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書聖寫,拒絕凡人批評,王冬齡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2020-07-22 史論

語言與文字是一個種族發展壯大的基礎。人們通過語言進行溝通然後逐漸建立起社會族群。羊看見狼會不自主的奔跑,這是他們的祖先在千萬年被狼群追捕留下的生理反射。

而人類在時代的發展中發明了的文字,則是將所見所聞,思想文化,最快速以一種可見可理解的形式傳遞給後代,用最短的方式幫助後代了解這個世界,繼承先人的思想文化,這也是人類之所以在地球上用幾百年的時間便可以構造出如今先進科技化的世界的原因。

自封書聖寫,拒絕凡人批評,王冬齡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中國的文字不同於英文字母或者其他國家的的文字。中國是距今為止唯一一個文化傳承從未間斷的國家。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些國家的文字和文化早被歷史的河沙深埋。漢字不僅僅是一個溝通的工具,從象形文字到今天的簡體字我們都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古人的智慧與思想。

從古至今,不同的時代也總是興起不同的書法大家,通過研究漢字了解漢字通過自己的見解開創出自己的文體。20世紀,在如此現代化的文化裡,書法大家對書法有了新的不同理解都在情理之中。

但王冬齡作為中央美院的教授,浙江省書協的領頭人卻玩起了亂書,不被世人理解不向人們介紹自己創造亂書文體的道理和理念,反而自封「書聖」,說:「拒絕凡人批評。」這般狂妄自大究竟是恃才傲物還是窮途末路譁眾取寵。王冬齡又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自封書聖寫,拒絕凡人批評,王冬齡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漢代書法之美——草書

草書在漢代興起,經過草書,章草,今草的一步步演變逐步有了自己的體系。草書的美在於放蕩不羈,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而被譽為「草書鼻祖」的張芝更是書法大家王羲之最敬仰的大書法家之一。

此時的漢代尚未選取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面對蠻夷之少數民族的虎視眈眈,國家重武輕文。少年之志,志在保家衛國。在行兵打仗的軍隊中對於文字的書寫的要求更是多了一分豁達與快速。這份對字體灑脫的追求也逐漸風靡了漢代的書法圈。

其中以張芝的草書備受推崇。而從張芝的人生軌跡也能輕鬆找到張芝能夠把草書的藝術發揮到極致的原因。張芝出生在鐘鳴鼎食之家卻毫無貴公子的不良習氣,小小年紀便立下:「大丈夫處世,應當為國立功邊疆。」的志向。

在長大後,更是多次擊敗匈奴,濃烈的愛國熱情,在沙場之上的意氣風範還有自小學習的知識禮儀足以讓張芝的草書有條理有氣魄。

反觀今日的王冬齡,自稱自己融合多方面的思想,獨創筆體——狂體,筆體雜亂如塗鴉,每天為了炒作活躍在媒體的目光下,一沒有情懷氣魄,二沒有文化內涵與底蘊,就敢將自己的書法稱為凡人看不懂的作品,到底是真的無價之寶,還是自欺欺人的皇帝的新裝世人自有評說。

自封書聖寫,拒絕凡人批評,王冬齡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魏晉之風——「破體」與「一體書」

隨著時代的推移,魏晉之時文化逐漸興盛,人們在書法上寄託了更多自己的情懷。文人雅士在草書的基礎上大膽的創作,融合了草書的灑脫以及魏晉文化,創作出一種比草書多了一份規矩比楷書多了一份狂傲的行書。

在這個時期更是培育了名垂青史的書法大家——王羲之。《蘭亭序》,《洛神賦》,《伯遠貼》,《中秋帖》等等這些名家名帖時至今日仍然是書法入門必臨摹的書法之一。書法,書字代表書寫,法字代表章法。

自封書聖寫,拒絕凡人批評,王冬齡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文化大國,三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時至今日仍可驚醒世人的儒家文化,書法則也一直跟著時間以不同形式展現著,漢代草書,魏晉行書,也有三國時期的楷書。草書狂傲,行書淡雅,楷書規整。不僅書籍,書法同樣蘊藏著智慧與思想。

反觀王冬齡先生的一生,早年成名,作品被多個國家收藏,見多識廣,更是在歐美日韓等國家進行過學術講座。切身實地的感受過不同與中國的風土人情。

當王冬齡先生開創狂草之初也曾備受大加推崇,也能綿綿不絕一次性的完成一副5000字的書法。可是在他創道尋道的路上,真的不得不讓人深思他是不是走錯了選錯了。不求精而求量,甚至在大肆浪費5畝地的竹只為了一場竹子書法秀,在美女的裸體上揮筆潑墨。

這個「狂」字是不是在王冬齡沒有注意的情況下變成了「賴」。而王冬齡先生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國際的書法論壇上都有一席之地,如此作為,究竟是想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自封書聖寫,拒絕凡人批評,王冬齡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容當代之思想創當代之書法——現代書法

1985年,中國現代書法首展在北京展出。儘管距今中國現代書法已經發展了35年之久,但現代書法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讓人感慨的是現代書法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自封書聖寫,拒絕凡人批評,王冬齡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以張大千鄭板橋揚州八卦為代表的畫字派,通過改變筆法通過畫的形式詮釋字的內涵;從碑文上得到啟發融合了現代叛逆風格的託孤塗鴉派;還有一些像王冬齡一樣畫不像畫,字不像字過於突出自己想法無釐頭的日本現代派,以字代畫派,更甚者還有狂塗派。

我們不能說他們的創造有麼的離經叛道。書法的多元發展的同時也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對世界文化的兼容,並且能夠將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在了一起。但文化的融合應該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而不是為了迎合外來文化一味的喪失掉祖先遺留給我們的珍寶。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基石,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傳統節日,唐詩宋詞,歷史文獻,書法都是我們的文化。文化不是要一成不變,而是要在變通融合的同時不要失去本心。

自封書聖寫,拒絕凡人批評,王冬齡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

像王冬齡先生這樣在美女後背創作,一次創作砍掉大量的竹子,自封「書聖」,拒絕」凡人」批評,不禁讓人質疑王冬齡的所作所為要把中國書法帶向何處?而這些行為還是王冬齡先生學習書法的本心嗎?難道浪費淫穢博眼球就是王冬齡先生想表達的嗎?

無論何時何種文化的發展,不忘本心才方得始終,「約束」不是創作的束縛,而是創作的底線,精神也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評判,更何況是不入流的放任自己的創作。

相關焦點

  • 王冬齡邵巖自封「書法聖人」,網友:別用「精神勝利法」自欺欺人
    近來,由於大眾審美意識的不斷提高,依靠「書法搞怪」出名的原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冬齡、榮寶齋畫院外聘教授邵巖等人不斷受到外界質疑和批評。然而,面對不同的聲音,王冬齡、邵巖聲稱自己是「書法聖人」,放言大眾看不懂其書法不要亂評。果真如他們所說,大眾不懂書法不懂審美,還是他們自己以「書聖」之名欺世盜名、自欺欺人?
  •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書法被噴,到底冤不冤?
    當今書法界中,王冬齡的大名大家都耳熟能詳。他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現書法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蘭亭書法社社長。他對傳統書法造詣頗高,功底深厚,但近年來,他在書法界所書「亂草」的表現,引起議論紛紛,這種書法究竟是一種創新突破的藝術語言,還只是譁眾取寵自吹自擂的玷汙呢?
  • 中國書法網·芸香館 名家系列——王冬齡
    主要著述《中國美術通史•書法篆刻史》、《清代隸書要論》、《中國藝術教育大系·書法篆刻》、《書法藝術》、《書法範本經典》、《畫人學書概述》、《王冬齡書畫集》、《王冬齡書法藝術》、《書法道——王冬齡書法藝術》、《王冬齡黑白至上》、《王冬齡談現代書法》、《王冬齡創作手記》、《王冬齡談名作名家》。
  • 王冬齡、周德聰:如何讓匾額書法薪火相傳?
    王冬齡:傳統的章法是從右向左,現在來講也可以從左向右,符合現代人的視覺習慣,特別是字數超過五個字的匾額,一般我是從左向右寫的。匾額書法一般以三四個字的內容為主。四個字的匾額必須首尾呼應、空間協調、追求變化,以首尾字略大,而不宜中間的字大於首尾。假如寫「緣緣堂」,「緣緣」兩個字就必須有變化。
  • 王冬齡:書法大家還是「亂書鼻祖」?中國書法與西方藝術的交鋒
    他的書法,幾乎要全面拋掉中國傳統書法的「正統」路徑,著意別開生面地經營空間,顯得別致、異類與新奇,跟西方現代視覺藝術最為接軌。很大程度上,他也由此獲取了極豐厚的地位、榮譽與社會聲望。在海外,名氣尤著,有人所難及的市場與商業價值。
  • 書法大咖王冬齡再秀狂草,網友怒批其糟蹋書法,為了走紅不擇手段
    作為名校的博導,同時也是許多外國名校的客座教授,王冬齡的資歷無疑是有分量的,他的話也是有道理的。確實如此,王冬齡在書法理論教育上是有成績的,著作甚多,講座也大受歡迎。在網上我們可以看到王冬齡許多類似這樣的書法作品。這時,他筆下的草書很是凌亂,就像亂麻一樣在紙上沒有規則的胡亂揮舞,沒有節制,完全失去了書法的抑揚頓挫、渾厚飽滿,以及骨肉相稱之美。
  • 經常挨罵的書法家,中國書法界的梵谷:草書天才王冬齡
    文/果果木其實,林散之是王冬齡的老師。當時,林散之80多歲,名滿天下,王冬齡特意來拜訪林老。後來,我們從王冬齡老師的草書裡,也能解讀出王向林學過的東西。的確是一脈相傳。第三,王冬齡喜歡藉助書法以外的東西搞噱頭比如,美女在旁邊跳舞,甚至脫光了直接在美女的身上書寫,這樣的書法表演王冬齡老師都幹過。然而,這些東西和光輝聖潔的書法藝術能有多少關係呢?
  • 王冬齡|書法在當代不會失落
    中國書協理事,浙江省書協副主席、中國書法進修學院副院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客座教授。作為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諸多20世紀傳統書法大師們的弟子,王冬齡大地從傳統中走了出來,成為一名現代書法的大膽探索者,他大聲道:「人與社會已經充滿了『現代意識』,難道書法藝術還能無動於衷嗎」——這是王冬齡對書法藝術的率性熱誠,他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書法既成為一種自足的現代藝術又是世界視覺藝術中的一個獨特門類的希望。
  • 中國當代藝術,王冬齡書法作品
    2021-01-09 09:42:53 來源: 百花村第一狗仔 舉報   王冬齡
  • 「亂書」大師王冬齡的書法到底如何?弟子頻入國展,皆成書壇精英
    論及當代書法人物,「亂書」大師王冬齡大概是名氣要排在前三的。「亂書大師」之名是書壇中人冠與王教授的,不管他本人是否接受這樣一個大師稱號,如今都早已是書壇「公認」的一張名片了。對亂書的批評之聲可謂是「此起彼伏」。
  •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毛竹秀亂書被噴,冤嗎?網友:饒了竹子吧!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毛竹秀亂書被噴,冤嗎?網友:快放過竹子吧!但凡被稱為藝術家的人,都是有天賦異稟的。中國美院的王冬齡教授就是這樣的藝術家。對人王冬齡的巧言令色之詞和他炫耀的「亂書」,很多人持懷疑態度。就外界對「亂書」的質疑,王冬齡如是說首先,一定要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取向。我在傳統書法上很早就有了影響。
  • 著名書法家王冬齡:用中國書法寫世界文字是很有意思的「跨界」
    現為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草書委員會副主任,蘭亭書法社社長,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書法教育研究會理事長,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西泠印社理事。師從沈子善、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諸先生。善寫大字,其巨幅超越極限書寫的狂草具有震撼的力量。作品為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美國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等收藏。
  • 中國書法要是都朝著王冬齡、劉洪彪的方向發展,會怎麼樣?
    中國書法在21世紀走進了一種困境,正在從一門千年國學精粹變成一片歪風邪氣沸反盈天的小眾狂歡場,雜耍一般的書法作秀不堪入目,魚肉書友的假大師四處橫行,一派權勢下的做作醜態。為了治理這股邪風,書法界喊出「整風」的口號,收拾著那些不入流的邊角書法家和惡俗亂象。然,這一通整治之後,書法界就能重現清明,完全回到陽春白雪的高潔與輝煌裡去嗎?未見得!
  • 王冬齡30年前書法作品,漢字寫出傳統書法藝術美!那才叫書法!
    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大師。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大師是王冬齡,說到王冬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他在中國的書法界那名氣也是非常的大,特別是醜書寫得非常的出名,什麼叫醜書呢?那是因為王冬齡的書法作品非常的亂,還有的人稱王冬齡的書法為亂書,那麼王冬齡的書法作品到底怎麼樣呢?
  • 王冬齡書法欣賞,「亂書」作品名氣很大,網友:這是書法嗎?
    要問大家比較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吧,因為王羲之的名氣在書法界非常的大,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在我國古代書法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一位當今的書法名家,他就是王冬齡。
  • 走近巨匠 | 王冬齡:沙孟海先生借我一支筆
    能拜師到沙老門下,用王冬齡自己的話來說,是他「莫大的福分」。在沙老的指導下,王冬齡開始廣泛汲取經典法帖,碑帖兼習,從書學、書理等角度更加系統而深入地學習書法,為以後現代書法的探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支筆的傳承在寧波沙孟海書學院,收藏了一支非常有意義的巨筆。這支毛筆沙老用過,借給王冬齡,助他完成了在中國美術館的個展,這樣的傳承,令人感慨。
  • 沈鵬、範曾、歐陽中石、王冬齡,能堪稱當代書法四大家嗎?
    沈鵬書法要替當代書法家排一份「四大家」的名單,其實無論怎麼樣排都會有爭議,因為能夠入選的人肯定都會在當代書壇有自己的擁躉,在粉絲眼中永遠是自己喜歡的那個書法家才是當代第一。所以,名氣最大粉絲最多的書法家,往往能優先入選到「當代四大家」的名單中,而沈鵬、範曾、歐陽中石、王冬齡四位書法家,幾乎都可以符合名氣最大粉絲最多這兩個條件,因此他們四人是「當代書法四大家」最常見的版本。那麼,沈鵬、範曾、歐陽中石、王冬齡,能堪稱當代書法四大家嗎?
  • 大書特書,天花亂墜亂書,王冬齡書法品鑑
    2016年深秋,在「王冬齡書法藝術展」開幕之際,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王冬齡在北京太廟廣場的地上,用大筆蘸水「亂書」《心經》,轟動書壇,有人盛讚是「道象生成」,也有人怒斥是惡搞書法。傳統書法作品一般都會在四周空出明顯的邊界,而且內部字的排列也是行路清晰。這是因為傳統書法欣賞的模式是閱讀式的,書寫甚至創作都要以便於觀者閱讀和理解為出發點。而當代書法欣賞模式是掃描式的,書寫即是創作,它是以能夠從視覺效果上讓觀眾感到新奇、獨特甚至震撼為出發點。
  • 在中日名家展上,王冬齡的那張書法,被網友當成了「二維碼」!
    我們中方有39位書法家的作品參加了展覽,當然都是當今中國書壇響噹噹的人物,其中有一位頗受爭議的書法大家王冬齡先生也在其列,看了他的作品,有網友直呼:「這時寫的啥?真像二維碼。」王冬齡 亂書此時的王冬齡應該還差一年,就從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首屆書法研究生畢業,當然,我們知道,他畢業後就留校任教了。
  • 你說「亂書」,他罵「醜書」,王冬齡的書法真的有那麼不堪嗎?
    王冬齡在書法界的地位及傳統書法功底人所共知,筆者不再贅述。他在美國講授中國書法三年餘,接觸了解了西方後現代主義藝術,並將其中一些元素與中國傳統書法相結合,進行大膽創新,便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甚或口誅筆伐。綜合起來,無外乎「不認識」、「這還是中國書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