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一場竹子書法,用掉5畝山林770根竹子

2020-07-22 史論

藝術與生活的關係是什麼呢?大概最普遍的回答就是:「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但對於一些人來說不要說藝術,生活的溫飽尚不能解決又怎麼去追求藝術。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先生,一場竹子書法,用掉5畝山林770根竹子,被批「浪費」。有人高聲疾呼為了藝術這些竹子算什麼。

人類5000多年的歷史裡,在這個資源有限大的地球上,依然劃分著三六九等,這5畝山林770根竹子對於王冬齡先生來說可能只是一場展覽的投資不值一提,但對於一個山村裡的農戶可能是一年的收入。

人的情感不能共通,也不能脫離一切直接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別人浪費。無論對於藝術造成的資源損失還是生存造成的資源損失,我們都應該秉承著物盡其用,不輕視不浪費的觀點。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在你眼裡不值一提的東西對於整個社會有著多大的作用。

藝術可以給我們帶來更高層次的體驗,但藝術也可以以一種病態的方式操控我們的思想,我們崇尚的藝術就像那種懂事故卻不圓滑永遠堅定自己內心的人。藝術沒有形態,但藝術展現出來的那些陰暗面終不應該成為社會的主流。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一場竹子書法,用掉5畝山林770根竹子

藝術浪費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部分地區的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人們在滿足物質文化的同時越來越注重精神上的富足。學特長,看電影,讀書等等藝術創造的興趣都很大的滿足了人們的精神世界。而在人們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滿足時卻在肆意的浪費社會資源。

前不久中國美院的王冬齡教授為了一場竹子書法用掉了770根竹子到底屬不屬於資源浪費引起了熱議。什麼屬於藝術浪費資源,這種沒有具體標準答案的問題又怎麼衡量。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一場竹子書法,用掉5畝山林770根竹子

在我看來,最直觀的衡量方法就是這個藝術到底是為了追求藝術還是為了博人眼球,甚至為了自己的知名度關注度而造成的浪費。

不是說精神文化沒有物質文化重要,而是在追求精神文化的同時沒有人有資格可以隨意糟蹋社會資源,社會資源是有限的,更何況我們同為中國人,又怎麼能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間接給他人的生活造成困擾。

反觀王冬齡先生近幾年的所作所為,在美女背上寫書法,創造毫無章法脫離書法本質的書法派體,三天一小炒作,五天一大炒作。

而此次更是為了自己的書法展用到了5畝地的竹子,是怎樣大幅的作品需要用到770根竹子?這770根竹子是真的為藝術獻身還是成為了追名逐利之人的棋子,達到目的後便隨手扔掉的廢品,我們每個人心中自有評說。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一場竹子書法,用掉5畝山林770根竹子

2001年7月13日,我國申奧成功,為了建國以來第一次舉辦的奧運會,我國各路設計師各顯神通,為了建造出一個既能展現我們大國風範又融合了中國特色的建築大費周章。最終建造了能容納80000人造價31億的鳥巢。

面對31億的造價,很多人表示不滿,說鳥巢是一個面子工程,還有那多的百姓沒有脫貧,國家卻有錢建造這樣的一個天價建築。

但鳥巢的建造無疑是成功的,2008年的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向全世界的人展現了什麼是中國製造什麼是中國精神的同時,更是大大的提升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讓更多的人願意來中國投資,了解到中國是一個製造強國文明之國。

在奧運會結束後,鳥巢也成為了北京著名景點,為大型晚會足球比賽等娛樂活動提供場地的娛樂設施。

如今已經2020年,距2008年的奧運會已經過去了12年,中國並沒有因為31億造鳥巢而經濟滯後,而是實現了現在的全國脫貧,全民奔小康的更是指日可待的盛況。藝術與生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藝術可以促進生活更加美好,但也可以為生活帶來更多的陰霾。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一場竹子書法,用掉5畝山林770根竹子

低端藝術

有時同一棵樹上生長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果子。在藝術之間百舸爭流的河流之中,難免會有渾水摸魚的人。或者為了金錢,或者為了心裡的惡念。

隨著全民閱讀的互動開啟,全民閱讀成為熱潮,在2019年的全民閱讀量統計表上表示,有百分之五十的讀者年閱讀量超10本,在這一年中讀書三本以上的讀者更是佔到了百分之九十四。可反觀中國的圖書市場卻在一步一步被無營養無病呻吟的圖書突破重圍,佔據更大的版面。

青春文學被三觀敗壞的抄襲作品佔據,生活人物傳記被明星自說自話毫無內涵的生活流水帳攻破。青春文學與人物傳記一直都是十三四歲的孩子們的興趣所在,可現在這類書籍裡面又有多少是為了賺快錢而出版。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一場竹子書法,用掉5畝山林770根竹子

一個國家的興衰在於青年,一個青年三觀建立除了靠生活的經歷就來源於書籍。在圖書的黑色地帶,更有大量的黃色暴力小說充斥在網際網路上。

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好奇的,可通過這種方式去了解什麼是性,什麼是犯罪行為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異於是一顆毒瘤。創新不在於叛逆,創新在於新思想。

就像央美教授王冬齡為了博眼球可以砍伐浪費掉770根竹子弄出冠冕堂皇的竹子書法來作秀,謊稱自己是清華美院教授的王陳波潑墨用針管寫書法,吸毒卻長得帥不顧無數緝毒警察用命維護國家安全的柯震東。在鏡頭前流幾滴眼淚就想回歸娛樂圈等。

這麼多另類的為了謀利的行為卻可以被稱為藝術稱為特立獨行,倘若涉世未深的孩子真的接受了這種說法,那中國青少年的前路又該何去何從。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一場竹子書法,用掉5畝山林770根竹子

有的藝術就是來自生活的苦難,可那種陰暗那種苦難不是貪賭懶淫。王冬齡的5畝地竹子書法是對藝術的糟蹋,是對資源的浪費與輕視,是毫無道理的自我陶醉。真正的藝術從來都是源於生活中的發現。

因為被綻放的生命力感動所以才有梵谷畫裡永遠向著太陽的向日葵;因為對家鄉的濃烈的愛才有莫言的高密之書;因為對世界有著美好的憧憬才有孩子的面朝大海。既然藝術來源生活,又怎麼能因為追逐到了藝術而捨棄這紅塵滾滾的世俗。

就像既然從未入世又何談出世。

相關焦點

  • 農村朋友福利來了,5畝竹林770根竹子,美院教授「奇怪書法展」
    也有很多農業專家為我國竹子資源沒能好的利用而惋惜的時候,卻中國美院教授為國家難題「挑大梁」。隆重的介紹下這位美院教授:王冬齡,快74歲的高齡了,博士導師、書法研究主任、美院教授、書法協會主席、會員等等,一系列的抬頭。普通人看來已經是巔峰存在的大藝術家了,其文化底蘊以及書法傳承定然是行業類所考核與認可的。
  • 美院教授挑戰懷素:用700根竹子寫草書,耗費20天,寫掉2千㎡竹林
    美院教授挑戰懷素:用700根竹子寫草書,耗費20天,寫掉2千㎡竹林懷素是古代「草聖」,他的地位非常的高。而更令人驚嘆的是懷素的書法往往是隨意書寫而成,那種率真和瀟灑是很多人模仿不來的。不過在當代的書壇中,卻有一個人敢於挑戰懷素,他用用700根竹子寫草書,耗費20天,寫掉2千㎡竹林。這個美院教授叫做王冬齡,有「現代書聖」之稱,他擅長書寫行草,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如今是浙江省書協副主席、中國書法進修學院副院長。寫書法就寫書法,有大把的宣紙給他用,為何還要霍霍竹子呢?
  •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毛竹秀亂書被噴,冤嗎?網友:饒了竹子吧!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毛竹秀亂書被噴,冤嗎?網友:快放過竹子吧!但凡被稱為藝術家的人,都是有天賦異稟的。中國美院的王冬齡教授就是這樣的藝術家。能想到在竹子上寫書法,王冬齡算是開了藝術的先河。這幾天,王冬齡被網友從網上扒了一遍。去年的8月12日,我們的王大師搞了一次毛竹書法展。對於王冬齡搞的這個毛竹書法展,網友是裡外噴了遍!
  •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稱,寫竹書打破了前人規矩,比古人寫竹簡還難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稱,寫竹書打破了前人規矩,比古人寫竹簡還難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的「竹書」好搶眼。他自稱,之所以至今沒人寫,有四大原因,而且自己在毛竹寫書法,是打破了前人的書法規矩,可謂獅子搏象。比古人寫竹簡還難。從曾翔的吼書,邊吼邊寫大字,寫出一堆大醜書,再到邵巖的用針管射墨的射書,用漁網蘸墨撒網而成的漁網書法,醜書的級別一級級往上升,現在又出來亂書大師王冬齡在毛竹上寫書法的「竹書」。
  • 王冬齡為201根安吉竹子「紋身」 每根都是獨立篇章
    站在一根5米多高的青綠竹子前,穿著紅色T恤的王冬齡,拿過毛筆,蘸滿安吉農家自製的「捏油」,定了定神——接下來,並不是我們往常熟悉的姿勢——俯身,像獵豹般揮灑他的草書、亂書,而是左手握著粗圓的竹子,踮起腳,從上而下,
  • 自封書聖寫,拒絕凡人批評,王冬齡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而人類在時代的發展中發明了的文字,則是將所見所聞,思想文化,最快速以一種可見可理解的形式傳遞給後代,用最短的方式幫助後代了解這個世界,繼承先人的思想文化,這也是人類之所以在地球上用幾百年的時間便可以構造出如今先進科技化的世界的原因。
  • 王冬齡自稱書法大師,堪比「書聖」,拒絕凡人批評
    王冬齡教授近日,網上有篇文章揭露,王冬齡教授自封「書法聖人」,自稱其書法作品是大師級別,拒絕凡人批評等等內容。然而他創造了「亂書」還不過癮,又創造了「竹子書法」,在整根大竹子上寫字,而且還是數根竹子,這一行為讓人更是無法理解。
  •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書法被噴,到底冤不冤?
    當今書法界中,王冬齡的大名大家都耳熟能詳。他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現書法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蘭亭書法社社長。他對傳統書法造詣頗高,功底深厚,但近年來,他在書法界所書「亂草」的表現,引起議論紛紛,這種書法究竟是一種創新突破的藝術語言,還只是譁眾取寵自吹自擂的玷汙呢?
  • 鳳凰藝術 | 201根竹子在美術館中的亂書之舞
    這是竹子和書法構成的一條小徑,把我們帶入一個模糊的感知區域,在短短二十幾米的行走中經歷一系列記憶和歷史、環境和場地、媒材和符號、圖像和裝置的穿透。▲ 中國當代藝術家、書法家王冬齡古有竹林七賢遊於竹的談笑風生,今有王冬齡的竹書之徑。中國當代藝術家、書法家王冬齡,以他個人獨特的方式,來為我們演繹了一曲穿越中華古今的書法之音。
  • 書法家發明「竹書」,在毛竹上寫字,每次展覽要砍近800根竹子!
    今天要介紹一位書法家,名字叫做王冬齡。在王年輕的時候,他的書法水平是很不錯的,很多人都十分欣賞他的作品,並且覺得他很有前途。不過,近幾年無論是在書法界還是在其他藝術界,都流行將傳統與流行元素相結合。在前幾年,他就覺得自己應該有些改變了,於是將書法寫得沒有章法,橫七豎八的。這時仍然有很多人覺得他這也是一種藝術,當然更多人是不認同他的。後來可能是王意識到了自己在這條路上行不通,於是開始了其他的創新,叫做竹書,其實就是在竹子上面創作。
  • 【雅昌專稿】從王冬齡的竹上書寫八一八書法史上的那些事
    2017年8月12日,「王冬齡:竹徑」展在OCAT深圳館拉開序幕。200餘根三四米長的竹子上遍布王冬齡獨特的「亂書」,在平鋪的宣紙上寫好字對常人來說已非易事,何況在360度的、光滑的弧形面上寫滿字。王冬齡在竹上書寫歷代詠竹詩句體力的消耗、精力的聚合對出生於1945年的王冬齡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然而身穿粉色T恤、一頭飄揚的頭髮卻讓王冬齡顯示出勃勃的熱情和玩心大發的稚氣,一上午,7、8根竹子轉眼就被「紋了身」。這次的創作是一次打破常規的實驗,在當代書法圈中亦可謂獨樹一幟。
  • 一根竹子價格20元,種植5畝能賺多少錢
    竹子在南方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特別是在農村,有的生長非常茂盛。竹子莖直空心有節,四季常青,個體長得十分高大,高達五六米。竹子作為一種長青的植物,更是一種經濟價值非常高的植物,種植竹子的農民除了收取竹米外,更重要的就是利用竹子製造多種用途,甚至有的農民單靠賣竹子也賺了不少錢。
  • 經常挨罵的書法家,中國書法界的梵谷:草書天才王冬齡
    所以罵林散之的人要不是不懂書法,要不是自找沒趣,大師不容污衊。作為徒弟的王冬齡再怎麼寫也不可能超過師父林散之。第二,林散之治學嚴謹,為人正派啟功大師算是法界的權威人物了,但是他看到林散之的作品,依然脫帽三鞠躬,此事件業內廣傳。
  • 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兩大院長,為何極力推崇王冬齡的「亂書」?
    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兩所殿堂均代表著中國藝術的最高等級。央美院長範迪安和國美院長許江,都是中國藝術界重要的領導人物,兩位美院院長都對同一著名書法家極力推崇,他就是王冬齡。在王冬齡先生的多次個人展覽上,範迪安和許江都發表過不吝溢美之詞的讚譽!為何兩位院長會推崇一個爭議頗多的書家?
  • 【雅昌專稿&視頻】王冬齡獨家解鎖「竹」與「紋身」的秘密
    閒聊中,他告訴王冬齡,安吉的農民為了區分不同家庭的竹子,會用自製的「捏油」在竹上寫字,不僅穩固,伴隨時光流逝,字跡更會有斑駁蒼桑之感。這有意思,王冬齡靈感頓生。2017年4月,他向著名藝術史家和策展人巫鴻表達了「竹上寫字」的創作靈感並獲認可,巫鴻還指出竹徑要有「遊」的意境。
  • 評展·資訊|竹子上的書法表演秀:離書法是近還是遠
    此次評點的有德國柏林的「路德效應:新教——世間500年」展和深圳的「王冬齡:竹徑」展等。同時介紹近期各地值得一看的藝術展覽。王冬齡:竹徑地點:OCAT深圳館展期:2017年8月12日-11月12日點評:書法的本質是什麼?
  • 竹子根系生長過快破壞農田,如何滅掉竹子根?
    竹子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愛的一種植物,在中國還意味著君子的氣節,因此大多數中國人都是非常喜歡竹子的。確實,竹子廣泛分布在我國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它們對水熱的要求非常之高,它們的生長和分布基本上也是由水分和熱量來決定的。
  • 名師出高徒,一男一女兩位書法博士,得王冬齡真傳,書風大變
    以寫「亂書」、「竹書」、「人體書法」出名的著名書法家王冬齡,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協理事,浙江省書協副主席,曾在中央電視臺主講書法,並獲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獲藝術獎,也是網友眼中不折不扣的「亂書大師」、「醜書大師」。
  • 中國書法要是都朝著王冬齡、劉洪彪的方向發展,會怎麼樣?
    王冬齡1945年生於江蘇,先後就讀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和中國美院書法班,師從林散之、沙孟海等大家,受郭沫若、啟功讚賞,參加了浙江美院篆刻研究生專業的創辦,承接了民國大師傳統書法與後現代主義書法的過渡與轉變,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不可多得的書法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