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金庸小說通宵讀,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網友回答哭笑不得

2020-12-05 旭日達達

《百年孤獨》號稱是一本拉丁美洲菜市場阿姨們人手一本的書啊!

一點兒閱讀門檻都沒有,怎麼就那麼多人說難讀了呢?

來看一下這些上榜理由,無非就是人物的名字太長了,又很相似,故事情節涉及七代人,還雜糅了很多神話、宗教、典故等因素。更有人說,這是一部應該用思維導圖來讀的書。

確實,上次貝貝媽媽推薦的《百年孤獨》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貝貝媽媽也是發現大家評論區紛紛留言說這本書很喜歡,但是太難讀,主要是人名分不清。

今天貝貝媽媽告訴你,只要你掌握打開它的正確方式,這些都不是事!

眾所周知,《百年孤獨》是一部久負盛名的奇書,堪稱經典文庫的扛鼎之作。

但書裡魔幻與現實交織理不清頭緒的敘事方法、不說全名會死的複雜人物關係都讓看過和聽過的人感到了來自腦力不足的深深的惡意。

當我第一次打開《百年孤獨》的前四頁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因為我看到的內容是這樣的:

一個記不住名字的上校回想起他的父親,在一個記不住名字的地方,一個記不住名字的吉普賽人帶來了磁石,一個記不住名字的人異想天開要用它尋找金子,他同樣記不住名字的妻子覺得他一定會失敗,果然他失敗了。不久,記不住名字的吉普賽人又帶來瞭望遠鏡,記不住名字的奇思妙想家又把它作為可開發的武器買了下來,他耗費了金錢和時間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最終得出了地球是圓的這個並沒有什麼卵用的結論,直到記不住名字的吉普賽人再次到來才得到了誇獎。

那麼問題來了,記不住名字的上校的父親是誰?!

但我看著一張人物關係圖後,拿著它繼續往下讀,突然發現故事雖然離奇但是很有趣,敘事雖然曲折但是一點都不拖沓,精煉得不得了的語言中每一句話都有著豐富的信息量。

除了依然記不住名字外,接受了文風和設定之後反而覺得讀起來節奏感特別好。

所以今天貝貝媽媽是來履行約定的,我把自己整理的獨家記名方式分享給大家。

其實仔細看一下,男性角色就是重複著用「奧雷裡亞諾」「何塞」「阿爾卡蒂奧」命名,女性角色就是用「阿瑪蘭妲」「蕾梅黛絲」命名。

馬爾克斯用這些重複的名字命名,當然不是為了增加我們閱讀的難度,而是有深意的。

人物的性格與其名字有一定的關聯,名字相同的角色,其性格特徵也相似。

所以你掌握這個作者的深意後就能很大一部分消化掉人名。

再加上小編獨家收藏的範曄譯版人物關係圖,看著它讀《百年孤獨》,絕對屬於電視劇中掌握「劇本」的導演,讀起來輕鬆有趣,滿滿的成就感!

《百年孤獨》人物關係圖範曄譯版

其實,人名只是代號,馬爾克斯是在《百年孤獨》中搭建了一個龐大而瑰麗的世界。

在這個魔幻現實的世界裡,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故事就像是一場貫穿百年的輪迴:

在家族中,凡是叫奧雷裡亞諾的很健壯威武和勇敢,凡是叫何塞·阿爾卡蒂奧都瘦小軟弱;

家族中有三代人都出現了亂倫的意向,以及亂倫前女人所說的那一句 「會生出豬尾巴的孩子」;

重複的人名、重複的話語、重複的行為,似乎早就預示了故事人物重複的結局,印證了吉普賽人寫下的預言「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這是一部荒唐而孤獨的百年史詩,當那一座蜃景之城被颶風抹去,當羊皮卷上所記載的一切消失在這片大地,一切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現實。

這個荒涼孤獨的故事好像存在過,又好像只存在於想像之中,這場貫穿百年的輪迴在颶風來臨的那一刻終於寫下了結局。

馬爾克斯通過講述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變幻莫測的歷史,真是絕了!

正如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給《百年孤獨》的頒獎辭中就講到: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確實,《百年孤獨》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每次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收穫,讓我不禁感嘆經典就是經典。

馬爾克斯

也難怪自出版後《百年孤獨》就收到了太多讚譽:

《紐約時報》對它給出了史詩級的誇讚,稱它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莫言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

餘華說:「《百年孤獨》我讀了三遍,現在我的孩子也已經讀完這本書,他在英國跟我一塊在火車上讀的,一邊讀還一段一段念給我聽。這是一本天才之作。」而在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那麼,今天你是否又重想拿起這本書細細讀讀呢?不如和我一樣買一本珍藏版中文譯本《百年孤獨》,是50年周年紀念版,內容正版,翻譯權威

翻譯人範曄,任教於北京大學西葡語系,西班牙語語言文學博士,馬爾克斯授權版中文正式版《百年孤獨》的譯者。原版過於晦澀,這本書由中國人翻譯,更能讓我們讀懂,也更貼合現在讀者的需求。並且贈送50周年紀念明信片,畫質清晰,色彩豔麗,值得擁有!

《百年孤獨》是一部有趣的書,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這樣一本名著,家長看,孩子也能看。正如很多網友說的那句話,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

這本書只要38塊錢,你就可以把名著帶回家,既能打發時間,又能與諾貝爾文學獲獎者對話,何樂而不為呢?如果你覺得這個星球上的書太平淡了,那就去看《百年孤獨》吧:

相關焦點

  • 為何金庸小說熬夜讀,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看網友回答我笑了
    為何金庸小說熬夜讀,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看網友回答我笑了近日看到一個這樣的問題:為何讀不下去《百年孤獨》?在眾多回答的網友中,筆者發現很多武俠迷,看完他們的回答,筆者笑了。在他們眼中,這個問題就變成了:為何當年看金庸的小說咱們能熬夜讀完,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本期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為何金庸小說熬夜讀,卻看不下去《百年孤獨》?看網友回答我樂了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這樣的問題:為何讀不下去《百年孤獨》?在眾多回答的網友中,筆者發現很多武俠迷,看完他們的回答,筆者笑了。在他們眼中,這個問題就變成了:為何當年看金庸的小說咱們能熬夜讀完,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本期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通宵讀金庸小說,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看到網友回答深有感觸
    而小編近日在網絡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百年孤獨》為什麼令人難以讀下去?在問題下面,網友們踴躍發言,從各個角度論述了《百年孤獨》難以讀下去的各種原因。有些論點小編也深有感觸,下面便小編便為大家論證一下,《百年孤獨》難以讀下去的真正原因。
  • 為何大家喜歡看金庸小說而看不下去《百年孤獨》?網友的回答真逗
    前段時間,知乎上有個熱點:為什麼你讀不下去《百年孤獨》?沒想到大多數網友的回答中,都提到了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小說,所以原來的問題就慢慢跑偏了,最後演變成:為什麼當初可以熬夜看完金庸小說的我們,卻沒辦法讀下去《百年孤獨》?
  • 《百年孤獨》:一部全世界知曉的小說,為啥很多人讀不下去?
    導讀:完全沒有讀下去的興趣,很奇怪,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說到小說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對於我們普通讀者而言,看小說可能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可是對於很多人而言,其實閱讀小說目的是一种放松,更重要的是,讀小說的過程是與作者談心的一個過程。當然提到百年孤獨這部小說,可能很多讀者會嗤之以鼻,究竟什麼樣的小說算是好小說呢?
  • 《百年孤獨》:明明是世界殿堂級的文學,為什麼很多人讀不下去?
    或者說,用這樣的方式來紀念大師的「百年孤獨」,也感謝大師的《百年孤獨》。外國文學那麼多,為何要獨愛《百年孤獨》?《百年孤獨》自1967年出版以來,已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在文學已不是主流的年代,引發了陣陣閱讀狂潮。
  • 馮其庸:讀金庸的小說
    往往到晚飯時,匆匆吃完,仍繼續讀,通宵達旦,直至第二天早晨吃早飯,才不得已暫停。如早飯後無事,則稍稍閉目偃臥一回,又繼續讀下去,直至終卷而止。記得第一部讀的是《碧血劍》,我讀了一個通宵。第二天白天,稍稍處理了一些事情,就將此書讀完。以後每部書的開讀,大抵都是如此。雖然書的卷數有多有少,讀的時間也不完全相同,但通宵不寐地讀金庸的小說,成了我最大的樂趣。
  • 網友製作「死活讀不下去的圖書」榜單 紅樓夢上榜
    在一份網友製作的「死活讀不下去的圖書」榜單中,《紅樓夢》、《西遊記》、《百年孤獨》、《尤利西斯》等名著榜上有名——   經典怎麼才讀得下去?     4月初,隨著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持續熱播,路遙所著同名小說也被擺上推薦書架,重回讀者視野。
  • 《百年孤獨》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讀不下去?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之前有在電視上有人說百年孤獨是本難懂的書,這點我到是很認同因為我真的覺得沒讀懂什麼,不知道作者要表達什麼。但看到很多人說讀不下去我就不明白了,因為光看情節我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和看推理小說一樣想去看看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所以很想知道是不是譯本的問題?我看的譯本過於簡單?比起其他人看的版本沒那麼語句的通順度更適合於國人來看?
  • 值得全人類閱讀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何大多數人讀不下去?
    有一次,河北保定的一個朋友來看他,向他介紹了一本書,據說如果不讀這書,那在中國的作家圈、文學圈就沒有任何話語權可言。於是莫言跑到了王府井的新華書店,花了1塊6毛錢,買到了這本後來風靡世界,被評為諾貝爾文學獎,又在美國被評為:「繼《聖經》『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百年孤獨》。
  • 值得全人類閱讀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何大多數人讀不下去?
    有一次,河北保定的一個朋友來看他,向他介紹了一本書,據說如果不讀這書,那在中國的作家圈、文學圈就沒有任何話語權可言。但每次當我們拿過來讀的時候,卻總是因其中紛繁複雜的人物關係、陌生的時代背景、魔幻與現實交錯的故事感到吃力。不過,事實是,如果你了解圍繞這本《百年孤獨》而提煉出來的1張人物表及4個關鍵詞,那麼,當你真的沉下心去讀的時候,你會發現故事與人物,一環扣一環,讀起來欲罷不能。
  • 《百年孤獨》:一生必讀經典巨著,可是為什麼很多人讀不下去?
    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莫言把它當做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而在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為何那麼多人看不下去?網友:太上頭了
    《百年孤獨》這本書,就算你一頁沒看過,你也肯定聽過它的名字,「百年」和「孤獨「兩個詞語,放在一起,多大氣,多蒼涼,多讓人難忘啊!馬爾克斯二、讀不懂的魔幻《百年孤獨》是在魔幻現實主義小說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 《百年孤獨》:一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巨著,為何很多人看不下去?
    為何要給予《百年孤獨》如此高的評價?作家木心曾說:凡是令我傾心的書,都分辨不清是我在理解它呢,還是它在理解我。 ​​​於我而言,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就是這樣一本書,一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巨著。它讓我明白並領悟出一個道理:孤獨是軟肋,更是鎧甲。
  • 《百年孤獨》:一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巨著,為何很多人看不下去?
    為何要給予《百年孤獨》如此高的評價?作家木心曾說:凡是令我傾心的書,都分辨不清是我在理解它呢,還是它在理解我。 於我而言,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就是這樣一本書,一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巨著。它讓我明白並領悟出一個道理:孤獨是軟肋,更是鎧甲。我之前也曾專門寫過文章論述這一點。
  • 讀《百年孤獨》,體味孤獨百年
    這是一本神奇的書,要麼讀不下去,要麼想要讀無數次。「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記錄在羊皮卷上的這句話完美概括了居住在馬孔多的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百年孤獨。「孤獨」二字貫穿全書,貫穿布恩迪亞家族中每個人的一生,它深深地刻在基因裡面,成為了不可逃避的宿命的一部分。孤獨地出生,孤獨地活著,孤獨地死去。
  • 名著經典 緣何「死活讀不下去」?
    最終,一份「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公布。在這份榜單前十名中,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盡數在列,此外還有《百年孤獨》《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瓦爾登湖》等外國名著。這些以往享譽極高的經典,為何如今卻落得了「死活讀不下去」的田地?
  • 為何很多人都看不下去的《百年孤獨》,能成為世界名著?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百年孤獨》為何很多人都看不下去的《百年孤獨》,能成為世界名著?
  • 《百年孤獨》:一部讀不下去的書?只有讀過才明白什麼是世界巨著
    我在看到《百年孤獨》開頭這一句話的時候,就有著強烈的想往下繼續看的衝動。但是在我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就理解了它為什麼被稱為是「打死也讀不下去的書」了,書中人物名字太長也就算了,主要是名字真的很相似,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 《百年孤獨》一部全世界知曉的巨著,為何很多人看完第一頁就棄讀
    《百年孤獨》一部全世界知曉的巨著,為何很多人看完第一頁就棄讀說到小說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對於我們普通讀者而言,看小說的目的就是一种放松,更重要的是,讀小說的過程是與作者談心的一個過程。但說到《百年孤獨》這部小說,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究竟什麼樣的小說算是好小說呢?毫不誇張的說,優秀小說排行榜中一定會有《百年孤獨》,因為這部小說讓我們感受到了寫小說的一種魅力,以及如何去寫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