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無限鏡屋》

2021-01-15 畫生藝術


近期畫生藝術帶大家欣賞了很多世界名畫,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著名的藝術家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進行前衛的藝術創作。她曾與當代卓越的藝術家如安迪·沃霍爾、克勒斯·歐登柏格、賈斯培·瓊斯一起聯展。「圓點女王」、「日本藝術天后」、「話題女王」、「怪婆婆」等諸多標籤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間彌生複雜多變的一生。這位和荒木經惟一起被批評為日本壞品位的代表人物,年逾80歲,用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來不斷證明自己,並和安迪·沃霍爾、小野洋子等先鋒藝術家見證了當代藝術史。在接受《外灘畫報》專訪,談及那些風雲人物時,她說:「我覺得沒有人比我有才華。我一直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藝術上,並且把我最原始的意念和想法全部用到了代表草間彌生的作品上。」

草間彌生作品《無限鏡屋》

在紐約畫廊舉辦的「生命的節日」展覽,這是一場多感官展覽,展示了著名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最新作品。展出的作品包括她標誌性的66幅「我的永恆靈魂」系列繪畫,一個大型花卉雕塑,一個波爾卡圓點的環境,以及兩個「無限鏡屋」。

草間彌生作品《無限鏡屋》系列

草間彌生作品《無限鏡屋:悲傷水晶吊燈》

草間彌生作品《無限鏡屋:悲傷水晶吊燈》

草間彌生作品《無限鏡屋:悲傷水晶吊燈》

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屋》系列作品大概有二十件,大部分是利用小燈點綴黑暗的鏡像空間中,一方面強調草間彌生的經典圓點,一方面營造出宇宙的空間感,帶領觀眾感受置身於地球之外的感覺。例如《無限鏡屋:滿載生命燦爛》在鏡像空間中裝置藍色、紅色、綠色的燈,有如閃爍的銀河,令人分不清楚真實與虛幻。《無限鏡屋:悲傷水晶吊燈》則是草間彌生與施華洛世奇合作的作品,在鏡室中央裝設巴洛克風格的枝型吊燈,由於吊燈位於上方,因而自然引導觀眾的視線往上,強調出燈光裝置本身的存在,隨著燈光緩慢旋轉,燈光反射在四周的鏡面,創造出無限延伸的空間感,儘管少了草間彌生的經典圓點元素,卻多了點華麗、奇幻、詭異的氛圍。

草間彌生作品《無限鏡屋:滿載生命燦爛》

草間彌生作品《跳舞的南瓜》

其實《無限鏡屋:滿載生命燦爛》和泰特現代美術館也算有點淵源,因為這是泰特現代美術館 2012 年舉辦草間彌生回顧展時,草間彌生為回顧展所創作的作品。巧的是,《草間彌生:無限鏡屋》在倫敦展出的同時,遠在大西洋另一邊的紐約植物園剛好也在展出草間彌生的作品,充滿圓點點的花朵雕塑,以及取名為《跳舞的南瓜》的青銅裝置藝術,散布在 250 英畝的園區中。

草間彌生作品《連衣裙》

草間彌生作品《海》

草間彌生作品《無線網絡》

草間彌生作品《波浪》

草間彌生在2019 年除了在紐約畫廊推出個展以外,還在康乃狄克州的藝術中心、泰特現代美術館、華盛頓赫雄博物館、柏林格羅皮烏斯博物館等地參展,行程滿滿滿,今年也不例外,可以說是到處都看得見草間彌生啊!希望小朋友們有時間可以自己多找一些關于波點女王的作品欣賞哦!

十年專注,3-12歲專業兒童美術教育

人點亮人,藝術點亮生活


高新萬達校區:高新區萬達廣場東臨萬達1號寫字樓5樓

萬象城校區:經十路11111號萬象城寫字樓10樓

總部校區:經十路三慶匯文軒17樓


相關焦點

  • 「草間彌生:無限鏡屋」 走進圓點萬花筒
    【環球時報記者 七色地圖】一幅巨大的海報,懸掛在城市中央的樓宇外立面,草間彌生一雙嚴肅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盛氣凌人地注視著你前些年,曾與圓點女王擦肩而過,此次來華盛頓,終於有機會,走入草間彌生的奇妙世界。這次「草間彌生:無限鏡屋」展覽,是在哥倫比亞特區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園,為慶賀草間彌生藝術生涯65周年而舉辦。赫希洪博物館全身貼上了草間彌生標誌性的紅色圓點,排隊的人群繞了博物館整整一圈。
  • 草間彌生的兩個新「無限鏡屋」
    紐約david zwirner畫廊正在舉辦展覽「生命的節日(festival of life)」,這是一次多感官展覽,展示了著名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
  • 【草間彌生】2011年作品《無限鏡屋——滿載生命光輝》
  • 草間彌生《無限鏡屋》——世界上最昂貴的藝術家雕塑作品
    近期,日本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重返泰特現代美術館,將她享譽全球的《無限鏡屋》(Infinity Mirror
  • 達拉斯藝術博物館購藏草間彌生「無限鏡屋」
    該作是自1991年以來草間彌生第一次在其鏡屋作品中應用經典南瓜元素,也是北美收藏中唯一的無限鏡屋,展現了草間彌生獨特的藝術安置形式。此次收藏為達拉斯藝術博物館的現當代藝術藏品中概念藝術、流行藝術、極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表現增添了新的維度。收藏家辛迪(Cindy)和霍華德·夫斯基(Howard Rachofsky)資助了本次收藏。
  • 鳳凰藝術 | 你知道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屋」有幾種寫法嗎?
    幾十年來,草間彌生持續創作的《無限鏡屋》系列依然是世界各大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熱門展品。草間彌生的作品一直以來都保持著現代主義的印記——令人眩暈的有限與無限,空間視覺上神秘的延伸,自己與他人之界限的混淆,短短幾分鐘內仿佛墜入另一世界的錯覺。那麼,究竟哪幾件是外媒認為最為壯觀的「無限鏡屋」作品呢?以下是「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的編譯報導。
  • 無限的鏡子 映照草間彌生的圓點宇宙
    這也是有史以來最關注草間彌生運用鏡子作為媒材的展覽,共展出《無限鏡屋:陽具原野》、《無限鏡屋:靈魂閃耀》、《無限鏡屋:Love Forever》、《無限鏡屋:永恆消失的結果》、《圓點執念:Love Transformed into Dots》、《無限鏡屋:我對南瓜永恆的愛》等6個「鏡屋」。
  • 展訊 「怪婆婆」草間彌生帶來「無限鏡」,密集恐懼症者慎入
    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公園外的雕塑2017年2月,「怪婆婆」將帶著她的個展「草間彌生:無限鏡(Yayoi Kusama: Infinity Mirrors)」正式亮相北美,想必又將颳起波點熱潮。此次展覽是為慶賀日本傳奇藝術家草間彌生藝術生涯65周年而舉辦的,也是2017年一次極其重要的藝術體驗。觀眾將享有難得的機會去探索夠草間彌生六間令人眼花繚亂的的無限鏡屋。除了天馬行空的裝置、充滿活力的雕塑外,多彩的大尺寸繪畫將首次亮相美國。
  • 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屋"展要來紐約啦!文藝青年們千萬別錯過
    這位號稱「波點女王」的日本藝術家即將在紐約舉辦展覽,展出的作品中包括此前已經火遍全球的「無限鏡屋」(Infinity Mirror Room)!熟悉草間彌生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這位被稱為「波點女王」的日本藝術家,雖然已經88歲,但在近半個世紀來一直在以她特有的創作活躍在藝術界。
  • 藤蔓、南瓜與鏡屋就是愛的一切,草間彌生上海大展下午啟幕
    圖說:展品《我的靈魂永遠綻放》 新民晚報記者樂夢融 攝備受期待的草間彌生終於在上海啟幕。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南區廣場放置了標誌性的黃色南瓜。門票已經售罄,在開幕式前,館方準備了排隊2小時的示意牌。根據館方介紹,草間對上海這塊會跳舞的展廳稱讚有加,為上海定製的作品《隱匿的人生》就用密集的凸面鏡映照出建築。二樓的大件沉浸式、多反射的作品讓參觀者仰望,無限波點象徵著宇宙之永恆。在這場「現在進行時」中,年屆90歲的藝術家內心泛出的絢麗和浪漫把觀眾們包圍。
  • 草間彌生作品賞析
    草間彌生從小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幻覺,一種會吞噬掉她視線中一切的神秘幻覺,這也成就了她對於自身符號的原點的探索,並努力將原點變成自己對於外界世界的解讀,成為她作品中決定性的元素。無限鏡屋草間彌生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了她的無限鏡屋系列,每個無限鏡屋由一個完全搭建在鏡子裡的暗室構成。
  • 無限圓點的生命力令草間彌生成名的「圓點」
    錢夢妮  本月初,草間彌生在美國切爾西的畫廊裡搭建了一個「鏡屋」。衣帽間大小的房間裡到處都鋪滿鏡子,75個彩色LED燈泡時暗時明,置身其中的人仿佛置身於一個私密又無限的宇宙奇觀。  鏡子所代表的「無限觀感」在近日於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開幕的「草間彌生——我的一個夢亞洲巡展」當中也有類似展現。
  • 設計人物 |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多次指出包括安迪·沃霍爾在內的美國藝術家曾經借鑑過自己的想法,並且這些人在美國都一炮成名。即便是在舉辦轟動一時的「千船會」展覽之後,草間彌生還是不被紐約主流藝術圈所認可。草間彌生沒放棄,嘔心瀝血獨創出「無限鏡屋」。7個月後,薩馬拉斯原封不動地搬走了這個創意,並得到業界最頂尖畫廊的邀請,風光無限。她明明是這些傑作的主人,卻偏偏不能有姓名。
  • 設計師 草間彌生:精神病院走出的波點女王
    重複在草間彌生的藝術裡無處不在,但這個手法也並非她獨創。 草間彌生除了在《無限的網》裡重複使用圓點外,她的其他畫作也保持著一樣的風格。 用重複的圓組成萬物,用重複的元素表達世界。
  • 美術·雲課堂《藝術家的故事——草間彌生》
    1965年,在紐約展出《無限鏡屋》,草間彌生婆婆利用大面鏡無限放大延伸空間,綴以許多小燈泡或小圓點,創作出了奇幻的裝置——無限鏡屋。:閃閃發光的燈的靈魂》((2008))幾十年來「無限鏡屋」系列不斷地更新,到目前為止已經創造出20個不同的房間。
  • 草間觸鬚 彌生點點
    我就這麼姜太公釣魚一樣「不看不遺憾,看了就是賺」地看著朋友圈裡幾乎每天都有人說自己去看了草間彌生的展覽。還有人說自己從高中開始就是她的粉絲。我這樣一個不熱衷草間的人最終去看了草間,要感謝我的朋友,他搶到四張票,除了自己用一張,另外三張票歸誰,都是我說了算。
  • 雲映薈 | 草間彌生紀錄片放映《草間∞彌生》
    ∞符號代表著無限。打破空間的限制,讓作品不再一覽而盡——正是在這樣的吶喊聲中,草間創造了鏡屋,讓星星點點的燈光如同微縮的宇宙包圍觀者。這是堅韌的生命的能量,在草間的筆下轉換成宇宙的圓點,浮動於我們所處的世界。這種意象的重複在空間中無限延展,直到進入觀者的內心,讓每個人聽到草間的語言。
  • 草間彌生藝術簡歷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 1965年,在紐約展出《無限鏡屋》(Infinity Mirror Room),個人特色(白底紅點、大面鏡、藝術家站在中央)相當引起注意。 1966年,作品《無限的愛》(Love Forever),使用小圓燈泡和大面鏡無限反射的空間裝置,造成了相當視覺迷幻的作品,可說是草間的成名作。該年受邀參加了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
  • 為何這兩家美國博物館要感謝草間彌生?
    當然,由博物館組織的人氣爆棚的「草間彌生:無限鏡屋」(Yayoi Kusama:Infinity Mirrors)大展為這一紀錄做出了最大貢獻,而它在北美的巡展也被延長,目前正在火熱進行中。 30秒的參展時長 不僅華盛頓的「草間彌生:無限鏡屋」大展掀起了狂熱的觀展熱潮,在10月21日於洛杉磯布洛德博物館(The Broad)開幕的「草間彌生:無限鏡屋」的9萬張25美元的展覽預售票在短短幾小時內就搶購一空,以30美元一張的浩浩蕩蕩的現場購票長隊也可以足足環繞建築一周了。
  • 20餘幅草間彌生作品亮相上海,包括新版《無限鏡室》
    20餘幅草間彌生作品亮相上海,包括新版《無限鏡室》 澎湃新聞記者 姜麗鈞 2014-09-25 22:04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