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著四大怪的靈山寺

2020-12-13 洛城古韻

在洛陽西南,宜陽縣城西7.5公裡的地方,緊靠洛河流域,有一座山叫做靈山,相傳周靈王依山為陵,自古多少盜墓賊都沒有找到墓道,靈山寺建於靈山半山腰,原名:報恩寺、報忠寺,後來因為在靈山改名為靈山寺,建於明朝憲宗十七年1481年,距今500多年,也是唯一坐南朝北的寺院。

翳然亭記,西側黃帝山峻峭入雲,東側雞冠山巍巍壯觀,靈山宛如兩山拱抱的一顆明珠,蒼然獨秀。靈山寺因山而建,坐南朝北,洛河南的周山公園遙遙相望,俯瞰洛陽城。靈山寺自古松柏茂密,因在山上看上去白雲藍天,傍晚雲煙縹緲,對面洛河,寺內殿堂莊嚴,自古被譽為中原明寺。

靈山寺內,千年銀杏樹,每當秋季的時候,掛滿銀杏,枝葉茂盛,雖然經歷千百年風雨,依然充滿生機勃勃,靈山寺歷代都有官府或者民間富商集資修建,供奉有:殿中供祀著重新金塑的四天王像,屹然而立。正中間為一彌勒佛像,高1.7米。二進是飛簷歇山頂的中佛殿(又名大悲閣),殿內供祀有1991年從國外運來的3尊緬甸玉石佛菩薩像,高1.6米,金碧輝煌,煥然一新。三進是廡殿頂式的大雄殿,殿內有5尊佛像,端莊慈祥,泥塑工藝精湛。中供釋迦牟尼佛,高約5米,左藥師,右彌陀,阿難和迦葉侍立兩側,各高2.2米。這組佛像系明代藝術佳品,幾經滄桑,至今完好無損

藏經閣是靈山寺儲放佛經的地方,千百年間有很多大師,來到靈山寺講解佛經,布施佛法。靈山寺有四大奇怪現象:寺門向北開二是寺院有山門三是佛像有鬍鬚四是佛院與尼姑庵相連。

相傳靈山寺的送子觀音很靈驗,很多遠方未孕的夫婦慕名而來,這是送子觀音的塑像,莊嚴而慈善,手中抱有孩子。

千百年多少遊客香客、善男信女來到靈山寺祈福、求子,靈山寺因在山中,形成獨有的八大景觀:懸崖垂繡,仙掌石棲,慶去洞布,翠停息機,孤峰遠眺,山擬鷲嶺,洛溪眾環,澗號泉鳴。

靈山寺歷來有名人才子,詩人騷客、文人過客,前來題詞贈語,七級浮屠石塔,高丈餘,上刻有佛、菩薩、羅漢像30尊,石刻工藝精緻,類似洛陽龍門造像。

寺院後面便是靈山,相傳周靈王葬於此處,靈山寺在陵前,守護了千百年,站在靈山遙望洛陽城,沿洛河洛河風光一眼望去,甚是輝煌。

相關焦點

  • 河南洛陽的靈山寺,有著多年歷史,是我國4A級景區
    洛陽靈山寺(原名報忠寺、報恩寺)位於河南洛陽西邊的宜陽縣,始建於公元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了,目前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鳳凰泉有一座三面觀音像,手中懷抱著幼童,並被當地人稱為靈山寺是百姓心中祈福求子的地方,有著很高的評價。在玉佛殿還有一顆千年銀杏樹,至今還生機勃勃,掛滿了許多紅色許願條,這棵樹長相奇特,樹上有疙瘩和乳狀的東西,寓意千年疙瘩萬年母,母抱子,子扶母,更適應了大家求子很靈的意願。
  • 靈山寺:「天下第一靈」靈不靈?
    由下而上依次為山門、大雄寶殿、四大天王殿、涼亭、八角塔、功德碑、古松、祖師殿等。  到靈山寺敬香,有一個說法,就是自己敬的香火,千萬不要讓他人接火。如果不小心被他人接了火,你的財氣、運氣等就會被別人接走。所以,到靈山寺敬香,一定要等自己敬的香火全部請完了再走。
  • 靈山寺:一泉如佛潤天下
    四十八願度眾生 拾級而上,走過480個臺階,就到了靈山寺山門前。 四十八願度眾生。480個臺階,緣於佛法,也緣於一個夢,靈山寺住持釋剛延的一個夢。 接受採訪時,釋剛延談起了修建臺階的緣由。
  • 信陽靈山寺
    千年古剎靈山寺始建於北魏,距今有1500餘年歷史。唐朝寺院改為「靈山寺」,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皇姑故後聖上前往降香,封為「國廟」;明朝朱元璋敕封「皇廟」。其地山勢奇偉,林木蔥茂,寺宇掩藏。 靈山寺,位於信陽市羅山縣境內,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勝地。 靈山寺山上共有七寺三庵,包括靈山寺、金頂寺、中佛寺、白佛寺、白雲寺、龍牙寺、險石寺、圓通庵、福全庵、延壽庵。
  • 河南信陽 佛教傳入我國較早的寺院靈山寺
    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靈山寺住持僧杲英赴印度研究佛學,帶回梵石釋迦牟尼造像及十八羅漢造像等,並對該寺再次重修。據有關資料記載,靈山寺僧屬臨濟正宗支派。這座寺院由金鼎(又名少華山)、大寺、中、南、北、馬放溝等六部分組成,原有殿宇一百六十多間。朝拜、降香鼎盛之年可達三十多萬人。靈山寺建築布局結構嚴整,六座大殿依山勢呈梯形由低到高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
  • 走遍廣德:靈山之魂——靈山寺
    古時,山上有靈山寺、廣瑞禪院、龍王廟等古剎,現僅有遺址可尋。尚有普賢臺、解慍臺、棋盤石、讀易洞、雲錦泉、不老泉等勝跡,可供探奇訪幽。靈山真境,廣德十景之一。如今已經開發成國家3A級風景區——靈山風景區。靈山風景區風光旖旎,融山、水、石、瀑、寺、林、洞於一體,其中千年古剎——靈山寺,是靈山之魂——
  • 靈山寺:前山拜佛後山「觀海」
    靈山寺因背依靈山而得名。有「天下第一靈,川南第一山,攀西第一寺」之譽,以 「靈驗」著稱,山秀、水碧、寺奇。  靈山寺正殿與前殿及中廂之間為大天井,左右中廂、邊廂與正殿及前廳、前殿之間構成四個小天井,殿門與前殿及中廂、左右下廳之間構成三個小天井。七個小天井環抱大天井,整個寺院呈「七星抱月」狀。
  • 洛陽「靈山寺」——感受不同朝代的遺風遺韻
    在靈山寺中我遊覽的第一處景致是這裡的山門,走進這裡是可以感受到一份別樣的建築美感的,這裡的寺廟是同別家的山門有所不同的,之前我遊覽過的山門都是正統的山門景致設立,而靈山寺的山門設計卻是別具一致的,這裡的山門是呈現著城樓狀的山門,除了這樣別具一格的山門呈現之外,我聽聞這裡的別致的風貌呈現之外,這裡的景觀還存有著一份歷史的風韻,在這裡的工作人員的介紹中我了解到這裡在明朝中期混亂的時期此處附近二十多個村子的居民都在這裡避難
  • 聆聽靈山寺佛音 開啟心靈的修行
    羅山靈山寺位於河南省羅山縣城澀港以南45公裡處,其地山勢奇偉,林木蔥茂,寺宇掩藏。千年古剎靈山寺旁依少華山,寺院始建於北魏,距今有1500餘年 歷史,唐朝起寺院改為「靈山」。該寺地處豫鄂兩省之間,是官營建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信陽靈山寺初由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713 年)皇姑故後,聖上前往降香,封為「國廟」。
  • 宜陽縣靈山寺
    洛陽靈山寺原名報忠寺、報恩寺,亦名鳳凰寺。在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城西靈山北麓,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靈山寺原名報忠寺、報恩寺,亦名鳳凰寺。在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城西靈山北麓,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隱山林神秘的靈山寺
    驗過證件,我們從軍營的門口往東走500多米,就是靈山了,靈山寺就在山上,因為靈山是軍事重地,也是軍營,所以靈山寺一直沒有開放,世人還不知道它的真面目。這是靈山寺的閣樓大殿我們從北門進入靈山寺,門裡是一塊空地,草木森森,地上橫七豎八的有碎石碑,落的樹枝。撥開草路,往東有個兩層的閣樓,裡面沒有佛像,一樓是門洞,二樓是一個大殿,估計早先有佛像供奉,二樓的西沿有石凳臺階,可以上臺階到二層閣樓。
  • 玉環楚門靈山寺
    我是在群山被春風染出些嫩綠的時節,去尋找靈山寺的。對於靈山寺,最早的記述可以追溯到唐代。鹹通年間(公元860~873),高僧啟爽在筠岡山結茅為廬,鳴罄誦經,聽得山南有鐘鼓音響,聲回巖谷,便循跡尋去,只見海潮直抵山下,如發鼓罄之聲。啟爽有心在這裡創設蘭若,數年寺成,是為「靈山寺」。
  • 賈平凹《靈山寺》的象徵意義
    讀賈平凹的散文《靈山寺》,如果不從象徵的意義上去理解去揣摩作者的用意,你是會感到有些茫然的。作者在文章中說了些什麼?說明了什麼?你可能會難得其解,甚而認為作者純粹是在玩弄一種筆墨遊戲,說得好聽一點,是太朦朧了。散文太露太直,不見得好;但讀起來不得其解,不如不讀。
  • 「古代建築」寧陽靈山寺
    山頂有寧陽古剎—靈山寺。靈山寺,唐代稱妙峰寺,金改壽峰寺,創建年代不詳。要進入寺院可由山前盤路而上,近山頂時,山勢險峻,石臺階旁設置了鐵欄杆。山上「石佛洞」正對盤路,洞內鐫刻石佛造像一尊。整個寺院呈橢圓形,南北長六十四米半,東西寬四十九米半,分前、中、後三部分。前院內碑碣林立,現仍有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石刻壽峰寺會記,為江西督學副使王夢鰲撰文,甚有理致。
  • 戶縣靈山寺村: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而在戶縣餘下鎮靈山寺村,即使大中午,也能看見一老兩少,三個騎著電動車的身影,在村子的大街小巷穿梭著。走村入戶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每天必須的工作,他們就是來自市科技局駐戶縣餘下鎮靈山寺村的駐村工作隊。駐村短短2個月的時間內,駐村隊員們已經多次走訪貧困戶,詳細掌握每戶貧困戶的家庭成員、收入狀況、致貧原因等,他們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村裡的每一寸土地。
  • 天下最靈的靈山寺有藏不住的絕美風光,一定要去
    去年冬至,我被冕寧的小馬同學發到朋友圈的一張靈山寺雪景圖震撼到了。圖片來自小馬同學朋友圈或許是攝影師運用了獨到的拍攝手法,大雪紛飛中的靈山寺更像寂寞空庭春欲晚的北京故宮。坐落在群山幽谷中的靈山寺,有「天下最靈」的稱號。寺廟雖位于冕寧深山,地勢偏僻,卻有燃燈佛在此修行的傳說,還有五百羅漢化身神遊的故事。乾隆年間佛教弟子楊學信,雲遊「四大名山」,途經冕寧靈山,觀有祥雲籠罩,於是歷時15年修建了靈山寺,弘法21個春秋在此圓寂成仙,肉身不腐160年。
  • 河南省信陽市靈山寺,唐明兩朝被封「國廟」,為「豫南第一名剎」
    靈山寺就位於信陽市所屬的羅山縣同心村,現在圍繞靈山寺已經建成了當地頗有特色的國家4A級景區。信陽市靈山寺歷史靈山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延興四年(公元474年),距今有1500餘年歷史,為佛教傳入中國所建最早寺院之一。唐玄宗時因其女兒建寧公主在此出家為尼,曾封靈山寺為「國廟」。
  • 舌鏡靈塔:潮陽靈山寺
    靈山寺座落在潮陽縣銅盂村靈山山坡上,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靈山寺又稱靈山護國禪寺,由唐代僧人大顛法師創建於貞元七年(791年),賜名「靈山護國禪寺。」韓愈離開潮州時,特地到靈山寺向大顛告別,分手時將自己的衣服留給大顛作紀念。大顛在此建「留衣亭」以寄懷念。留衣亭及碑記至今尚存,人們遊山拜佛時,還不時回顧這段佳話。在以後的歷史歲月裡,靈山寺幾廢幾興,但主要殿堂得以保存下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作佛教活動場所,由僧人管理使用。從1981年起,政府落實了宗教政策,把靈山寺移交給佛教界管理,作為佛教活動場所開放。
  • 心靈的安放,宜陽靈山寺
    提起宜陽的靈山寺,大家估計會想到送子觀音,據說這裡的送子觀音很靈驗。 來靈山寺已是第二次。進入景區,迎面看到的是巨大的送子觀音菩薩塑像,觀音面容寧靜,手裡抱著憨態可掬的娃娃,娃娃欲要掙脫觀音的手臂,飛向前來許願的未孕媽媽懷抱。
  • 河南最「怪」的寺廟,緊連尼姑庵,還有從未見過的六大奇觀
    據當地人稱,靈山本為鳳凰山,只因是周靈王逝安之處而得名靈山,寺又因山得名「靈山寺」。為什麼說它是河南「最怪」的寺廟呢?這還得從靈山寺的「六大怪現象」說起。怪像一、寺門向北開我們知道,中國大部分的寺廟都是坐北朝南的,因為按照傳統風水學來看,這是比較吉祥的寺院坐向,而靈山寺卻不走尋常路,坐南朝北,寺門向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