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鑑賞:淺談美術欣賞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2020-12-16 默默為你說故事

淺談美術欣賞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術一直以來就是世界歷史文化傳播及繼承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徵。美育是關於審美與創造美的教育。美術欣賞是美育得以實施的載體,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欣賞,是憑藉藝術作品展開的積極主動地再創造活動。學生通過美術欣賞,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陶冶,從而在精神方面獲得深刻的影響,能夠作用於人的感情,在精神上產生影響,這是美術欣賞的特點。而美術欣賞又是中學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一部分,它不但可以讓我們了解世界歷史文化,也可以讓我們認識人類文明之所在。

  以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況來看,正處發育階段,屬於從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他們求知慾強,可塑性大。通過美術課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美術審美教育,對於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審美情趣、審美感受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欣賞課的直觀形象性特點,符合人們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適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因而更能引起學生興趣,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乃至一生都將具有積極的影響。  在中學美術欣賞課中,任何一件美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心靈、情感、生命力及個性、獨創性的集中反映。每個藝術家對世界抱有的觀念、心態不同,他們在選擇客觀的內容上以及表現的形式上也就不同,所以不同作品給學生帶來的審美體驗也不盡相同。  一、情感的品味  情感是每個人都能夠體驗到的一種心理活動。藝術家作為一個自然人也置身在現實世界裡,身邊客觀世界的影響和其自身的內在情感被其以美術所有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學生在欣賞過程中也會受到情感上的影響,產生情感上的「局部」共鳴(中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有局限性)。如此看來,藝術欣賞本身就是一種情感的體驗過程。而藝術家對外界事物感受越深刻,他表現的形式、內容則更能感人,給學生品味體驗的情感也就越多。

  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風格  人所生活的地域不同,文化範圍會有所差異,從而在出現的美術作品中風格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又有不同民族的性格、風情。就拿繪畫來說,在中國古代繪畫風格上就有南北派之說,南方畫派瀟灑、飄逸;北方畫派堅實、厚重。在世界繪畫體系中差別就更為明顯了,西方傳統繪畫注重客觀的表現;東方則注重主觀的表現。兩者形成了明顯的特點和風格的區別。學生在欣賞中通過老師的分析,以例作為點,從而認識整體上國家風格之差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時代精神,對藝術家的思維和觀念同樣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風格上也會有很大差異。比如柯羅和莫奈同樣是法國的風景畫家,但由於時代的不同,他們的作品風格卻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前者畫風沉鬱渾厚,後者卻明快鮮亮。  三、個性創造的張揚  美術作品貴在個性和獨創性。從某種意義上講,越具個性就越具生命力。

  個性是每個藝術家獨具的氣質,在其作品中會體現出藝術家個體創造的形式,勢必打上藝術家的個性烙印。  在美術欣賞中學生會見到凡高與高更兩位後印象主義繪畫大師,他們曾經一度成為要好的朋友,但他們的作品卻都在極力的表現自我,強化彼此的個性意識,從而創造不同的藝術風格。由於他們的個性、氣質的不同,分別走上了不同的藝術創作道路,從《向日葵》和《大溪地少女》兩幅作品中我們就可見一斑。如果凡高被看作是從原始的太陽中燒制出來的人,那高更就是聖經中燒制出來的人。一個是藝術的「苦行僧」,一個是藝術的「殉道者」。學生在欣賞中通過對藝術家個性的認識,從而可以更深刻的感受作品裡所蘊涵的那些無以言表的內涵和畫家個性的魅力。  在我的淺談中,都以繪畫為例,而在我們的欣賞課中,雕塑、建築以及工藝美術同樣會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同樣會使學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時代不同風格,同樣會使學生看到不同畫家個性張揚的魅力。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處處都有,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和欣賞的。要增加審美素養,就必須接受教育和薰陶,不斷積累和升華對美的體驗。對中學生來說美術欣賞恰恰是最好的形式。

  我們現行的美術教育已經逐步地從過去的機械的技能訓練中走了出來,美術欣賞日益突顯著它的重要性。《美術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美術欣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習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逐步提高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優秀民族藝術與文化遺產、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度;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藝術與社會、藝術與歷史、藝術與文化的關係,涵養人文精神的目標。  古今中外優秀的美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的集中反映,是藝術家對美的事物和形式的探求和嚮往,也是人類對美的認識和探求的結晶。藝術是心靈的伊甸園,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不僅是視覺的狂歡,更是精神的共鳴。由此可見,美術教育中對美術欣賞的重視和深化,正是符合了當今教育的發展趨勢。  未來的教育一定是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相結合併駕齊驅的教育。羅丹說:「對於我們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希望通過美的薰陶、培養和實踐,我們的美術教育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多的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從而逐步成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健康審美意識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相關焦點

  • 淺談美術教學中的欣賞教學
    美術欣賞課是美術教學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需要通過教師教育和引導學生挖掘作品深層次的內涵,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藝術鑑賞觀與審美觀。其次,美術教學是一種情感教學,朱光潛在《談美感教育》中說美育就是情感教育。教師用「心」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用「言」啟發學生、感染學生;用「愛」創設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教學相長的和諧關係。最後,通過真誠地鼓勵和表揚使學生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獲得心靈的釋放和成功的喜悅。「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處理教育問題中,表揚和讚賞的效果比批評與懲罰的效果好。希望得到讚賞、激勵是人的基本需要。」
  • 美術鑑賞:淺淡中學美術教學與素質教育,快來看看吧!
    淺淡中學美術教學與素質教育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飛速發展,素質教育已深入人心,我們的教育事業已不再是"以分斷人才"的時代,順之而來的是對學生各方面素質提高的要求與教育。而對於美術這一門藝術課來說,其教育意義是深遠、長久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
  • 藝術鑑賞:淺談如何在美術欣賞課中提升學生的審美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美術的地位也在不斷地提高,成為一門重要的學科,美術欣賞教育成為美術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身為一名美術老師,進行美術欣賞課,不斷使自己的學生感受美、發現美並創造美,是勢在必行的,它是提高學生對美的審查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的主要手段。
  • 美術教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要不要學美術和美術有沒有用是兩個問題。今天庫哥就通過個人的經歷,從三個維度和大家聊聊美術教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1.對個人未來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越來越重視生活的質量,對體驗、視覺等精神層次的需求越來越高,例如,現在的影視特效、小視頻、創意攝影、設計等專業越來越火爆,需求量越來越大。
  • 藝術鑑賞:美術基礎在動漫遊戲中的重要性探討
    2 美術基礎對於動漫遊戲的重要性  2.1 前期製作  動漫遊戲製作前期,需要整體的藝術統籌,對遊戲的整體走向、角色造型風格、場景設置、任務關卡等進行框架設定,之後,就需要美術設計師按照基本框架要求將遊戲特色具體化、形象化,並製作出指導樣本,後期動漫遊戲製作的所有程序都將按照這個經由討論通過的樣本進行後期製作,如果美術基礎不達標
  • 美術鑑賞:高校美術專業鑑賞課鑑賞意義在哪?原來在這裡!
    ,只有明確了高校美術專業鑑賞課的意義才能解決美術專業鑑賞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很難好好上一節美術鑑賞課,少的可憐的美術鑑賞課還經常被挪作其他,甚至參加藝考的美術專業生在進行專業訓練的時候也忽略了基本的美術鑑賞能力。
  • 淺談幼兒的美術教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幼兒的美術教育   導讀:促進幼兒自我學習在美工區活動中,教師應讓幼兒通過看看、想想、做做進行知識技能的自我學習。
  • 面向未來的美術教育—-鄭勤硯在2018中國美術教育行業峰會的演講
    聚集了民辦美術教育機構1500家以上、中學美術教育機構500家以上、少兒美術教育機構300家以上、美術教育服務機構100家以上,分別針對校長及美術老師的發展需求,通過主題演講、學術論壇等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分享,共同進步成長。共同關注社會弱勢群體,讓「美育之光」照耀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 美術鑑賞的基本知識丨如何來提高美術鑑賞能力?
    要提高首先我們要搞懂提高的是什麼,所以先跟大家講一下美術鑑賞的含義「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進行感受、體驗、欣賞和鑑別的情感活動與思維活動。」如果大家知道,可以直接跳到文章後半部分。而美術鑑賞不僅要對美術作品有感性認知和視覺印象,還要對美術作品的表現技巧、形式語言、思想內容、藝術傾向、社會背景等方面,進行理性的分析、研究並能夠做出判斷,所以這種情感活動帶有很強的理性色彩。
  • 淺談:組織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教育
    一般來說,一次完整的美術欣賞活動可以考慮以下幾個環節: 1、整體感覺,自由地談論。美術欣賞教育是一種給兒童以豐富而複雜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動。在這種特殊的精神活動中,兒童要獲得各種各樣的心理感受,把認知對象變為情感體驗的對象。
  • 藝術鑑賞: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培養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不僅是美術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初生應具備的綜合素養中一種能力,因此,在初中美術教育中,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進而使學生具備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意識和能力。
  • 論美術對生活的重要性
    摘要:美術無處不在,在人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藝術的氛圍,隨處可見美術影子的氣息,無論什麼年齡,什麼職業,人類每時每刻都與美術打著交道,即使在古代,人類也會用樹葉,動物皮毛裝飾自己的身體。當然,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是一種藝術表現方式。我們每天遇到的事情很複雜,但與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阜陽民間美術與美術教育整合的策略研究
    一、引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入,課程資源已經成為當今美術教育教學中的一個熱點問題。民間美術不但是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民族文化的基石,同時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因此,將阜陽民間美術資源有效整合併運用到美術課程開發中,通過教育的方式釋讀其文化和審美意義顯得尤為迫切。
  • 高中美術《史前美術和古埃及美術》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術鑑賞)一書的外國美術鑑賞的第一課。在新課標的學習內容中,屬於五大學習系列的美術鑑賞模塊,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鑑賞史前美術和古埃及美術。即通過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等方法,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聯繫文化情境認識(美術作品)的意義、形式和風格特徵。
  • 2017福建省教師招聘中學美術考試大綱
    招聘考試從教師應有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對考生進行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二、考試目標與要求1.考查考生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與應用情況以及審美觀念、審美能力和鑑賞、評析美術作品的基本能力。2.考查考生對與中學美術課程相關的大學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
  • [中學美術論文]中學美術教學中人體藝術欣賞初探
    在初中美術欣賞課中有不少關於人體藝術的內容,如何在教學中處理好它們,使學生對人體藝術的美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既是美術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學生成長的需要。初中生由於其年齡特點,對人體雖有一定認識,但尚處於朦朧狀態。
  • 中國美術教育史扛鼎之作|《中國美術教育史略》隆重出版
    發布會首先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美術分社副社長王正端介紹《中國美術教育史略》一書的出版情況,隨後常銳倫、馮令剛、金瀅坤、于洋等專家學者依次發言,祝賀《中國美術教育史略》的出版面市,對該書的學術價值和成書品質給予了充分肯定。美術教育家常銳倫先生說:「祝賀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以獨有的學術眼光和財政魄力出版新生代美術教育家書系,《中國美術教育史略》是該書系中的一本,該套書系設計大方,裝幀精美。
  •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欣賞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欣賞課欣賞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實際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一種「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
  • 保定市美術中學:黑白灰中的簡約美中
    黑白灰中的美中保定市美術中學具備完善的美術特長生培養體系。專業方面,既有素描、色彩、速寫、創意設計等多種美術課程,還有定期組織的外出寫生。欣賞著同學們筆下的速寫,忽然間就喜歡上了這黑白灰的簡約低調。習慣了交錯縱橫的線條,習慣了在黑白灰調子中尋找美感,這種淡雅與素氣也在慢慢浸潤著人的心靈。黑、白、灰,層次分明,簡單的色彩變化,勾勒出最純潔的校園。速寫與黑白照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失去了彩色的點綴,更能夠突出其本身的精彩。
  • 淺談:手繪在初中美術教學的地位
    美術科在素質教育尤其是美育中佔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國家教育改革對藝術科的重視也是與日俱增。因此,在中學教育中如何提升美術教育的作用與效果,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從美術課的學習中得到美的享受與表現能力的提高,是中學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