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國風·召南·鵲巢原文
維[1]鵲[2]有巢,維鳩[3]居之。
之子于歸,百兩[4]御[5]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6]之。
之子于歸,百兩將[7]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8]之。
之子于歸,百兩成[9]之。
鵲巢朗讀
鵲巢注釋及注音
[1]維:句首發語詞,無實義。
[2]鵲:喜鵲,善築巢,民間多以其為吉祥的象徵。
[3]鳩:鳲鳩,即布穀鳥〔杜鵑〕,另說斑鳩、紅腳隼等。
[4]百兩:百輛車,泛言車輛很多。兩,通「輛」。
[5]御〔yà〕:同「迓」,迎接。
[6]方〔fàng〕:通「放」,依據,依託。
[7]將:送。
[8]盈:滿。
[9]成:完成,此指禮成。
鵲巢翻譯
喜鵲築有巢窩,杜鵑前來居住。
這位女子就要出嫁,百輛車乘前來迎接。
喜鵲築有巢窩,杜鵑前來依託。
這位女子就要出嫁,百輛車乘送她離開。
喜鵲築有巢窩,杜鵑前來佔滿。
這位女子就要出嫁,百輛車乘成全婚禮。
鵲巢賞析
《鵲巢》也是一首以「之子于歸」即婚禮為主題的詩。《毛詩序》認為此詩寫國君之婚禮,朱熹《詩集傳》認為此詩敘諸侯之婚禮,結合詩中迎送車乘之盛況可知,此詩確為描寫王公貴族之婚禮,當無疑義。
全詩共分三章,章章互疊,結構不變。各章起興之句描述的都是「鵲巢鳩佔」的情景。根據古今學者考證,此「鳩」應指布穀鳥,又名杜鵑,其生活習性就是自不築巢,而將卵蛋產於其他鳥禽巢窩,假借其力而代為孵化。喜鵲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極擅築巢,且其巢窩美觀穩固、易守難攻,可以說是鳥界築巢的權威。
之所以選用此意象起興,學界的解讀爭議較大。鄭玄《毛詩箋注》中認為「鳩因鵲成巢而居有之,而有均一之德;猶國君夫人來嫁,居君子之室,德亦然」,姚際恆《詩經通論》亦言「以鳩之居鵲巢,況女之居男室也」。而方玉潤等人對此提出辯駁,認為「夫男女同類也,鵲鳩異物也,而何以為配乎?」有鑑於此,在理解此詩時,可將各章起句單純地作為起興之辭,以領會詩歌所傳達出的精神義理為主。
在古代的禮樂文化之下,一位女子,尤其是出身貴族的女子,她在出嫁之後,必定要修養「女子四德」,以自己的賢淑才德佐助夫君,同時化育後嗣,興旺家族,這也應是本詩中「居」「方」「盈」三字所暗示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