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進車間 打破傳統產業「缺工」和「低效」桎梏

2020-12-12 OFweek維科網

  在新一波政策刺激下,最近部分企業開始嘗試的機器人進車間,從鼓勵「機器換人」到推進「機器人」進車間,這段以技術改造來鞏固、升級工業根基的專業鎮轉型之路,仍需要加快腳步深化、完善鼓勵和扶持政策,實現傳統專業鎮「蹄疾而步穩」的轉型路。

  如果說,重申「工業強市」的重要性,咬定實體經濟發展是中山市近期所確定的一個風向標的話,那麼力推以「機器換人」為主線的技術改造,則是強化和實踐這個風向標的有效內涵。當前,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實現39.3億元,增長69%。隨著技改扶持政策的進一步強化和推進,專業鎮及其傳統產業的轉型路徑指向了從「機器換人」的工業升級舉措。在新一波政策刺激下,最近部分企業開始嘗試的機器人進車間,最終帶動中山專業鎮及其產業升級走上智能生產線更新潮流。

  傳統產業難逃「缺工」與「低效」兩大囹圄

  對於以民營企業「起家」的中山來說,製造業無疑是經濟的根基。在這個擁有15個省級專業鎮的城市,非公經濟佔中山全市經濟總量的98%以上,創造了九成以上的規模上工業產值和稅收。在此背景下,技術升級與改造又具有特殊的意義——在中山,「一鎮一品」崛起幾乎都以傳統的製造業為底子,這也決定了當前中山專業鎮轉型升級所遇到的兩大難題:

  一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對人口紅利的依賴,讓專業鎮的傳統產業效益受制於當前的結構性缺工。根據市人社局的統計,今年中山的節後返工率達到了九成,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不減,用工缺口普工佔八成以上,佔最大頭;二是低技術含量的傳統製造方式,讓企業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下失去了長足發展的後勁。當前,大部分專業鎮對於高耗能低產出的工業生產方式仍高度依賴。

  基於上述背景,從技術升級突圍的中山專業鎮轉型之路,基於兩大方面的必然需求:一是從外在競爭而言,這是實現減員增效的必然路徑;二是從內生動力而言,這是企業獲得成長驅動、進行二次創業的有效方法。

  引導企業從「技術更新」走向「智能車間」

  正如經濟學家林毅夫所指出的,「在現代經濟中,持續的技術升級是一國長期動態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力。」重提「工業強市」突圍路徑,為重振工業根基增大工業投資,中山起草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實施意見》,並修訂《中山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管理辦法》,力推「機器換人」以推動專業鎮及其產業的轉型升級。

相關焦點

  • NGK強勢打破傳統跨鏈桎梏,開啟萬鏈互聯新時代!
    儘管部分項目開始探索區塊鏈跨鏈解決方案,但由於傳統跨鏈技術存在用戶引流缺乏關注、原生通證應用場景單一以及經濟模型缺陷、聯盟鏈缺少可信度等問題,很難解決實質性問題,無法大規模普及。NGK近日,隨著NGK.IO主網上線,NGK跨鏈技術也逐漸步入大眾視野,NGK公鏈自主研發的跨鏈技術打破傳統跨鏈桎梏,開啟萬鏈互聯新時代!
  • 掙脫原則與束縛,打破傳統與桎梏!這幾個星座無所畏懼,驚豔人生
    不過有些人卻截然不同,他們掙脫所有原則與束縛,打破所有傳統與桎梏,用一種無所畏懼的態度,驚豔了整個人生。之後,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水瓶座:會徹底地將自身這份叛逆的心所激發出來水瓶座的人有著很強的逆反心理,而這種心理會一直伴隨他們的一生,永遠都不會被改變。
  • 廣東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進階之路
    走進廣東汽車、電子、家電等各行業的車間,循著機械轉動的聲響,可以找到答案:工業機器人的普及。2014年被業內稱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元年,而今工業機器人這顆「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正成為廣東製造業升級的重要支撐。
  • 職場人物/我和機器人一起上工
    5G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使工業機器人越來越廣泛應用在汽車、3C、倉儲物流、金屬加工、塑料化工等生產領域。與此同時,對機器換人的擔憂和討論也喋喋不休。機器人真的會搶了製造業工人的飯碗麼?對此,記者採訪了多位與機器人產業相關的從業者,發現機器人代替一些基礎性崗位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崗位。
  • 打破固化藩籬 三星S8衝出桎梏為哪般
    文/易北辰郝景芳的科幻小說《北京摺疊》講述了虛構的城市裡階層的固化和貧富分化的故事,這個小說能獲得雨果獎,關鍵就在於其以科幻的視角和筆法戳中了現代人都市生活的痛點,雖是虛構科幻文,但本質上也是對現實社會問題的反映和文學上的映射。
  • 背靠大市場,廣東工業機器人產業如何做大做強?
    走進廣東汽車、電子、家電等各行業的車間,循著機械轉動的聲響,可以找到答案:工業機器人的普及。2014年被業內稱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元年,而今工業機器人這顆「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正成為廣東製造業升級的重要支撐。
  • 立足雄厚產業基礎,瀋陽邁出有力步伐——瀋陽市機器人與智能製造...
    眾所周知,經過多年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瀋陽在加快培育發展先進位造業集群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和優勢。擁有以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為代表的一批國內頂級研發機構,以新松公司為代表的龍頭型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產業化基地,以高精數控等為代表的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核心零部件製造商,形成了以渾南區為核心的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產業集群。
  • 機器人產業熱潮:「機器換人」或達成共識
    機器人產業本身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又面臨什麼樣的機遇與挑戰?在這場中國工業化與城鎮化轉型的變革中,浙江樣本又能提供什麼樣的經驗?  而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指出:「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人口減少,要素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產業組織新特徵。」而這些正是機器換人背後的原因所在。
  • 新零售加持,華色酒香打破傳統桎梏!
    在這種新視角競爭下,傳統商品也將突破原有零售模式,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如家電、食品、家居以及我們今天主角——白酒。一:傳統白酒行業所面臨的困境「網際網路+」為現代人類的消費生活按下了加速鍵,但白酒行業作為傳統行業,很難乘上「網際網路+」的好風,一邊是新興消費的爆炸升級,一邊是白酒零售的舉步維艱,我們不禁要問,作為重要文化載體之一的白酒
  • 上海寶冶承建的海寧哈工我耀機器人本體產業化建設項目二期工程開工
    上海寶冶承建的海寧哈工我耀機器人本體產業化建設項目二期工程開工 2020-12-11 11:18:00
  • 機器人進駐酒廠都幹了啥?
    9月6日,200多位前來參加「全國白酒產業升級勁牌現場會暨中國白酒158計劃總結會」的代表,在勁牌公司楓林酒廠釀酒車間看到了這一現代化生產場景。   在陽新楓林酒廠四號車間,已投入使用的18臺上甑機器人正在鋪料、灑料、蒸餾,一套動作下來,全程無人工幹預。
  • 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搖籃」是啥樣?
    走進位於瀋陽市渾南區的一個靜謐園區,幾棟灰色樓房有序坐落,看不到眾多工人身影,聽不到機器轟鳴,聞不到器械的油汙味兒……難以想像,這裡就是中國工業機器人誕生的搖籃、創造了中國機器人發展史上108項第一的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的徐州路徑
    今年,我市在傳統產業升級上下功夫,堅持延伸鏈條與技改升級並行、招大育強與上大壓小並進,推動傳統產業質態加速邁向中高端。同時繼續深入實施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大力淘汰低端低效產能,打造綠色生態安全的現代化工產業。全市還大力實施300項重點工業技改項目,確保技改投資穩步增長。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加快「殭屍企業」清理處置,進一步盤活有效資源。
  • 機器人建造題材新作《組裝車間》公布新宣傳片
    機器人建造題材新作《組裝車間》公布新宣傳片 時間:2020-02-08 14:54:28 來源:3DM編譯
  • 機器人總動員!2022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將超120億元
    從今年到2022年,北京市將推動北京市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北京市經信局對外發布《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2年)》。根據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到2022年,本市機器人產業實力穩步提升,機器人產業配套體系逐步完善,形成機器人產業鏈分工合作的發展生態,全市機器人產業收入超過120億元。
  • 院士峰會 | 工研院、廣智院背後的院士力量
    張國軍現任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廣東省智慧機器人研究院(以下簡稱「廣智院」)院長。在李培根和邵新宇(現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兩位院士的指導下,張國軍帶領著工研院、廣智院一路披荊斬棘。
  • 上海寶山致力打造機器人產業標杆區
    建成後,將新增年產值100億元,並帶動整個上海的工業機器人產量及規模邁上新臺階。   無獨有偶,同屬「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巨頭」之一的安川電機,也正在和寶山區合作。投資50億元的國家重大專項安川半導體機器人預計今年10月投產,年產值約30億元。   作為傳統老工業區,依託於鋼鐵產業,寶山區轉型升級而來的新興產業價值漸顯。
  • 洛陽機器人——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
    □本報記者 田宜龍 孫勇編者按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中國製造2025》把機器人產業列入重點戰略。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是我省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 機器人也能生產機器人?世界頂級機器人公司落戶成都!
    在當天舉行的「智造成都 智慧天府」天府智能製造產業園協同發展推介會上,新津縣人民政府與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新津新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全錦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籤訂了合作協議,工業機器人的強勢入駐,為成都新興智能製造產業引擎再添強勁動力。
  • 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中國製造2025》把機器人產業列入重點領域。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是我省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