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食物中的「真菌毒素」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當心食物中的「真菌毒素」

2017-07-16 16:42 來源: 北京晚報

夏天炎熱潮溼,食物容易發黴,罪魁禍首是「黴菌」。當黴菌帶有產毒基因且環境條件適宜的時候,便會產生「真菌毒素」。黴菌是真菌的一種,黴菌產生的毒素被稱為真菌毒素。

「黃麴黴毒素」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最毒的一種真菌毒素,其中的黃麴黴毒素Bl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 (三氧化二砷)的68倍。那麼真菌毒素是怎麼進入人體的呢?生活中我們要怎樣避免食用真菌毒素汙染的食物?

 

 

危害

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有400多種,幾乎可以汙染所有的農作物。這裡給大家選擇了六種在我國可能對公眾健康構成較大風險的真菌毒素,以及我國居民消費量較大的易被汙染的食物。

黃麴黴毒素有B1、B2、G1、G2、M1和M2幾型。長期食用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品會引起慢性中毒、肝癌。容易被黃麴黴毒素B1汙染的食物有:花生、大豆、玉米以及製品。黃麴黴毒素M1是黃麴黴毒素B1在動物體內代謝產物,主要汙染的食物有:奶及奶製品。

脫氧學腐鐮刀菌烯醇會損害人的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可能汙染的食品有:玉米、小麥、大麥。

展青黴素是一種神經毒素,具有致畸、致突變和致癌性,可能汙染的食品有:腐爛的蘋果和山楂。

赭麴黴毒素A具有腎毒性和神經毒性,可致畸、致癌,可能汙染的食物除糧食外,還有咖啡豆。

玉米赤黴烯酮的毒性主要作用於生殖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可能汙染的食物有小麥和玉米。

我國的強制性基礎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中,規定了人們常吃的食物中,對人體危害較大的真菌毒素(黃麴黴毒素B1、黃麴黴毒素M1、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展青黴素、赭麴黴毒素A及玉米赤黴烯酮)的限量值。同時嚴格要求,食品生產和加工者要採取控制措施,使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達到最低水平。也就是說,如果您吃的食物中含有真菌毒素,但含量低於國家標準規定的限量值時,您是安全的。

 

途徑

直接途徑:吃了被真菌毒素汙染的糧食、水果、果汁等食品。

間接途徑:用真菌毒素汙染的飼料餵養動物,通過食物鏈,最終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例如:赭麴黴毒素可以在動物體內蓄積;黃麴黴毒素B1在奶牛體內代謝成黃麴黴毒素M1,汙染牛奶。

 

提醒

生活中怎樣避免食用真菌毒素汙染的食品?

真菌毒素往往滲入食物內部,看不見、摸不著,又普遍耐高溫,煎、炒、烹、炸無法去除。因此防止真菌毒素危害,首先要防止食物的黴變。

1、在正規的食品市場購買新鮮、保質期內的食品,避免購買長時間貯存的食物;

2、食物貯存使用抽真空或充氮氣等方法,因為黴菌是喜好氧氣的微生物,在厭氧條件下幾乎不能生長;

3、儘量購買小包裝的食物;

4、食物貯存時要注意通風,因為黴菌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通風可以使食物乾燥,降低食物的溫度,防止黴菌的生長和產毒。

 

作者: 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 宋金玉]

相關焦點

  • 【收藏】食物中真菌毒素的危害及預防、檢測
    真菌,是一類有細胞壁,不含葉綠素,無根葉莖,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存,能進行有性或無性繁殖的真核微生物。真菌中最常見的是各類蕈類,另外還有黴菌和酵母。雖然真菌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如釀酒、制醬、麵包製造等,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益處,但有些真菌也能通過產生真菌毒素汙染食品這一方式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 你買到「嘔吐毒素」小麥粉了嗎?知名品牌竟把消費者肚子當真菌毒素...
    3月份《消費者報導》整理的小麥粉質量抽檢數據,讓廣大廚藝愛好者不淡定了,大家最喜歡的各種小麥粉,竟然出現了大量不合格產品,甚至一些知名品牌,也把大家的肚子當成了真菌毒素的培養皿,簡直讓人怵目驚心。這些不合格的小麥粉,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真菌毒素超標,二是增白劑過多,三是金屬殘留超標。
  • 糧食中嘔吐毒素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去除方法!
    嘔吐毒素作為真菌次級代謝產物廣泛存在於穀物和飼料中,危害了人類和動物的健康。今天聊一聊嘔吐毒素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去除方法。糧食儲藏階段溫度和溼度是真菌生長和產毒的重要因素,儲藏過程中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是促進病菌在穀物上繼續繁殖蔓延,加重穀物毒素汙染的重要原因。絕大多數真菌的最適溫度為25-30℃,溫度過高過低都不利於真菌生長和產毒。
  • 都知道發黴食物不能吃 但吸入黴味裡的毒素更可怕!
    有些人平時忙,囤著黴變的食物沒有及時扔掉。殊不知,不論是吃掉黴變的食物,還是囤著黴變的食物,都是在變相的給自己和家人服毒。   肺麴黴病是由麴黴引起的一系列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肺部疾病。麴黴是一類性狀相似的絲狀真菌的總稱。
  • 如何防控致癌性最強的黃麴黴毒素「致命」超標?
    追根溯源,其罪魁禍首是飼料中的一種真菌——黃麴黴菌產生的毒素,因此它被命名為黃麴黴毒素。  孫毅說,這一真菌廣泛存在於土壤和空氣中,特別容易侵染花生、核桃及多種堅果,以及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此外,在調味品(胡椒、辣椒及乾薑等)、牛奶、奶製品、食用油等製品中也經常發現黃麴黴毒素。
  • 耳鼻喉健康講堂:耳道瘙癢要當心,可能是耳道感染真菌
    耳朵裡面瘙癢難忍,當心耳道發黴啦!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耳朵內長了耳屎,常常喜歡順手拿出不清潔的挖耳勺、髮夾、火柴棒、小木棒或用長手指甲等,在耳道內盲目地掏挖,這樣病菌很容易進入外耳道內,引起外耳道感染、耳道長期流膿,甚至造成鼓膜穿孔,這就影響了聽力,甚至導致耳聾。
  • 老話說「病從口入」,這4類天生有毒的食物,奉勸中老年人要當心
    生活中,各種美食似乎天生就有誘惑力,各種調味品,再加上食物在烹飪過程中產生的美拉德反應,即便是意志力再堅強的人也可能會被擊破。可也有一句老話說「病從口入」,尤其是這幾種天生帶有毒素的食物,奉勸中老年人要當心。
  • 導致衰老的食物 當心這些食物會悄悄加速衰老
    衰老是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事情,生活中有很多朋友致力於抗衰老,但你知道嗎?經常吃一些食物會導致衰老加速,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同樣如此,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導致衰老的食物有哪些,導致衰老的飲食習慣有哪些以及抗衰老的飲食習慣,希望能讓大家都變得年輕。導致衰老的食物如果你經常食用下面這些食物,那就要當心了,因為這些食物經常食用時會加速衰老的。
  • 食物過敏危害不亞於毒素 遠離源頭是最好治療方法
    食物過敏是指正常進食引起的身體異常免疫反應。當非身體的「異物」闖入的時候,人體的免疫機制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來「消滅」入侵者。它輕則影響生活,重則威脅生命。  進入夏季,小龍蝦乘風破浪地佔據了大家的餐桌。有人說沒有小龍蝦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不過有些人要度過「完整」的夏天可得當心。
  • 食物發黴有什麼危害,這幾種食物發黴了容易中毒
    發黴食物中含有的有毒物質比較多,會對*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傷,尤其是黴變的花生最好不要吃,經常吃這種食物不僅會引起身體眾多,還會導致各項器官衰竭,會誘發嚴重的疾病,不要吃黴變的紅薯,黴變的人紅薯中含有的毒素非常大,會損傷到肝臟,並且會影響到各項器官的運行。
  • 深芬儀器嘔吐毒素檢測儀檢測嘔吐毒素
    深芬儀器嘔吐毒素檢測儀快速檢測小麥麵粉中的嘔吐毒素,嘔吐毒素檢測儀CSY-JAZ嘔吐毒素檢測儀能夠快速檢測小麥、大麥、玉米等糧食及飼料、穀物中的嘔吐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嘔吐毒素檢測儀適用於糧油監測中心、糧油飼料生產加工、食品加工貿易、畜禽養殖戶自查、工商質監部門用於市場快速篩查等。
  • 當心!這5種食物微波爐反覆加熱可能對身體有害
    當心!這5種食物微波爐反覆加熱可能對身體有害現如今,在每個家庭裡都會有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的習慣,可是有些食物是不能用微波爐反覆加熱的,否則就會出現有害物質。今天,就來一起看看有哪些食物是千萬不能用微波爐反覆加熱的吧。
  • 發黴食物裡含一級致癌物,食物發黴堅決不吃,這件事上馬虎不得!
    黃麴黴毒素廣泛存在於土壤、糧油製品和各種堅果中,在動物乳製品中也有檢出。黃麴黴毒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很難被殺滅,高溫和紫外線照射都很難消滅它。#百裡挑一#能產生黃麴黴毒素的真菌主要有兩種在自然界中,能夠引起食物發黴的菌種有很多,但並不都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如果某些沒有發黴的食物被黃麴黴毒素嚴重汙染了,也有很強的毒性。比如前幾年某著名乳製品企業生產的牛奶中,也檢出了黃麴黴毒素。究其原因,並不是牛奶發黴產生了黃麴黴毒素,而是奶牛的飼料被黃麴黴毒素汙染了,導致這些奶牛產下的牛奶也含有了黃麴黴毒素。
  • 哪些東西發黴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
    長期接觸濃度高的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主要誘發因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1、久泡的木耳: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纖維素,本身是沒有毒素的,久泡後,可能會變質產生類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細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 吃藥要當心和食物「相衝」
    中國人對食物很是講究,因此自古以來就有食物搭配宜忌和食物「相衝」的說法,比如說吃豆腐與蜂蜜會有耳聾,海鮮與西紅柿吃會產生砒霜中毒。聽起來挺嚇人,但這些說法是不合理的,理由是這些食物在一起即使經過烹煮,也不會產生這麼大的化學反應,從而產生相關毒素導致人中毒,因此不用擔心。
  • 日常生活中真菌的秘密
    蘑菇是我們飲食中最明顯的真菌來源,但是真菌也藏在許多其他常見食物中。Fungi is what makes cheese, like camembert and blue cheese, ripen.甚至巧克力都依賴真菌來獲得其獨特的風味。 可可豆經過發酵過程,酵母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了我們眾所周知和喜愛的濃鬱巧克力味。
  • 這幾種食物發黴了最容易中毒,千萬不要再吃!特別是第一種!
    本文字數:2167  建議閱讀時間:5
  • 這幾種食物發黴了最容易中毒,千萬不要再吃!特別是第一種
    作者:寶寶知道 郝美麗的美麗潮溼的天氣,食物放不久就會變質,長出灰色、綠色的「毛」。黴變的食物不單看著噁心,吃著還有毒。那些灰色、綠色的「毛」,其實就是黴菌。黴菌在一定條件下會釋放出有毒的真菌毒素。吃了發黴的食物,會導致黴變食物中毒,或稱真菌毒素中毒。食物發黴,有些看得見,有些卻是看不見的。所以你需要火眼金睛來識別。
  • 「提醒」當心!廚房裡每天都用的它或有劇毒!很多人毫不知情
    黃麴黴毒素屬於真菌毒素,由某些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所產生,是黴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對人類健康危害最為突出的一類致癌物。其中,黃麴黴毒素B1是影響人和動物健康的主要真菌毒素之一。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
  • 豬飼料中黴菌毒素對豬的危害與控制
    自然界中黴菌分布極廣,種類繁多,但黴菌引起的飼料汙染卻往往被養殖者忽視,其所引起的疾病也容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飼料中黴菌毒素不僅會損害動物健康,影響生長和飼料報酬,最終還會由畜產品危害人類健康。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資料,全世界每年約有25%的穀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黴菌毒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