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用來餵鴨的小河魚,如今成為香餑餑,80塊錢一斤,成下飯好菜

2020-12-19 湖南美食達人

大家好,我是美食優質作者「湖南美食達人」,每天分享家常菜的製作、生活與美食、美食故事,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分享哦,感謝您的支持!

對於從小生活在農村的70、80後來說,童年的快樂時光總是讓人難以忘懷,上山摘果,下地挖薯,水裡捉魚,天上捕鳥,每一樣都幹過,而且每一樣都有不一樣的樂趣,一晃眼30多年過去了,如今長大成家,回想起童年時候的生活,感慨萬千,深感生活變化太快。

過去農村的小溪小河裡面的野生河魚特別的多,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多到人們只吃大的而不吃小的,那些小的河魚就用來餵鴨子,在當時用小河魚餵鴨是很常見的,但是現在因為環境汙染和過度捕捉,小河魚的數量銳減,如今小河魚卻成為稀有食材,成為餐桌上的香餑餑,80塊錢一斤供不應求,不管是小河魚炒青辣椒、剁椒醬蒸小河魚還是小河魚煮湯,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下飯好菜,深受人們喜歡。

過於農村小河魚的種類和數量非常多,但筆者記憶最深刻的,也是最好吃的小河魚卻只有下面3種,大家覺得還有哪些小河魚是特別好吃的呢?

第一種,麥穗魚

麥穗魚是一種小型的淡水魚,個頭很小,再怎麼長都不超過10cm,生活在小河小溪和水渠裡,主要以輪蟲和浮遊物為食。過去自然環境良好的時候,麥穗魚的數量很多,然而農民朋友覺得這種小魚肉太少,而且數量多,就用來餵鴨,鴨子特別喜歡吃麥穗魚,不過現在自然環境受到汙染,麥穗魚的數量減少,而且人們對小河魚的喜愛程度越來越高,因此麥穗魚已成為人們餐桌上的香餑餑,比大魚大肉吃起來還鮮香。

第二種,白條魚

白條魚也屬於小型淡水魚類,個頭和麥穗魚一樣,讓筆者記憶最深的就是白條魚的鱗片,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的耀眼。白條魚以藻類為食,對水質要求高,過去水質環境好的時候,數量十分多,常常被用來餵鴨,如今水體受到汙染,白條魚的數量驟減,同時人們也認識到白條魚的營養價值,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另外白條魚的肉比較多,刺也比較細,油炸後吃起來鮮美嘎嘣脆,十分下飯,現在市場上火焙好的白條魚常常賣到80塊錢一斤。

第三種,刺鰍

刺鰍又叫刀鰍,是一種刺鰍屬的魚類,背鰭前方有1排各自獨立的硬棘,非常的鋒利,能夠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刺鰍生活在水質比較好的小河小溪中,以水生昆蟲和小魚為食,而且喜歡群居,喜歡藏在石頭下面,有經驗的人去抓刺鰍,就只去大石頭下翻找。過去環境好,小溪小河裡的刺鰍數量特別多,再加上刺鰍身上帶刺,所以沒有人願意吃,基本都用去餵鴨子,如今刺鰍的營養價值被人重視,刺鰍含有高蛋白和低脂肪,以及各種胺基酸,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的香餑餑,人們特別喜歡吃。

上面這3種小河魚,過去數量多到沒人吃用來餵鴨子,如今數量銳減,市場需求量很大,火焙乾的小河魚菜市場賣80塊一斤,做菜吃既鮮香又下飯,深受人們的歡迎,成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餚。不知道大家吃過這些小魚沒?還有哪些小魚讓你記憶深刻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水溝裡的「菩薩魚」,以前用來餵鴨子,如今成了香餑餑
    在農村的「菩薩魚」,過去用來餵鴨子,如今卻賣到了80元一條的高價,在市場上還要搶購,真的是成了發財魚。記得小的時候,到了夏天,捉魚就成了一大樂趣,村裡的池塘幹了,就會下去捕捉,各種各樣的魚都有。其中就有一種魚比較常見,它在農村地區被稱為「菩薩魚」,這種魚長得不大,很多人都用它來餵雞或餵鴨。「菩薩魚」科普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菩薩魚」是一個別名,它的正確名字叫鬥魚,體形是扁圓形,身體的兩側長有背鰭和尾鰭,它的總個身體長度並不長,只有5~6釐米左右,顏色是灰綠色中帶一點藍色,周圍還帶有一點金黃色,非常好看。
  • 兒時用來餵鴨,生長5年才長成,如今卻要4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了
    就比如5月的桑葚果實,在以前人們都覺得它只是一種可以吃的野果子,可發展到如今居然成為了一種可以持續發展的產業,還衍生出很多相關的東西,比如桑葚酒、桑葚果醬甚至是用桑葚作為調味料做成的烤鴨等食物,直接把桑葚當作一種產業來發展。不僅是桑葚,還有一些東西也是這樣,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水產品,兒時用來餵鴨,生長5年才長成,如今卻要4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了。
  • 以前一撈十幾斤,農村用它餵鴨子,如今成了高檔菜8元一斤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農村少人問津的黃黝魚,石螺、泥鰍啥的如今在成了稀罕菜,就比如河蜆,以前一撈十幾斤,農村人用它餵鴨子,如今成了稀罕菜8元一斤,人稱「土海鮮」。農村小孩子叫它河蛤蜊,個頭只有指甲蓋大小,那時河蜆還算不上美味的食物,在河邊玩水摸魚蝦時,摸到河蜆要不扔掉要不就是取出裡面的肉餵鴨子,將背殼在石頭上磨出個小孔用棉線串起來玩耍。不過現在不一樣了,河蜆過去一撈十幾斤,如今搖身一變成了高檔菜。
  • 4年長不到3CM,農民稱它「垃圾魚」,被用來餵鴨子,如今30元1斤
    導讀:4年長不到3CM,農民稱它「垃圾魚」,被用來餵鴨子,珍貴卻少人知現在喜歡釣魚的朋友們不少,很多人喜歡在周末的時候,叫上三五個好友一起去野外釣魚。而在釣魚的過程中,最充滿吸引力的地方就在於,永遠不知道下一條被釣起來的是什麼魚。
  • 體小性兇猛,曾被農民嫌棄的小雜魚,如今身價「倍增」,1斤80元
    導讀:個頭很小卻性兇猛,曾被農民用來餵雞的小魚,如今1斤80元淡水魚的品類是相當豐富的,尤其是在水域較多的地區,過去的時候環境沒有被汙染,各式各樣的小雜魚成群結隊的非常多見。過去的時候對於爬地虎的用途,主要是用來餵雞餵鴨子,很少有人吃,一來是嫌棄這種魚個頭太小,肉質少收拾起來麻煩,而來據說這種魚製作之後有點苦味,所有並沒有受到大家的青睞,很多都是將其丟棄給雞鴨。
  • 俗稱「土狗兒」,過去抓來餵鴨,如今卻成稀罕美食,常年百元一斤
    首先就是飼用價值,在過去的農村裡,很多人都會在夜間去田間地頭抓螻蛄。抓了之後就拿去餵雞餵鴨,據村裡的老人說,用螻蛄餵雞餵鴨,產的蛋不僅大,而且營養也更豐富。兒時那會,筆者家就養了不少雞鴨,而且那個年代的農田裡,土狗兒簡直不要太多,晚上基本不打燈,都隨便能抓個好幾堆,因此對其記憶尤深。
  • 過去農村常見的4種小河魚,如今城裡難見到,每一種油炸吃賊香
    大家好,我是美食優質作者」湖南美食達人「,每天分享家常菜的製作、生活與美食、美食故事,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分享哦,感謝您的支持!但像那些從農村出來到城裡打拼定居的人來說,過去的農村生活現在回想起來還特別懷念的,尤其是懷念小時候在農村抓魚、抓青蛙的日子,筆者就特別喜歡用地籠到小河裡抓小魚,抓回來的小魚油炸後吃起來賊香,過去農村常見的小河魚主要有下面4種,如今城裡難見到,每一種油炸吃賊香。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哪4種小河魚。
  • 鴨身上的這個部位能賣80塊錢一斤,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它!
    喜歡吃鴨子的人都知道,這鴨的肉質跟它的年齡有著分不開的關係,有些飼養時間比較長的鴨子適合燉煮,因為它們的肉質比較老,不煮久一點就會出現嚼不動的情況。而有些飼養時間不是很長的鴨子肉質則相對比較嫩,普通的炒一炒就可以很美味,不同的人喜歡吃鴨身上的不同部位,但這個位置卻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這個部位不是別的,正是我們平時不怎麼常見的「鴨舌」,由於鴨的舌頭長在鴨的嘴巴裡面,吃起來比較困難,也沒多少人,往往被人當作雞肋般的存在直接忽略。
  • 離開水能夠爬行數日、會上樹的魚,過去沒人吃,如今15塊錢一斤
    導讀:離開水能夠爬行數日、會上樹的魚,過去沒人吃,現在15塊錢一斤我國淡水魚資源豐富,諸多的淡水魚也豐富著大眾的餐桌。魚類是很受消費者喜歡的食物,民間有句老話叫做: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
  • 天冷了,少吃肉吃點它,五塊錢一斤超便宜,經典做法家人著迷
    昨天在菜市場看到賣小河魚的,很新鮮很便宜,五塊錢一斤,就買了十塊錢的,炸制好以後,滿滿的一大盆,夠我家吃四五頓的了。小河魚不光價格便宜,營養也是不容小覷,經常吃點不光可以強身健體,對眼睛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最最重要的是味道好,家人喜歡吃是硬道理哦!
  • 以前用來餵豬的菜,如今一斤20元變稀罕菜,更是一種中藥
    在以前,這個菜根本就沒人吃,一般都是用來餵豬,因為它的確很難吃,菜梗很厚很硬,吃多了還會覺得舌頭很厚。廣東人稱豬乸菜, 因為在以前都是用來餵豬的。不過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官達菜,為什麼一個名字叫豬乸菜,另外一個名字叫官達呢?相差十萬八千裡,其實就有人解釋為平步青雲、官運亨通的意思。
  • 南方四大名果之首,曾經拿去餵家禽,如今市場價一斤4元!
    南方四大名果之首,曾經拿去餵家禽,如今市場價一斤4元!時代總是不斷的在發展和變化的,所以有一些東西,它們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被改變,有一些往往會從被人們嫌棄,到後來受到很多人的追捧,這樣的東西在我們身邊非常的多見。
  • 這一瓷器全世界僅3隻,專家花80塊錢買到手,如今價值4億
    這一瓷器全世界僅3隻,專家花80塊錢買到手,如今價值過億!中國的瓷器早已名揚海外、世界聞名。從古至今,在我國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燒制出了數不清的精美瓷器,但是很多都已經遺失或者損壞了。但是還有一些瓷器,完好的保存到了現在,讓現代人透過他們探尋過去的歷史痕跡。
  • 曾經農村水溝裡捉來餵鴨的「菩薩魚」,現在卻成了香餑餑?有啥用呢?
    曾經農村水溝裡捉來餵鴨的「菩薩魚」,現在卻成了香餑餑?有啥用呢?菩薩魚又被人們稱為中國鬥魚,常見於稻田、水溝、池塘等水流速度較慢的水域,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南地區。在我國的魚類中菩薩魚的攻擊性是非常強的,經常會和其它魚類產生衝突,能夠進行群養,但最好選擇大小均勻的進行養殖。
  • 農村長在樹上的野菜,過去想吃就去摘,如今成「高端菜」10元1斤
    摘要:農村長在樹上的野菜,過去想吃就去摘,如今成「高端菜」10元1斤 文/農夫也瘋狂 春天就要來了,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這幾天氣溫回升了。如果不是今年首次寒潮的到來,估計這個時候氣溫會更加的暖和。受到寒潮的影響,北方多地降溫又降雪,而在南方也出現了大降雨。
  • 曾是餵蠶的主料,如今卻成名貴蔬菜,一斤20元,作用類似於人參
    導讀:曾是餵蠶的主料,如今卻成名貴蔬菜,一斤20元,作用類似於人參說到蠶,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肯定不陌生,在以前的時候,養蠶可是大部分農民種植農作物以外的主要副業,特別是在南方的一些山區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樣一些蠶。
  • 天氣轉涼,吃豬肉不如這它,10塊錢一斤,用來燉大鍋菜,下飯解饞
    天氣轉涼,吃豬肉不如吃它,10塊錢一斤,用來燉大鍋菜,下飯解饞!天氣轉涼,這下真該貼秋膘了,可是豬肉、牛肉、羊肉的價格真是居高不下啊,臨近中秋,肉價一時也不會太便宜了。跟朋友約好,清晨五點出發,去我們這裡的一個大型批發市場去看看,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我們已經採購完了各種肉類,這價格比市場上便宜了整整五塊錢一斤呢!不僅僅買到了各種上等的好肉,這次運氣好,在一家羊肉攤上,看到了剛剛剔下來羊蠍子,10塊錢一斤,跟朋友毫不猶豫地買了四五根,比起二十多一斤的豬肉,這羊蠍子用來燉湯或者紅燒,用來做火鍋湯底太合適不過了。
  • 農村一種樹,80年代的時候用來餵牛羊,如今價格堪比紫檀木
    導讀:農村一種樹,80年代的時候用來餵牛羊,如今價格堪比紫檀木 !說起農村裡面的花草樹木,應該有很多的朋友都非常的感興趣,因為農村裡面的各種花草樹木非常多,而且還有很多樹木都是城裡人眼中的寶貝。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種樹木,就是城裡人眼中的寶貝,但是在80年代的時候,農村人都用它來餵牛羊,如今的價格卻堪比紫檀木。這種樹的名字叫做檀樹。
  • 20斤割不出半斤,曾經拿去餵鴨子,如今成稀罕貨,80元一盤
    導讀: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分享種植技術和市場。今天我們的主題是:20斤割不出半斤,曾經拿去餵鴨子,如今成稀罕貨,80元一盤。田螺是一道公認的下酒好菜,雖然個頭小,肉更少,但卻十分美味,炒上辣椒冬天還能禦寒呢。
  • 碰一下臭不可聞,村民遇到就躲,如今成為了香餑餑,200元1斤
    導讀:碰一下臭不可聞,村民遇到就躲,如今成了香餑餑,200元1斤在農村的野外,植被豐茂,生物諸多,尤其是過去農藥使用量較少,昆蟲是非常多見的,蝴蝶翩翩起舞,蜻蜓成群結隊飛行,農田裡面蟈蟈齊鳴,一派農村氣象,隨著生態的改變以及農藥的使用,很多過去非常多見的昆蟲和動物,都變得數量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