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北京地名中的冷知識

2020-09-15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地名是歷史的產物,有些是數百年來約定俗成的,有些是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佐證,是人們生活的寫照。尤其在北京地區,許多地名中蘊藏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如典故、民俗、城鄉變革、文化等,其地名在形成過程中猶如一部小的《史記》。許多消逝的古蹟風物、滄桑舊事及舊日的生活形態,可以從地名中找出蛛絲馬跡。了解北京,特別是老北京的地名,可以傳承文化,知曉歷史,因為地名是歷史的重要密匙。

㊀「各」、「家」、「垡」、「營」有千秋

在北京的地名中,尤其是郊區中,帶「各」字的特別多,如龐各莊、嶽各莊、張各莊、南各莊、夏各莊等等。一般意義上講,此類地名中的「各」與「家」是一個意思。以大興區的龐各莊為例,《大興區地名志》稱龐各莊「曾名龐家莊、龐哥莊,因姓得名」。除大興區外,朝陽區內稱「各」的村莊也不少,如崔各莊、善各莊、曹各莊、馬各莊、豆各莊、石各莊等。以石各莊為例,按《朝陽區地名志》雲「據傳該村原石姓居多,故以姓氏得村名」,並稱「『各』為家的南方讀音,故石各莊意為石家莊」。

但是,朝陽區的康各莊則是諧音地名了,因為康各莊「相傳遼時為皇家果園,守園人在此繁衍成村,故曾名看果莊,後諧音為今名」。善各莊本為單各莊。據考,明初燕王朱棣出兵漠北時,不少單姓移民到此居住,天長日久,單就演變成善了。

在歷史上,通州地區的村莊中有「各」的也不少,如馮各莊、孫各莊、邢各莊、紀各莊、金各莊等,其形成也與村中多數居民的姓氏有關。因與朝陽區相鄰,有些帶「各」的村落可能與朝陽區有關,如朝陽區有馬各莊,通州則有東馬各莊、西馬各莊,朝陽區有何各莊,通州有東何各莊、西何各莊、北何各莊及東張各莊、西張各莊等。

「各」與「家」是一個意思,諸如某家莊之類的地名就更多了。城區內,胡同的名稱中就有不少「家」字,如汪家胡同、李家胡同、史家胡同等等,其中史家胡同較為有名。如今,東城的史家胡同闢有博物館,很是引人注目。眼下有人稱史家胡同與史可法有關,但查無實據。明末清初,史可法在揚州一帶抗禦清兵,離北京很遠。史家胡同內確實住過許多文化名人和歷史名人,唯獨沒有史可法。

與郊縣不同,城區的某家胡同不是某姓的人多而命名,往往是此胡同裡住過姓某的名人。史家胡同也是「以當地史姓大戶而得名」,其他稱某家的胡同也大多源於此。

在北京的地名中,有不少帶「垡」的,而外地此類地名很少見。按《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垡是「翻過的土塊」,而《考工記》記載的更為詳細:「兩人耕為耦,共一尺;一尺深者謂之畎,畎上高土謂之伐。伐,歲也,以發土於上,故名伐也」,伐也是垡。自古以來我國是以農耕為主的社會,離不開土地,垡自然會在地名中有所表現了。

據不完全統計,僅大興區內帶垡的地名就有24處,通州有16處,房山等區也有帶垡的地名,如葫蘆垡等。在垡之前的文字則含義不同,有的是姓氏,如張公垡、朱家垡等;有些可能與當地土壤的顏色有關,如黑垡、黃垡等;有些與當地的植物樹木有關,如桑垡、松垡、蘆垡、蒲落垡、榆垡等。有些還與動物有關,如大興的狼垡。狼垡已是居民小區,而在百餘年前則是雜草叢生的荒丘野地,是狼群出沒的地方。通州永樂店的東垡、西垡原為一村,稱栳栳垡,而栳栳又稱芭鬥。除上述外,有些垡還有特殊的含義,如研垡(鹽垡)、頓垡(囤垡)、塵垡等。

朝陽區稱「垡」的地名最著名的是垡頭。今天垡頭有地鐵站,是當年焦化廠、化工廠所在地,是北京化工區的重要組成。

北京帶「營」的地名也不少。幾年前《北京晚報》曾刊發《北京的「營」,營營有故事》,對營的歷史沿革有所介紹,在此就不多言了。北京的營大多來源於駐軍兵營和外地移民的村落,不僅近郊區有,遠郊區亦有,如延慶有張山營、屯軍營、王木營等;密雲有檀營、鹿哨營、兵馬營等,都與當地駐過軍有關。

㊁說墳道墓史悠長

北京是五朝古都,歷史悠久,生老病死是常態,因而墳地不少。從明皇的十三陵到大大小小的王爺墳、公主墳,數不勝數,而且有專著敘述。至於一些居民區或稱「園」「莊」的,有些與墳地有關。北京到底有多少以姓氏命名的墳地,很難統計。僅《朝陽文史》初步統計,在朝陽地區至少有23處稱墳的村莊,仍保留在地名中。而將墳改為莊或園的也不少。像朝陽區十八裡店鄉的五鬥村,原稱五鬥墳村;六裡屯鄉的道家墳,是東嶽廟逝去老道的墓地,如今改成了道家園。在朝陽區還有李縣村,北京沒有李縣這個縣,原來此處是明代一個叫李憲的達官貴人墓地,後來被訛傳成李縣了。1982年此地改稱「立先村」。朝陽區還有一個稱韃子墳的地方,有人稱「騷韃子村」。因對曾南侵的遊牧民族有歧視之意,1982年改為了達理莊。

將墳改名在其他區縣也普遍存在,海澱區的鐵家墳便是一例,鐵家墳「因有明將鐵大人墳地得名」,今改稱鐵家園。

有些墳墓主人在歷史書中有所記載,不易改名,就保留了下來。北京有十幾處公主墳、皇姑墳,但具體哪座公主墳的主人是何許人也,就需要認真研究。像長安街西延線上的公主墳雖早被拆毀,只是個地名了,但仍有人道聽途說,說什麼是清降將孔有德女兒孔四貞的墳。

當然,王爺墳和公主墳也有改名的。朝陽區的勝古東裡,原稱六公主墳。六公主系康熙之女,額駙是蒙古超勇親王策稜。因為此地在北京化工學院院內,1962年「發掘平覆」。勝古北裡與勝古南裡曾是太陽宮鄉的自然村,稱皇姑墳。後來皇姑墳演變成「勝古」。勝古東裡、西裡、南裡地名是建了大型居民區、學校、工廠之後才出現的。

豐臺《地名志》稱,新發地農貿市場「原名新墳地,住房集中在海子牆故址土坡上,最早居民為看墳戶,守護連片墳地。1958年填平墳地闢為農田,新墳地隨之改為新發地」。前不久,有人質疑這種提法,認為新發地一名早已出現。不過,從歷史常識而言,此地在南海子牆邊,清代一直是禁區,沒有人敢於在此開墳地的。從清廷垮臺到1958年只有四十多年,看來確實是新墳地。在多年前,新發地附近還有稱二甲地的村子,而二甲地也是墳地,據說是某二甲進士的墳地。不過,這只是一個傳說。

與墳有關的村莊,其最初的居民是看墳戶和守墓人,有些人延守著對墓主人的承諾,一代又一代為主人守墓看墳。京郊那些由墳演變成村、莊的地名也是印證。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各區縣相繼出版了地名志,書中保留了不少墳墓內容的地名。地名中的墳墓是歷史陳跡,具有一定的文史價值。有些雖做了適當的改動,但基本史實保留下來了。

㊂京郊處處是村店

在北京地名中稱「店」的很多。最為著名的是周口店和長辛店了。所謂「店」無非有兩種含義,一是村落的意思;一是鄉村小店(商店、旅店)的意思。城區內稱店的地名不多,但東城的車輦店、鹽店大院和蔥店還是給人很深的印象。西城有獅子店,獅子店與獅子無關,是柿子店轉音。也有人稱因此地的車馬客店髒亂,蝨子很多,便有了蝨子店之稱,後來演變成獅子店了。郊區稱店的最多,如關東店、高碑店、十八裡店、黃杉木店、半壁店及小店、長店、麥子店、大魯店、小魯店等,每個店都是歷史的「密碼」,內中有許多典故、淵源。

長辛店比較著名,因為它是「二七」運動發祥地。永樂店是鄉的名稱,也是村名。「永樂店始建於遼,遼主遊獵多經於此,形成三個很近的聚落,始稱前村,後店和北店;明初,三村取吉語統稱永樂裡。」後來,此地日漸繁盛,形成集市,店鋪日多,改稱永樂店。清代,在永樂店鎮還建了圍牆,開四門,門外有吊橋。

覓子店是通州最東的一個鄉,覓子店的來歷源於民間傳說。當年此地有盛大廟會,來往人多,一個外地財主的兒子在此走失,財主在此「覓子」,最終找到後,舉家遷居該地,故而有了覓子店之稱。

北京稱「半壁店」的很多,據不完全統計有十二三處。昌平區的半壁店與別的區不同。據《昌平區地名志》云:「明初徐姓從山西遷來,在村東建房開店,因店鋪東側靠直立土壁無牆,過往客商稱該店為半壁店,後村以店得名。」在昌平回龍觀鄉還有東、西半壁店村。其實此地原來是一個村,因自然流水切割,東邊的稱東半壁店,西部的稱西半壁店。

半壁店在北京有一種普遍說法,是「半邊店」轉音而來,一般泛指一家小店內或「前店後廠」(小作坊),或是一半是鋪面,一半是店主的居所,總之是由「半邊店」演變而來。鄉鎮的小店,在歷史上不只是村民購貨、旅人投宿的地方,往往還是當地居民傳播信息、聊天說古的地方,所以到處都有帶「店」的地名了。

因北京方言的原因,北京郊區一些地方稱「莊子」的不少,本來是口語,但留在地名中了。莊子前的姓氏是村裡的大戶或原始居民之姓。莊子沒有特殊含義,就是村或莊的意思,它與店一樣是北京地名的特色和重要組成。

在北京,還有稱居和裡的,如五路居、和平裡等,在郊區裡與居往往是村落名稱,與村、莊同義;在城區則是居民匯聚之地,如平安裡。

明代北京坊巷圖(選自(明)張爵《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

㊃人名地名總相宜

以人名命名地名在世界是通例,北京亦是如此。據《北京的胡同》介紹,北京「直接以人名命名的胡同兒就有百十來條。既有以民族英雄名字命名的,也有幾朝的歷史人物、達官貴人,還有不少平民百姓、小商販、小手工業者名字命名的。」其實在明清時代,與人名有關的地名少有具體人名。尤其在官本位佔統治地位的社會,地名很少有老百姓的真名實姓,有的以達官貴人為主,如什麼馬大人、班大人胡同等,普通百姓大多記的是綽號及所從事的行業名。明代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就有一些與人名有關的地名。書中所列的人名很耐人尋味。如唐神仙胡同的唐神仙,可能是個綽號或外號。汪紙馬胡同是以製作「燒活」的工匠命名,後來汪紙馬演變成汪芝麻,與人名無關了。羅紙馬胡同、何紙馬胡同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在書中確實記述有真名實姓的地名,但是姓名之後加了個家字。如耿喜家胡同、陳昂家胡同、史剛家胡同、李浩家胡同、李友家胡同、安成家胡同、陳信家胡同、劉漢家胡同等。由於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在清代的《京師坊巷志稿》中就不再出現。那些直呼姓氏的胡同,像今天已經消逝的崔姥姥胡同、剛太監胡同、楊刀兒胡同、姚鑄鋦胡同、楊狗頭胡同、沈篦子胡同、盛老兒胡同、張善家胡同等,都是有典故和故事的,雖有姓無名,但也是歷史史料。

民國之後,全國許多城鎮都出現了以革命先驅孫中山命名的街道,也有以抗日英雄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命名的街道。北京是首都,有人會問怎麼不像上海、天津、武漢、廣州等大城市有中山路呢?其實歷史上北京有中山路。北京中山路是北伐勝利之後才出現的,據《燕都叢考》等史籍記載,北京的中山路是東西走向,是長安左門至長安右門一線,長不過千米。北京的中山路是真正的路,兩旁既無民宅又無商戶。在中山路出現的同時,北京還曾有中華路,即從中華門(大明門、大清門)至長安街一段。上世紀50年代擴建天安門廣場和拓寬長安街,中山路與中華路不復存在。

順義有以中山命名的東、西、南、北四條大街。通州區有中山街,也與孫中山有關,還有佟麟閣街和趙登禹大街。

㊄諧音地名妙趣多

從古代到近現代,北京對地名的改動一直沒有停下來。其中重要的改動是利用諧音、轉音將地名文明、雅化,使其更符合首都的文化形態。改地名往往出現在「改朝換代」之際,民國之後有兩次改地名,但範圍不大,影響也不大。1949年之後也改動了一些地名,如清除了有迷信色彩和反動內容的地名。1965年又系統改動。改革開放後,在地名上也「撥亂反正」,大多恢復了原貌。

利用諧音或轉音改地名是智慧的表現。現今的北京人都知道高義伯胡同是狗尾巴胡同、抽芬廠是臭糞廠、禮士路是驢市路、高臥胡同是狗窩胡同諧音過來的。還有人知道王廣福斜街原來稱王寡婦斜街,大覺、小覺胡同原是大腳、小腳胡同。至於屎殼郎胡同改為「時刻亮」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少。

諧音、轉音地名在今天的東西城最多,主要有棺材胡同改光彩胡同、追賊胡同改垂則胡同、苦水井改福綏境、雞爪胡同改吉兆胡同、臭水河改秀水河、臭皮胡同改壽比胡同、糞廠大院改奮章胡同、燒酒胡同改韶九胡同、悶葫蘆罐改蒙福祿館、褲子胡同改庫資胡同、褲襠胡同改庫藏胡同、野雞大院改葉家大院、大小砂鍋胡同改大小沙果胡同、牛蹄胡同改留題胡同、劈柴胡同改闢才胡同、轎子胡同改教子胡同、打動巷改大吉巷、打狗巷改大溝沿、找子營改棗子營、石虎胡同改珊瑚胡同、豬營改珠營、牛血胡同改留學路、鬼門頭改為貴人關、兔兒山改圖樣山、豬市口改珠市口等等,例子很多。

用諧音改地名改得好的很易讓人們接受。但有些改動則讓人不敢恭維,像民國期間將牛街的熟肉胡同改為輸入胡同就很令人費解。北京的地名多為具象,很少有抽象,雖輸入與熟肉音相似,但改得不貼切。像羊尾巴胡同改「洋溢」胡同,也是這種毛病,太抽象了,因為「洋溢」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利用諧音改地名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改地名最多的是徹底大改。李閣老胡同改力學胡同、閻王廟街改迎新街、王八坑改手帕胡同、菜幫子胡同改白廟胡同、餑餑房改博學胡同、六鋪炕改青年湖西裡、千佛寺胡同改千福巷、鑼鍋巷改鑼鼓巷、馬杓胡同改民安東巷、送姑娘胡同改頌年胡同等。舊京有四五處胡同稱老虎洞,後來都改得比較文雅。民國期間將清末的墳拿兒路、英國路、協和路合併稱正義路。當年王府井、臺基廠都曾有洋名,先是稱莫裡遜路,後來稱馬可·波羅路,在1947年後改回原名。

東城區安定門街道北鑼鼓巷攝影 孔繁綱

㊅京城有四個妞妞房

自元代在大都建都城以來,各個朝代都會增加、調整、更改和消失一些村莊與街道。而一些今天已消失的地名,同樣也是一個時代的反映。如近代消失的妞妞房(胡同)就是例證。《京師坊巷志稿》和《燕都叢考》等典籍中,記載了清代北京的四個「妞妞房」。

妞妞是北方地區,尤其是北京地區對小女孩的暱稱,聽著就很溫馨、親切。但妞妞房則是另一回事了。東城景山地區的東板橋西巷曾稱西妞妞房胡同;東華門地區的騎河樓南巷稱妞妞房。西城府右街地區有南妞妞房;廠橋地區的愛民三巷曾稱北妞妞房。四個妞妞房都離紫禁城不遠,不難看出妞妞房與皇家的關係。據《北京市東城區地名志》在解釋騎河樓南巷妞妞房時稱:「據傳,此地為清朝宮女居住之所,故名」;在解釋東板橋西巷妞妞房時稱:「據傳,明朝時由外地送來的民女,先在此地訓練,然後送進宮去,故此地稱妞妞房」。

這四個妞妞房的消失或改名稱都是1965年的事。在清宣統年前,清宮「選秀」每三年一次並沒有中斷。按清代的典制,清代皇帝的後、妃主要來源於秀女,每三年在八旗內部挑選一次。史載,「凡八旗女子,不論是屬於官員或兵丁的家庭,及歲時均應報部應選」,當年已形成了一套完整制度。應選的秀女年齡在十一歲至十六歲,而且「凡未經選閱的,不得私自相聘嫁」,否則「違者交部治罪」。因秀女來自全國各地,來京後便集中住在妞妞房裡,由太監和老年宮女做些基本調教和訓練。妞妞房就是為選秀女服務的,為此西城區還曾有秀女胡同。

秀女與宮女不是一回事,宮女是留在宮中侍候人的使女,而秀女則是為皇上及其子孫、近支王公配親用的,故而對秀女挑選很嚴格。人們從電影或電視劇中看到選秀女的情節是一個個秀女花枝招展,穿得花花綠綠,好像在選美。殊不知,主導選秀女的是后妃們,她們不會去選競爭對手,很多時候是在「選醜」,中選的往往是些其貌不揚的人。

在東板橋妞妞房附近,還有地名與清宮有關,即吉安所右巷、吉安所北巷、吉安所左巷,這三個地名都與吉安所有關,不過,吉安所北巷原稱鐵匠營,1965年才改成吉安所北巷。今天有人認為吉安所是宮女死後「以衾被從宮中裹出,於此殯殮」之處。清代有不少女子的命運是悲慘的,她們被選中秀女後成為后妃的機會很少,宮裡品級低的女孩選中後就當了宮女,生老病死全操控在帝後和太監手中,病死後在吉安所暫時停放幾天,就被送往阜成門外的倒影廟埋葬,倒影廟又有靜樂堂之稱。在吉安所附近有安樂堂胡同,清代是安置生病太監的地方,名字與吉安所一樣,很好聽。不過,去過安樂堂的太監大多回不去宮裡,死後則埋在恩濟莊了。如今,倒影廟、吉安所、安樂堂都消逝在塵埃之中了。

後記

北京地名如果一一加以鉤沉、考證和溯源,將是一項很大的工程,也是有趣的事。

像諸如北京城的外地地名(蘇州街、山西街、四川營、陝西巷、蒲州館……);北京以忠孝仁義善為名的地名;以花草魚蟲命名的地名;北京有顏色的地名(紅土廟、青塔胡同、白堆子、藍靛廠、黃瓦門……);以及已化為歷史煙雲的寺廟、衙署的地名(大佛寺街、弘善寺、兵部窪、戶部街、理藩院夾道……)和一些有「怪味」的地名(奤夿屯、醉葩胡同、大耳胡同、嘎哩胡同、嘎嘎胡同、五根檁胡同、迎門衝、怪村、岢屯……)等都是有意思的話題。

那些以市場、商品、食物命名的,以建築物和名勝古蹟命名和地形景物河湖命名(八道灣、十八半截、三裡河、七裡渠……)等也使北京地名更加豐富多彩,如認真挖掘,對豐富北京文化較有意義。

相關焦點

  • 夜讀|北京地名中的冷知識
    地名是歷史的產物,有些是數百年來約定俗成的,有些是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佐證,是人們生活的寫照。尤其在北京地區,許多地名中蘊藏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如典故、民俗、城鄉變革、文化等,其地名在形成過程中猶如一部小的《史記》。許多消逝的古蹟風物、滄桑舊事及舊日的生活形態,可以從地名中找出蛛絲馬跡。
  • 為什麼北京地名大多冠以寺廟名稱?背後典故都是冷知識
    《北京地名中的冷知識》上周在《北京晚報》見報之後,引起一些讀者的興趣。他們認為仍有許多北京地名令他們不解,尤其是怎麼有那麼多冠以寺廟名稱的,那麼多古怪異趣的地名等等。希望能有所補充,增加一些內容。地名中蘊藏著人文、歷史和地理諸方面的內容,乃至出現了獨立學科——「地名學」。北京的地名,並非一兩篇文章可以說得清道得明。
  • 這些地名冷知識,你都了解嗎?
    文章來源:中國國家地理+越南的重慶、太原美國的北京、廣州……這些源自中國的地名如何在異國落地生根?你還知道哪些聽起來像中國地名的外國地名?關於地名,你知道哪些冷知識?」命名其中最大的「北京」在伊利諾州塔茲韋爾縣面積約40平方公裡,人口3.4萬這些「北京」大都與中國北京的緯度相噹噹年的開拓者除了考慮到北京是神秘東方大國的首都、名氣很大還認為北京正好位於地球的另一端就像超級馬裡奧從東京打一條水管通道橫穿地球從裡約熱內盧冒出來一樣
  • 北京地名中的「門」
    來到北京,第一印象可能是北京的門特別多,坐地鐵的時候,好多站都是「**門」命名的,但是,卻看不到門。從小我們就學習「我愛北京天安門!」。「九門提督」是什麼官職?北京又叫「四九城」,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北京的這些個「門」,大多都是城牆上的城門,此外,北京還有好多地方叫豁口,大多也與城牆有關。
  • 生活中不常見的『冷知識』
    生活中不常見的『冷知識』NO.1:招財貓左手晃動是招人,右手晃動是招財。NO.2:用溫水洗手並不會比用冷水洗手殺死更多的細菌。NO.6:在一些歷史記載中很多中國皇帝有過擼SY的經歷。NO.7:日本有個地名叫中國。NO.8:貓頭鷹的眼睛比腦子大。NO.9:袋鼠走路用跳的是因為它們無法移動單只腳。
  • 盤點首都北京那些有趣的地名,很漲知識!
    北京,是全國的心臟,是全國政治、文化、教育和國際交流中心,是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心馳神往的地方。北京,全國為數不多的超一線城市,人口規模堪比一個中等國家。北京是神聖的莊嚴的,但是祖國首都的很多地名卻值得研究,仔細看來還多了一重詼諧與幽默。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下北京的地名。
  • 9個冷知識:北京時間並不是北京的地方時間
    冷知識帶你漲姿勢1、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這個詞有36個字母,它的意思是長單詞恐懼症。4、北京時間並不是北京(東經116.4°)的地方時間,而是東經120°(東八區)的地方時間,故東經120度地方時比北京的地方時早約14分半鐘。因為北京處於國際時區劃分中的東八區,同格林威治時間(世界時)整整相差8小時(即北京時間=世界時+8小時),故命名為「北京時間」。
  • 地名知識 | 天府之國
    溫少峰《試為「成都」得名進一解》(載《社會科學研究》1981年第1期)認為,成都為古蜀地名,「成都」即「蜀都」,亦即「天都」。它的蜀語含義是「天族人(高原人)的地區」。又稱龜城。《太平御覽》卷166引《九州記》說:「益州城初累築不立,忽有大龜周行旋走,因其行築之,遂得堅固,故日龜城。」亦名「錦城」。據《成都記》說:「錦城因錦江之水濯錦而名。「又有「芙蓉城」或「蓉城」之名。
  • 北京地名中的「門樓口橋」兒化音
    德勝門很多人對北京地名中的北京地名裡的「門」北京也曾經像西安一樣,以其高大的城牆和巍峨的城門聞名海內外,現在大多城牆和城門蕩然無存了,但是地名卻有幸保留了下來。六裡橋兒的兒化可能和這是一個古代留下來的地名有關,因為其他北京帶橋的老地名多帶兒化音,比如通州「八裡橋兒」、「雙橋兒」,城裡的「天橋兒」、「北新橋兒」、「虎坊橋兒」這些老地名帶著老北京味兒,所以發音都有兒化。
  • 為何揚州炒飯、北京烤鴨等美食非要帶地名?《中國地名大會》這本書...
    《中國地名大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以地名知識競賽的活潑形式,從地理、歷史、語言、文學、民俗等各個角度全方位展現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引導人們發現地名背後深厚的人文底蘊、文化華彩和人生百態。《中國地名大會》入選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 北京地名與地域文化
    其中一些地名與一定的史實相聯繫,如「四川營」就是歷史上秦良玉率蜀軍駐紮的地方,「安瀾營」是明代南方少數民族俘虜獲得赦免以後的安置地。(二)受方言影響產生的地名北京地名的「泡子」,是「小湖」義。泡,《集韻》去聲效韻,水泉。今北京地名讀陰平,受東北方言影響。遼寧有「泡子沿、幹泡子」,吉林有「月亮泡」,黑龍江有「海蘭泡」。北京還有一個地名叫「太埠」。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古詩詞中的地名梳理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古詩詞中的地名梳理 2019-11-22 15:11:38| 來源:中公教育 公共基礎知識是山東衛生事業單位考試中的重要部分
  • 北京地名的偽俗詞源舉隅
    在北京古今地名中,牛欄莊到六郎莊的漸變,廣寧門與彰義門及廣安門的關係,四川營與棉花胡同的命名緣由,正是對以上三種詞源基本特徵予以體現的典型例證。關鍵詞:北京;地名;偽詞源;俗詞源探討地名語詞的起源及其演變過程,對這類專有名詞進行追根尋源與正本清源,是地名學與詞源學共同的任務。
  • 北京中關村的地名來歷
    今天的北京中關村,已經成為了高科技的代名詞。一說起中關村,那感覺就跟美國的矽谷差不多,這裡經常出入的都是電腦網際網路玩的賊溜的人,滿街林立的都是高科技公司的牌子。那麼,刨根問底,追本溯源,「中關村」這個地名,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那就有得說了。
  • 夜讀湖州|古村的名字
    夜讀①|夜讀②|夜讀③|夜讀④夜讀⑤|夜讀⑥|夜讀⑦|夜讀⑧在「大白諸沈安,羅大新涇潘」的地名歌謠中,自大錢漊以東,有三十六個自然村以漊命名。諸如緊傍南太湖的大漊、潘漊、義皋漊、伍浦漊,一直到江蘇的吳漊,織裡境內有20個村莊冠以漊字。2016年冬,太湖漊港成功申報世界灌溉遺產後,這個「漊」字更是揚名天下了。太湖漊港,塘浦圩田是特色。圩做地名的就更多了,如「謙四圩」「音四圩」,「河蕩圩」「林圩」「增圩」「陳家圩」「官田圩」「西塍圩」等。
  • 雜談北京的地名、字號
    王寡婦胡同改為王廣福胡同…… 圖片說明:明清時期從事生豬的交易市場以墳墓為地名的也不少,如 公主墳,八王墳 、索家墳…… 新中國成立後,把城牆扒開個豁子,起的地名也不少,如北小街豁口、新街口豁口、十條豁口…… 等等,北京的胡同地名數不勝數,都有自己的傳說典故,這就是北京的胡同文化 …… 上世紀六十年代,北京的許多地名都改名了,比如 東交民巷 改為反帝路、東直門北中街改為反修路
  • 趣味猜謎|推遲典禮 北京地名
    先有謎語後有詩,猜起謎語美滋滋~忙碌的生活中, 和親朋好友一起抽個時間猜謎語,放鬆身心,趣味一刻!話不多說,來看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怎樣的趣味謎面呢?
  • 北京地名|玉泉山靜明園
    北京地名地名是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承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北京也不例外。如果說北京城是座開放的博物館,「地名」就是各種「陳列品」的說明書。近年來,北京市的地名保護與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三山五園「三山五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始建於清康熙時期,形成於乾隆時期。以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各歷史文化遺產的統稱。
  • 北京的地名,是一門玄學!
    北京的地名,真的是一門玄學!作為一個北京人,每天都離不開門:東直門、西直門、廣渠門、廣安門、地安門……每天活在被數字支配的生活中:三裡屯、五裡橋、五道口、六裡屯、六裡橋、八裡莊、十裡河、十裡堡……最讓人費解的,莫過於北京的
  • 北京地名 | 北新橋與新街口
    北京地名地名是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承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北京也不例外。如果說北京城是座開放的博物館,「地名」就是各種「陳列品」的說明書。近年來,北京市的地名保護與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