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對「水城」餘姚來說,總算是讓人稍稍舒了一口氣,狂轟濫炸式的降雨終於宣告結束,據氣象臺統計,餘姚昨天降雨僅4.6毫米,未來幾天將雲開日出。
這場連續降雨,給餘姚造成了無限麻煩,城區大面積受淹,交通癱瘓,大部分住宅小區低層進水,汽車像餃子一樣浸泡在水中……
多年在全國百強縣排名十位前後的餘姚,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為何會在一場颱風面前全無了招架之力?為什麼受淹這麼嚴重?滿城的積水何時才能退去?快報記者為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寧波市防指專家說,前兩天,餘姚的積水主要受強降水和天文大潮影響,大江大河的水位均高於城區水位,即使強排出去,水還是會倒灌進城區,所以要等積水消除,只能看老天的臉色了。
昨天上午10點,姚江水位略有下降,但還有5.17米。專家估計,積水完全消除,預計到12日左右,再堅持兩天,大家就可以解困了!
四大原因造成水圍餘姚
昨晚7點四大水庫
水位庫容實時數據
水庫漫溢
四大水庫洩洪 水流最終匯聚姚江
四大水庫從大到小依次為:四明湖水庫、雙溪口水庫、梁輝水庫、陸埠水庫。餘姚居民日常喝的、用的自來水,都來自於這裡。
10月8日,餘姚市陸埠鎮政府官微@古鎮陸埠:「受颱風菲特影響,我市遭連續大暴雨,陸埠水庫水位迅速上漲,超汛限水庫運行,10月7日開始採用自由式溢洪道洩洪。」
據餘姚市防指介紹,餘姚四大水庫一直都沒有開閘洩洪,下洩的水庫水,都是通過溢洪道排出來的。從溢洪道流出來的水,直接進入了餘姚的內河河道,最後匯聚到姚江中。
其實,從10月6日開始,四個水庫已經超過控制水位,實際庫容量也超過了可控庫容量。
豪雨澆潑
4個月的雨水
集中在4天潑完了
10月7日早上10點,餘姚網友@徐了個超超超發了一組朋友家的照片,生動記錄了陸埠積水如何一點點吞沒樓下汽車的過程。6日晚8點到7日晚8點,餘姚降水量394.1毫米,為特大暴雨,創下歷史紀錄。
寧波氣象臺專家解釋,餘姚的地勢特點,東北面是平原,西南面是四明山脈,四明山脈像餘姚邊緣的一堵牆,把來自海上的豐富水氣都給攔截下來,留在了餘姚境內,雨水又順著地勢高處流向了平原地區,導致水庫、江河水位普遍上漲,城區水排不出去。
據寧波市氣象臺統計,10月5日至9日4天時間裡,餘姚氣象臺本站監測到的降水達到544.8毫米,相當於全年三分之一的降水量,也就是把4個月的雨,全集中在4天下完了,其強度可想而知!
下遊頂託
姚江下洩流水
被漲潮海水頂了回來
上遊下洩
紹興上遊的水洶湧流下來
去年,超強颱風「海葵」直擊寧波時,影響都沒有這麼大,為什麼這次沒在寧波登陸的颱風卻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呢。氣象專家解釋,除降雨外,流經餘姚平原的姚江水系恰好遭遇了雙重打擊。
姚江從紹興的上虞東南部山區發源,流經餘姚後,由西往東,進入寧波市區,到達三江口,然後隨甬江入海。
這次颱風給全省帶來大風大雨,姚江上遊的紹興降水量僅次於餘姚,位居全省第二。
紹興的水通過姚江洶湧流到餘姚。
如果在平時,姚江水一路向東奔向大海,不巧的是,菲特登陸、雙颱風影響的時候,正好是農曆九月初二、初三,也就是天文大潮汛,海水水位暴漲,生生把姚江下洩的流水給頂了回去,造成上遊「譁譁譁」往下洩,下遊反而往回流,整個姚江流域滯漲。
一條江滯漲,引發了甬江、奉化江三江同時高水位,也讓寧波城區在高潮期的時候,出現江水和內河河水倒灌。
多重作用之下,姚江的最高水位在8日上午9點到10點之間,達到了5.33米,超過警戒水位1.56米,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
原標題:餘姚!餘姚! 是什麼原因造成水困餘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