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圓點的生命力令草間彌生成名的「圓點」

2020-12-19 和訊

  錢夢妮

  本月初,草間彌生在美國切爾西的畫廊裡搭建了一個「鏡屋」。衣帽間大小的房間裡到處都鋪滿鏡子,75個彩色LED燈泡時暗時明,置身其中的人仿佛置身於一個私密又無限的宇宙奇觀。

  鏡子所代表的「無限觀感」在近日於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開幕的「草間彌生——我的一個夢亞洲巡展」當中也有類似展現。《無限鏡屋》尺寸很小,參觀者可以站在外部、從兩扇方形小窗朝裡探望:成排的小彩燈、鏡子,以及鏡面中的自己和另一個探頭張望的人。《天堂之梯》在展廳角落一個黑屋子裡,發光的梯子頂天立地站在中央,天花板和地板都裝著兩面圓形鏡子。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執著地想要看到那個「盡頭」的觀者最後總會迷失在錯覺造就的無限空間之中。

  而草間彌生最為著名的「波爾卡圓點」符號也暗合著「無盡」的主旨。大畫幅的圓點作品,兩三種飽和度極高的色彩,均勻分布在背景之上、用對比色仔細畫出的一個個圓——直盯數秒幾乎頭暈目眩,但是欲罷不能。

  人們試圖從這些出自精神疾病患者腦海的圖畫中找到隱喻。「個人與大無限的宇宙」、「生命的可控與非可控」等等,這個日本怪婆婆所展現的一切都仿佛是寫給成人世界簡單卻深刻的童話故事。

  本次展覽是草間彌生在中國首次的大型個展, 也是在中國的唯一一站。總共展出一百多件作品, 包括她的影像視頻、繪畫、絲網印刷作品、標誌性的巨型南瓜雕塑、大尺幅的裝置等等。從早期初到紐約的代表作品「無限的網」系列, 到藝術家最為人熟知的圓點圖案作品,以及後期以新媒材製作的大型裝置,人們可以從中梳理出草間彌生六十年來的藝術脈絡。

  1929年,草間彌生出生在日本松元市長野縣。她從10歲起便罹患神經性視聽障礙,伴有幻聽與幻視,後來令她成名的「圓點」當初其實也是痛苦的病症之一。28歲時,她抱著「再也不回國」的決絕心態去了紐約,融入西方世界60年代文藝大爆炸的洪流,並迅速取得世界級的藝術成就。

  正如此次展覽的策展人金善姬所言,「那些特定圖案和元素的反覆、增生、繁殖,其實也是她把充斥在腦海裡的影像傾瀉出來,所以,強迫症或是幻象症是她創作的源頭,而藝術成了她自我治療的方式」。

  展覽開幕的發布會上播放了一段草間彌生的視頻。現年84歲的老太太頂著粉紅色假髮、塗著大紅色口紅、穿著黃黑相間的波紋衣衫,對著鏡頭說話時幾乎毫無表情。她說:「藝術讓我在人生迷宮裡持續奮鬥到現在,我的一個忠實信念就是愛。希望所有人在和平與愛的前提下,快樂地活下去。」

  這個怪裡怪氣的日本女人將命運施予的不幸轉化為細密紛繁的藝術力量,這樣的人生歷程本身其實就已經是一個令人敬畏的勵志故事。

(責任編輯:周忠祥 )

相關焦點

  • 無限的鏡子 映照草間彌生的圓點宇宙
    赫希洪博物館以「草間彌生:無限的鏡子」(Yayoi Kusama: Infinity Mirrors)為題,展示草間彌生大型鏡像裝置與其他60件畫作與雕塑,探索藝術家如何運用鏡子、圓點、陽具、房間等元素創作。展覽展至5月14日。
  • 圓點女王 草間彌生
    我希望你們在這裡看到 全人類生命力的光焰。我希望把這本書奉獻給所有憧憬藝術的人們。」——草間彌生▼ 底部「閱讀原文」一鍵購買,限時折扣2014上海草間彌生大展到場觀眾30萬人!為  /  什  /  麼  /  推  /  薦《圓點女王 草間彌生》這本書中草間彌生以個人經歷為基礎,更多地談到自己多年來的一以貫之的創作理念,用隨筆自傳的方式,分成了藝術、奮鬥、人生、社會、生、死、愛五個章節,「解密」耄耋之年卻仍激情慷慨的藝術家生命。
  • 「草間彌生:無限鏡屋」 走進圓點萬花筒
    【環球時報記者 七色地圖】一幅巨大的海報,懸掛在城市中央的樓宇外立面,草間彌生一雙嚴肅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盛氣凌人地注視著你前些年,曾與圓點女王擦肩而過,此次來華盛頓,終於有機會,走入草間彌生的奇妙世界。這次「草間彌生:無限鏡屋」展覽,是在哥倫比亞特區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園,為慶賀草間彌生藝術生涯65周年而舉辦。赫希洪博物館全身貼上了草間彌生標誌性的紅色圓點,排隊的人群繞了博物館整整一圈。
  • 圓點女王草間彌生
    ▋ 還記得2013年10月下旬,臺灣桃園新屋的池塘裡出現了像是放大了數萬倍的奇異單細胞生物,一個個布滿黑色斑點的桃紅色、大型不規則物體漂浮在水面上。它們的創作者,正是日本國寶級藝術家草間彌生。她給這些「單細胞」們起了一個很了不起的名字「生命的足跡」。
  • 草間彌生:世界著名的圓點女王
    1959年,在抵達紐約18個月之後,草間彌生的五件作品參加第10街布拉塔美術館的一次年輕藝術家群展,每一件作品都是在一個稍暗的灰白色背景上,繪滿網狀圖案,她的圓點受到紐約知名評論家的注意。唐納德·賈德在《藝術新聞》中寫道:「草間彌生是一位原創型的畫家。
  • 對話|90歲草間彌生:圓點通向無限,奔馳在「高速公路」上
    在草間彌生紐約工作室覆蓋整面牆的網狀畫前,1961,草間彌生  圖片版權:草間彌生圓點是草間彌生創作的一大母題。在本次展覽上,草間彌生創作了名為「無限蘊藏的波點希望將永遠籠罩宇宙」的裝置,黃色莖狀有機圖案,由藝術家的標誌性黑色波點覆蓋,複雜地纏繞在一起,相互纏繞,覆蓋整個空間。黑色的波爾卡圓點經過鏡屋的反射,向四面八方擴散。
  • NOWNESS | 草間彌生,不止圓點的人生
    草間彌生,不止圓點的人生提到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第一時間印入你腦海的是什麼?讓人產生密集恐懼症的點點?紅色短髮的怪老太?只要看過草間彌生的作品,就一定不會忘記其中呈現的詭秘感,無論是充滿幽默的「大南瓜」,還是遍布圓點的鏡屋,又或者布滿陽具雕塑的船… 現今88歲高齡的草間彌生一直沒有停止過創作,她的藝術旅程映射著她人生的每個階段。
  • 看懂草間彌生:在無限圓點中自我消融
    為了躲避無時無刻不籠罩著她的幻覺魔網,草間彌生開始用重複的圓點和網格描繪她的幻視和幻聽。她將這些圓點理解為細胞和分子,是來自宇宙和自然的信號。這些圓點使不同事物之間產生奇妙的連續性,營造出一種無限延伸的空間,讓人無法確定真實與幻境之間的邊界。
  • 前衛女王草間彌生和她的瘋狂圓點(圖)
    因為作品常常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圓點,而且幾十年來一直不斷重複,草間彌生被冠以了「圓點女王」的名號,而這些圓點也幾乎成為了她的「註冊商標」和留給世人最深的印記。實際上,即使是第一次見到草間彌生作品的人,當你注視著她那些標誌性的圓點構成的畫面,你也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足見其符號價值和影響力。
  • 草間彌生的波點藝術——用重複的視覺圓點與世界溝通
    「圓點女王」、「話題女王」、「精神病藝術家」、「怪婆婆」,這些都是草間彌生身上的標籤。不拘一格的性格,前衛的創作方式和執著、純粹的藝術態度,讓她贏得了「日本最偉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的美譽。這種障礙在7歲左右開始出現大量的圓點幻覺,在她眼中的人和物都布滿了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黑色圓點,並且這些幻化的圓點卻伴隨了草間一生的創作生涯。
  • 日本前衛怪婆婆:被「圓點」包裹的草間彌生
    紅點、綠點、黃點,極度誇張,顏色豔麗,是草間彌生的創作標誌,這三色圓點代表了太陽、地球、月亮。高彩度對比圓點花紋,經常出現在她的繪畫、軟雕塑、行為藝術與裝置藝術作品中。  在長期被認為是精神異常的放逐者之後,草間彌生現在被視為日本現存最偉大的藝術家。她是第一位單獨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女性藝術家,她曾與著名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克勒斯·歐登柏格一同聯展。
  • 一口氣讀懂草間彌生丨準備好了嗎,一大波圓點即將來襲!
    原標題:一口氣讀懂草間彌生丨準備好了嗎,一大波圓點即將來襲! 重複×萬物 開頭提到的畫屬於草間彌生的經典系列——《無限的網》,這些畫表現出一張張無限延伸波動的網,整體就像一幅不斷重複著圓點的作品,包含著靜態的律動感。
  • 草間彌生 世間萬物,皆是圓點 | 佳作重讀
    85歲的草間彌生,過著精神療養院和工作室之間兩點一線的生活。她入住的醫院就在工作室對馬路,步行僅5分鐘。醫院生活相當規律,早上起來7點檢查體溫,晚上9點就寢。她早上9點半到工作室開始創作,午飯5分鐘完成,然後接著畫,直到傍晚7點。緊握畫筆的草間彌生,仿佛在跟時間搏鬥,像草一樣頑強生長。
  • 奇怪的畫家:草間彌生是「日本藝術天后」,她的畫充滿著小圓點
    草間彌生的前半生堪稱瘋狂的,1929年,草間彌生出生在日本的一個富裕家庭,但她從小性情陰鬱。10歲那年,她患上了神經性視聽障礙,經她的主治醫師診斷還伴隨有精神分裂症。草間彌生看到的世界仿佛隔著一層斑點狀的網,同時她也被大量幻覺困擾,因而常常有自殺衝動。於是,她開始用繪畫釋放恐懼,試著用重複的圓點把自己的幻覺表現出來。
  • 東京「LOVE展」 草間彌生的炫目圓點作品
    東京「LOVE展」 草間彌生的炫目圓點作品 來源:人民網  2013年08月24日20:52 從森大廈展望臺觀賞到的東京夜景(人民網記者 滕雪    攝於東京森美術館 人民網東京8月24日電 (滕雪)日本著名藝術家、有「前衛怪婆婆」、「波點女王」之稱的草間彌生,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對空間的另類思考
  •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世間萬物,皆是圓點
    圓點和她的精神病一樣,成為草間彌生身上最深的印記。藝術天后、精神病患者、圓點女王、日本怪婆婆等諸多標籤加在一起,都不足以概括她複雜多變的一生。 1960年代,亞洲女子草間彌生是紐約前衛藝術的先鋒人物,影響力堪與波普藝術領袖安迪·沃霍爾匹敵。40年前,她回到東京,住進精神療養院,銷聲匿跡。
  • 波爾卡圓點皇后駕到:草間彌生舉辦越南首次個展
    ——「草間彌生:困擾」(YAYOI KUSAMA: Obsessions),該展覽已於本月25日盛大開幕,並將一直持續至今年的7月28日,為期65天。草間彌生,作為一位日本前衛雕塑家、畫家和小說家,已於2006年被授予了國家終身成就獎。但是,她在藝術創作道路上仍舊沒有停止腳步,而是一直極度活躍地在創作新的藝術作品。在她70多年的藝術生涯當中,草間彌生在各種不同的媒介上都進行過藝術創作,其中包括有油畫、素描、雕塑、影片、行為和裝置。
  • 草間彌生《無限鏡屋》
    草間彌生作品《無限鏡屋》系列草間彌生作品《無限鏡屋:悲傷水晶吊燈》草間彌生作品《無限鏡屋:悲傷水晶吊燈》草間彌生作品《無限鏡屋:悲傷水晶吊燈》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屋》系列作品大概有二十件,大部分是利用小燈點綴黑暗的鏡像空間中,一方面強調草間彌生的經典圓點,一方面營造出宇宙的空間感,帶領觀眾感受置身於地球之外的感覺。
  • 草間彌生:自小患精神分裂症,26開始追夢,因畫圓點名譽全球
    但無論是褒,還是貶,都無法描繪出草間彌生這複雜而又離奇的一生,以及她獨特的藝術風格。「精神病畫家」和「圓點女王」,這似乎就是人們對於草間彌生最深刻的印象。顯而易見的是,這兩個標籤,已經貫徹了草間彌生的整個人生。但這位日本身價最高女藝術家的人生,卻不僅僅被限於這兩個詞語當中。她的人生,比眾人想像的,要精彩得多。
  • 「精神病畫家」草間彌生:一生用藝術治癒童年,因畫圓點名譽全球
    很多人在評價草間彌生時,都會帶有自己對她的看法。但無論是褒,還是貶,都無法描繪出草間彌生這複雜而又離奇的一生,以及她獨特的藝術風格。「精神病畫家」和「圓點女王」,這似乎就是人們對於草間彌生最深刻的印象。顯而易見的是,這兩個標籤,已經貫徹了草間彌生的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