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家園」---曾成鋼雕塑作品展》在福州揭幕

2020-12-17 當代藝術評論

為慶祝祖國70華誕,由中國雕塑學會、福建省文聯共同主辦的《獻禮建國70周年--「中華家園」曾成鋼雕塑作品展》5月12上午在福州市朱紫坊展覽館開幕。

曾成鋼先生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清華美院博士生導師,是蜚聲海內外的著名雕塑藝術家。他為中央黨校創作的表現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戰友》、為恩格斯故鄉德國伍珀塔爾市創作的《恩格斯》等大型雕塑作品,均代表了其在國內外雕塑界的影響和地位。

此次來榕首展的56組民族大團結銅質組雕由曾成鋼歷時4年8個月創作完成,以每個民族一男一女載歌載舞的造型,栩栩如生的表現了民族大團結的主題。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華誕。70年間,中華民族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統和大團結,56個民族和諧相處,共同發展,成為人類歷史上民族團結的典範,造就了多民族共存共榮的輝煌時代。在慶祝祖國70華誕前夕舉辦此展,既可為祖國慶生營造良好政治氛圍,亦可讓福建省觀眾領略雕塑大師高超的藝術造詣。

作為一名優秀的雕塑藝術家,曾成鋼先生的作品具有鮮明的特點和風格,他的作品極具張力,蒼勁有力的紋理似乎在發出吶喊,讓人在視覺上產生強烈的震撼。他把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情趣與西方雕塑的空間形體進行了創造性的融合轉換,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語言,進而給雕塑賦予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此事雕塑藝術數十年來,曾成鋼先生獲得了豐碩的藝術成果。他的《鑑湖三傑》曾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金獎,《龍舟》曾獲全國體育美展一等獎,《聖火接力》獲國際奧林匹克體育與藝術展銀獎,《蓮說》獲得青年藝術家作品獎和德國北方藝術大獎;他曾被提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藝術獎候選人,是中國文聯「德藝雙馨」藝術家,浙江省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四個一批」人才。國家博物館《愚公移山》巨型浮雕,恩格斯的故鄉的《恩格斯銅像》,中央黨校的《戰友》等作品的一刀一削,一鏤一划,無不浸透著他對藝術的熱忱和成就。他的作品立足中國,既關注傳統雕塑,也積極吸收西方雕塑精髓,努力在創作實踐中建立中國的雕塑形式語言體系。他認為,中國傳統雕塑充滿著剛健、凝重、古拙,甚至是強悍的霸氣。這種霸氣正是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和精神氣質的表現,是人對物質世界和自然對象徵服意志的體現,是富有生命力的積極進取的精神。

此次展覽為期一個月,福建的同行和社會各界將有幸在此期間細細品味和了解曾成鋼先生對雕塑藝術的領悟和理解。(林文彬訊)

背景資料:

研究方向:中國傳統雕塑語言現代轉化研究

學術主張:立足中國,關注傳統雕塑,並積極吸收其養料,努力在創作實踐中建立中國的雕塑形式語言體系,這是曾成鋼一直來所探索與追求的。他認為,中國傳統雕塑,充滿著剛健、凝重、古拙,甚至充滿一種強悍的霸氣。這種霸氣正是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和精神氣質的表現,是人對物質世界和自然對象徵服意志的體現,是十分富有生命力的積極進取的精神。

中國藝術形式和藝術思想是產生於中國文化意識的土壤上的,只有對中國文化意識的深刻領悟,對中國藝術的特有形式才能有真實理解。事實證明,某些最前衛、最激進的藝術形式裡,常常就有最原始、最富民族特色的成分,而最原始、最富民族特色的形式可能包蘊著一個時代最為前衛最為先鋒的課題。

在世界文化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對中國文化傳統的發現和再認識,促使其在當代條件下積極轉化,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當代性的雕塑體系是中國雕塑面臨的重要課題。中國傳統雕塑的現代轉化是一個延續了幾代人的研究方向,對他的研究將會加強這一重大課題的發展和推進。

曾成鋼部分榮譽:

1992年 被提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藝術獎候選人

1998年 被上海市政府授予「為上海龍華建設做出特殊貢獻者」稱號

1998年 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

2000年 被評為「浙江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4年 全國九屆美展擔任全國雕塑展區評委

2004年 全國十屆美展擔任全國雕塑評委

2004年 策劃並擔任全國第三屆城市雕塑建設成就展評委

2004年 獲得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獎」

2005年 被評為全國「四個一批」人才

2007年 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8年 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2008年 擔任十一屆全國美術展覽雕塑展區評委主任

參展及獲獎:

1989年 《鑑湖三傑》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金獎(中國北京)

1989年 《鑑湖三傑》獲劉開渠雕塑藝術基金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90年 《龍舟》獲二屆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一等獎(中國北京)

1992年 《遠古神話-后羿射日》獲永芳基金獎(中國杭州)

1993年 《起舞》獲全國二屆城雕優秀作品評比優秀獎(中國北京)

1994年 《梁山好漢-提轄魯智深》獲首屆西湖美術節金獎(中國杭州)

2000年 《梁山好漢系列4件》參加中國當代雕塑展,作品(之一「提轄魯智深」;

之二「行者武松」;之三「九紋龍史進」;之四「黑旋風李逵」)(法國巴黎)

2001年 《空谷》參加2001年西湖國際雕塑邀請展(中國杭州)

2003年 《遠山的呼喚》參加首屆北京國際美術作品雙年展(中國北京)

2003年 《精靈系列 青蛙》參加首屆臺灣國際袖珍雕塑展(中國臺灣臺北)

2003年 《天空》參加韓國第十四屆國際雕塑邀請展(韓國斧山)

2004年 《秋收起義》浮雕參加第三屆全國城市雕塑成就展 優秀獎

2004年 《聖火接力》獲國際奧林匹克體育與藝術展二等獎

2004年 《秋收起義》獲第三屆全國城市雕塑成就展優秀獎

2005年 《遠古回音》參加第二屆北京國際美術作品雙年展(中國北京)

2007年 《蓮》中國長白山國際雕塑創作營(中國長白山)

2008年 《蓮說》參加第三屆北京國際美術作品雙年展,獲青年藝術家作品獎(中國北京)

2008年 《蓮說》參加「中國姿態.首屆中國雕塑大展」

2009年 「工業記憶」上海市雕塑作品展

2010年 第二屆中韓雕塑作品交流展

2011年 《愚公移山》永久陳列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1年 《大覺者》參加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水木清華.國際校園雕塑大展」

2011年 《山神》蕪湖首屆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 特殊榮譽獎(中國安徽)

策劃組織的主要展覽:

1992年 第一回當代青年雕塑家邀請展(中國杭州)

2000年 第二回當代青年雕塑家邀請展(中國杭州-青島)

2000年 2000西湖國際雕塑邀請展(中國杭州)

2001年 2001西湖國際雕塑邀請展(中國杭州)

2004年 全國第三屆城市雕塑建設成就展,任策劃組織執行主任

2005年 「雕塑百年」展(中國上海)

2006年 上海多倫路中國文化名人肖像展(中國上海)

2007年 城市與雕塑對話——迎世博城市雕塑國際邀請展(中國上海)

2007年 綠色雕塑與環境——實驗作品邀請展

2008年 中國姿態.首屆中國雕塑大展(中國七城市巡展)

2008年 金屬之聲.首屆中國雕塑學術邀請展(中國北京)

2008年 百年奧運—同一夢想(中國北京)

2009年 「工業記憶」上海市雕塑作品展

2010年 第二屆中韓雕塑作品交流展

2011年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水木清華.國際校園雕塑大展」

相關焦點

  • 用雕塑講述民族團結故事 《「中華家園」——曾成鋼雕塑作品展》在...
    《「中華家園」——曾成鋼雕塑作品展》在福州開展(央廣網記者 張子亞 攝)  央廣網福州5月13日消息(記者張子亞)為慶祝祖國70華誕,由中國雕塑學會、福建省文聯共同主辦的《獻禮建國70周年——「中華家園」曾成鋼雕塑作品展》5月12上午在福州市朱紫坊展覽館開展,此次展覽為期一個月。
  • 曾成鋼:用雕塑講述民族團結故事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中國雕塑學會、福建省文聯共同主辦的《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華家園」曾成鋼雕塑作品展》於5月12在福州市朱紫坊展覽館開幕。  曾成鋼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清華美院博士生導師,是蜚聲海內外的著名雕塑藝術家。
  • 曾成鋼:籌建「中華家園主題雕塑」
    60多年後的今天,應當建立一座雕塑,作為對全國各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園的總結和肯定,作為向世人展現中華民族朝氣蓬勃和自強自信的源泉,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誌。這將會對各族人民開創美好生活,共鑄中國夢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 其次,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60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和睦相處、和衷共濟,開創了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 第二十屆中國長春國際雕塑作品邀請展揭幕
    21日,第二十屆中國長春國際雕塑作品邀請展揭幕。來自8個國家的27件(組)作品方案入選,入選雕塑將永久展陳於長春市人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兩側。長春市委書記王凱、市長劉忻及摩洛哥雕塑家伊克拉姆·卡巴依女士共同為展覽揭幕。
  • 「冰雪緣·雕塑情」第五屆中國長春國際冰雪雕塑作品邀請展揭幕
    」第五屆中國長春國際冰雪雕塑作品邀請展揭幕儀式在長春雕塑博物館舉辦。揭幕儀式由長春世界雕塑園副園長唐繼紅主持。」第五屆中國長春國際冰雪雕塑作品邀請展共徵集到360件作品方案,其中國際雪雕作品方案220件,國際冰雕作品方案140件。
  • 「無觀」蔣鐵驪雕塑作品展亮相中華藝術宮
    「無觀:蔣鐵驪雕塑作品展」於7月2日下午在中華藝術宮0米層15、16展廳隆重揭幕。  展覽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學院承辦,通過此展,觀眾將了解到蔣鐵驪的創作是如何以學院派嚴謹精密的形式主義研究為起點,走出了一條清晰而純粹的學術路線。  由上海文化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無觀——蔣鐵驪雕塑作品展」,緣起於上海文聯優秀藝術家推介計劃。
  • 曾成鋼:中國雕塑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圖)
    圖為曾成鋼的雕塑作品《月光》。圖片為受訪者提供。     7月至12月,「國博百年·中國雕塑百年作品展」在京展出。此次雕塑展匯聚了中國百年來190多位藝術家共計223件雕塑作品,其豐富性、系統性堪稱空前。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曾成鋼。    目前中國雕塑的特點    記者:此次雕塑展的主題是「融匯與屹立」,如何理解?
  • 第三屆平遙國際雕塑節藝術家介紹——曾成鋼《蓮·水》《蓮說》
    本科前後在工廠生產一線、企業基層的工作經歷也是曾成鋼創作背景中極為寶貴的人生財富。如今,其國內重要美術學院的學術和社會職務使他有了更高的視野和理想。曾成鋼的人生和藝術與國家改革開放發展的時代背景緊密結合,火熱的生活體驗和深入的東西方學術交融成就了他藝術人生的基本框架,這是一般人不具備的。
  • 中華民俗節日剪紙藝術作品展亮相福州
    中華民俗節日剪紙藝術作品展亮相福州 2017-10-24 16: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曉     10月24日,中華民俗節日剪紙藝術作品展在福州福建省海絲藝術館開幕
  • 李璋高「大象無形」中國白藝術作品展圓滿落幕!
    大象無形—李璋高「中國白」藝術作品展於7月20日圓滿結束。本次展覽在恭王府抱廈廳展出,6月1日持續至7月20日,為期五十多天。由於展出效果極好,期間兩次延長展期。展覽時間參觀人數達到一百五十多萬人!所展出的四十件作品全都被恭王府收藏!
  • 中華文脈 寫意之美—吳為山歷史名人雕塑作品展亮相國家大劇院
    9月26日下午,由國家大劇院主辦的「中華文脈 寫意之美——吳為山中華歷史文化名人雕塑作品展」在國家大劇院東展覽廳開幕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與展覽作者吳為山教授共同為展覽揭幕。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朱敬、國家大劇院副院長王誠,以及來自相關藝術機構的嘉賓、藝術家、在京媒體共同出席了開幕儀式。「中華文脈 寫意之美——吳為山中華歷史文化名人雕塑作品展」主要展出了吳為山歷經30餘年積累創作的中華歷史文化名人雕塑70餘件。這些雕塑作品通過對歷史人物意象性的塑造,展現出中國文化深層的內在精神與文化底蘊。
  • 溫州國際雕塑大展亮相黃石山雕塑公園
    一件件精美的雕塑作品將溫州的城市文化精神呈現在市民眼前。一件件精美的雕塑作品將溫州的城市文化精神呈現在市民眼前。「中國姿態·中國雕塑大展」由中國雕塑學會創辦於2008年,是目前國內唯一以「中國雕塑大展」命名的雕塑類展覽,其專業性、學術性和前瞻性領跑國內同類雕塑展。據活動主辦方介紹,本屆大展徵稿期間,共收到48個國家564人的1128件作品。
  • 中國美術館舉行法蘭西藝術院院士雕塑作品捐贈揭幕儀式
    中法兩國嘉賓為讓·卡爾捐贈的大型雕塑銅像《沐浴陽光的牛》揭幕。(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揭幕儀式後,中法兩國嘉賓與捐贈銅像作品合影留念,出席儀式的法方嘉賓有法國駐華大使羅梁(右一)等人。(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中國日報11月25日電(記者 姜東)2020年11月25日,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沐浴陽光的牛》向中國美術館捐贈揭幕儀式在中國美術館雕塑園舉行。
  • [吉林行]千件作品亮相中國長春國際雕塑展[圖]
    長城網9月2日長春電(夢楠)9月1日,第12屆中國長春國際雕塑作品邀請展在吉林省會長春隆重揭幕。本屆雕塑展的主題為「創新·跨越·夢想」,匯聚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103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名藝術家提交的作品1200多件,最終評選出108件優秀作品參展。
  • 新文科建設下的 「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開幕
    在上海美術學院建設世界一流的美術學院的戰略目標下,由中國雕塑學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美術學院共同主辦、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和上海美術學院雕塑系承辦的「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於2020年12月8日下午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美術(中國畫、雕塑、漆畫)作品...
    2019年10月24日,由中國美協與海瀾集團合作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美術(中國畫、雕塑、漆畫)作品展」在海瀾美術館開幕。本次活動由「中國美術名家作品邀請展」、「時代經典」——2019中國雕塑學術邀請展」、「首屆全國漆畫屏風作品展」三個大型展覽組成,作為向祖國的獻禮。
  • 《巧手神韻——劉秀蘭雕塑藝術作品回顧展》在校博物館舉行
    《巧手神韻——劉秀蘭雕塑藝術作品回顧展》在校博物館舉行 來源:校博物館   時間:2020-09-17  瀏覽:
  • 長樂籍臺灣著名雕塑家陳一帆雕塑藝術人生展開展
    福州新聞網7月2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文 楊勇/攝)陳一帆雕塑藝術人生展,昨天上午在長樂區博物館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展出。據悉,作為臺灣當代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陳一帆曾長期擔任臺灣雕塑學會負責人,一生參與舉辦眾多展覽,但自己想辦個展的計劃持續六十年未實現,昨天他的家鄉人幫他實現了這個心願。
  • 2020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即將啟幕
    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大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作品徵集活動」圓滿結束,此次青少年雕塑大展共收到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湖北、山東、廣西、西寧、四川等地的小作者2136人來稿,報送4605件/組作品。
  • 第八屆「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優秀方案展開幕
    12月13日上午,2020「轉化·創造」中國·蕪湖第八屆「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優秀方案展,在蕪湖市雕塑藝術館展出。現場展出了從1000多件徵集稿中遴選出來的43件優秀雕塑作品的小稿,經過現場的展示、評比和討論,還將篩選掉其中的數件雕塑作品。本次大展的主題是「轉化·創造」。記者在現場看到,形態各異、材質不同的43件優秀雕塑作品的小稿,被陳列在雕塑藝術館的四周,大展組織方邀請了一批專家和學者在現場對作品進行「挑刺」(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