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一定要讀

2021-01-08 清大紫育

小時候總有很多問題想問,媽媽會讓我們去讀《十萬個為什麼》,再大一些,讀到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世界》和《魯賓遜漂流記》,會被裡面敘述的豐富的幻想和神奇的世界深深吸引,科幻的種子就這樣在新一代少年心中扎了根。在崇尚閱讀的中學時期,優秀國產科幻文學《三體》成了眾多青少年必讀的小說,再後來,影視作品《流浪地球》的熱映,神奇的太空,無限的宇宙,小說中的高科技,更是以無限的魅力吸引著無數青少年對於科幻的暢想,科幻的種子正在當代青少年心中悄然長大。

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是件很酷的事兒,於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對科幻創作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當然,很多同學會經常遇到這樣的窘境,寫之前天馬行空,思潮雲湧,可一動筆平時才華橫溢的你卻又無從下手,要想創作出優秀的科幻作品並非易事,怎麼辦?

讓我們先來解讀一下科幻的定義,「科幻」由科學和幻想組成,科幻的定義眾說紛紜,比較接近的是:「用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辭海》上對「科幻小說」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蹟的新型小說。」

所以,科幻創作和我們平時的作文寫起來是不同的,他需要有豐富、廣泛的閱讀量以及前沿科技知識來激發靈感。老師經常對我們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言外之意,創作的前提要有豐富閱讀量的積累。接下來,給大家推薦一個書單,這個科幻書單,從入門級到骨灰級,都是大劉親自推薦,來跟隨這位科幻大牛一起進入科幻文學的世界吧。

入門級

一般來說,早期的科幻小說比較適合這一級別,因為那時的科幻所涉及的科技內容現在已經是人們的常識,在知識方面閱讀門檻較低。同時,與受現代和後現代文風影響的現代科幻文學相比,早期的科幻更注重於講述好的故事,文筆更為清晰流暢。

(圖片來源於網絡)

01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包括《海底兩萬裡》、《從地球到月球》、《機器島》等。凡爾納的科幻作品尚未完全從歐洲的探險小說中脫胎出來,但科幻文學最具魅力的因素已經顯現,科學技術作為重要的角色首次在小說中出現,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代替人與人的關係,成為主要的描寫對象。雖然小說中的大部分內容已經不是科幻而成為現實,但絲毫沒有降低作品的魅力。需要指出的是:凡爾納的作品風格十分獨特,在以後的科幻文學中幾乎沒有再現。

02 威爾斯的科幻小說,包括《時間機器》、《世界之戰》、《隱形人》等。威爾斯的作品在社會學方面比凡爾納要複雜許多,同時也顛覆了凡爾納的技術樂觀主義,展現了對未來的憂慮。與凡爾納相比,威爾斯對世界科幻文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對外星人和時間旅行等的描寫,對生物科學的描寫等,都為以後的科幻小說提供了最初的範式。

職業級

這一級別意味著對科幻文學的整體輪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科幻文學匯集風格各異的作品,不同風格的科幻小說之間差別很大,職業級的讀者對自己喜歡的作品類型應該有一個大概的定位,下面列出三種不同風格科幻小說的代表作。

阿瑟·克拉克(圖片來源於網絡)

01《天堂的噴泉》(阿瑟·克拉克),技術型科幻的典型代表,以技術構思為核心展開想像和故事。這種類型被稱為坎貝爾式的科幻小說,迄今仍代表著最為大眾認同的對科幻文學的定位。

02 《火星編年史》(雷·布萊德伯裡),文學型科幻,但卻不像後來的新浪潮科幻那樣晦澀和前衛,這本書讓你體會到科幻可以擁有怎樣的詩意和美。

03 《一九八四》(奧威爾),社會學內核的科幻小說,對一種可能的未來社會形態進行全景式的描述。

明星級

這一級別對科幻文學已經有了較深的認同感,已經成為科幻迷中的一員,有眾多可以推薦的經典之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1、《2001——太空奧德賽》(阿瑟·克拉克),電影和小說都是科幻文學中最經典的作品,展現了科幻想像和科幻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2、《與拉瑪相會》(阿瑟·克拉克),用科幻想像構建的一個宏偉而精巧的世界。

3、《基地》系列(艾薩克·阿西莫夫),用科幻構建的銀河系人類史,很長,但為科幻迷之必讀。

4、《沙丘》系列(弗蘭克.郝伯特),同是科幻中的人類史,在文學上比《基地》更色彩豐富一些。

5、《機器人》系列(艾薩克·阿西莫夫),以嚴謹的科幻設定為基礎構建故事的曲範。

6、《深淵上的火》、《天淵》(弗諾·文奇),最新視角下的太空史詩。

7、《安德的遊戲》(奧森·斯科特·卡德),人類面對太空異族的成長曆程,只推薦系列的第一本,後面的良莠不齊,可選擇閱讀。

8、《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古恩),一個內涵豐富的人類鏡像世界。

9、《日本沉沒》(小松左京),近未來科幻的經典,宏大而嚴謹,對大災難的描寫無與倫比。

10、《三體》系列(劉慈欣),一個中國人對人類和宇宙未來的想像,從文革到時間盡頭。

骨灰級

說實話我也不清楚這一級別的含義,只好把一些比較另類、前衛和難讀的作品列進來,科幻是大眾文學,沒有太多這類鑽牛角尖的東西,作品的隔閡感很大部分與文化差異有關。

(圖片來源於網絡)

1、《紅火星》、《藍火星》、《綠火星》(斯坦利·羅賓遜),最硬的科幻之一,像親歷一個超級工程的工程師寫的回憶錄,描述人類開拓一個新世界的偉大曆程。

2、《城堡中的男人》(菲利普·迪克),架空歷史的經典,故事隱晦細緻而不動聲色,背景在故事的進程中不為人察覺地展開。

3、《末日之書》(康妮·威利斯),時間旅行的經典之作,獲星雲雨果雙獎,故事的在極其瑣碎的敘述中緩慢推進,卻充滿了扣人心弦的張力,書中描寫的黑死病肆虐的1348年的歐洲,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末日的場景。

4、《異鄉異客》(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曾讓無數年輕人為之瘋狂的科幻小說,但只是西方的年輕人。感受本書的魅力需跨越文化的障礙,還需忍受那無休無止的說教。

5、《萬有引力之虹》(託馬斯·品欽),主流文學界有一個強盜的習慣:看到有在文學上很出色科幻小說,就把它們從科幻文學中拎出來,宣布它們屬於主流文學,久而久之,科幻小說在文學上也就安於二流三流了。現在我們也效仿此伎倆,從主流文學的經典中拎出科幻小說來。這本書被奉為現代文學的頂峰之作,其實其內容很科幻,夢幻般的複雜情節中充滿了物理學、火箭工程學、高等數學、心理學等科技元素,不過其後現代文學那凌亂晦澀的夢囈,以及八百多頁的長度,是對閱讀的一個考驗。主流文學經典中能夠搶到科幻這邊來的還有《蠅王》、《發條橙》等。

6、《紅色海洋》(韓松),壯麗而詭異的史詩,從一個前所未有的維度俯瞰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閱讀體驗超乎想像。

讀是積累,創作是樂趣,相信讀了這些經典,才華橫溢的你已經醞釀自己的佳作了。好作品就要分享出來,借用清華一位學霸的話,千萬別讓「你的科幻變成抽屜裡的秘密」。

《等你,在未來》書籍展示

參加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你的作品就有機會收錄到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科普科幻優秀作品集《等你,在未來》中。同時,國家級期刊《科學故事會》雜誌、《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科普時報》也有機會發表大賽的優秀文章。

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教育部公示認可的全國性競賽活動,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以科普科幻為題材的大賽,大賽突破了以往偏向文科生的作文競賽,為理科生也提供了展現想像力與寫作能力。大賽還與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達成戰略合作,每年都有優秀獲獎選手憑藉參賽作品,有機會再次獲得星雲獎青少年優秀作品獎。

機會多多,等你來戰~

劉慈欣、陳楸帆、江波、姬少亭、陳柳岐、關潔寧與第十屆星雲獎獲獎學子合影留念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好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應該怎麼寫
    當言情已經爛俗,武俠已經過時,玄幻不知所謂,異能誇張離譜的時候,有一種叫科幻的小說類型正在中國破土而出,以它銀色的魅力徵服了一大群年輕人的心。很多人都在躍躍欲試寫科幻,但是怎麼寫好科幻?怎麼寫純正科幻?請跟小編來。正確認識科幻要寫出純正的好科幻,必須先認識科幻的定義和類型。
  • 吳巖 | 我們為什麼要讀科幻小說?
    在那樣的年代裡,科學、科學家都還是新穎的東西,但文學家已經敏銳地捕捉到這些事物,並設想了它們的未來。由於科幻小說攜帶著時代的精神,因此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自瑪麗·雪萊之後,科幻作品逐漸在世界各地發展。1902年,中國的梁啓超在他主編的《新小說》雜誌上也開始發表科學小說。
  • 劉宇昆,寫溫柔的科幻小說
    「那時也沒有要當科學家的夢想,就只能說自己從小還算是有想像力吧」,劉宇昆謙虛地說道。被父母接到美國後,小小年紀的劉宇昆體味到了生活的苦悶,「語言不通,很想家,想回爺爺奶奶那兒去」。為了排遣異國他鄉的孤獨感,他開始與書籍為伴。回想起來,他認為這對自己的寫作很有幫助,「要想成為一個好作者需要海量閱讀,直到能夠無意識地復現優秀的寫作模式,類似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 這些臺灣科幻作家你一定要認識
    無論你是什麼什麼階段的幻迷下面這些人你一定要認識臺灣科幻作家,曾任僑聯總會總幹事(僑訊半月刊主編)、兼任兒童月刊主編、科學兒童周刊主編。聯合報編輯退休;退休後兼任靜宜大學、世新大學「臺灣文學」「科幻文學」講師,東吳大學「科幻與現代文明」講座;曾任臺灣師大人文中心講師、倪匡科幻獎、U19科幻小小說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決審委員。
  • 專訪科幻作者慕明:《三體》之後,我如何寫科幻?
    我也一樣,小時候讀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還有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裡》,建構起的理解覺得要有科學技術在故事裡,才叫科幻。我一度也這麼覺得,以為一定要寫一個可能出現的新科技才是科幻,越成長、越學習才發現其實科幻並非如此。科幻大師克拉克有一句話,「一切先進的科技可能都與魔法無異」。這句話其實很深刻,他把未來科技、魔法,還有其他推想性元素都統一起來了。
  • 韓松:在今天,科幻小說其實是「現實主義」文學
    在反覆確定幾次採訪時間之後,一月初的一個下午,韓松坐在新華社一間小閱覽室的桌子旁,就著黃昏時分的光線,神情安靜而略帶疲憊,聲音低沉地向本報記者說起他的科幻寫作、科幻觀以及科幻往事……說起當年還是中學生的自己就開始科幻寫作,韓松表示,即使那時沒寫出《熊貓宇宇》,之後也還是會繼續寫科幻小說的,「就是喜歡寫,看了那些科幻經典作品,更是覺得自己遲早會寫」。
  • 科幻作家羅伯特·索耶:科幻小說反映社會現實
    他們認為,索耶的科幻小說很現實,剝去層層科學外殼,故事內裡總會呈現最本真的社會問題和事務。  索耶現場解釋說,自己每本科幻小說都是根據當下發生的事情寫的,比如他的一個兄弟剛剛因癌症去世,其新小說就以這個為題材視角切入。他強調自己寫的是正宗的科幻小說,即硬科幻。
  • 這些名著,竟然都是科幻小說
    不過,即使是西方科幻文學也飽受歧視,主流文學界長期視之為低等文學,認為這些「屬於大眾流行文學」的科幻小說缺乏文學價值。但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在改變世界面貌的同時,也深刻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人們越來越想去認真思考科技時代裡的人的異化問題。二戰以後,科幻小說猶如一股激流,衝擊著主流嚴肅文學的領域。我們熟知的許多西方知名作家,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直接投身於科幻小說創作。
  • 「專訪」王元:寫科幻,是我幹過最科幻的事
    請問王元老師平時一天可以寫多少字,怎樣在創作的過程中保質保量?王元:這個不一定,沒有給自己硬性要求,但每年寫的體量大致相當,維持在五十萬字左右。我曾經計劃每天(法定節假日除外,我要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最好的辦法就是加上休假)寫三千字,但寫作不像其他勞動,坐在電腦前就能生產。
  • 高級科幻小說推薦
    開篇亮這幅經典圖,請自行放大找自己喜好胃口的看看吧,總有一款適合你。國外很多好看的科幻小說,特別是上個世紀的黃金年代的作品,作者很多都是底子很硬的科學家,寫出來的小說都是好看又有深度的。這裡就推薦一下吧。 羅伯特·海因萊茵,不僅故事性極佳,還很有思想深度 。《星船傘兵》 《雙星》 《月亮是個嚴厲的女人》 《通往盛夏之門》《異鄉異客》。
  • 劉慈欣:命中注定寫科幻
    晚飯喝了點酒後臉漲得通紅,說起寫作滿臉遺憾:「我已經兩年多沒寫一個字了,下一部小說在哪裡真不知道。」  即使沒有下一部,憑藉《三體》三部曲,大劉也已穩坐中國科幻小說第一人的寶座。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前無古人。  最大的疑問  《三體》是如何誕生的?
  • 梁啓超也寫過科幻小說
    今年春節最有話題性的人應該是劉慈欣了,因為今年春節檔上映的《瘋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都是劉慈欣的小說改編的作品。筆者並非一個科幻小說的狂熱者,也只是在去年十二月份的時候,向如今已經沒落的《科幻世界》雜誌投了一篇不成熟的科幻小說,結局當然是受到編輯的退稿。可以講,我對於科幻的認識也就是從我第一次嘗試去寫科幻小說而開始建立的。
  • 這10部經典科幻小說值得假期在家品讀
    無數人在這個春節假期裡被《降臨》點燃了科幻魂,可是提起相關小說,好多人的腦海裡似乎只能只能浮現出《三體》。其實在浩瀚的科幻書海裡,有無數的絕佳作品值得細細品讀,這裡給大家推薦10部極為經典的長篇作品,讓那些奇思妙想填滿你的休憩時光吧。1.
  • 《自然》雜誌也發了中國人寫的科幻小說
    「其實我是抱著寫論文的態度寫的,甚至還問過編輯,是否需要加上參考文獻。」夏笳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從第一次在作業本上「塗鴉」科幻小說開始,31歲的夏笳已經寫了20年科幻了,她的小說中已經有六篇被翻譯成英文刊登在國外的科幻雜誌上,但這是她第一次用英文寫科幻。
  • 作家哲夫:科幻小說要體現人文關懷
    哲夫:比如說很多科幻小說其實是相當淺的,往往是就科幻寫科幻。而在國外,好的科幻文學會更多地關注人性、文明、可持續發展等,而我們的許多科幻小說,僅僅是展示、或者預測某些科技發展的方向,缺少了人文關懷。
  • 一部叫雲球的科幻小說……
    沒見過寫得這麼爛的科幻小說。我從下午四點開始讀到凌晨三點,早上六點起來接著一口氣讀完,竟然就這麼結束了?第二部都沒出來你就先把第一部寫的那麼好看吊著我?我不想把這部作品和國內科幻第一的劉欣慈作任何的比較:因為這既是對大劉的不尊重,也是對白丁老師的不尊重。《三體》已經成了國內科幻小說的標杆,這也是上一部我讀的如此廢寢忘食的科幻小說。把兩部偉大的作品進行生搬硬套地比較是毫無意義的。
  • 從科幻閱讀到科幻寫作,中國首位科幻博士一文講清楚|附全年齡段書單
    很多科幻小說會對此進行反思。我們再說說科技審美,這是跟科學知識密切相關,但是又不能被科學知識直接所掌握的,所籠括的一些東西。科幻小說非常喜歡寫跟科學知識密切相關的衍生內容,這也是科幻小說與其他文學非常不一樣的地方。3. 高中階段:培養哲學思維和科學倫理高中生已基本具有成年人的思維了,這個時候讀科幻,從中學習什麼呢?
  • 企鵝科幻小說系列來啦
    編譯 | 林舒羽原文來源 | 企鵝蘭登英國官網企鵝科幻系列集合了全世界最富想像力、最天馬行空的科幻小說作品,其中包括洛夫克拉夫特和扎米亞京的先鋒派作品,萊姆和馮內古特的新浪潮經典,以及俄羅斯、阿根廷、德國等世界各國作家的太空歌劇、反烏託邦
  • 專家告訴你如何寫好科幻小說文體
    1、掌握一定的硬體知識,提出的科學幻想基於事實理論  目前很多人都在寫科幻小說,但是都偏向於玄幻,雖然部分很有想像力,但是都不是基於事實理論的,這樣的作品不會被真正的科幻迷賞識。也許寫科幻是需要想像力的,但不能總是在天馬行空,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2、想寫好科幻小說的首要秘訣,也是最大的秘訣就是內容。缺乏想像力或者泛濫的內容不會受到讀者的喜愛。
  • 科幻小說從文學經典中「偷」了哪些梗
    (資料圖片)   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 《2001:太空漫遊》 原著名稱直譯是 《2001:太空奧德賽》,其中的奧德賽正是源自荷馬史詩 《奧德賽》;丹·西蒙斯的科幻小說 《空心人》 標題借用英國詩人艾略特的同名長詩,主題上模仿但丁 《神曲》;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小說 《巴比倫塔》 中的不少典故來自西方神話故事……不難發現,很多科幻小說從文學經典中「挪用」了一些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