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思想在人間、還是口吃的韓非子,為何成就比皇帝還大?

2020-12-14 白雲閒聊蒼狗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韓非子》的著作實在是聞名於天下,可是我們聞的只是他的產物,他智慧的結晶,甚至近代著名學者、革命家章太炎稱「半部《韓非子》治天下」,這是多麼高的讚賞。可是我們沒有聽說過韓非除了著作外有什麼特別大的成就,這是為什麼呢?

韓非是戰國末期出生在韓國的一位貴族公子。可是因為說話有口吃,所以不善辯論,口吃這一方面妨礙了他的口才,不過他的文採仍然徵服了世界,他很善於寫文章,通過一桿筆便能改變人的思想。可是他在韓國並不受任用,因為韓國的貴族力量太大,已經動搖到了皇室的權勢,所以身為貴族的一分子,韓非的身份天生就是受質疑排擠的。

要說韓非還要先看一個必不可少的人物,那就是李斯。李斯這個名字實在是太出名了,當時秦國的第二把交椅,秦始皇的左右臂,秦朝的丞相,他的出身竟然是和韓非同是同學,根據《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第三》:「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李斯和韓非年輕是同是荀子的弟子,而且李斯也自認為自己的能力比不上韓非。就連大秦國的丞相都說自己比不上韓非,那麼韓非如果放在秦國上能爬到什麼位置?韓非的思想能高達什麼樣的程度呢?這裡就鋪下了鋪墊了。

韓非學有所成後回去打算對自己的國家做出貢獻,多次給韓王上書,務求改善韓國把資源用在有用的方面上,可是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和任用。他就退出寫出了寫出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都是驚為天人的對治理國家十分有作用的著作。就這樣好長一段時間,韓非都沒有出世,一直藏龍臥虎。

《史記》載: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直到有一天,韓非的書傳到了秦始皇的手裡,這就不得了了,秦始皇馬上認為韓非的思想十分有高度,說白了其實就是很符合秦始皇的思想,很有帝皇的思想。他就說出如果能看到韓非就算死也沒有遺憾了,當時中原世界最高權力者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是多麼高的讚賞和榮譽啊。而秦國欲統一六國,韓國首當其衝,所以就派兵攻打韓國,也希望能夠得到韓非這個人物。無奈之下,韓國任用韓非,並出使了秦國。

毫無疑問,當時韓非有當皇帝的思想,不過即使當不了皇帝,最適合他效力的非秦王莫屬,因為秦王才配擁有這樣大智慧的人物啊。不過韓非到了秦國卻沒有一心一意為秦王服務,一直在為自己的韓國爭取苟延殘喘的時間,提出「存韓滅趙」的提議,與大紅人李斯的意見相反。還得罪了當時同是秦朝的另一位紅人姚賈。呆了不長時間就被人上諫,受到秦王質疑打入了監獄,為什麼秦王要打他進監獄?因為韓非實在是太聰明,他的思想與秦王的思想不謀而合,甚至比秦王還更有做帝皇的思想覺悟,秦王有戒心之餘肯定也有些許的嫉妒之心。

再看,韓非子著作吸收了儒、法、道諸家的某些觀點,以法治思想為中心。總結了前期法家的經驗,形成了以法為中心的法、術、勢相結合的政治思想體系。在秦國他的許多主張反映了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取的許多政治措施,就是韓非理論的應用和發展。

這樣的人沒理由不會審時度勢,自尋死路的,他只要一心一意為秦王服務肯定能受重用的吧。可惜,一切都還沒反應過來,韓非就已經死在了監獄裡了。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李斯使人遺非藥,使自殺。韓非欲自陳,不得見。秦王後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許多傳言都說李斯是因為嫉妒韓非的才華而對韓非下毒手,事實的真相也不得而知,畢竟撰寫事實也是通過事跡的記錄和口傳,難免會有扭曲和篡改。不過都說丞相肚裡能撐船,當時韓非也一直都遭受到了秦王的質疑,李斯韓非兩人也是師出同門,於情於理都沒理由去痛下毒手。再看李斯的頂頭上司是秦王,沒有秦王的命令李斯也不敢輕舉妄動,是秦王下令賜死的也比較合理。

影視作品李斯和韓非子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

《韓非子》也是間接補遺史書對中國先秦時期史料不足的參考重要來源之一,著作中許多當代民間傳說和寓言故事也成為成語典故的出處。

無論如何總的來說,韓非這個擁有大智慧的人即使沒有帝皇的權勢,不過從現世看來,他所留下的成就比帝皇要遠遠大得多,流芳百世的《韓非子》是中華文化中不可多得瑰寶。

相關焦點

  • 揭秘韓非子為什麼會被同門手足殘害、最後客死他鄉?
    韓非子的思想很有深度,超越了之前的所有人,對後世的影響也較為深遠,是一個非常了得的政治家。秦王嬴政也對他讚賞有加,但為何後來韓非子卻死在了秦國,因此關於他的死因一直都是古今之謎,那麼歷史上韓非子真正的死因是什麼呢?
  • 為何實行了韓非子思想的秦朝,很快就亡於苛政了?他的思想太極端
    春秋戰國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蕩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在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在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這是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諸子百家的學說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
  • 一起讀《韓非子》之《初見秦》
    韓非子,戰國時韓國人,韓國公子之一。韓非子自幼口吃,不能正常說話,於是在著述方面頗有建樹,有《孤憤》、《說難》等名篇流傳於世,後人編纂出《韓非子》一書,儘管某些篇目可能並非韓非子所作,但其中思想大抵一脈相承。
  • 三看《韓非子》論皇帝的自我修養
    第二次看《韓非子》是在大學最後一學期快放寒假的時候,確實是深刻而系統的閱讀了,不過讀到了2/3,馬上就要放寒假。於是匆匆忙忙的就把書還給了圖書館。準備下學期來了再接著借閱,沒想到武漢產生的疫情打亂了全部的計劃。如今疫情已過,但是學校的圖書館沒有開門,況且已畢業。遂自己買了一本《韓非子》。這是在看第三遍。決定每天看一點,寫一篇感悟文章。以我最大的智商和情懷來分析一下皇帝該有的自我修養。
  • 《韓非子》的思想中心
    韓非勇於赴任,知其不可而為之,或者說知必死而為之,是一種大勇氣。中國歷史上第一大帝始皇帝,和中國史上最有才幹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被最有才能的權臣李斯玩弄於股掌之上,一個喪了當時性命,一個失了萬世國祚。這是個人命運在左右歷史,還是歷史決定了個人命運?對於韓非子的思想的判定,歷來結論不一。
  • 韓非子是道家還是法家?甚至還是個結巴?
    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思想。司馬遷毫不掩飾地講,「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口吃又叫磕巴、結巴,就是說話不利落。醫學上屬於一種言語障礙症。司馬遷這裡的「非」,說的是韓非子。
  • 韓非子的思想來源於老子
    韓非子出生在戰國末期,曾經師從於儒家的荀子。他把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的很多思想精華結合在一起,其中對老子思想吸收得最多。他的依法治國思想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深遠影響,他依法治國中的基本思想在今天仍然在使用。他給後世留下了大量極具哲理的名言和寓言故事。象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濫竽充數、自知者為明、見微知著、老馬識途等都出自他的著作中,而且如今仍然被廣泛應用。
  • 《韓非子》著作思想
    所有這一切都朝著中央集權的方向演進,建立一個統一的、君主專制的大帝國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 面對這樣的社會巨變和即將出現的大一統政治局面,各主要學派都在自己的學說理論上做出了反映。當時影響深遠的,除了儒、道二家之外,以韓非、商鞅為代表的法家,在當時的諸侯各國應用最為廣泛。尤其韓非,其所著《韓非子》一書,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
  • 【文化】韓非子:讓秦始皇瘋狂崇拜的法家牛人
    韓非子口吃(結巴),雖然不善言談,但是善於著述。韓非與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韓非子博學多能,才學超人,思維敏捷,李斯自以為不如。韓非子寫起文章來氣勢逼人,堪稱當時的大手筆。凡是讀過他的文章的人,幾乎沒有不佩服他的才學的。
  • 大思想家韓非子雖然是口吃,但這九句話卻夠我們學習一輩子!
    韓非,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荀子的學生。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就是大思想家莊子。韓非子雖然是口吃,說話結結巴巴,但他的思想卻閃耀千古。
  • 《韓非子》僅僅是思想著作?不,它還是獨具特色的先秦散文
    韓非子散文獨樹一幟,其思想的深刻性及其藝術的獨特性,不僅在先秦諸子散文中自成一家,而且在整個古代散文發展史上都具有很高的辨識度。《韓非子》可以說是是戰國末期法家集大成的著作,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
  • 韓非子戰國晚期韓國人,出身貴族,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韓非子戰國晚期韓國人,出身貴族,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韓非子(約前280~前233年),戰國晚期韓國人,出身貴族,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善言談,而善於著述。韓非與李斯同是荀卿的學生,他博學多能,才學超人。他多次向韓王提出富強的計策,但未被韓王採納。
  • 韓非子的迷之死亡
    因此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也產生了一位又一位善於謀略的思想家,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原因。而本文今天所討論的韓非子也同樣是戰國的一名思想家,同時他也是法家學派的奠基人。那為何這樣一位極具才華的知識分子,卻要經歷悲劇般的死亡呢?
  • 韓非子的奢侈「養殃」思想
    我國自古以來,在儉奢問題上爭論不休,主儉者有之,崇奢者有之,有的還自相矛盾。韓非子對這個問題,也說得比較多。韓非子強調,在消費方面要節儉,反對奢侈浪費,提出奢侈「養殃」思想。他認為統治者貪圖享受就是「養殃」:「人主樂美宮室臺池,好飾子女狗馬以娛其心,此人主之殃也。為人臣者盡民力以美宮室臺池,重賦斂以飾子女狗馬,以娛其主而亂其心,從其所欲,而樹私利其間,此謂養殃」。
  • 韓非子: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口吃,理論水平高,被同學李斯毒死
    子是戰國時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韓國的貴族子弟,生來口吃,不善言談,卻善於著書立說。下面結合《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韓非子》,我們來看看韓非子的智慧及思想:了解遊說對象的心理,才能有的放矢,獲取他們的喜歡、任用。
  • 《韓非子》我國古代最重要的君主政治學文獻
    《韓非子》成書於戰國末年。作者韓非批判性地吸收前代思想家的全部思想成果,構建了以任法、用術、重勢為核心的政治思想體系,被後人視為法家之集大成者。秦國君主以韓非學說作為治國的思想理論基礎和指導方針,建立了完善的君主政治制度;其後兩千多年,韓非的一整套君主專制主義的理論始終為歷代統治者所奉行。可以說,《韓非子》一書是理解和研究中國歷史特別是政治思想史的必由門徑。
  • 喬松林:韓非子思想研究的一部新作 ——宋洪兵《韓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評介
    「我們對於韓非子還能再說些什麼?」套用美國學者班傑明·史華茲在其名著《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的開場白「我們對於孔子還能再說些什麼」,用以形容韓非子的研究同樣適用。自秦朝開始,迄於當今,兼及海外漢學,有關韓非子研究的成果,不可謂不豐富。但是,這麼多的研究成果,卻並沒有為我們同情理解韓非子及法家思想提供足夠的認識憑藉。韓非子作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法家一起,在歷史上一直被誤讀。
  • 中國哲學簡史(十五)韓非子
    《韓非子》是韓非死後,後人輯集而成的,典故大都出自韓非。韓非子在傳統的介紹中,是集法、術、勢之大成。先秦的政治哲學大多受到了老子「無為」思想的影響,或許不同學派對「無為」的理解不同,但總體上很多熱衷政治的學者都在講無為。孔子的「無為」是建立在「正名」思想上的「無為」,「君君臣臣」先做到名正言順了,然後就能像舜那樣無為而治了。
  • 嬴政很欣賞韓非子,但為何最終還是殺了他?說出來可能會讓人害怕
    韓非被大家稱為韓非子,他是戰國末年韓國人,出生的時間是在公元前280年,他最信仰的就是唯物主義和辯證主義。他的主義代表的是法家的。同樣他在很多領域都作出了不小的貢獻,同樣,他的思想給很多金主提供了標杆,他的思想直接直到秦始皇把天下給歸統起來,所以影響極其深遠。秦國的嬴政雖然很喜歡這個韓非,但是他一直懷疑他的忠誠度。
  • 每周學歷史之拾陸 |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
    ,是戰國時期韓國的重要思想家,先秦「法」、「木」、「勢」學說的集大成者。韓非子臨危受命,化身韓國的使者,前往秦國。秦王高興的很,要求韓非子留在秦國,為他效力。這時李斯急了!他知道自己能力不如韓非子,害怕影響自己的前途!於是,一個邪惡的念頭在他腦海裡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