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技藝大師吳敏設計、製作《渾儀回歸紀念章》全球發行

2020-12-19 藝界網

廓落無垠觀宇宙,縱意宕開測銀河。渾儀紀念章由「中國傳統技藝大師吳敏設計、製作」並由「沈幣造幣有限公司」鑄造面世。 正面為渾儀、古天文圖背景及主題詞;背面左為升龍,右為紀限儀、璣衡撫辰儀、天體儀及地平經儀。直徑33毫米,材質黃銅,工藝傑為考究,質量精緻。收藏界永久的增值紀念章!

據中國傳統技藝大師吳敏介紹,這枚「渾儀回歸紀念章」也將在世界的各大博物館展覽展示,向世界推介中華傳統科技與藝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詮釋世界和平,同時藉此展現愛好和平的人類對文化與歷史的尊重!

一、《渾儀回歸紀念章》

【藏品全稱】《中華遺產渾儀回歸周年紀念章》

【材質】黃銅

【單位】枚

【形狀規格】圓形(直徑33毫米)

【鑄造單位】瀋陽造幣有限公司

【發行量】6萬

2、藏品的特點

正面圖案:渾儀是一座造型優美、體態雄偉、結構嚴謹、鑄造精巧,雕刻細膩的四條中華龍託起天體的大型青銅器,是我國古代科技與藝術高度發展的結晶,古今中外影響深遠。渾儀可用於恆星、日、月與星等天體的地平、赤道、黃道坐標的定位和年、節氣、日、時、刻的時間測定。它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文明的象徵和代表,也是人類進步史上一座罕見的科學與藝術珍品。

背面: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除渾儀被德國掠至柏林的還有紀限儀、璣衡撫辰儀、天體儀和地平經儀等。忍辱20年,於1920年回歸我國一條崛起的中華龍仿佛在訴說著這段歷史。

二、《渾儀紀念章》市場前景分析

渾儀紀念章無論是背景還是題材,都是不可多得的紀念收藏品,題材也是相當豐富。

大銅章是當代錢幣文化的一個窗口。自古以來,「章」和「幣」在文化上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它們都是通過雕鑄藝術,對現實世界進行的一種藝術表現載體題材也很廣泛,有紀念類、慶典類、風景類、標誌類、生肖類、藝術類、獎賞類等等。大銅章由於幅面較大,為設計師的藝術構思和創作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設計師和工藝美術師的藝術才華和不同風格常常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同時,相比一般的紀念幣和紀念章,大銅章體積大,雕刻師擁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他們精雕細刻的深厚功力得到了更為淋漓盡致地發揮。尤其是高浮雕技藝,只有在大銅章上才能充分展示出立體效果,而一般的紀念幣和紀念章是很難見到這樣的效果的。

從目前的收藏投資市場來看,紀念章已經有了較多的收藏者,特別是大銅章更是成為了一個獨特的門類。尤其是高浮雕大銅章,以其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特有的藝術張力、表現力,已經逐漸發展成為目前全球錢幣市場中最有潛力的收藏品之一。

三、《渾儀紀念章》投資價值分析

價值一、渾儀有著一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科技與藝術內容豐富,其故事也是起伏跌宕。在當前收藏市場中,政治題材被公認為藏品中首選的藏品,是市場的主流投資題材,以廣博的受眾和穩健豐厚的收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選擇。渾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為生存,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智慧發明的天文儀器,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建國以來毛澤東、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一直對渾儀給予高度評價。

價值二、這枚紀念章藏品在所有交易的品種中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渾儀作為挖掘、傳承和弘揚中華遺產為題材的,特別是2016年4月12日習近平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渾儀是中華遺產,在眾多文物中是傑出代表,這枚紀念章正是宣傳的最好題材。

價值三、發行紀念章的目的就是紀念某項事件(或人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事件(或人物)可能會逐漸淡出歷史長河,而這枚紀念章無疑成為了見證這段歷史的重要憑證。

價值四、小規格,大題材。瀋陽造幣有限公司發行的國家級中華遺產重大文物回歸紀念章題材實屬罕見,其收藏價值極高。

相關焦點

  • 吳敏:中國古天文儀複製大師,時間雕塑倡導、傳承者
    廓落無垠觀宇宙 縱意宕開測銀河一臺十分之一集「科技與藝術」的渾儀在中國傳統技藝大師吳敏先生的精心策劃、設計和製作下得到了完美的收工,為迎接2021年「渾儀回歸祖國」一周年,參加明年43屆杜拜世博會·中國藝術展,同時作為世博會中國藝術展組委會的「中華國禮」將送給國際友人。
  • 中國傳統技藝大師吳敏:讓渾天儀重燃生命
    2011年,吳敏與團隊成員一起花了近一年時間深入北京天文館、北京古觀象臺、北京大學圖書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搜集查看了上百萬字的資料,又耗費數月跑遍了全國二十多家加工點,與專家和工匠商討製作流程。經過多年的努力,吳敏團隊成功複製了第一臺1比1的渾天儀。為了達到原汁原味地呈現,他們在試製的過程中屢次失敗,毀掉過十多個不成功的作品,1比1大小的渾天儀做出來時,他們足足花了兩年時間。
  • 2008戊子(鼠)年彩色金銀紀念章發行
    以鼠年為主體、備受關注的「2008戊子(鼠)年彩色金銀紀念章」正式發行並於近日上市。與往年發行的情況一樣,「2008戊子(鼠)年彩色金銀紀念章」由中國金幣總公司權威發行,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專業鑄造。此外, 除了近期黃金市場價格上揚帶動金銀幣市場火爆外,金銀幣本身精美的設計和精良的製作也逐漸被收藏者認可,金銀幣收藏的人數也從10年前的2000人發展到現在的10萬人左右。    與生肖幣有異曲同工之妙的「2008戊子(鼠)年彩色金銀紀念章」,升值潛力同樣不可小覷。
  • 羅永輝和他的「初心」紀念章
    老人與我媽媽同年,坐在她身旁,就像坐在母親身旁……」這是12月8日羅永輝在朋友圈分享的一段話,其中提到的項目是當天在甘祖昌幹部學院正式發行的甘祖昌龔全珍「不忘初心」紀念章,設計者正是羅永輝。  羅永輝是上海造幣有限公司高級工藝美術師、副總工程師。在中國錢幣界和收藏界,羅永輝是不折不扣的泰鬥級人物。
  • 看大師周桂珍演繹傳統紫砂製作技藝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紫砂陶製作技藝以特產於宜興的具有特殊團粒結構和雙重氣孔結構的紫砂泥料為原料,採用百種以上的自製工具,經過打泥片、拍打身筒、鑲接身筒或鑲接與雕塑結合等步驟最終完成陶製品。2018年5月24日,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 2008奧運「福娃」運動造型紀念章全國發行
    經奧組委授權,中國金幣總公司向全國發行"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運動造型"銅鍍銀紀念章(俗稱"福娃"運動造型銅鍍銀紀念章)。   該"福娃"運動造型銅鍍銀紀念章共計26枚,其中,圓形紀念章9枚、梅花形紀念章4枚、三角形紀念章4枚、多邊形紀念章5枚、菱形紀念章4枚,全球發行量僅為30000套。
  • 中國金幣全國發行2019生肖喜字形紀念章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5日訊(記者 趙晶)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行的2019豬年生肖喜字形紀念章,24日在北京菜百公司全國首發。該產品與另一款生肖圓形紀念章同步首發,拉開了一年一度賀歲收藏品熱銷的序幕。
  • 2019豬年生肖紀念章介紹(喜字形紀念章+圓形紀念章)
    喜字形紀念章由中國金幣總公司限量發行,圓形紀念章由北京開元中國金幣經銷中心限量發行,菜百公司作為中國金幣特許零售商,總店、部分分店全國首發2019豬年生肖紀念章。  據了解,豬年生肖紀念章分別採用足金999、足銀999與紫銅打造而成,分為喜字形紀念章和圓形紀念章。
  • 2018戊戌狗年生肖紀念章發行
    2018年是戊戌狗年,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生肖文化,中國金幣總公司推出了衍生產品狗年生肖紀念章。  狗年生肖紀念章(喜金、喜銀、圓形金、銀、銀鍍金、銅紀念章)採用999足金、999足銀、999足銀鍍金與紫銅打造而成,形制分為喜字形和圓形,共計21枚,其中金章10枚,銀章7枚,銀鍍金1枚,銅章3枚。
  • 湘菜大師許菊雲許璨父子雙雙榮獲「建國70周年」紀念章
    10月1日上午,手捧「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兩會」代表,湘菜泰鬥許菊雲和他的兒子許璨大師激情滿懷,表達對黨和國家給予極大榮譽的感恩之情,人們熱烈地為許菊雲和許璨父子倆雙雙獲譽歡呼叫好。據了解,此次許菊雲和許璨父子倆雙雙獲得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是全國湘菜烹飪行業僅有的兩枚紀念章。
  • 安化黑茶博物館發行紀念章
    安化黑茶博物館發行紀念章 2020-12-08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肖瑰寶》郵票首次在全球限量發行
    中國郵票博物館、北京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出品發行的世界首套十二生肖大團圓郵品《生肖瑰寶》十一月六日正式在全球限量發行。  據介紹,《生肖瑰寶》的票面及紀念章圖案出自中國畫壇名師黃永玉之手,全球限量三萬套,售價八千八百元人民幣,分別在全國三十一個省市配額發行。
  • 王麗華 澳門回歸20周年系列郵票發行
    自幼隨祖父,皮影雕刻藝人王維堂從事皮影雕刻設計工作,擅長民間繪畫、剪紙、皮影雕刻。作品被唐山地區各個皮影劇團、北京皮影劇團、法國皮影劇團演出中被大量選用。被唐山博物館和海內外人士收藏。作品曾多次發表。現任當代農民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豐潤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唐山市工藝美術大師、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北省工美行業藝術大師。
  • 歷史上的黨代會紀念章擷英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中國革命煥然一新。   新中國成立後,每逢慶典,各地均製作建黨紀念章,其中,不少是以上海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為圖案。   筆者收藏的一枚中共一大會議會址紀念章為銅質鍍金,直徑4釐米,正面繪有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遊船圖案,並刻有「1921-1996」,表明是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75周年時發行的紀念章。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宜興紫砂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季益順:創新是中國...
    在季益順的家鄉「陶都」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季益順的季暢園紫砂藝術館入選首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基地。中國有不少傳統文化都失傳了,為什麼紫砂文化歷經幾百年傳承仍然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在高手如林的紫砂界,季益順又是如何從學徒工成長為一代大師?
  • 中國禮物可以作為傳統文化技藝的載體
    原標題:非遺人的中國夢  我國5000年的歷史,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但是我們不但沒有享譽全球的中國禮物,而且老祖宗留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滅絕,燕京八絕等技藝岌岌可危。反觀國外,為什麼荷蘭製作木鞋傳統技藝沒有丟失,反而發揚光大,把木鞋的銷售做到了逾千億美元呢?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陳四光認為,中國禮物可以是通過傳統文化技藝用現代設計語言把中國文化元素表達出來,這樣不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中國禮物還能形成自己的品牌。
  • 中國佛像紀念章(第三組)正式上市
    近日,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行、北京開元中國金幣經銷中心總經銷的中國佛像紀念章(第三組)成為收藏市場矚目的焦點,它延續了中國佛像紀念章前兩組的經典元素和良好寓意,加上適中的價格,絕對是集藏愛好者眼中宜禮宜藏的熱品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譚湘光開班培訓農民工 解決壯錦技藝傳承困境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譚湘光開班培訓農民工 解決壯錦技藝傳承困境 2018蔣雪林 攝   中新網南寧11月25日電(記者 蔣雪林)11月24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譚湘光「非遺傳承基地」在廣西賓陽縣城掛牌。  當天,譚湘光大師壯錦傳統技藝及壯錦服飾精品創作首期農民工培訓班也同時開班。  譚湘光生於1955年6月,16歲開始學習壯錦織造工藝。跟隨梁樹英大師學藝13年,是梁大師的唯一傳人。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程淑美:花絲鑲嵌 技藝傳承人
    程淑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45年出生於北京。2008年6月7日,花絲鑲嵌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程淑美成為北京市級花絲鑲嵌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因作品已形成獨特風格,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被譽名為「程氏花絲」。
  • 全國陶藝大師齊聚「中國坭興陶之都」欽州PK技藝
    中新網欽州12月1日電(陳燕 翟李強)12月1日,來自廣東、重慶、江蘇、福建、等地的近200名陶藝精英齊聚廣西欽州PK技藝。主辦方期待通過賽事為各地參賽選手提供交流和切磋技藝的平臺,並推動建設欽州坭興陶品牌,傳承優秀的陶瓷文化。  11月30日至12月2日,第二屆「坭興杯」中國名陶技藝大賽(茶壺設計製作)活動在廣西欽州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