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雕有哪四大流派?

2020-12-04 潔玉坊

中國玉雕技術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探索與積累,在北京、揚州、上海、天津、廣州、南京等地,相繼成立了玉雕工場、工廠,並形成了「北派」、「揚派」、「海派」、「南派」等四大流派。

「北派」——京、津、遼寧—帶玉雕工藝大師形成的雕琢風格,以北京的「四怪一魔」最為傑出。「四怪一魔」即:以雕琢人物群像和薄胎工藝著稱的潘秉衡,以立體圓雕花卉稱奇的劉德瀛,以圓雕神佛、仕女出名的何榮,以「花片」類玉件清雅秀氣而為人推崇的王樹森和「鳥兒張」——張雲和。「北派」玉雕有莊重大方、古樸典雅的特點。

「揚派」——揚州地區玉雕所表現的獨特工藝。「揚派」玉雕講究章法,工藝精湛,造型古雅秀麗,其中尤以山子雕最具特色,碧玉山子《聚珍圖》、白玉《大千佛國圖》、《五塔》等,都被國家作為珍品收藏。

「海派」——以上海為中心地區的玉雕藝術風格,實際上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形成過程。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內大量人才湧入,這當中包括一批「揚派」玉雕藝人,這些藝人在上海特定的文化氛圍中逐漸形成一種特定的風格——「海派」風格。「海派」以器皿(以仿青銅器為主)之精緻、人物動物造型之生動傳神為特色,雕琢細膩,造型嚴謹,莊重古雅。代表人物——「爐瓶王」孫天儀、周壽海,「三絕」魏正榮,「南玉一怪」劉紀松等人的玉雕,更是海內外藝術愛好者、收藏家眾口交譽的珍品。

「南派」——廣東、福建一帶的玉雕由於長期受竹木牙雕工藝和東南亞文化影響,在鏤空雕、多層玉球和高檔翡翠首飾的雕琢上,也獨樹一幟,造型豐滿,呼應傳神,工藝玲瓏,形成「南派」藝術風格。

相關焦點

  • 我是玉雕師,中國翡翠玉雕四大流派,誰更勝一籌?
    玉雕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玉雕師在創作中,會解讀玉石天然彩色與自然形狀,經過設計,雕刻,把頑石變成精美的工藝品。隨便工藝的提高,不同地區的玉雕風格與玉雕習慣慢慢形成,逐漸形成了四個比較有特色的流派。
  • 中國玉雕的五大流派
    為大家詳細介紹中國玉雕的區域、流派、風格、工藝等。 中原第一平素魏玉忠,中國玉雕微雕第一人郭文安,中國水晶第一人仵應汶,中國紫綠瑪瑙第一人孫國雙,締造了中國獨玉第一品牌的劉曉強,中國獨山玉黑白人物雕刻第一人張克釗等在業內外,有一定知名度
  • 玉雕作品的南北流派
    文/池寶嘉玉雕作品是哪個地方的大師或匠人做得最好,一般來說見仁見智。我們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在基本陳列中把玉雕創作分為揚州玉雕、蘇州玉雕、北京玉雕,海派玉雕四大流派,那當然只是教學和大眾普及的需要,事實遠非如此。且不說沒有把廣東玉雕包括進去,也沒有詳解國內當代玉雕流派之間的技藝交流融合,當今玉雕市場很多作品融匯了各大流派特長,很難截然分開。
  • 你知道近代中國玉器的四大流派嗎?
    到了近代,中國玉器業經過幾千年的探索與發展,相繼在北京、揚州、上海、天津、廣州、南京等地出現玉雕工廠。根據各地玉雕的不同風格我們可以把中國的玉雕業分成四大流派,即「北派」、「揚派」、「海派」、「南派」。
  • 和田玉雕刻工藝四大流派
    20世紀60年代以來,玉雕的造型千姿百態,玉雕的技藝流派紛呈,最後分成北、揚、海、南四大流派。揚派:揚派是揚州地區玉雕表現出的獨特工藝,揚州並不產玉,是古代揚州富庶的市民以及便利交通給玉雕的形成與發展創造出了便利條件。揚州地區的玉雕以山子雕和巨雕最有特色,玉雕講究是章法的,精湛工藝使玉雕表現出大氣、精緻的獨特風格。
  • 玉雕作品的四大風格,據說第一種現在都很貴!
    說到玉雕裡的風格流派,很多玉友第一反應就是海派、揚派、北派、南派等等玉雕派別。當然,這很正常,畢竟這些流派都很出名也很有實力,還憑藉著自身獨特的風格廣受眾多玉友的喜愛。但是,我們這次要介紹的卻並不是這些知名的玉雕流派,而是從做玉理念和玉雕工藝的角度去討論玉雕的四大風格流派,即抽象和寫實,以及傳統和學院。
  • 走近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四大名旦」之——珊瑚玉雕「九龍浴佛」
    一提起「四大名旦」,人們首先會聯想到京劇中「梅尚程荀」四大流派。咱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界也有「四大名旦",分別是指玉雕、牙雕、雕漆、景泰藍四種工藝。工美集團曾為獻禮建國60周年,分別以這四種工藝技藝精心設計製作了四件頂級工藝美術珍品,創意、材料、工藝無一不令人稱讚,可謂稀世珍品。後推出,人們遂將這四件珍品並稱為工藝美術「四大名旦」。今天,向大家展示其中最具靈性的珊瑚玉雕「九龍浴佛」。
  • 「瑞麗工」憑什麼躋身翡翠玉雕四大派?頑石如何雕琢成高貨珠寶?
    瑞麗臨近翡翠原石產地,南北玉雕流派在此碰撞,眼界開闊的「瑞麗工」兼收並蓄,吸收南北玉雕流派技法後,開創了的「俏色巧雕、隨形施藝」獨門心法。例如這件《大日如來》,玉雕師楊恩榜作品看似尋常的春色翡翠,經玉雕師吳冬閣之手,化作一枚《降龍尊者》,挖髒去裂,太湖石形態呈現。
  • 中國京劇「四大」流派
    梅蘭芳所創立的「梅派」,也和其他京劇流派一樣,在承師前輩藝人的基礎上,走自己的創新發展道路。梅蘭芳從吳菱仙所學到的戲,基本都是京劇青衣應工的開蒙戲,從陳德霖、王瑤卿等所學到的也都是規規矩矩的傳統老戲。梅蘭芳不僅在唱、念、做、打方面,樣樣精通,在繼承前輩藝人的藝術風格中有所創新與發展,形成獨樹一幟的京劇旦行流派--梅派,另外在表演、服裝、音樂、化妝、舞蹈、舞檯燈光等方面,也有改革與創造。
  • 被乾隆盛讚、比蘇作還牛的玉雕流派「西番作」為什麼消失了?
    中國玉雕工藝發展了幾千年,產生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主流的就是京作、揚作、蘇作等流派,一看這個派別開頭我們就不難辨認出應該是以北京、揚州、蘇州等城市作為地區代表命名的。但除了這幾個流派,歷史上還有一個「西番作」你聽說過嗎?字面上來看,我們不難猜出「西番」應該指的是外國部族。
  • 有儒玉府小課堂,玉雕工藝哪家強?
    玉雕技法逐漸精益,各地玉雕人才濟濟,且形成風格各異的玉雕派系。那麼玉雕史上都有哪些工藝流派?這些工藝流派又有何特色?今天就隨小生一起來看看吧!其次是惜料不惜工,玉雕師對工藝追求極致,再加上蘇州玉器造型別致,清新流暢,漢代時期就有了很大的發展,更在明清時期達到了一個發展的高峰。作為當時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玉雕產地,連宮廷玉作的人才都得仰仗蘇州的工藝。現代的蘇州玉雕仍以高超的工藝水平著稱,圖紋以江南風物和文人畫為主,事物、景物、描繪琢磨得栩栩如生。
  • 玩玉的三大流派,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在當今玉料稀缺,玉器價格飛漲的同時,雕刻師的文化素養也同樣在提高,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書法和中國傳統繪畫,很多優秀的作品層出不窮。、中國書法和中國傳統繪畫。現在考慮一下,會覺得非常浪費,甚至仍然有一些著名的老玉匠,見到沁色料,說那不是玉,玉質不好,石性太重,不是可塑之材等。
  • 中國玉雕博物館等「啟航」上海國稷手工藝博覽園
    海派玉雕是中國玉雕四大流派之一,形成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以上海為中心地區的玉石雕刻藝術風格的派系。海派玉雕的真正貢獻在於「海納」和「精作」。它的「海納」包容萬象——繪畫、雕塑、書法、石刻、民間皮影和剪紙、當代抽象藝術。
  • 你家的紅木家具屬於哪個流派,四大流派家具與新中式家具有何區別
    經歷了不同時代的演變以及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澱,紅木家具形成了不同的工匠流派。其中主要包括仙作、京作、蘇作和廣作,那麼這些流派的家具有何歷史背景,它們的特點都是什麼呢。你們家的家具又是屬於哪一個流派的呢。什麼是廣作家具?廣作是指廣東地區(中山大湧、沙溪,江門新會、臺山,深圳觀瀾,廣州番禺)生產的硬木家具。
  • 傳統民間雕刻工藝,玉雕、木雕與竹刻等,都是手工技藝的代表
    在古代,手工雕刻技藝是創作藝術品的必要工藝,在沒有機器化的年代,造型藝術設計必須有手工完成。因此,誕生出雕刻藝術。一、民間工藝蘇州玉雕作為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古都,蘇州的玉雕技藝早在我國古代時期就已經揚名天下了,蘇州玉雕是我國四大玉雕流派中最重要的一派。
  • 中國玉雕大師崔磊嘆當代玉雕可悲:成炫富工具(圖)
    不曾想,門道尚未摸清,全國的玉雕老師又掀起了大協作,車間呼啦走空了,崔磊再次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平靜下來後,崔磊決定與雕刀說再見,轉而學起了印刷術。但排版製版兩三個月後,他又始終放不下美術,再次回到了玉雕行業,跟著一位師姐做將起來。摸索了近一年,一位香港商人在上海辦了家珠寶玉器公司,到天津招人,崔磊雕了一尊玉羅漢,被認為「挺有才氣」的,於是來到上海。
  • 學習國學,最起碼要知道中國倫理學說最初有哪四大流派
    概括起來,當時影響比較大的倫理學說主要有四大流派: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個流派又分化出不同的支派,不同支派間有其基本的共同點,又有其不同之處。」中另一個重要的流派,為「九流」之一。,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因子,並且推動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平穩發展。
  • 中國玉雕大師-黃振國
    微信:qq41yu黃振國,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隨後進入蘇州玉雕廠工作,是蘇作流派的代表人。他的作品有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凸現文化性,無論是仿古還是創新,都蘊含著明顯的地域文化特色,作品渾厚、圓潤、細膩的特質和雅俗共賞的審美品格,符合蘇州人內斂、含蓄的性格和審美習慣。二是凸現思想性,以道禪的境界,以詩畫韻味,融合現實生活的感悟,讓作品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三是凸現藝術性,融合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以多種藝術手段和表現手法豐富「蘇作」玉雕藝術語言。
  • 淺說中國茶道的四大流派
    茶道起源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中國的茶道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便構成中國茶道的四大流派:雅士茶道、世俗茶道、禪宗茶道、貴族茶道。雅士茶道雅士茶道生發於茶之韻,旨在藝術觀賞;中國古代的文人雅士和茶有不解之緣,能夠說沒有古代的文人便無中國茶道。唐代以後的文人墨客頗不贊同魏晉的所謂名土風度,一改狂放嘯傲、棲隱山林、向道慕仙」文人作風,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學、留名幹秋。
  • 淺談中國的四大茶道流派
    中國的茶道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便構成中國四大茶道流派 :雅士茶道、世俗茶道、禪宗茶道、貴族茶道。,能夠說沒有古代的文人便無中國茶道。唐代以後的文人墨客頗不贊同魏晉的所謂名土風度,一改「狂放嘯傲、棲隱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風,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學、留名幹秋。文人作風變得冷靜、務實,以茶代酒便蔚為時髦。這一轉變有其深入的社會緣由和文化背景,是歷史的開展把中國的文人推到這樣的位置:擔任茶道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