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冕寧縣城以東20公裡,林壑幽深、古木蔥蘢的小相嶺西麓深山中,有一個遠離塵囂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古老寺院――靈山寺。
靈山寺因背依靈山而得名。有「天下第一靈,川南第一山,攀西第一寺」之譽,以 「靈驗」著稱,山秀、水碧、寺奇。
景區包括前山景區和後山景區兩大部分。前山景區以靈山寺為中心,包括鸚哥山嘴、洗腳河等多個人文景觀在內的20平方公裡區域;後山景區指靈山寺背後,以冰川湖泊群、杜鵑林帶、原始森林等自然生態風光為特色的30平方公裡秀美山水。
靈山寺曾經浩劫,近年來重修。寺廟在靈山山麓的椅形臺地上,座南朝北,以靈山為背,藥溝山為屏。
靈山寺正殿與前殿及中廂之間為大天井,左右中廂、邊廂與正殿及前廳、前殿之間構成四個小天井,殿門與前殿及中廂、左右下廳之間構成三個小天井。七個小天井環抱大天井,整個寺院呈「七星抱月」狀。由下而上依次為山門、大雄寶殿、四大天王殿、涼亭、八角塔、功德碑、古松、祖師殿等。
山門外邊有6棵蒼勁挺拔的參天古松,粗有三四人合抱者,樹齡至少在兩百年以上。它是靈山寺最主要的標誌。
自清末起靈山寺就香火鼎盛,一年四季香客遊人不斷,農曆七月是廟會期,廟堂內外,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靈山寺不僅香火旺盛,風景也極為迷人。靈山背靠小相嶺,傍依安寧河,主峰海拔4140米,屹立於靈山寺後,林木幽深,泉水清澈,風景如畫。尤為五月,後山杜鵑爛漫,一簇簇,一片片,形成萬畝花園,開遍山間湖畔。
傳說
清乾隆間,和尚楊學信雲遊途徑冕寧,觀有祥雲籠罩,往視,為靈山奇峰異景所動,遂確定建廟靜修。歷時15年建成靈山寺,楊學信便被其第子和香客尊之為開山祖師--楊祖師。楊祖師端坐圓寂於寺中,終年56歲。7日後,其第子啟龕視之,但見滿面笑容,宛然如生,即將肉身移至佛堂,長期供奉。1964年楊祖師的肉身被兩位信眾偷運到西昌禮州,破四舊時被火化。
據說,天下的韋陀都是站立姿勢,唯有靈山寺的韋陀是坐像,因為靈山寺本來清淨,不勞韋陀虎視眈眈地站著護法。
到靈山寺敬香,有一個說法,就是自己敬的香火,千萬不要讓他人接火。如果不小心被他人接了火,你的財氣、運氣等就會被別人接走,所以,到靈山寺敬香,一定要等自己敬的香火全部請完了再走。
主要景觀
山門
為琉璃瓦蓋的雙層飛簷,雄踞於九十九級臺階之上屏風後,與門前綠樹相映,同寺後的靈山並峙。屋脊雙龍戲珠,深綠色寶鼎正好與靈山人字山頂相對應。朝雲晚霧及夜間七彩燈光下,十分雄偉輝煌。
古松
山門前蒼勁挺拔的六棵古松(現為五棵),高十餘丈,胸徑都在一米上,據說為楊祖師建造靈山寺竣工時栽植。
大雄寶殿
靈山寺主體建築,寬敞宏大,結構莊嚴,前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兩邊是十八羅漢,後殿供奉靈山寺開山祖師楊學信的木刻偶像。面對大佛是坐著的韋陀護法神像。
耍石
在祖師殿右側東400米的沙石路下邊,臨溪而立,如八仙桌,高約3米,頂圓而平,寬2米餘。傳說為楊祖師建寺、坐禪之餘休息之所。
向陽坪瀑布
在靈山寺東4公裡處。山溝斷崖如削,瀑布凌空而下,如布、如簾、如練,頗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巖間水霧瀰漫,常因陽光照射而彩虹隱現,蔚為壯觀。
連三海
位於靈山寺後山,由3個連在一起的高山湖泊組成,海拔從3950米到4050米。海子由獨立山峰所包圍3個湖泊形態各異,湖水清澈,天光雲影,蔚然生秀。其中一湖,有一道冰川通向湖心,將湖面一分為二,景象頗似太極圖,尤為壯觀。
紅海
紅海,亦名金海。位於靈山主峰東麓,因海區為紅色火成巖,遠觀海水呈紅色,故名。海拔約4000米,呈腰子狀,分上下兩個海子,面積每個約百餘畝。湖的四周峰如玉筍,淡雲飄過,水天一色,呈金黃色。
墨玉海
墨玉海,即墨海,位於靈山河正溝源頭,海拔約3500米,形似葫蘆。 海的南北山峰突兀高聳,盛夏仍白雪皚皚;東邊山坡緩緩伸向天際。
海水遠觀為黑色,近視則清澈透明,由三方石縫中滲出的冰川、白雪融水匯成,可謂一塵不染。岸邊時有杉木魚跳躍。
自駕指引
經成雅、雅西高速到達冕寧,下高速後沿路標指引,行駛約10公裡到達靈山景區遊客中心,轉乘景區大巴,或徒步到達靈山寺。全程368公裡,行車4小時多。
後山連三海等景點目前尚未開發,公路只到達靈山寺,從靈山寺到連三海需徒步登山,要有一定的體力和戶外越野經驗,最好在當地請個嚮導。
住宿推薦
冕寧縣城可住宿,靈山寺附近有靈山彝棲酒店和農家樂。
冕寧賓館(二星級),縣城人民路155號
郵緣賓館(二星級),縣城北街106號
錦屏大酒店,縣城群裕路100號,是目前冕寧檔次最高的酒店
靈山彝棲酒店,由18棟獨立的具有彝家建築特色的小樓組成,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比較適合自駕的遊客
圖片來源:黃紅斌、老蔣、星星伴月明、眼鏡蛇、四川旅遊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