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文化館 | 中國傳統地圖的發展(上)

2021-01-08 澎湃新聞
掌上文化館 | 中國傳統地圖的發展(上)

2020-08-30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地圖出版集團 ,作者中國地圖出版集團

中國地圖出版集團

編制出版社會需要的各類地圖;出版測繪、地理專業圖書和兩專業的教材、教學參考書,以及有關的技術資料和工具書。

↑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

可快速關注我們

導 讀:

中國地圖文化館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投資興建,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以地圖和地圖文化為特色的公益性文化場館。

中國地圖文化館把「普及地圖知識,傳播地圖文化,宣傳國家版圖,展示地圖成就」作為建館的宗旨。

整個展館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展出近1500件展品,主要內容包括五大部分,分別是「地圖之用」「地圖之史」「地圖之學」「地圖之工」「地圖之光」,介紹了地圖的作用、起源、發展和技藝,匯聚了各個歷史時期最重要的地圖精品和複製品。

一起跟著「掌上文化館」欄目去逛一逛「神秘的」中國地圖文化館吧!(為何神秘,因為目前只接待團體預約,暫不對個人開放噢)

中國傳統地圖的發展 (上)

裴秀的「製圖六體」奠定了中國古代製圖的理論基礎。他採用的「計裡畫方」方法,影響了我國西晉至明末1400年間繪製地圖的格局。中國傳統地圖的繪製理論和方法在得到繼承和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先後出現了賈耽、沈括、朱思本、羅洪先等地圖學家,地圖的品種、數量也得到很大的發展。

1.裴秀及其「製圖六體」

裴秀(公元224—271年),晉代地圖學家,主持編制了《禹貢地域圖》18篇和《地形方丈圖》。他在總結前人製圖經驗的基礎上,創立了著名的地圖繪製理論「製圖六體」:分率、準望、道裡、高下、方邪、迂直。分率即比例尺,準望即方位,道裡即距離,高下即相對高度,方邪即地面坡度起伏,迂直即實地起伏距離同平面上相應距離的核算。

(圖片來自於中國地圖文化館)

2.敦煌星圖

敦煌星圖是敦煌經卷中發現的一幅古星圖(唐代,公元705—710年),是世界上現存星數最多的古代星圖之一。該圖共繪出1350多顆星,在中國古代地圖史和天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現藏於倫敦大英博物館。

星圖從12月開始,按照每月太陽所在的位置把赤道帶附近的天區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投影到一張長方形的平面圖上。每月星圖下方的文字,說明了太陽在二十八宿的宿次,黃昏和傍晚出現在正南方的星宿;每月星圖之間的文字說明了十二次起點和終點的度數。北極附近的紫微垣以北天極為中心投影到一張圓形的平面圖上。簡單地說,就是把北天極附近的星畫在圓圖上,把赤道上空的星畫在橫圖上。這種畫法是現代星圖的鼻祖。

(圖片來自於中國地圖文化館)

(圖片來自於網絡)

3.九域守令圖

《九域守令圖》是中國現存最早以縣為基層單位的全國行政區域圖(宋代,公元1080—1086年),為中國現知立石最早的石刻地圖。該圖於1964年被發現,現存於四川省博物館。

該圖山脈用寫景法表示,河流用單曲線勾繪。河名加框標註在河的上源。除河套以上的一段黃河河道畫得不夠準確外,其他江河的平面圖形,以及府、州、縣的相對位置,大體正確。使用文字圖例表示行政區名級別的高低。

(圖片來自於中國地圖文化館)

4.平江圖

《平江圖》按一定方位和比例真實地反映了宋代平江府(今江蘇蘇州)的概況(宋代,公元1229年),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碑刻城市平面圖。

該圖在繼承中國古代城市地圖傳統畫法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採取了平面與立面相結合的形式,兼顧了地圖的平面精度和建築物的立體效果。地圖內容豐富,所繪人文景觀、自然景觀達640餘處,標註名稱的有610餘處。這幅地圖是由當時的知府主持繪製的,標註了與官府地方治理有關的軍政機構、寺廟庵齋、橋梁和坊等地名570多個。

(圖片來自於中國地圖文化館)

5.靜江府城圖

《靜江府城圖》是由胡穎主持繪製,中國現知古代最大的城市平面圖(宋代,1272年),又稱桂州城(今桂林市)圖。刻於廣西桂林鸚鵡山南麓石崖上。地圖高3米多,寬將近3米,地圖共有110多個地名。其中,軍事機構設施就有60多個。

該圖突出了城北軍事防區和城南官署、居民區,是一幅帶有鮮明軍事性質的地圖。究其原因,當時蒙古兵已經入侵南宋,正在攻打南寧,鎮守桂林的南宋官員興工動土,修築靜江府城池,其目的是應該是為了防禦蒙古軍隊的南侵。

(圖片來自於網絡)

原標題:《掌上文化館 | 中國傳統地圖的發展(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掌上文化館 | 中國傳統地圖的發展(中)
    掌上文化館 | 中國傳統地圖的發展(中) 2020-09-11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掌上地圖館 | 中國傳統地圖的發展(下)
    ↑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導語:中國地圖文化館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投資興建,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以地圖和地圖文化為特色的公益性文化場館。中國地圖文化館把「普及地圖知識,傳播地圖文化,宣傳國家版圖,展示地圖成就」作為建館的宗旨。
  • 掌上地圖館 | 西方近代地圖發展(上)
    整個展館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展出近1500件展品,主要內容包括五大部分,分別是「地圖之用」「地圖之史」「地圖之學」「地圖之工」「地圖之光」,介紹了地圖的作用、起源、發展和技藝,匯聚了各個歷史時期最重要的地圖精品和複製品。一起跟著「掌上地圖館」欄目去逛一逛「神秘的」中國地圖文化館吧!
  • 科普| 西方近代地圖發展(中)
    整個展館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展出近1500件展品,主要內容包括五大部分,分別是「地圖之用」「地圖之史」「地圖之學」「地圖之工」「地圖之光」,介紹了地圖的作用、起源、發展和技藝,匯聚了各個歷史時期最重要的地圖精品和複製品。一起跟著「掌上地圖館」欄目去逛一逛「神秘的」中國地圖文化館吧!
  • 中國文化館協會,引領文化館行業發展
    2019年11月21日,中國文化館協會(簡稱「協會」)換屆大會暨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審議通過了《中國文化館協會章程》和《中國文化館協會會費標準及管理辦法》修訂案,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五年了!一起來細數中國文化館協會的發展2014年9月11日在北京成立。
  • 掌上寶地球公眾號,掌上寶地球地圖下載,掌上寶地球軟體安裝教程
    掌上寶地球公眾號,掌上寶地球地圖下載,掌上寶地球軟體安裝教程這款地球軟體是一個獨特的測繪和標記程序,使用合成圖像形成一個全面的,互動的地球地圖。
  • 掌上超聲如何助力介入科發展
    介入放射學是和影像診斷緊密結合的診療體系,一直關注著國內外影像技術進展的邵國良教授,很早就注意到了掌上超聲這一產品。在一次學術會議上,邵國良教授參觀了思多科的掌上超聲展臺,這款可以媲美中低檔大型超聲成像質量的掌上超聲引起了他的注意。此後,這款掌上超聲產品便進入了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按介入科試用。
  • 東豐縣文化館:中國傳統山水畫
    中國傳統山水畫課程介紹中國山水畫簡稱「山水畫」。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但尚未從人物畫中完全分離。隋唐時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於成熟,成為中國畫的重要畫科。傳統上按畫法風格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
  • 中國文化館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由於受到傳統運行模式的影響,截至**的文化館之間依然存在著封閉的特徵,同城區間群眾接受著不均等的文化服務。隨著網際網路所帶來的開放、合作、共享觀念的普及,加上國家「十二五」規劃把文化館的數位化、網絡化建設納入其中,以及《文化部關於加強公益性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對公益性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出重要部署,數字文化館建設成為文化館新型的服務方式,未來數字文化館發展前景廣闊。
  • 國產掌上電腦多品牌競爭
    在國外掌上電腦發展的壓力和推動作用下,國內掌上電腦也逐步走過了啟蒙期和普及期,積極的步入了增長成熟期,逐步由恒基偉業和名人雙雄爭霸時代過渡成為一個多種品牌分割的格局,除了「老大哥」恒基偉業和名人外,國內還有聯想、海爾、長城、TCL等廠商的強力介入,由於多種力量的參與,國內掌上電腦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 地圖的歷史⑥︱遊走在製圖學與山水畫之間的中國傳統地圖
    之所以現在的大眾對古代中國的製圖學成就知之甚少,最大的原因恐怕有二:第一是相比於西方世界,古代中國留存下來的地圖文物實在是不多,比如從東晉一直到唐朝中後期,中國拿得出手的地圖類文物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第二是傳統地圖發展到後期,引入了過多的美學元素,尤其是山水畫的技巧,從而削弱了其科學性。
  • 地圖的歷史⑥︱遊走在製圖學與山水畫之間的中國傳統地圖
    當地圖在歐洲人和阿拉伯人的筆下變得越來越精美、準確的時候,在亞州東部廣袤的中原地區,古代中國的傳統地圖也在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探索著自己的發展道路。有的人認為古代的中國只有「算術」和「技術」,而沒有「數學」和「科學」。這其實有一定的偏見,因為古代中國的傳統製圖學裡,就有大量數學和科學的應用。
  • 全球與中國文化館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由於受到傳統運行模式的影響,截至**的文化館之間依然存在著封閉的特徵,同城區間群眾接受著不均等的文化服務。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全球與中國文化館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 2020年版中國文化館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由於受到傳統運行模式的影響,截至**的文化館之間依然存在著封閉的特徵,同城區間群眾接受著不均等的文化服務。  第一節 中國文化館發展總況.>  第二節 中國省級文化館發展現狀調研中    一、中國省級文化館發展總況國      1、中國省級文化館發展規模產      2、中國省級文化館從業人員數量業
  • 文化館「十四五」轉型發展之思
    從法律規定層面,可以準確定義文化館職能。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第二十七條指出:「各級人民政府應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設施,促進優秀公共文化產品的提供和傳播,支持開展全民閱讀、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藝術普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全民藝術普及和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文化館的社會職能第一次通過法律被明確下來。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應積極探索中國傳統音樂在中華文化傳承過程中的重要意義,通過新的技術手段與理念認知,從更廣泛的角度看待傳統音樂範疇的具體指向,匯聚各方資源做好傳統音樂類非遺普查,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 湘商文化館策劃專家座談會在長沙召開
    8月6日下午,湘商文化館策劃專家座談會在長沙華雅召開新時代的湘商已崛起為建設富強中國的重要力量,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國內湖南商會有400多家,海外湖南商會40多家,湘商總人數超過500萬,總產值達數萬億元。湘商遍布世界各地,迄今尚無自己「共同的精神家園」。面對創業新形勢,湘商傳媒集團發起倡議聯合一批有情懷的傑出湘商,共同打造一座標誌性的「湘商文化館」,展現湘商精神風貌,進一步整合湘商資源,凝聚湘商人心,弘揚湘商精神。
  • 我市文化館系統在全省文化館館長會議上全市文化館載譽而歸
    近日,由江西省文化館主辦的全省文化館館長會議暨館長業務培訓班在南昌開班。會上對全省文化館2020年的各項工作進行了表彰,我市各級文化館喜獲諸多榮譽:1.吉安市文化館、安福縣文化館、新幹縣文化館、永豐縣文化館、吉安縣文化館、峽江縣文化館榮獲2020年「百姓大舞臺,大家一起來」優秀組織獎;2.嚴二姑(安福縣文化館)、楊雯(新幹縣文化館)等十位同志榮獲2020年「百姓大舞臺,大家一起來」先進個人;3.吉州區習溪橋街道廣場社區藝術團、遂川縣紅色藝術隊
  • 「黃金十年」陸勇昌:書寫文化館事業發展新篇章
    貴州省文化館館長陸勇昌說,文化館作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骨幹力量,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是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主要載體和標識,是社會事業發展進步的體現,具有十分重大的社會意義。黃金10年,貴州省群眾文化事業發展大踏步向前。一是文化品牌創建取得豐碩成果。
  • 網絡公益 | 北辰區文化館書法線上直播開課啦~
    網絡公益 | 北辰區文化館書法線上直播開課啦~ 2020-07-22 17:0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