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作品的南北流派

2020-09-15 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

文/池寶嘉

玉雕作品是哪個地方的大師或匠人做得最好,一般來說見仁見智。我們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在基本陳列中把玉雕創作分為揚州玉雕、蘇州玉雕、北京玉雕,海派玉雕四大流派,那當然只是教學和大眾普及的需要,事實遠非如此。且不說沒有把廣東玉雕包括進去,也沒有詳解國內當代玉雕流派之間的技藝交流融合,當今玉雕市場很多作品融匯了各大流派特長,很難截然分開。

但是,總的來說,各大流派之間,對玉雕創作的理解還是頗有區別。比如揚州玉雕,大眾馬上想到哪裡的玉雕山子風格,那種保形掏洞、巧琢山水和人物的技巧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北京故宮《大禹治水圖》

且不說古代《大禹治水圖》等一系列揚州玉雕巨型山子代表作成為中華民族藝術的國寶,就看當代揚州玉雕顧永俊大師創作的碧玉《聚珍圖》山子巨作等經典之作和汪德海大師玉山作品中仕女形象的神來之筆,揚州玉雕大師們對玉山作品的貢獻值得永遠留入史冊。

顧永俊大師碧玉《聚珍圖》

汪德海大師作品《羽鶴仙蹤》

我和北京的玉雕大師交流頗多,北京玉雕以器皿和文房珍品見長。著名的宋建國大師創作強調「大美」,即以思想取勝,作品氣勢恢宏,文化內涵豐富,經久耐看。談到創作問題,不能不提到知名度極高的北京美女玉雕大師蘇然,她是北京宮廷玉雕風格傳承人,作品以牌佩和擺件居多。

宋建國大師《道法自然》

蘇然大師作品《空山新雨》

她說,北京也做玉山,但多是「外山子」的形式,一般習慣在和田玉的表層進行創作。看看蘇然大師的原石作品《復興石》和她的一系列手件和牌佩,規整而大氣,京派風格一目了然。

蘇然大師《復興石》

蘇州玉雕的特長是精美玲瓏。蔣喜、葛洪、吳金星、俞挺、範同生等一系列大師名聲遠揚。前幾年,我送去幾粒花生米大小的玉籽,居然能鏤空創作為保形的香囊,前後分別雕刻福壽二字,內填沉香,美女們佩戴於胸前,香氣高貴襲人。這還不是最小的,我在蘇州竟看到他們還可以創作小如黃豆的微型玉籽,重量才1.9g,雕了一個小靈猴,其精緻程度讓人嘆息不止。

和田玉小籽《福壽如意香囊》

1.9克和田玉小靈猴

海派玉雕的水平自然是不同凡響。上海人那種開闊的眼界和嚴謹的工作作風讓一枚美玉在他們手中成為神工天寶。外地那些普通的玉雕作品上海人通常看不上,沒辦法,他們的審美就是那麼苛刻。上海人推崇的大師玉雕作品美侖美奐,精緻到極點。比如易少勇的牌佩,吳德昇的人物,張煥慶的花鳥,盧智勇的小品,實在是堪稱傳世之寶。

易少勇大師《自有春風消息》玉牌

吳德昇大師《雙嬌》

張煥慶大師《花插》

盧智勇大師作品

(作者是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館長)

相關焦點

  • 中國玉雕的五大流派
    為大家詳細介紹中國玉雕的區域、流派、風格、工藝等。 流派說 一、「北派」指京、津、遼寧—帶的雕琢風格,以北京的「四怪一魔」最為傑出。
  • 我是玉雕師,中國翡翠玉雕四大流派,誰更勝一籌?
    玉雕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玉雕師在創作中,會解讀玉石天然彩色與自然形狀,經過設計,雕刻,把頑石變成精美的工藝品。隨便工藝的提高,不同地區的玉雕風格與玉雕習慣慢慢形成,逐漸形成了四個比較有特色的流派。
  • 工美南北玉雕大師神韻展驚豔開幕
    2015年6月19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區德勝門安德路83號北京德勝門工美大廈三樓當代大師藝術交易中心,由北京工美集團攜手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和聯合主辦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全匯展-南北玉雕大師神韻展》在這裡驚豔開幕!
  • 第三屆工美南北玉雕大師神韻展驚豔開幕
    人民網北京6月22日電 6月19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區德勝門工美大廈三樓當代大師藝術交易中心,由北京工美集團攜手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全匯展-南北玉雕大師神韻展》驚豔開幕。本屆展會持續至6月28日,為期10天。
  • 中國玉雕有哪四大流派?
    中國玉雕技術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探索與積累,在北京、揚州、上海、天津、廣州、南京等地,相繼成立了玉雕工場、工廠,並形成了「北派」、「揚派」、「海派」、「南派」等四大流派。「北派」——京、津、遼寧—帶玉雕工藝大師形成的雕琢風格,以北京的「四怪一魔」最為傑出。「四怪一魔」即:以雕琢人物群像和薄胎工藝著稱的潘秉衡,以立體圓雕花卉稱奇的劉德瀛,以圓雕神佛、仕女出名的何榮,以「花片」類玉件清雅秀氣而為人推崇的王樹森和「鳥兒張」——張雲和。「北派」玉雕有莊重大方、古樸典雅的特點。
  • 玉雕是升華和田玉的靈魂——淺談玉雕的發展
    ,主要有人物、器具、鳥獸、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別針、戒指、印章、飾物等小件作品。中國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中國當代玉雕工藝,從大的流派來說,可分為南北兩派,北派以北京為代表,涵蓋遼寧、天津、河北、部分河南、新疆等北方各省市,南派則包括長江沿岸及以南地區,並分為幾個支派,包括以上海穆宇靜為代表的「上海工」,以蘇州為代表的「蘇州工」,以揚州為代表的「揚州工」,此外還有「廣東工」和「福建工」。
  • 玉雕作品的四大風格,據說第一種現在都很貴!
    說到玉雕裡的風格流派,很多玉友第一反應就是海派、揚派、北派、南派等等玉雕派別。當然,這很正常,畢竟這些流派都很出名也很有實力,還憑藉著自身獨特的風格廣受眾多玉友的喜愛。但是,我們這次要介紹的卻並不是這些知名的玉雕流派,而是從做玉理念和玉雕工藝的角度去討論玉雕的四大風格流派,即抽象和寫實,以及傳統和學院。
  • 「瑞麗工」憑什麼躋身翡翠玉雕四大派?頑石如何雕琢成高貨珠寶?
    瑞麗臨近翡翠原石產地,南北玉雕流派在此碰撞,眼界開闊的「瑞麗工」兼收並蓄,吸收南北玉雕流派技法後,開創了的「俏色巧雕、隨形施藝」獨門心法。瑞麗工追求作品渾然天成,在原料天然意趣和精工巧琢追求一種深層次的平衡
  • 被乾隆盛讚、比蘇作還牛的玉雕流派「西番作」為什麼消失了?
    中國玉雕工藝發展了幾千年,產生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主流的就是京作、揚作、蘇作等流派,一看這個派別開頭我們就不難辨認出應該是以北京、揚州、蘇州等城市作為地區代表命名的。但除了這幾個流派,歷史上還有一個「西番作」你聽說過嗎?字面上來看,我們不難猜出「西番」應該指的是外國部族。
  • 300件國家級玉雕大師作品
    白玉《金剛經》  本報訊 (記者劉 洋  實習生  李柯青)巧奪天工的白玉薄胎花開富貴瓶、令人驚嘆的白玉《金剛經》……6月20日,由中國玉雕藝術研究院、蘇州市玉石行業文化協會、河南省寶玉石協會主辦的「東方信仰——中國玉雕藝術家作品展」在鄭州拓寶玉器昊瀚館開幕,數百件精美的玉雕作品令我省玉器愛好者大飽眼福。
  • 賞析 | 以形寫神、以神觀形:翡翠玉雕大師的巧奪天工之技
    &34;,中國玉雕工藝最早從流派上來說,大體上可分為南北兩派。南北方文化差異較大,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北派系的玉雕風格也有各自的地方特色,蘊含著當地的風土人情。北派玉雕豪放大氣,整體造型古樸典雅,節省材料,以北京地區為典型,覆蓋河北、河南(部分)遼寧、天津、新疆等地。南派講究精雕細磨,雕工細膩,趨向於現代化風格,形成多種具有特色的工藝,如上海、蘇州、揚州、廣東、福建等地。
  • 雲南將舉行玉雕大師作品展重振行業信心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記者 張文凌)雲南省將在2018 年雲南文化產業博覽會期間,舉辦 2018「彩雲杯」雲南玉雕大師作品展。    雲南是我國珠寶玉石主產地之一,是國際翡翠貿易的重要集散地,自古以來就有「玉出雲南」的美譽。全省已探明發現寶石24種、玉石24種,種類之多為全國之最。
  • 隱藏在玉雕作品命名中的審美
    這一時期的玉雕作品的命名也體現出這樣的特點。 二十一世紀初:物質重要,精神同樣不可棄 這一時期,國內經濟快速發展,整個社會進入忙碌狀態,創造富裕的物質生活,仍然是這一時期的主旋律,加上消費的主力人群以五六十年代的群體為主,因此,吉祥如意類的命名仍然是玉雕作品的主要方向,並且出現了很多諧音寓意的命名,比如樹葉命名為 「金枝玉葉」,老鼠與銅錢命名為「數錢」等等。
  • 「美玉翹楚」入駐「百匠工坊」,海派玉雕大師作品太精緻
    當代海派玉雕有著怎樣的風採?為弘揚海派文化,展現中國傳統工藝的魅力,上海市工藝品珠寶首飾進出口有限公司攜手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以及12位海派玉雕大師,日前在多倫路52號共同舉辦「海上工藝大師巡禮之『美玉翹楚』海派玉雕精品展」。
  • 詹永明·南北笛曲風格及其演奏流派
    南北笛曲風格與笛子演奏流派的形成,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南派是以趙松庭、陸春齡等為代表的曲笛藝術;北派是以馮子存、劉管樂等為代表的梆笛藝術,他們在不同的區域文化環境中,通過長期的演奏、創作實踐,形成了南北不同的笛曲風格和演奏流派,並培養出像曾水清、俞遜發、簡廣易、李鎮、詹永明、張維良、王次恆、戴亞等許多笛子演奏家。
  • 雲南將辦玉雕大師作品展 吸引南亞東南亞國家參展
    趙嘉 攝2018「彩雲杯」雲南玉雕大師作品展(下稱「作品展」)新聞發布會14日在昆明召開。作品展將於今年8月在昆明舉辦,組委會將通過招商吸引雲南、廣東、北京、上海、江蘇、河南、福建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和緬甸、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珠寶商,攜帶玉雕藝術精品和珠寶首飾同時展銷。
  • 凝聚玉雕產業發展的品牌力量
    【關鍵詞】名師名品 藝術流派一方風土造就一方人傑。鎮平是「中國玉雕之鄉」,重在一個「雕」字,雕刻是鎮平玉石文化產業的根基,鎮平玉雕品牌核心競爭力關鍵在人才,重點在大師。千百年來,玉雕大師在他們各自經典作品創作中,傾注思想情感,抒發創作理念,運用藝術表達,從不同的視角,用不同的表現手法進行玉雕創作,從藝術性、思想性、唯美性等方面,呈現出不同地域的文化、風物、藝術語言、精神風貌和審美取向,形成了以地域為界限的不同流派風格。
  • 玉雕大師——田學峰
    、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中國玉雕高級技師、中華玉雕藝術大師、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鄭州玉美人傑密玉藝術品有限公司總設計師。在從事玉雕設計的十幾年中他潛心於人物、花卉,大件山子的創作,個人技術比較全面,作品融合南北兩派的特點,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構思新穎,並善於利用俏色。近年來專攻人物,特別醉心於佛教人物的創作,作品由繁入簡追求簡潔創新。其作品多次在行業大獎中摘金奪銀,許多藏品被海內外收藏家收藏,在業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 全國「天工獎」首次上海頒獎,中國玉雕博物館揭牌
    澎湃新聞獲悉,「天工獎」舉辦十九屆以來,今年的頒獎與獲獎作品展首次來到了上海:11月28日,第十九屆全國「天工獎」大展在地處佘山的上海國稷手工藝產業博覽園國稷劇場舉辦,並呈現了天工獎獲獎作品集中展示。主辦方當天還在上海國稷手工藝產業博覽園揭牌了中國玉雕博物館。
  • 玉雕大師——馬紹波
    出生於素有「玉雕之鄉」的鎮平縣。畢業於藝術院校,畢業後進玉器廠跟隨玉雕大師學習技藝,因為受過專業的美術繪畫訓練,結合大師的指點,加上好學習鑽研的性格,在玉雕界大放異彩。擅長雕刻人物、山水、仿古題材。,馬紹波老師認為玉雕是石雕中最具美感的一類,其在數百萬年的沉積中融合了自然的智慧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