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東院的涇陽茯茶商號到底是「裕興重」還是「裕隆全」?

2020-11-25 騰訊網

《那年花開月正圓》隨劇點評5——為何涇陽茯茶沒有真正的百年老字號?

今天的第15集裡,吳聘被毒死,以及預告中吳蔚文說「暴風雨要來啦」將成為全劇的前部分的拐點,周瑩也將正式變成傳說中的「安吳寡婦」。同時,風瀟瀟從片中茯茶品牌裡,也回想起了「涇陽茯茶」發展歷史上的一個拐點。

此前風瀟瀟在《》裡說過,作為區域公用品牌的「涇陽茯茶」四個字截止第7、8集來看,尚未完整出現過一次,更別說進一步渲染,真是好尷尬。結果在第9集裡,孫永泉掌柜招待吳聘時,終於第一次完整地出現了「涇陽茯茶」。而在第12集裡,直接提到到吳家東院經營茯茶的商鋪「裕隆全」。

但根據《千年秦商列傳·清代卷》一書關於周瑩的歷史資料裡,她不惜重金聘請涇陽茶業奇才鄧監堂為茶號「裕興重」的經理,給與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絕對信任,而「裕興重」最後在鄧監堂的經營下也一躍成為涇陽第一茶號,壟斷當地茶票六成以上。

而且在周瑩留下來的商號匯總來看,「裕隆全」經營的是鹽,「裕興重」經營的是茶。

再向前,吳蔚文既是在朝為官,又是著名鹽商,承辦江西、安徽、江蘇的鹽業專賣,是與胡雪巖同代的紅頂商人。

所以,風瀟瀟本著對各位卿們負責任的態度,昨天都沒敢寫劇評文章,專門找人去諮詢了一番,吳家東院的茯茶商既號到底是「裕隆全」還是「裕興重」,不知道到底是書籍記載問題,還是劇本改編中的商業植入需要。

據了解來的消息說,「裕興重」確實是茯茶老字號,但是外請做大的,納入吳家旗下,最初也有「裕隆全」自營茯茶商號,但不出名。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發展中,無論「裕興重」、「裕隆全」都覆滅了,此後地方重振「涇陽茯茶」時,才重新註冊使用老品牌,像現在的「裕興重」所屬公司是2011年鄧家後人鄧亞蓉重新創辦的,「裕隆全」也是這樣。劇中有實也有虛,也考慮到了區域公用品牌「涇陽茯茶」之下的個體品牌推廣。

換句話說,「涇陽茯茶」老字號在新中國成立後,出現了斷代,這在「涇陽茯茶」的傳承和發展中是個逃不過去的話題。

根據徐民主所著《天下第一磚涇陽茯磚茶》中《涇陽茯磚茶的歷史地位》記載:

新中國成立初,在工商資產改造大環境下,涇陽通過公私合營形式對縣內老茶行、茶店進行改造整合,成立了涇陽縣人民茯磚茶廠,所產茯磚茶統一以「紅星」牌人民茯茶向外銷售。後因在全國推行「大而統」和多快好省的形勢下,中國供銷合作總社茶葉局為了降低成本,考慮涇陽既不是茶葉原產地,又不是茯茶主銷區,原茶從南方到涇加工製作,再外銷,需二次運輸費用增大、成本增高等原因,於1953年下令撤銷了涇陽茯磚茶廠,歸併到鹹陽茶廠,並由西北礦山機械廠為其研製切茶、篩茶加工機械,以代替原始手工操作,有效解決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但因所產茶品質量一直過不了關,1957年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茶葉局專門在鹹陽茶廠成立了「茯茶品質實驗小組」重點對茯磚茶原料的二次發酵及「發花」工藝進行實驗、研究,目的是想突破茯磚茶的「發花」技術難關,增加茯磚茶品的發花量,提高茯磚茶的品質和口感。實驗研究小組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未能實現突破。1958年國家商業部茶葉局與陝西、湖南兩省茶葉主管單位協商,決定撤銷鹹陽茯磚茶廠,把茯磚茶加工製作轉移到湖南安化,從此秦地就完全停止了茯磚茶的加工製作。茯磚茶轉移到湖南,雖加工生產了半個多世紀,直到現在質量、口感還達不到涇陽當年的水平。由此看來,當初單從多快好省要求出發,撤停涇陽茯磚茶加工生產基地的決定,考慮是不全面也是不科學的,違背了歷史現實,是錯誤的。

「紅星」牌人民茯茶——摘自徐民主所著《天下第一磚涇陽茯磚茶》

為了重新振興涇陽茯磚茶產業,重新打造涇陽茯磚茶這一「天下第一磚」品牌,縣上專門組建了涇陽縣茶業協會,成立了「陝西涇陽人民茯磚茶研究中心」,為進一步挖掘涇陽茯磚茶這一歷史文化遺產創造了條件。涇陽新產的茯磚茶在2009年9月鹹陽市舉辦的「中華養生節」展評中,以其獨特的品質、口感和滋味,得到眾多養生專家、茶葉界同仁和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一致好評!

「涇陽茯茶」在重啟後,是以陝西官茶的身份定位的,同時,陝西省也是決定將堅持「做優綠茶、做靚紅茶、做大黑茶」方向,力爭把茶產業培育成繼蘋果之後又一特色優勢產業。所以,無論是重啟涇陽當地「裕興重」、「裕隆全」等茯磚茶老字號,還是依託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世界上最早的茶葉」等文物資源開發「陽陵涇鄉」瓦當茶餅、「千古一葉」五銖茶片、「四神瓦當」茯茶茶餅等新產品,都是對「涇陽茯茶」歷史資源,在當下的傳承與發展。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四神瓦當」茯茶茶餅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千古一葉」五銖茶片

看似簡單的老字號興衰,見證著「涇陽茯茶」的興衰,周瑩在第3集裡學習的「一貴一賤,極而復反」(見《》),也許正是這個道理。有過當年消失的曲折,也有現在復興的轉機。

借《那年花開月正圓》,「涇陽茯茶」講自己和秦商的故事編寫的歷史。

《那年花開月正圓》隨劇點評

1、

2、

3、

4、

5、

相關焦點

  • 「裕興重」:百年老茶飄新香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資訊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縣前大街,一座上百年老房子兩邊矗立著幾經風雨磨礪的石獅,老房子內陳列著幾代專門製作茯茶來自清代的老茶梆、存茶的茶鬥、依牆靠著幾塊老茶。這是裕興重茶莊原址,如今已成茶莊展館,是涇陽茯茶的歷史的一面鏡子。
  • 傳承與保護: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涇陽茯磚茶簡說
    2015年,在廣州春季茶博會舉辦的一場茶主題拍賣會上,一塊距今百年有餘的清代老茶「官商裕興重磚茶」以105萬元的價格成交。一時間,引起很多好茶之人的注意:這塊磚茶到底什麼來頭?//百年茯茶老號裕興重//起源於明代末年的百年茶號裕興重,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茯磚茶品牌之一,鼎盛時期曾是秦商代表周瑩麾下商業帝國中的成員,規模和影響為當時86家涇陽茯磚茶茶莊之首。
  • 涇陽茯茶推介及公益拍賣會在廣舉行 成果頗豐
    會上,陝西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段永安在致辭中向大家介紹了涇陽茯茶與古絲綢之路的深遠淵源,同時特別提到了此次推介會對於涇陽茯茶宣傳的重要意義,他說,「此次陝粵港澳經濟合作周活動涇陽茯茶推介會,是對外宣傳涇陽茯茶的一次良機,也是我們涇河新城擴大開放、加快茯茶產業發展的一次盛會。」
  • 600年涇陽茯磚茶的回歸路線 - 中國在線
    隨著近兩年涇陽茯茶熱的出現,這首《茯茶情歌》也逐漸開始被人們傳唱。與此同時,揭開涇陽茯茶的歷史之謎成了無數人的衝動,而涇陽茯茶如何適應當代社會的生產模式和市場規律,能否在當今茶市場中奪得一席之地也成為關注熱點。小作坊之困3月18日,涇陽縣古城的輪廓在春雨中愈發清晰可見。
  • 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怎樣靠涇陽茯茶發家的 涇陽茯茶的故事介紹
    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出以來好評如潮,該劇改編自真實故事,網友好奇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怎樣靠涇陽茯茶發家的,涇陽茯茶是什麼茶?   安吳家族的發家,是從經營茯茶起家,後有做官鹽,算是官商,但是安吳家族卻因門丁不旺。   周瑩後進入涇陽安吳堡大戶吳家,並嫁給吳家少爺吳聘,後其夫吳聘和其公公均因故去世,吳家逐漸家道中落。   周瑩毅然決定代替故去的吳家父子重振吳家東院,偌大的家業落在她一人肩上。周瑩任用賢能,多謀善斷。
  • 陝西涇陽絲路茯茶今天在京推介
    涇陽縣政府縣長楊隆豐在推介會上介紹,在歷史上涇陽茯磚茶曾沿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銷往西北,並遠銷俄國、波斯等40餘個國家,被譽為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上的「黑黃金、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 來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有好茶也有故事
    茶葉的售賣需要票引或茶引,商人憑藉茶馬司發放的茶引和票引提茶,買茶,賣茶。 涇陽茯磚茶正是歷史上歷朝各代用於「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茯茶的興盛也造就了陝商的財富傳奇和品牌形象。
  • 來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有好茶也有故事
    茶葉的售賣需要票引或茶引,商人憑藉茶馬司發放的茶引和票引提茶,買茶,賣茶。涇陽茯磚茶正是歷史上歷朝各代用於「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茯茶的興盛也造就了陝商的財富傳奇和品牌形象。在明清兩代,涇陽茯茶商號林立,品牌眾多,本地有劉義興、社樹姚家、王橋於家等大茶商,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涇陽吳家。
  • 走近涇陽茯磚茶——古絲綢之路上的「黑黃金」
    涇陽茯磚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其興於宋,盛於明清和民國時期,數百年來與糧、奶、肉一起,成為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生活的必需品。4月12日,以「涇陽茯茶·現代生活·健康之飲」為主題的涇陽茯茶產業推介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把茯磚茶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特色產業。 涇陽茯磚茶,歷史悠久 涇陽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的商貿集鎮,茯磚茶就發源於此。
  • 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的歷史裡程碑—陝西涇陽茯茶
    涇陽茯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興於宋,盛於明清和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它與糧、奶、肉一起,成為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它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物資,遠銷中西亞國家。這是茶界的一朵奇葩。南茶北上的必經之地,成為涇陽茯磚茶的催生素涇陽位於秦嶺北部,本不植茶。
  • 中國茯茶博物館續寫秦商與茯茶古今情緣
    茯茶與湖茶就有了淵源。明中葉後,陝西茶商大量收購安化黑毛茶為原料,運至涇陽,利用涇陽水、涇陽氣候與涇陽人的制茶技術進行創新,壓製成茶磚,稱「涇陽青磚」,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稱「伏茶」。以其熬製後散發的香味以及藥效都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稱為「茯茶」。關於茯茶的名字還有一種說法是,茯茶本為「湖茶」,因湖南人「hu」「fu」發音相近,便叫「茯茶」。
  • 茯醇香:金花閃閃耀古道——涇陽茯醇香茶業傾力打造茯茶傳統品牌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涇陽,這個從來不種植茶葉的小城,卻成為古絲綢之路茶品加工的戰略重地,絕非偶然,除了具備不可替代的區位優勢外,還與大自然的特殊稟賦以及涇陽人的上等智慧有關。蕩去歷史的塵埃,古絲綢之路的神秘之茶——涇陽茯磚茶,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茶馬古道上的茯磚茶名望後裔——田家代表人物田歲慶和馬家代表人物馬君,原本兩家就是世交,順應歷史潮流,實現戰略重組、強強合作,在秉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吸收現代元素,傾力打造出了茯茶中的珍品——茯醇香,一經投放市場立刻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陝西涇陽茯醇香茶業有限公司——這個茯茶製作中的後起之秀,一躍而起,成為茯茶中的佼佼者。
  • 陝茶發展新亮點:涇陽茯茶產量達1萬噸 產值12億元
    毋庸置疑,茯茶產業成為涇陽縣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在第十一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上,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涇陽縣「中國茯茶之源」稱號。 源起涇陽 興於絲路 自古嶺北不產茶,唯有涇陽出茯茶。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涇陽隨之成為湖南、四川銷向西部牧區的黑毛茶的集散地和中轉站。
  • 渭河,未講完的故事丨且以新火試古茶——茯茶鎮裡的古今對話
    琴棋書畫詩酒茶,茶歷來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文明的象徵。伴著絲路駝鈴,茯茶從涇陽出發,一路向西,以顯赫的「官茶」「貢茶」身份成為以茶易馬的重要戰略物資,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佔據著重要一席。「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這個不產茶的地方,卻有著悠長的制茶史。幾度興衰,弦歌不輟,沐浴著新時代的晨光,涇陽茯磚茶正在續寫新的榮光。
  • 涇陽茯磚茶絲路文化之旅盛大啟程(組圖)
    在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偉大戰略構想一年之後,陝西怡澤茯茶有限公司尋宗溯源、震撼出擊,率先用實際行動踐行習主席提出的新絲路經濟建設。他們以中國茯茶正統根脈的涇陽茯磚茶為文化引領和商貿紐帶,以組建的由136峰駱駝、8架木輪馬車和100餘名身著古裝的大型商隊為強大陣容與宣展載體,於公元2014年9月19日,在中國大地原點陝西省涇陽縣譜寫了重走絲綢之路,再現茯茶輝煌的絲路篇章。
  • 涇陽茯茶的歷史概括
    1.時代背景: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利用茶來安邊治邊。從宋朝時起就有以茶治邊的政策,朝廷設有【茶馬司】以茶易馬,與邊民進行【茶馬交易】,統治邊民,從中獲利。涇陽茯磚茶正是歷朝歷代用於【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
  • 涇陽茯茶為什麼被稱為「生命之茶」?
    ,茶中茅臺 自古嶺北不產茶,唯有涇陽出茯茶。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涇陽隨之成為湖南、四川銷向西部牧區的黑毛茶的集散地和中轉站。史料顯示,到北宋神宗熙寧年(公元1068年)茯茶在涇陽問世,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涇陽茯茶經過二次發酵、擠壓,形成「磚茶」,適宜長途販運、長期保存,沿古絲綢之路銷往西域各地,遠銷中亞、歐洲數十個國家。直至清代,涇陽茯磚為官府製造,由官府控制經銷,稱為「官茶」。
  • 陝西名品展精彩紛呈 茯茶推介拍賣會高科技引人流連
    11月11日下午2時許,第八屆陝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陝西名品展舉行涇陽茯茶推介會,以茯茶做「媒」讓廣州市民戀上陝味。陝西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段永安以及副處長王夢州、西安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段振宇、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茯茶辦公室副主任阮軍等出席推介會。  「古絲綢之路貿易交流主要有四類商品,分別是絲綢、瓷器、食鹽以及茶葉,其中茶葉就是涇陽茯茶。」
  • 茯茶鎮裡的古今對話:且以新火試古茶
    伴著絲路駝鈴,茯茶從涇陽出發,一路向西,以顯赫的「官茶」「貢茶」身份成為以茶易馬的重要戰略物資,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佔據著重要一席。「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這個不產茶的地方,卻有著悠長的制茶史。幾度興衰,弦歌不輟,沐浴著新時代的晨光,涇陽茯磚茶正在續寫新的榮光。
  • 茯茶鎮裡的古今對話:且以新火試古茶
    伴著絲路駝鈴,茯茶從涇陽出發,一路向西,以顯赫的「官茶」「貢茶」身份成為以茶易馬的重要戰略物資,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佔據著重要一席。「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這個不產茶的地方,卻有著悠長的制茶史。幾度興衰,弦歌不輟,沐浴著新時代的晨光,涇陽茯磚茶正在續寫新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