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了,需要看病打針。樹木生病了,也需要醫生的精心照顧。奉化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站長李國平就是這樣一位「森林醫生」。他好比一隻不知疲倦的「啄木鳥」,30年如一日在百萬畝山林間「義診」;他還是松樹「癌症」松材線蟲病的「剋星」,保住了奉化大量古松樹的性命。
近日,國家林業局發文,授予全國115名基層森防工作者「最美森林醫生」稱號,李國平就是其中一位。寧波還有一位「最美森林醫生是」慈谿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站長沈幼蓮。
通訊員 李飛峰 記者 潘慧敏
他是農戶心中有求必應的「李專家」
李國平今年50歲,高級工程師,是為樹看病的專家。初見李國平,覺得他臉有點黑。跟一般政府工作人員有點不一樣。直到跟著他去「義診」,才知道原因。
奉化裘村鎮曹村楓尖灣的何先生,經營著一個100多畝的苗圃。苗圃裡種了1000多棵五針松。上周,他發現苗圃裡的很多五針松枝葉開始枯黃,甚至開始落葉。焦急之餘,何先生來到了裘村鎮農辦尋求幫助。
裘村鎮農辦聯繫上李國平。接到電話後,李國平昨天一上班,就趕去苗圃。於是,記者的採訪地點也改到了這裡。
沿著蜿蜒的山區小路,我們一同來到了何先生的苗圃裡。一到山間,李國平的步伐就變得飛快,還帶著點迫切感。讓記者都有點追不上。
來到一棵五針松前,李國平用一把專用的剪刀剪開枯黃的枝頭。「裡面有蟲子,生病了」,李國平說,這是一種松梢螟危害。這種蟲主要長在松樹的嫩梢處。「把嫩梢都吃了,樹肯定就長不大了」。
「診斷」出了病情,李國平就開始給松樹打針。他拿著一個電鑽,在樹基部打了個小洞,然後把一個小藥水瓶插進去。李國平說,藥水主要通過樹體慢慢疏導到樹的全身。打了這種藥水,可以防治兩年蟲害。這片松樹算是得救了。
看到自己的松林得救了,何先生笑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地表示感謝。他說,每棵松樹至少可以賣三四百元,李專家又幫了他大忙。「每年至少要請他2次來我這裡給樹木看病,他總是有求必應」。
這些對於李國平來說,就是日常的工作。他說,一周中除了事務性的工作,他至少有4天在山間給樹木看病。不僅是農戶,現在很多城市居民庭院裡也種了很多樹木,遇到心愛的盆景生病了,很多人都會慕名找到「李醫師」。
攻克松樹「癌症」,保住了一大批古松樹
1985年,李國平從浙江林學院森林保護專業本科畢業後,被分配到奉化市林業局森林植物檢疫站從事森檢森防工作。
為儘快熟悉山林地貌特徵和森防工作特點,一有時間,李國平就扛起背包深入基層,跑山頭、住農家、吃百家飯。近30年來,足跡踏遍了奉化的山山岙岙,掌握了森林面積、古樹分布等第一手翔實資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成績就是:攻克松樹「癌症」松材線蟲病,保住了奉化大批古松樹。
1997年8月,李國平到裘村鎮缸爿山一座海島監測松材線蟲病,當時沒有一棵松樹死亡。2個月後,當他再去時大吃一驚,滿山松樹暴發鬆材線蟲病。
病情危急!李國平顧不得疲勞,一頭扎進實驗室檢測取樣結果,並挑燈夜戰趕寫松材線蟲病疫情材料,想辦法控制疫情。
2002年,溪口國家級森林公園2800畝松林和百年以上的6200棵古松面臨松材線蟲病的威脅,一旦松材線蟲病暴發,溪口景區就會毀於一旦。心急如焚的李國平買來鹽水瓶、氧化樂果和甲胺磷農藥,一連用了好幾個晚上進行混合配比試驗,給蔣母墓道兩旁和千丈巖至妙高臺道路兩旁的千餘棵古松打吊針,防治效果甚佳。
2005年,李國平與同行一起經過無數次試驗,又成功研發出全省首創的阿維菌素、滲透劑加甲維鹽的藥劑,用於古松打吊針。這種藥劑殺松材線蟲效果好,還增強了古松免疫能力。後來,他又在溪口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松林裡放腫腿蜂、白僵菌、花絨寄甲,目前已大量繁殖,成了松材線蟲的「天敵」。
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奉化市的松材線蟲病終於得到了控制。2000年,奉化松材線蟲病最嚴重時,一年間有13.6萬棵松樹死亡。經過他10多年的攻克,去年枯死的松樹下降到了5600棵。他頗有成就感地說,溪口國家級森林公園內的古松樹是基本保住了。
在他的努力下,奉化建立起第一批國家級森林病蟲害中心測報點。國家林業局發文,授予他「最美森林醫生」稱號時,如此評價:為控制松材線蟲病、松針褐斑病、冠癭病等檢疫性病害和松毛蟲等其他蟲害發生做出了貢獻。
(原標題:為「最美森林醫生」李國平點個讚)
本文來源:現代金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