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傑代表:鄉村振興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2020-12-11 長城網

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捷如美農業育種所所長張全傑。 長城新媒體記者王林紅 攝

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1月10日,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捷如美農業育種所所長張全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大農民群眾是主力軍。要通過激發農民創造力提升農業農村生產力,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職業農民轉變,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張全傑坦言,在我國農業、扶貧、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等相關職能部門都設有相關培訓機構和培訓項目,培育資源分散,無法形成工作合力;且培育對象缺乏相關篩選機制,考核不規範,培育內容不豐富,實效性不強等問題,無法有效滿足多元化需求。

對此,張全傑認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首先應有計劃地構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科學培育體系,明確培育主體,豐富培育內容,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育方案。

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應結合地域特點,定向培養,使他們能夠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及當地產業特點實際需求出發,同時也還應從農業科技發展、農業發展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其素養,讓他們真正成為農民致富的榜樣和農業發展的生力軍,讓美麗鄉村成為他們施展才幹、提升能力、實現理想的寬廣舞臺。

他建議,要堅持「政府引導、產業導向、市場運作、農民自願」的原則,突出目標引領、多元培育、認定管理、基地建設、典型宣傳、政策扶持等手段,努力培養一支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 農業經濟 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近年來,一系列針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改革政策極大促進了鄉村的振興與發展,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隨著第四期培訓班的結束,商都縣2019年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培訓班圓滿結束。與傳統農民相比,新型職業農民思想開放、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能將所學的知識與專業技術主動應用於農業生產,從而使得農業生產的質量與技術得到實質性提升。 學員中不僅有傳統農民,還包括擁有大量生產機器的農機大戶和組織力強的農村合作社帶頭人,有以農養牧、種養結合的習慣。
  • 大橋鎮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日前,大豐區大橋鎮黨委、政府組織13個村的240名糧食、蔬菜種植經營大戶到大豐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近年來,大橋鎮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全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新型職業農民。
  • 政協提案追蹤:強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 築牢鄉村振興人才基礎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國家針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決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農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而提出的一項工程,尤其在以創新驅動為導向的網際網路時代,培養、造就一大批「新農人」,是時代的需要,也是鄉村振興的希望所在。在縣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上,縣政協委員袁冬冰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撰寫成提案,呼籲相關部門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和培訓,為今後真正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 新型職業農民聽過沒?這個企業五年要培育百萬「新」農民!
    海大集團在儀式上宣布,未來將利用五年時間,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十百千萬工程」,即建設十大新型農業產業園,打造百個鄉村振興產業強鎮,建立千個鄉村振興技術服務站,培養萬名鄉村振興服務工程師隊伍,孵化萬名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最終實現培育百萬名新型職業農民、帶動千億元產值的目標。
  •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助力肥西鄉村振興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助力肥西鄉村振興 2020-07-09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關鍵要「留人育才」
    作者:郭慶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創新思路,立足本地實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協作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 吉木乃縣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助力鄉村振興
    為將新型職業農民打造為強村富農的中堅力量,吉木乃縣採取「選、育、用」三項措施,培育出一批愛農業、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集聚力量。  加強隊伍選拔,讓職業農民「多」起來。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尋訪推薦活動,各工作隊通過對比臺帳、入戶走訪、談話了解、徵求意見等方式,初步篩選出500於名18—45周歲的返鄉創業大學生、返鄉創業農民工、退伍士兵、家庭農業經營人員、種養殖大戶人員、合作社優秀骨幹人員。
  • 人民日報大家手筆: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大農民群眾是主力軍。做好「三農」工作要以農民為中心、以富民為根本,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為此,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職業農民轉變,通過激發農民創造力提升農業農村生產力。
  • 新型職業農民,怎麼培育怎樣成長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確立了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新型職業農民怎麼培育?這項重大而又相對陌生的教育事業,進展如何?今天,我們刊發此版,既呈現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現狀,也希望廣大讀者對這一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給予更多關注。
  • 全國政協委員蘇華: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為鄉村人才振興注入持續動能
    ——2017年3月8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說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 萬潮鎮: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助力鄉村振興
    為進一步提高傳統種養殖戶的勞動技能素質,激發更多農村富餘勞動力積極投身就業、創業熱潮,全面提高農民群眾收入水平,10月下旬以來,萬潮鎮新型職業農民種養殖培訓班在各村相繼開課。下一步,萬潮鎮將繼續做好鄉村振興人才儲備,結合鎮情精心制定新型職業農民實施方案。通過理論和業務技術培訓,不斷提升農村青年產業致富、科技致富的本領,讓他們在自主創業致富的同時,帶領廣大村民共同致富,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中更好地發揮科技二傳手和致富帶頭人的作用。
  • 瀏陽永安:新型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
    瀏陽永安:新型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宋利 (穿綠衣服的就是辦田園綜合體的於建起) 5月的永安,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嬌豔的花朵,青翠的樹葉,清澈的池塘,襯託永安的靜美;在這裡,還有一群可愛的新型職業農民,他們放棄在外的高薪工作或者轉行,回到家鄉來到田間地頭,在田間耕種,在茶林裡修剪枝葉,改造民房辦起民宿,開啟了人生新的徵程。
  • 鄞州農民轉型記:新型職業農民成鄉村振興生力軍
    2018-04-17 06:5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慶麗 區委報導組 張繪薇 楊磊 通訊員 範丁傑核心提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人才支撐。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必須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 鄞州農民轉型記 新型職業農民成鄉村振興生力軍
    核心提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人才支撐。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必須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近年來,我省首批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的寧波鄞州區,通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立相關培育機制,完善配套政策體系,逐步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不斷湧現,成為當下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 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
    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職業培育,對全面擴展新型農民的知識範圍和專業技術水平,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要看到,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據農民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長期機制,保證培育不流於形式,不增加農民負擔,真正為農民服務,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助推器。強化職業認同,營造濃厚氛圍。
  • 新型職業農民既要培養也要讓其大顯身手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胡建兵)目前,隨著國家對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力度的不斷加大,大量優秀人才加入了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數據顯示,全國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目前已突破2000萬人,其中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現階段,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對象不僅包括青壯年農民,還包括農機大戶、農村合作社帶頭人、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現代青年農場主等。
  • 破解新型職業農民「成長的煩惱」
    新華社記者 李 安攝新型職業農民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動力。然而,目前職業農民全面發展尚有不少制約瓶頸,如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內容與農民實際需求還不相適應、對職業農民的支持政策不足等。為此,各地各部門紛紛出招,想辦法提建議,以期解決這些「成長的煩惱」鄉村振興,人才為先。
  • ...政策文件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
    為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推進我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發展,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意見》(蘇政辦發〔2015〕83號)、市委市政府《關於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淮發〔2018〕1號)精神,就進一步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通知如下: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 鄉村振興要「留人改制」,賦予農民更大的土地資源權能
    自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如何振興鄉村一直是熱點話題。在此次兩會期間,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這一話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和意見,比如,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年輕專業的農業人才回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