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15: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悅來美術館迎來當代藝術大展
大眾該如何欣賞藝術展覽?
《重慶專訪》對話當代雕塑家姜傑
看現代都市裡
如何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正在悅來美術館展出的「六個盒子」當代藝術展,匯集了顏磊、範勃、姜傑、蘇新平、奚建軍、鄭達,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他們用各自的作品來定義美術館在空間形態、交流方式和文化價值上更多的可能性。
姜傑,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也是一位活躍在中國當代藝術前沿的雕塑家。此次展覽,作為唯一一位參展的女性藝術家,她的作品呈現出與其他五位藝術家迥然不同的藝術風格。
在「中國當代藝術年鑑2014」裡,姜傑被提名,理由是:「其作品一直以深度的人文關懷與敏銳的女性視角,探討處於邊緣狀態的人、事、物。」
2014年,姜傑創作了一個將近三噸重的雕塑作品《大於一噸半》,在國內雕塑圈掀起波瀾。她曾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這是自己頗為滿意的創作。這次展出,姜傑把《大於一噸半》的縮小版作品帶到了悅來美術館。
因為「現當代藝術」在作品的創作和呈現過程中,往往更加注重藝術家內心的「自我表達」。而在姜傑幾十年的藝術創作中,「這件作品到底表達了什麼意思?」是她被追問最多的一個問題。
姜傑表示,藝術沒有標準答案。對藝術作品的解讀,只要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都是對的。
對於社會需要怎樣的美學教育這一問題,姜傑表示,希望大眾能感受到不同的獨特性和個性,不被標準答案所束縛。她也鼓勵大眾多看展覽,潛移默化地去接受藝術作品的薰陶。
防控小貼士
養成科學佩戴口罩的好習慣。出門常備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軌道交通、公共汽車等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在醫院等特定場所,去超市、電影院、網吧等相對封閉場所,或者在通風不良的場所無法與他人保持一米距離時,均需要戴口罩。
原標題:《重慶專訪:當代雕塑家姜傑——讓藝術成為生活一部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