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1929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在20至21世紀的藝術發展中擔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啟發了當時很多的藝術創作者,成為當代最具影響力之一的藝術家。1939年,小草間約10歲時,開始被大量幻覺困擾,因而時常有自殺企圖。她留有當時為母親畫的鉛筆畫,畫中就已充滿了小圓點。青年時期因創作不被母親理解,被趕出家門後只身前往美國,迎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期。在美國,她開始大量地創作,名聲越來越高。草間彌生被世人稱為圓點女王、「精神病人」、「怪婆婆」、日本的「波普藝術天后」,她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其創作風格影響了世界,為波普藝術作出較大的貢獻。她曾與當代卓越的藝術家如安迪·沃霍爾、克勒斯·歐登柏格、賈斯培·瓊斯一起聯展。草間彌生婆婆的藝術創作特點之一就是擅於大面積地使用圓點或網格狀的圖案,把看似相同實則各異的小圓點們塗畫在各類物品上,這鮮明的特點貫穿她藝術創作的始終。為什麼草間彌生婆婆要選擇圓點來組成萬物呢?其實婆婆在很小的時被確診患有神經性視覺障礙與精神分裂症。她眼中的世界會突然扭曲起來,隨即湧出密密麻麻的圓點和花紋,遮蓋在眼前。年幼的她開始將眼中的世界畫了出來,正是因為不停歇地畫出這些畫,讓草間彌生婆婆開始有勇氣面對自己不正常的一面,與怪誕世界的小圓點們結交成了好朋友。
![]()
1965年,在紐約展出《無限鏡屋》,草間彌生婆婆利用大面鏡無限放大延伸空間,綴以許多小燈泡或小圓點,創作出了奇幻的裝置——無限鏡屋。
![]()
▲《The Souls of Millions of Light Years Away》(2013)1966年,作品《無限的愛》,使用小圓燈泡和大面鏡無限反射的空間裝置,造成視覺迷幻的作品,可說是草間彌生婆婆的成名之作。在鏡子的圍繞下,上空布滿了各種顏色的小燈泡,地面營造出水面的感覺,中間留出一個站臺供人站立。當人們置身其中,仿佛進入一個無限空間,自己也幻化成一個點,漂浮星雲之中。草間彌生婆婆想通過作品表達「自我消融」這一理念,在無限重複與延伸的環境裡,人類僅僅是小小的一點,融入其中,所謂的個人迷戀瞭然無存。婆婆給每個鏡屋設定40秒的參展時間,她希望參展者把精神集中在自己身上,切身體會「消融」的意義。
![]()
![]()
▲《無限鏡屋:閃閃發光的燈的靈魂》((2008))幾十年來「無限鏡屋」系列不斷地更新,到目前為止已經創造出20個不同的房間。每個無限鏡屋都由搭建在鏡子裡的暗室構成,每樣作品都有新的亮點和寓意。草間彌生婆婆曾這樣形容過自己的理念:「宇宙有無窮無盡的圓點。星星是圓點,我們都是圓點。你是一個點,我也是一個點。」
![]()
▲《PUMPKINS SCREAMING ABOUT LOVE BEYOND INFINITY》這是無限鏡屋系列的最新作品,在黑暗之中,無數交替閃爍的南瓜,夢幻又迷人。以「對未來的憧憬-植物與我」為主題,展示草間彌生幼年時期常接觸的植物系列,對身邊一切事物的愛,以及因幻覺所產生的對植物的恐懼。
![]()
上面這幅草間彌生婆婆的畫作是她的經典系列——《無限的網》中的其中一幅,先將背景覆蓋上明黃色,再用黑色畫出有弧度的短曲線。它們近看是一個個小點,遠看則能顯現出小圓點們組成的新局部。畫面精密複雜,但草間彌生婆婆卻能不打草稿直接下筆。
![]()
圓點南瓜是著名的草間彌生風格,巨大的南瓜雕塑專門為藝術場所製作,在南瓜表面塗上了大量的黑點,從大到小扇形展開。讓草間彌生婆婆回憶起童年的鄉間歲月,備感安全溫暖。
![]()
將小圓點模們覆蓋在我們所熟悉的維納斯肖像上,把立體的雕塑融入到二次元的背景中,操控觀者視覺。往萬物上覆蓋圓點——這也是草間婆婆的經典手法之一。
![]()
《潔淨之屋》是個自行發揮想像的地方,裡面本來的底色是一片白色的,進去之前工作人員會發一張很多大小圓點的貼紙給參觀者,參觀者可以在屋裡隨意地把圓點貼在牆壁上、裝置上或者貼在自己的衣服上、包包上、臉上等地方。
![]()
草間彌生婆婆的作品《明日綻放之花》作為鐵線蓮之丘建立15周年的特別禮物,常設在此。之前這件作品擺放在梵奇庭園美術館的院內,現在它被移放至美術館購票中心,作為歡迎來館者的美麗花朵,與種植在園內的超過2000株的鐵線蓮一同,譜寫出美妙的芬芳。
![]()
巨大的花朵造型,標誌性的圓點圖案,婆婆在大地藝術節的官方網站中留言稱這是她最喜歡的作品。室外雕塑鮮麗的顏色與秋高氣爽的藍天融為一體。
![]()
《生命是彩虹的心》旨在展示草間彌生婆婆如何利用藝術打破地理界限,克服社會壓力和勇於面對困難,成就今天為世界帶來影響的一位藝術家,婆婆希望為大家帶來反思,和觀賞者們產生共鳴。
![]()
《永恆的愛》系列多為眼睛、臉、嘴唇、波點、波紋等元素的重複和交疊的黑白畫。
![]()
![]()
這個系列已經成為迄今為止草間婆婆最大規模的系列作品,數量達到三百餘幅並且還在不斷增加中。與她之前的繪畫作品相比,這個系列呈現的繪畫語言更豐富,顏色更鮮豔強烈,色彩的衝撞和擴張撲面而來,讓人眩暈。
![]()
![]()
▲《湮滅室(Obliteration Room)》《湮滅室(Obliteration Room)》以設置類似於家庭環境的內部,牆壁、天花板、地板、家具都塗上白色。婆婆為進入空間的參觀者們準備了印製的圓形貼紙,並邀請他們貼在房間的任何表面上。最終,最初的房間和家具被彩色圓點所吞噬。一開始這個房間是為孩子們設計的,為了打破在美術館中不能觸碰作品的規則。更深的是隱喻了父母對於孩子成長的限制。從小就受到家裡嚴格管控的草間彌生婆婆,不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和自己的童年一樣不幸。草間彌生婆婆曾經用「精神病藝術家」,這樣的說法來描述自己,如今婆婆住在東京的心理治療所中,以90歲高齡繼續從事藝術創作,她的工作室離治療所不遠,她曾經常對媒體表示「如果你一定要問我從什麼時候開始藝術創作的,我可以告訴你,那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我的一生,我活著的每一個日子,都與藝術相關。要是人可以有來世,我還想再做藝術家。無論生與死,藝術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切。」而所有她呈現出來的作品都描繪了一個「精神病人」腦海中的幻想世界,這就是草間彌生婆婆想表達她所看到的另一個世界。
參考資料:
圖片原圖來自:
百度圖片-檢索詞分別為:草間彌生作品、草間彌生南瓜、草間彌生波點
百度文庫-上傳者:零咣一現《我的永恆靈魂》系列2幅、《永恆的愛》系列2幅
樂途旅遊社區-草間彌生的2幅《無限鏡屋:閃閃發光的燈的靈魂》、1幅《生命是彩虹的心》
YT新媒體-《花開妻有》2003、《明日綻放之花》 2012、《南瓜》1994
搜狐-意外藝術-草間彌生作品《INFINITY-NETS 1959》、《維納斯–被無限網所抹殺的維納斯雕像》、《無限鏡屋之「永恆消失的結果」(2009)》、《 草間彌生The Souls of Millions of Light Years Away(2013)》
知乎-膠囊藝術--《湮滅室(Obliteration Room)》
文字內容來自:
百度百科草間彌生
喜馬拉雅APP-電影電視文藝評論:波點女王草間彌生的藝術分析
喜馬拉雅APP-趣聽藝術-哇!20個繪畫大師成長日記:草間彌生
知乎-膠囊藝術--《湮滅室(Obliteration Room)》搜狐-意外藝術
作者介紹
![]()
吳燦,女,重慶兩江新區金渝學校美術教師。從教以來曾獲得區級賽課一等獎、市級賽課一等獎;第十二屆全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徵文大賽中《釋放孩子美術課堂中自由描繪的天性》榮獲一等獎;第十九屆重慶市中小學師生書法繪畫大賽中榮獲教師組美術一等獎;夢想家第二屆國際青少年兒童書畫大賽中評為「全國優秀美術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書畫比賽多次獲獎。
向兒童學習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沒聯繫上作者請及時聯繫◀
【郵箱:2459272903@qq.com】
撰寫:吳燦
編輯:華沙
終審: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