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

2020-12-21 河北新聞網

隨著農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以及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新型職業農民成為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他們以農業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主要職業就是農業生產、經營、服務和管理。新型職業農民的素質直接關乎農業的現代化和產業結構性調整的成效。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職業培育,對全面擴展新型農民的知識範圍和專業技術水平,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要看到,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據農民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長期機制,保證培育不流於形式,不增加農民負擔,真正為農民服務,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助推器。

強化職業認同,營造濃厚氛圍。從實際看,農民受自身條件限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參加職業培訓積極性不高,尤其是年齡偏大的農民認為自己種了一輩子地,經驗豐富,無需培訓,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缺乏開拓創新的思維,承受風險能力較低,改變現狀的意願不強。針對這一問題,必須加大新型農民職業培育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各種形式,抓住有利時機反覆宣傳身邊的真實案例、先進人物、創業能人,引導農民充分認識職業培育的重要性,強化對職業農民的認同感。

摸清農民需求,創新培訓方式。需求是求知的重要動力,如果培訓內容滿足不了需求、培訓方式不合理,就會影響農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一方面,要增強培訓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切實根據農民實際需求設置課程內容,增加田間地頭一對一、手把手指導和跟蹤反饋等實踐培訓。另一方面,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培訓的方式方法。比如,加大網上培訓力度,開發基於移動互聯的APP、微課,推進線上線下培訓相結合。

完善培訓體系,探索職業化發展培訓。要從統籌城鄉發展大局出發,推進新型職業農民職業培育。重點對現有規模經營戶、種植養殖專業戶、提供農業生產服務的專業戶以及來自農業院校、有志投入現代農業生產的城鄉有為青年進行培訓,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創新創業、增收致富。同時,拓展思路,增強新型農民職業化發展培訓,通過分層教育、產學結合、實行學徒制等,培養一批現代農業技術能手、家庭農場主、種植養殖專業戶,探索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訂單式培養新模式。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健全培訓保障體系。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相關部門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要借鑑發達國家和地區成功經驗,發揮市場作用,扶植多元培育主體,逐步建立政府主導、農科教統一協調的市場培訓機制。加強體制機制建設,積極制定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農民培訓政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體系。(王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 農業經濟 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近年來,一系列針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改革政策極大促進了鄉村的振興與發展,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 「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
    各地加強工作協同,優化資源配置,形成了黨委政府主導,農業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格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具有公共性、基礎性和社會性,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強統籌協調,制定扶持政策,加大經費投入,改善培育條件,營造良好氛圍。堅持市場機制。
  • 大橋鎮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日前,大豐區大橋鎮黨委、政府組織13個村的240名糧食、蔬菜種植經營大戶到大豐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近年來,大橋鎮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全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新型職業農民。
  •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關鍵要「留人育才」
    有的鄉鎮雖然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但農業創業人才、技術性人才不足,農業發展缺乏示範和帶頭人。四是鎮村兩級在資金、技術等方面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支持力度有限。農民培訓機構建設滯後,還有很多農民缺少培訓,很難真正培養出符合農業發展實際的新型職業農民。  如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人是主體和基礎,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留人育才。  一要做好精準選人這個基礎。
  • 探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有效模式
    如何有效全面地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此,社會各屆都在積極探索,互相學習,以期找到一款適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運行模式。因此,總結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開展以來全國各地的典型模式,不斷完善和推廣就顯得十分重要。一、實踐中湧現出的培訓模式一是農民田間學校培訓模式。
  • 新型職業農民,怎麼培育怎樣成長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新型職業農民怎麼培育?這項重大而又相對陌生的教育事業,進展如何?今天,我們刊發此版,既呈現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現狀,也希望廣大讀者對這一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給予更多關注。
  • 人民日報大家手筆: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大農民群眾是主力軍。做好「三農」工作要以農民為中心、以富民為根本,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為此,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職業農民轉變,通過激發農民創造力提升農業農村生產力。
  • ...政策文件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
    (二)目標任務從2018年起,全市每年培訓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三類職業農民4萬人以上,其中:爭取省部級教育培訓計劃開展培訓2萬人以上,統籌地方培訓經費開展培訓2萬人以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程度年均遞增5%以上,到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程度達到53%以上;每年認定新型職業農民3400人以上,到2022年認定新型職業農民1.7萬人以上。
  • 祁門縣: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助力脫貧攻堅
    「真的很感謝祁門縣農水局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民生工程,通過培訓,我對黃山土雞養殖、畜禽資源化利用技術、雞病綜合防治技術等都有了很深的了解,這對我今後從事肉雞養殖有很大的幫助。」今年5月,任建林參加了祁門縣農水局舉辦的為期15天的新型職業農民肉雞養殖班培訓。培訓內容為肉雞健康養殖技術、雞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雞場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農業生態環境與美麗鄉村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市場營銷等。培訓後,他擴大了養殖規模,現在他的養殖場養殖土雞有5000餘只,預計年出欄量3000餘只,經濟效益可觀。
  •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隨著第四期培訓班的結束,商都縣2019年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培訓班圓滿結束。與傳統農民相比,新型職業農民思想開放、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能將所學的知識與專業技術主動應用於農業生產,從而使得農業生產的質量與技術得到實質性提升。 學員中不僅有傳統農民,還包括擁有大量生產機器的農機大戶和組織力強的農村合作社帶頭人,有以農養牧、種養結合的習慣。
  • 政協提案追蹤:強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 築牢鄉村振興人才基礎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國家針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決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農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而提出的一項工程,尤其在以創新驅動為導向的網際網路時代,培養、造就一大批「新農人」,是時代的需要,也是鄉村振興的希望所在。在縣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上,縣政協委員袁冬冰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撰寫成提案,呼籲相關部門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和培訓,為今後真正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 吉木乃縣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助力鄉村振興
    為將新型職業農民打造為強村富農的中堅力量,吉木乃縣採取「選、育、用」三項措施,培育出一批愛農業、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集聚力量。  加強隊伍選拔,讓職業農民「多」起來。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尋訪推薦活動,各工作隊通過對比臺帳、入戶走訪、談話了解、徵求意見等方式,初步篩選出500於名18—45周歲的返鄉創業大學生、返鄉創業農民工、退伍士兵、家庭農業經營人員、種養殖大戶人員、合作社優秀骨幹人員。
  • 張全傑代表:鄉村振興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長城新媒體記者王林紅 攝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1月10日,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捷如美農業育種所所長張全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大農民群眾是主力軍。要通過激發農民創造力提升農業農村生產力,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職業農民轉變,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 破解新型職業農民「成長的煩惱」
    加強農民職業培訓早在2012年,原農業部在全國100個縣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2014年會同財政部正式全面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取得良好效果。截至2017年,培育工程實施範圍已擴大到全國2000多個農業縣(團、場)。
  • 新型職業農民聽過沒?這個企業五年要培育百萬「新」農民!
    海大集團在儀式上宣布,未來將利用五年時間,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十百千萬工程」,即建設十大新型農業產業園,打造百個鄉村振興產業強鎮,建立千個鄉村振興技術服務站,培養萬名鄉村振興服務工程師隊伍,孵化萬名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最終實現培育百萬名新型職業農民、帶動千億元產值的目標。
  • 中聯農機:推進產教融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11月27日,2020年中國現代農業裝備職業教育集團理事會換屆暨協同育人模式改革研討會在河南開封召開。經過現場選舉,職教集團表決通過了新一屆理事單位、理事長、副理事長、副秘書長名單。中聯重科副總裁、中聯農機董事長、CEO熊焰明和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史明清當選職教集團新一任理事長。
  • 2020年延邊州土肥站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跟蹤服務
    2020年延邊州土肥站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跟蹤服務 2020-12-09 11:12:38來源:延邊州土壤肥料工作站作者:延邊州土壤肥料工作站
  • 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及特點 需要什麼樣的培訓?
    而且,隨著農民外出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務農勞動力整體素質在不斷下降。  繼2012年8月我國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後,農業部計劃到2015年在全國100個試點縣培育10萬名新型職業農民,重點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農機手等加強技能培訓。  經過這幾年的培育,我國農村新型職業農民群體目前現狀如何?哪些人正在加入這一群體?他們的現實需求究竟是什麼?
  • 蕪湖市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打造鄉村振興生力軍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2020年,我市繼續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民生工程,撥付農業財政專項資金402.5萬元(中央財政專項資金190萬元、省級財政專項資金212.5萬元),截至11月底,全市共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430名,其中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840人、產業扶貧帶頭人100人、專業生產型200人、技能服務型290人。完成率達100%,培訓合格率達100%。
  •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現狀與對策
    【關鍵詞】新型農民 河北 培訓 現狀 對策【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大意義農民是農村的主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農民受教育程度、從事農業生產的能力,是決定農業現代化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