合」,是我國體育與醫療系統共同面對的課題。在李國平看來,體育和醫療應該成為推動健康中國的共同動力,這一點,體育界和醫療界已有共識,現在亟須的是雙方儘快合作。錢利民曾在政協提案中指出,國家應該積極統籌協調體育與醫學融合,指導全國體育與醫學在慢性病預防、康複方面的合作研究工作開展起來。從我國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已成為常識,「但大眾只知道應該運動,卻不了解怎樣運動對預防和緩解疾病有好處。這就需要體育總局和衛計委分別派出專家,各盡所長,共同研究不同患病人群應該怎樣科學地運動。」李國平說。

  但從目前來看,我國的體育和醫療尚處於相對分離的階段。「體育總局負責國民體質,衛計委負責醫療,長期以來我們分工多、合作少,但缺少體育手段的醫療和盲目運動都是存在隱患的。」郭建軍表示,「體育界和醫療界要合作的事還有很多」。

  近兩年來,李國平一直在為體育與醫療部門的合作奔走。李國平告訴記者,目前國家體育總局有個初步的想法,並已搭建了平臺,希望能邀請醫療口的專家一起來研究「體醫結合」的落實。

  在我國,「體醫結合」的實踐已經開始小規模試行。2014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與廣安門醫院、北京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合作,由醫生對呼吸病患者進行運動量評估,體育專業人士指導鍛鍊,並使用運動心肺測試儀,對運動中的心肺情況進行跟蹤觀察。與運動結合的治療手段使患者病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緩解,醫藥費下降60%以上。郭建軍向記者透露,近兩年來,他們已經將類似的治療模式從呼吸病擴展到心臟病等其他慢性疾病,除了廣安門醫院,目前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湘雅醫院的合作也已經展開,「現已推廣到社區醫院」。

  「體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得到了患者的認可,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接受這種新型治療的機會,還有很多患者在排隊等待。郭建軍告訴記者:「目前患者到醫院做康復運動,主要是以中醫康復的名義繳付費用,但數量極低。資金不足導致協助患者進行體育鍛鍊的指導師、制定運動方式的研究人員積極性不高,能給患者提供的資源也就太少了」。

  在體育與醫療結合的進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支持。李國平提議,國家應逐步建立「運動處方庫」,針對各類慢性病制定多樣的體醫結合治療手段,「投入使用的運動處方必然要經過科學驗證,糖尿病人、高血壓病人、骨質疏鬆病人不可能採用同一套鍛鍊手段。這是一系列大課題」。

  「體醫結合」的獲益者遠不止停留在慢病人群,在李國平的提案中,「保持健康人」、讓疾病預防關口前移,是更有利於提高國民生活質量的方式。以往的健康人群主要用體檢的方式篩查疾病,而「『體醫結合』後,常規體檢應當有運動能力測試,例如內臟、關節能承受什麼幅度的運動。單從身體指標測試這一項,就需要科學開發、設備投入及醫保方面的資金投入等。」李國平說。

  據郭建軍介紹,目前我國在「體醫結合」方面已經有了一些進展。國家體育總局專門立項,在北京八裡莊二社區建立了一個社區體育醫療示範點。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在著手準備建設一個以預防慢性病為目的的運動指導示範點。「這說明國家疾控中心已經開始重視體育,並且開始投入資金。」郭建軍說,「大家都在摸索,只是步伐太小了,如果想儘快滿足老百姓的需要,需要國家予以更多的投入」。

  「體醫結合」需要長期建設,在起步階段,尤其面臨人才缺口的挑戰。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胡楊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以往體育高校在培養體育指導人才的過程中,健康、醫療的課程體系是薄弱環節,「『體醫結合』的概念提出後,確實要考慮培養體育指導人才的大眾運動醫療指導能力」。

  與運動指導人員相比,醫生的指導意見對大眾更有說服力,但醫療界將「運動處方」納入治療手段同樣存在難題。在胡楊看來,體育院校設立的運動康復、運動人體科學等專業,儘管是將運動與醫學、康復結合起來的專業,但主要面向運動訓練和運動損傷的康復,且絕大多數學生是普通高考生,自身不掌握體育技能,因此,這批人才也很難立即投入大眾運動醫療。而從醫學教育的角度,郭建軍發現,「6年的醫科大學教育沒有一門課講體育,也沒有人告訴我們身體活動與醫學是什麼關係。這是醫學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缺憾。醫學教育應該加入體育與健康教育,而且醫生也非常渴望了解體育。」郭建軍在全國醫生培訓班上講過三四十場體育與醫療相關的課程,在醫生中反響強烈。

  「但在校學生的課程量畢竟有限,課程體系也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胡楊說,「未來,運動健康指導員和能夠開運動處方的醫生,可能更多的還是以行業協會培訓、審核的方式獲得從業資格,而高校在培訓體系中是師資的提供者。有意向的高校學生和體育、醫療從業者都可以通過繼續教育的方式加入』體醫結合』的人才隊伍」。

  在去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李國平提出「推進運動防護師隊伍建設」的提案,而這項提案正在落實,「運動防護師」作為一種新興行業,被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現在,李國平正在牽頭制定「運動防護師」培訓、審核等一系列規範,當這個行業以規範的組織流程運作起來,「體醫結合」又將向前邁出新的一步。

  本報北京3月13日電

(責編:胡雪蓉、楊磊)

相關焦點

  • 李國平委員:"三億人上冰雪"運動傷病如何防治?
    原標題:李國平委員:"三億人上冰雪"運動傷病如何防治?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體育專電(記者吳俊寬)點燃中國冬季運動全面發展的火炬,帶動中國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努力目標之一。
  • 八卦掌攜手太極武術運動處方為健康助力
    8月18日,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武術與健康分會主辦的《中華武術健康大講堂》舉行了一場名為《八卦掌運動處方與抗疫》的專場研討會,武術與健康分會會長呂先銘主持會議,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會長杜德平等出席。會上發布了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霍勇演唱、呂先銘作詞作曲的《武術健康歌》,作為武術健康產業大眾推廣的專用曲,該曲還製作了武術表演用的純音樂版。呂先銘表示,去年他取太極拳、八卦掌的精華,在全國軍事訓練醫學研究所所長常祺等人的支持下,編創了《太極善拳18式》,在嚴格的運動處方測試後,發現武術表演時的背景音樂也很重要,而真正為武術健身量身定做的曲目很少。
  • 敖英芳:運動醫學為百姓開「運動處方」
    張蕾攝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蕾)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健康意識的覺醒,我國參加運動的人群越來越多。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車、水上運動、登山攀巖、射擊射箭、馬術、航空、極限運動等健身休閒項目開始走進老百姓的生活。  「運動可以促進健康增強體質,也是良醫,但運動也可能出現傷病,尤其是不科學的運動。
  • 一文告訴你運動處方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運動既然是「藥」,就不該是「多多益善」,而應該是「量體裁衣」、個性化定製,也因此需要處方。文章分別從4個時期,對運動處方過去、現在的發展與未來發展需求進行系統介紹。始於1980年的美國政府公共健康服務部的運動與健康研究,到目前仍在進行包括運動在內的美國國民健康行為監測。
  • 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李赫)日前,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大會暨首屆運動促進健康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段世傑在會上表示,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正式宣告成立,這是踐行「體醫融合」的裡程碑式事件。  據了解,經過多方溝通和籌備,由中華醫學會主管,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主辦,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於今年8月獲批准建立。
  • 《八卦掌運動處方與抗疫》專場研討會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8月20日電(記者王霞光)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武術與健康分會主辦的《中華武術健康大講堂》於8月18日在京舉行了一場名為《八卦掌運動處方與抗疫》的專場研討會,武術與健康分會會長呂先銘主持會議,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會長杜德平等出席。
  • 河北省體醫融合 運動處方培訓班(衡水站)開班
    日前,由河北省體育局和河北省衛健委共同組織的體醫融合運動處方培訓班(衡水站)正式開班。2017年,河北省啟動了全國唯一健身與健康融合中心試點工作。為進一步促進健身與健康融合服務行業規範有序可持續發展,提高運動健康服務質量,當地組織專家團隊,累計舉辦了14期體醫融合運動處方培訓班,其中醫務人員培訓11期、健身教練培訓3期,培訓人數達1500餘名,培訓了一批醫生、運動健康指導師、健康宣講師,初步建立了河北省運動處方培訓體系。
  • 國內多領域專家齊聚哈爾濱開「運動處方」
    國內多領域專家齊聚哈爾濱開「運動處方」 2019-04-19 13  4月19日,2019年體醫融合暨國民體質檢測與健康促進研討會在哈爾濱舉行,來自國內一流的體育管理、醫療衛生、體育教育等業界頂尖專家一起圍繞運動對人們防止慢性病和提高國民體質方面探索新模式。  據介紹,中國各年齡段常運動人口比例平均不到20%,體力不足已經成為本世紀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 李國平:當好「生命守護者」
    疫情發生時,他奮勇當先率隊請纓赴一線;他帶頭深入科研攻堅克難,他孤身赴高原地區打響抗疫阻擊戰——他叫李國平,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胸外黨支部書記、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一名用行動踐行「生命守護者」承諾的老黨員。
  • 中華武術健康大會在京舉行 「武術處方」彰顯現代科技
    11月2日在北京舉行的中華武術健康大會評出「志強武館」、「國人拳道功夫會館」為首批五星級武術健康培訓機構,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副會長劉彥英出席會議為兩家單位頒發證書。劉彥英認為,武術健身培訓機構量化分級和建立武術健康產業的行業自律信用體系都是武術產業發展的積極舉措,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將會積極的支持武術與健康分會的各項活動。
  • 體醫結合,助力全民健康「心臟康復及運動心肺功能風險篩查」學習班...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標和任務。「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為加強全民健康管理服務,需要針對不同人群、不同環境、不同身體狀況開出正確的運動處方,形成體醫結合的健康管理和服務模式,對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開展運動幹預。
  • 人民太極論壇探討「體醫結合」如何助力健康中國
    在「人民太極」平臺啟動儀式上,主題為探討「體醫結合如何助力健康中國」的人民太極論壇備受關注。體醫結合是體育運動與醫療相結合,即用體育運動的方式代替醫療,使身體恢復健康。而運動處方的概念是康復和體育醫療師根據醫學檢查資料,包括運動試驗和體育檢測,按其健康體力及心血管的狀況用處方的形式來規定運動的種類、強度、頻率和時間,提出在運動中的各種注意事項。
  • 健康中國,人大代表這樣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涉及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推進分級診療、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場所和設施等諸多內容,為人民群眾送上一份豐盛的「健康套餐」,引發了全國人大代表的關注和熱議。
  • 處方上的「達文西密碼」
    到診所看病,醫生開了處方,手寫處方中全是怪異字符,猶如「密碼」,讓人完全看不懂。醫生處方事關人命,能寫成如「天書」般令人費解嗎?患者承受病痛困擾,還要破譯這令人「頭痛」的天書處方,非但沒有減輕病痛,反倒是增加一項負擔。若是急性疾病病人,又是否有時間來供藥房研究「橫撇豎捺」?
  • 2020湖南省「公僕杯「太極拳比賽及太極拳+「健康促進高峰論壇長沙...
    攝影/薛凱力紅網時刻12月7日訊(記者 周雨墨 通訊員 王晴)12月4-6日,2020湖南省「公僕杯」太極拳比賽、太極拳+」健康促進高峰論壇暨湖南省太極拳養生康復培訓班在湖南體育職業學院舉行。同時進行的太極拳+」健康促進高峰論壇暨湖南省太極拳養生康復培訓班以「創新·融合·教育,開創『體醫融合』新模式」為主題,通過網絡+現場直播相結合的模式,搭建太極拳與大健康融合的高水平交流合作平臺,助推湖南省運動康復產業大發展。該活動作為湖南省運動康復領域規模最大的學術活動之一,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各級太極拳組織300餘名代表參加。
  • 海南醫生推薦「五個處方」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25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10月25日是重陽節,也是中國法定的老年節。老年人的健康不僅是家庭關心的問題,也是社會關注的問題,那麼,老年人該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安享晚年呢?醫生為老人義診。
  • 著名書法家李國平書法展暨作品研討會在西安蕎麥園隆重舉行
    李國平,女,1966年11月生於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本科學歷,中國書法院研究生結業,1986年8月參加工作,中學高級教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書法創作研究室副主任,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婦女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慶陽市第三屆人大代表。她曾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書法創作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師從王鏞、李勝洪、曾翔、何應輝、劉正成等名家。
  • 為「最美森林醫生」李國平點個讚
    人生病了,需要看病打針。樹木生病了,也需要醫生的精心照顧。奉化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站長李國平就是這樣一位「森林醫生」。他好比一隻不知疲倦的「啄木鳥」,30年如一日在百萬畝山林間「義診」;他還是松樹「癌症」松材線蟲病的「剋星」,保住了奉化大量古松樹的性命。
  • 寵物健康重視度不斷提升 寵物處方糧市場需求增加
    寵物健康重視度不斷提升 寵物處方糧市場需求增加#寵物糧#寵物處方糧主要是針對犬貓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需要和犬貓不同病因而專門配製成的食物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寵物處方糧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2020-2024年投資可行性諮詢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寵物市場一直處於高速發展態勢,2019年,我國寵物市場規模超過2020億元,國內養寵家庭接近1.5億戶,隨著國內養寵家庭不斷增加,預計2023年,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
  • 醫師因一張處方箋被警告 只因開了6種藥
    發現一張有6種藥品的處方箋但現場抽查到一名患者的處方箋時,卻發現這位患者的處方箋開具了6種藥品(速效傷風膠囊、撲爾敏、紅黴素、三黃片、咳特靈膠囊、頭孢克肟),經調查,這張處方箋是由診所內的醫師文某開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