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在悠久的歷史中,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擯棄「孝」這個字,尤其是在當代,「孝」更是有了深層的含義:
真正的孝,不只是讓老人衣食無憂,還要讓老人精神充足。
很多人也在為「孝」字努力著。
古人云:母慈子孝。
做父母的慈愛,孩子孝順,這是一個家和睦的標誌,但如果家裡的老人並不慈愛,那身為子女應該怎麼辦呢?
我們來聽聽這三位過來人怎麼說。
李先生說:
從小,我爸就沒有管過我,在我的記憶中,他出現的時候都是來問我媽媽要錢的,媽媽擺著一個早餐攤,收入也很微薄,加上我的一些花銷,手上本來就沒有什麼錢,但是爸爸在拿不到錢的時候就會打媽媽,那個時候我很痛恨我的無能,因為我不僅不能保護媽媽,還害怕他會遷怒於我。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媽媽把準備進原材料的兩千塊放在抽屜裡,卻不幸被爸爸看見了,爸爸拿著錢兩眼放光,就要往外跑,媽媽拉著他說這是要買原材料的錢,沒有這個錢,早餐攤就沒有辦法繼續了。媽媽的祈求沒有任何作用,最後,媽媽妥協說,讓爸爸幫忙進購原材料,剩下的錢便是爸爸的。爸爸答應了,可是到了半夜,爸爸卻是空著手回來了,說錢都輸光了。過後的幾天,媽媽都是以淚洗面,最後,只能出去借來了一些錢,才讓早餐攤維持下去,而媽媽再也不把錢放在家裡了。
就這樣,我終於熬到了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媽媽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可是爸爸卻開始折騰我了,他要我每個月給他兩千塊錢的贍養費,可是我剛剛畢業,一個月總共就三千八百塊錢。我不接他的電話,不回他的信息,他就會堵到單位門口來。一開始我很害怕,擔心同事們知道我家裡的情況,知道我有這樣一個爸爸,會看不起我。但是被爸爸逼到沒有退路,我也就豁出去了。有一天,他又來公司堵我,我和他爭執起來,當著眾多人的面訴說他多年來的行為,和現在過分的要求。讓我意外的是,同事們並沒有嘲笑我,反而是站在我的一邊,和我一起聲討父親。爸爸看到這一招對我也沒有用了,便再也沒有來我單位了。如今,我一個月收入有八千,我會每個月給他一千塊錢作為贍養費,畢竟他是我的父親。但是想要更多,卻是沒有了的,因為我也怕他會「貪得無厭」。
王女士說:
我要說的老人,是我的婆婆。但我要說的不是婆媳矛盾,希望大家耐心看完我的故事。我婆婆今年五十六歲,她中年喪偶,一個人拉扯大老公,十分不容易,嫁過去之前,我是做好了和婆婆一起居住的心理準備的,我也給老公打了預防針,要他警惕婆媳關係。可是我們萬萬沒有想到,婆婆居然給我們狠狠「上了一課」。我嫁過去沒幾個月就懷孕了,一開始,婆婆還是很熱心的,每天做完早飯才出去鍛鍊,中午和晚上也會按時回來做飯,對我更是噓寒問暖。但是好景不長,婆婆開始大把的時間在外面,每天回來也是神採飛揚的,問她去做什麼了,她也是含糊其辭。不過我們也沒有放在心上,只要老人高興就好。
直到有一天,婆婆回來的時候,帶著一位大爺,大爺看上去七十幾歲,很瘦弱。婆婆做了很多菜,然後對我和我老公宣布,自己要結婚。其實我和老公對此是很開明的,覺得結婚沒有問題,但是婆婆表示要大爺也和我們住在一起,在對我們來說就有點無法接受了,畢竟是一個不熟悉的人,突然就這麼住到家裡,心裡總是感覺怪怪的。看著我們沒有表態,婆婆也暫時壓下了這件事,我天真地以為婆婆是收了心思,心裡還很是過意不去,為了逗婆婆開心,給婆婆買了很多衣服和護膚品。但是我怎麼也沒有想到,婆婆居然是憋了後招。我生完孩子出院那天,回到家後,並沒有想像中的熱氣騰騰,老公找了半天沒有看到婆婆的蹤影,便打電話詢問,結果人家回農村老家了,說她要去過她自己的日子。說實話,並不反對你過自己的日子,但是你也知道我坐月子需要你,你卻不提前說你不管月子,就那麼在當天給我們一個措手不及。老公對自己的媽媽也是無語了。我們只好手忙腳亂地臨時找月嫂,大人和孩子都受了不少罪。產假結束後,我要上班了,婆婆也拒絕回來帶孩子,我只能不停地和保姆磨合,每天都擔驚受怕,生怕會虐待孩子。好在,艱難的時間過去了,孩子大了,我在工作和家庭中也可以調整開了,婆婆卻一聲不響回來了,並再次提出要那位大爺住到我們家來。這次我沒有說話,我老公堅定地說,結婚沒有問題,但是要住就住在外面,每個月可以給你贍養費,其他都不行。婆婆沒有辦法,再次回了老家。
熊先生說:
其實我遇到的問題,現在很多人都是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因為現在的人大多是獨生子女,而我們家卻是有三個兄弟。我是家裡的老大,是頂不受歡迎的一個。我媽特別偏心,我出去工作的早,一開始便讓我把工資上交,說是一家人就要互幫互助,弟弟們有了出息也是不會忘記我的。我對媽媽的話深信不疑,每一個月的工資都一分不落地上交,這一交就是五年,我一分錢都沒有存下來,而弟弟們也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本來我想著弟弟們工作了,我就可以不用交工資了,可是媽媽不提,我也不知道怎麼說,直到我交了女朋友。那天我回家,支支吾吾說了女朋友的事情,媽媽很高興,看著媽媽高興,我趁機提出工資的事情,可是媽媽瞬間就變臉了,說我白眼狼,有了媳婦忘了娘,就不打算管他們了。我說弟弟們現在也掙錢了,我們可以每個人每個月給家裡一千塊錢,這樣也不錯。可是媽媽卻更大聲地罵我,說我不服氣弟弟們賺錢,說我不配當老大。最終我沒有說話,工資卡也依然在媽媽的手裡。
後來二弟的女朋友懷孕了,要結婚,女方提出要買房子。媽媽二話不說就拿出了十萬塊錢。我也心動了,我的工資是上交的,每個月只有可憐的生活費,女朋友也跟著我一起吃苦,我想,我這些年掙的錢,交首付也是可以的了。有了房,我也就可以和女朋友結婚了。可是當我提出這樣的話時,媽媽卻臭罵了我一頓,並說我那些錢,早就日常用掉了,一分也沒有。又說我沒有本事,畢業這麼多年,手上一分錢也沒有,還想「貪」她的錢。聽著媽媽的話,我真的心灰意冷了,抽了一晚上的煙後,我回到單位,果斷變更了工資卡,暗下決定,自己的錢要自己管理。兩個月後,媽媽發現了工資沒有到帳,便一直打電話罵我,我真的是心涼了,直接拒絕了接電話,也半年沒有回家。中秋節的時候,女朋友說陪我一起回去看看,說不定媽媽不再偏心了。於是我們一起回去後,媽媽真的有了改變,原來是我收走工資後,弟弟們還是不停地問她要錢,最後她手上一分錢都沒有了,兩個弟弟卻是一點也不體諒,這個時候,她才知道我的好來。
聽了這三位過來人的故事,我發現,對待家裡「無德」的老人,有一個不變的定律,那就是不能放任,要態度堅定。
不管是哪一種矛盾,做為孩子,都不能因為「孝」字,任由老人去折騰,畢竟時代在進步,老人有很多想法會和現在有衝突,這個時候,就要做子女的糾正了。
比如有的老人被一些有心人誘惑,進行網上投資,上當受騙,有的老人頑固不靈,非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這個時候,我們要堅定自己的原則,在可以溝通的情況下和老人好好溝通,在保證老人身心愉悅的情況下,糾正他們的想法。
如果遇到不能和平解決的矛盾點,那要堅持自己的態度,比如《知否》中的長柏,面對母親犯的錯,一點也不姑息養奸,但是他不是瞧不起母親,而是願意陪母親一起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