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2020-12-19 東川報

/ 01 /

最近,微博新熱起來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工作之後的我才知道#,評論、續寫五花八門,不得不說一個比一個精彩,一個比一個戳心,順手摘幾條,大家感受一下:

「工作以後的我才知道,不是畢了業去大城市,月薪就有1W+,像我這種被平均掉的才是大部分。」

「工作以後的我才知道,不是喜歡熬夜,而是需要熬夜才能多出來的娛樂時間。」

「工作以後的我才知道,說夜景真美的其實根本就不想看到夜景!」

「想做一條魚,不洗澡也不會髒,每七秒就有一個新世界,胖到肚子挺出來也很可愛,慵懶邋遢好吃懶做也不會感到難過。」

最扎心的,或許是你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期待著下個月的漲薪、年底的獎金,可最終得到的或許是一句:「辛苦了!年輕人就得多吃苦以後才有好日子!」

於是你熬過了第368天想辭職的日子。

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兢兢業業卻依然升不了職?為什麼你埋頭苦幹卻依然餘額不足?為什麼每次加薪的都不是你?你在團隊中扮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

你有沒有想過,事情來了,比起馬上就做,思考清楚事情的起因、要做到的效果,目的導向型工作更能讓你思路清晰、事半功倍?

你有沒有想過,比起一直埋頭苦幹,時常抬頭看看前路更有利於個人發展?

你有沒有想過,工作前思考目的、工作後及時反思,培養起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才能提高自我價值?

上班之後的你會知道,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向,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 02 /

前不久,法國奢侈品公司CHANEL(香奈兒)發布了成立108年來首份公開的年度業績報告。

其2017年銷售額達96.2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11.5%,超過古馳和愛馬仕,僅次於路易·威登,淨負債僅1800萬美元,自由現金流16.3億美元,公司市值近200億美元,以強勁的財務狀況強勢回應了業界傳聞。

作為一家仍未上市的奢侈品公司,CHANEL一直以其神秘性和低調性保持著自己的獨特風格。正如為其效勞了13年的CEO莫琳·希凱(Maureen Chiquet)所說:「對於CHANEL而言,並不是先想把它做得有多大,而是考慮如何讓它保持獨特。」

莫琳·希凱,執掌CHANEL的全球業務9年,在2003年之前是蓋璞(GAP)分公司Banana Republic的總裁,一手打造出Old Navy, 並讓Old Navy這個品牌在創建後的五年內實現了50億美元的銷售額。

她畢業於耶魯的文學專業,從未讀過經濟學,也沒有念過商科。

但她卻擁有敏銳的洞察力。

她說:「我渴望像『攝像機』一樣更仔細地觀察世界,不放過任何細節。」

她曾是個內向的女孩,也曾對所學的專業迷茫不已。

在耶魯時,有一次,她為了避免社交活動,決定到斯特林紀念圖書館去。她徑直走向圖書館中部大型壁畫中的那位知識女神。那時,莫琳想,也許這位守護著知識寶藏的女神會知道文學學位將把自己引向何方。

她環顧那座收藏人間智慧的聖所,不停地思考著一些問題:文學學位真的能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嗎?學到的文學理論是否有什麼意義?難道自己要永遠陷在解構主義這種難懂的術語中?

隨著她的深度思考,她開始將選修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和「解構主義」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開始用攝像機一樣的眼睛更敏銳地觀察事物。

她明白了密切關注世界的重要性,明白了如何使用這些「甦醒」了的感覺,也理解了這些細節是如何觸動他人的。

後來,她用這些理解到的東西,在2007年後帶領CHANEL成功完成了國際擴張,為CHANEL創建起了國際化的組織架構。2014年CHANEL營收75億美元,淨收入14億美元。2015年CHANEL年度利潤飆升38%。

她在自己的著作《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中說:「事實上,這些思考方式決定了我的工作方式、領導特色,甚至是生活態度。」

她在2003年接受CHANEL拋出的橄欖枝,成為CHANEL美國分部的CEO;2007年被任命為CHANEL全球CEO,執掌其全球業務,開始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領導CHANEL邁向更廣闊的的全球市場,直到2016年1月,因為與業主在未來戰略上存在分歧,她離開了CHANEL。

/ 03 /

回顧她的職業生涯,她一直都在深度思考。

初進CHANEL時,她很快意識到CHANEL歷久彌新的獨特風格才是讓其在任何時代都取得成功的秘訣,隨後她便問自己:「那麼,我如何才能讓CHANEL一隻腳踩在過去,一隻腳邁進未來?」

離開CHANEL時,她繼續思考,問自己:「你會提出哪些關於自己、關於別人的問題?你可以同時遵守規則和打破規則嗎?」

現在,屏幕前親愛的讀者,你有深度思考的習慣嗎?

你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嗎?

你可以同時遵守規則和打破規則,讓自己更出類拔萃嗎?

如果不能,那麼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培養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嗎?

-- 推薦閱讀 --

相關焦點

  • 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甚至有時候深度思考決定人生。本文作者梳理總結了深度思考的模型和前提,學會並掌握這幾個要點,定會助你提升思維方式,在日後的工作中更快成長。我一直都可以算是個理想主義的人,有一些想法、也有激情、愛折騰。但是在沒有學會一些很好的思考方式之前,更多的時候也僅限於此。
  • 比勤奮更重要的,是你的深度學習能力
    看見網上促銷,買了好多書,剛開始還看了幾天,到現在都不知道書放在哪裡,在朋友圈看到好看的文章,趕緊收藏起來,後來再也沒有看過,購買了各種微課,參加了各種社群,別人問你收穫的時候,你一臉茫然……我們小時候,我們被灌輸的思想就是學習要努力,要勤奮,但你慢慢就會發現,勤奮並一定能夠成功,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學習思考的能力。
  • 思考樂教育PTS教學體系升級:深度思考比努力更重要
    (陳啟遠校長致辭)緊接著發布會重點圍繞「思考力」這一內核,思考樂教育重新定義了PTS教學體系、深度剖析了其2019年暑假課堂特色,且重磅推出了四年級課程體系。何為「思考力」?思考樂教育教研中心副總監梁仁紅老師指出,思考力是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是多種能力的綜合反應,學習效率低下,不適應老師的教學,很可能是因為思考力較弱。
  • 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
    無數事實已經證明,單純地賣力工作並不能如預期的那樣給自己帶來想像中的生活,甚至還會使處境更糟糕。一向習慣於忙碌的人,即使任勞任怨、技術熟練,他們也只能成為工作所需要的「人手」,而不是「人才」。因為他們只會用手操作,按照所熟悉的流程按部就班地去做,卻從來沒想過要用頭腦進行工作。
  • 匯中文化|如何培養深度思考能力?
    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深度思考決定人生。細細研究各個領域成績斐然的大咖所做的演講、寫出的文章無不是對某個領域深刻思考的結晶,思考的深度及遠見讓一般人望塵莫及。對於我們而言,深度思考並不是深不可及的,只要我們通過努力,不斷練習便可以掌握它。一旦深度思考成為習慣人生將大不同。以下匯智君分享給大家培養深度思考習慣的五個方法。01 設置離線模式設定每天專屬的「離線思考」時間段。
  • 如何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
    來源:舒凡會長雲講堂| 五分鐘商學院文章:如何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細細研究各個領域成績斐然的大咖所做的演講、寫的文章無不是對某個領域深刻思考的結晶,思考的深度及遠見一般人望塵莫及。深度思考能力,決定人生的層次。很多人都知道深度思考的意義,但不是每個人都在認真地實踐。究其原因,是沒有清晰的方法論。
  • 深度思考能力的作用
    發展滿足型產業:比如看一些明星的花邊新聞,家長裡短,讓著80%的人沉溺在安逸當中,從而失去上進心,也會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這樣,他們慢慢就不會抗爭了,他們會期待媒體為他們思考,會被娛樂信息佔據全部思考能力等等。
  • 如何培養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而深度思考的能力取決於你獲得知識的數量和質量知識的海洋那麼大,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才算有用呢?>3,現在及以後,知識深度知識深度,即你看待一個問題時,思考的深度,決定思考深度的就是底層的認知深度?1,從形式看,一般的認知僅對具體問題或者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認知在分析具體現象之後找出抽象規律2,從思考方式看,一般的認知根據自己的直觀感受,情緒與經驗,而深度認知依託實驗驗證或數據分析支持的結論3,從效果看,一般認知只能解決一個特定問題,而深度認知能更普遍地解決類似問題,啟發人們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思考問題
  • 提高深度思考能力,推薦書單《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美團的創始人CEO王興曾說:有句話說得非常好,「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願意做任何事情的」,這句話很殘酷,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願意做任何事情的。特別是娛樂至死的時代,很多節目就是要娛樂至死,我們陷入沉迷其中,就沒有了自己思考,更沒了深入的思考。
  • 普通人如何掌握深度思考的能力?
    深度思考是很重要的能力,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普通人也能像專家一樣具備深度思考的能力嗎?本文筆者從一個數學題出發,結合實際案例,對深度思考能力的養成進行了分析梳理,並總結了自己非常有價值的看法和思考,與大家分享。來,我們先一起心算一道算術題:285乘以285等於多少?
  • 你確實努力了,但是沒有深度思考
    有句話說,如果選擇錯了方向,你只會越努力越崩潰。也就是說,在努力之前,有個前提條件,要選對方向。那麼,如何選對方向呢?這就是「深度思考」!美國成功學家、作家拿破崙·希爾寫的一本書《思考致富》,強調了思考的重要性。
  • 做投資,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
    前段時間看了篇在朋友圈刷屏的文章《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看到有那麼多的朋友看的恍然大悟般的興奮、激動,放佛找到了開啟財富城堡的大門鑰匙,但過後發現這句話只不過是個名詞,並未啟到什麼實際的幫助
  • 讓你與眾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叫「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是晨興資本劉芹寫的。雷軍曾給劉芹打了一個電話跟他說:「我一直認為你做投資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你能告訴我,到底怎麼樣才能做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你為什麼投資能做得非常不錯呢?」他當時給了雷軍一個答案,「我相信我極其的勤奮。我相信天道一定能酬勤!我相信如果勤奮的話,你一定能做一個非常好的投資者。」
  • (深度好文)人要想成事,一定離不開一種能力,那就是深度思考
    香奈兒前全球CEO莫林夕凱,在她的新書《深度思考》中,她認為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向,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大腦中走得越遠,現實中走得越穩,思考的深度決定人生的寬度。提到深度思考,我們對這個詞語並不陌生,古人講三思而後行,現在我們也經常在很多地方看到有人說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其實說的就是要深度思考。但是什麼是真正的深度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深度思考呢?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的很好。
  • 天道未必酬勤,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
    你太晚出生,你還在大學裡面,你根本沒有機會去思考創業的機遇。我1998年從中歐畢業,緊接著1999年剛好網際網路浪潮爆出。不是因為我多麼聰明,不是因為我多勤奮,因此機遇更重要。但是機遇不是運氣,機遇是你對創業環境趨勢的深度思考。深度思考要比你的勤奮更重要!只是絕大部分的機遇只是被動的被利用起來。
  • 10分鐘,提升深度思考能力,寫出有深度的文章
    我有幸讀到了弘丹的《時間的格局》,書中提到深度思考這個概念,如今能夠深度思考的人越來越少,就像我一樣,對很多的事情沒有自己的看法,我終於意識到我的問題所在!3明白了問題所在,下一步就是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
  • 如何訓練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體-建築體-體系:多個面的疊加組合包含了很多點和線,最後構成立體模型,成為一座建築,具備了應用場景和功能,也更穩定。所以「點-線-面-體」思考路徑就是:任憑腦海激發各種知識點,然後兩兩知識點之間進行邏輯聯想,每條線有進行結構搭建,最後圍繞一個問題形成思考體系。
  • 深度思考的本質,以及由此推知的重要學習方法:記錄
    >2深度思考的重要性深度思考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因為,人生的很多困局是比較複雜的,這些困局需要調動比較深入的智能才能搞明白,當一個人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時人生的很多東西就像太陽東升西落一樣,會以相似的面貌一再出現,當我們沒有智慧和原則去識別這些結構性困局時,我們就會受困於這樣的結構性困局,而識別結構性困局的基礎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 川大校長李言榮:培養深度學習和思考能力 不要讓人生「呵呵」了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在典禮上告誡現場的9133名本科生,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道路總是充滿了未知和可能,你的視野會影響你能走多遠,你的標準會影響你能走多高,你的溝通表達能力會影響你是否一路順暢,而你的興趣愛好則會影響你這一路是否快樂幸福。「希望同學們特別注重培養和訓練自己深度學習和深度思考的能力,鍛鍊開發深度思考的戰略深度,找準前行的方向,不要讓自己的人生『呵呵』了!」
  • 什麼是深度思考,掌握這套思維方法,深度思考能力更上一層樓
    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思考問題表象的背後,到底深藏了什麼意義。於是我們逐漸習慣於從淺層解決問題,而非通過深度思考來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看過這幾天文章的觀眾老爺們,應該還記得之前的文章。通過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結構化思維能力,能讓我們掌握深度思考的能力。可供我們用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型有很多,比如SWOT法、四象限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