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明年開啟「後張忠謀時代」,劉德音、魏哲家接棒

2021-12-25 彭博環球財經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的創辦人暨董事長張忠謀宣布將在2018年6月退休,交棒給現任的兩位共同執行長,由雙首長平行領導接續,現任執行長之一的劉德音將接任董事長,魏哲家則將擔任總裁。

張忠謀在記者上表示,劉德音將是未來臺積電決策最後把關者,總裁魏哲家的任務是在董事會準則下領導經營公司,若兩人意見不同,董事會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張忠謀個人則將完全退出公司經營,不會擔任臺積電的任何工作,包括榮譽董事長。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我也是做了相當的心理準備,這個心理準備在年初完成,」張忠謀在位於新竹的公司總部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假如可以長生不老的話,我會繼續做下去。」

張忠謀在2013年時已卸任執行長一職後並選任共同執行長,開始培養接班人的計劃。在今天宣佈也將自董事長一職卸任後,確認了在1987年成立的臺積電將在明年正式進入後張忠謀時代。臺積電的主要客戶包括蘋果及高通等。

他表示,交棒的時刻絕對不是臺積電萬裡無雲的時刻,每年的挑戰都很大,過去三十年沒有一個時刻萬裡無雲,現在也不是。但他不擔心客戶轉單,因為之前培養接班人時,已經把與客戶高層聯絡的最重要責任交付下去, 劉德音與魏哲家各負責一部份的客人。

亦擅長於總體經濟研究的張忠謀並重申,長期來看,世界GDP增長率約3%,全球半導體業的增長會超過全球GDP,而臺積電的增長會高於全球半導體增長。未來可見的幾年臺積電以美元計價的營收增長將約每年5%-10%,以2017年來看預估增長接近10%。

臺積電稍早在新聞稿中表示,所有董事均已同意被提名並於股東會選舉後續任下屆董事,並同意支持自下屆起由雙首長平行領導。


臺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在電話採訪中指出,臺積電由兩位共同執行長接掌的人事布局已久,對市場來說並不驚訝,半導體產業的趨勢仍然向上,預料臺積電的股價和基本面都不會受到影響。

目前市場給臺積電的股價評比是基於它的技術較三星、英特爾領先,以及獲利能力,張忠謀也早已為臺積電布好藍圖,臺積電在三至五年內的產業領先地位不會改變。

上周臺積電甫宣布將在臺灣南部科學園區投資興建三奈米先進位程的新廠,以持續充分發揮公司在該園區既有的完整聚落與供應鏈優勢。

受到iPhone十周年新機等產品有望吸引買氣的期望帶動,臺積電股價今年以來已大漲21.5%,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現年86歲的張忠謀的身價也因此躋身10億美元俱樂部。根據臺灣證交所截至8月底數據,張忠謀持有臺積電0.48%的股份。臺積電周一收高1.9%。

1931年出生在浙江寧波的張忠謀,年少時因中日戰爭及國共內戰而隨家人輾轉於上海及香港,之後赴美國哈佛及麻省理工學院就讀,並擁有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位,為他日後在半導體產業的工作奠基,他並有「半導體教父」之稱。

張忠謀表示,退休後的第一要務是完成自傳下冊,還會重拾橋牌的興趣,並且與夫人張淑芬去旅行且會繼續閱讀。

對於外界擔心臺積電股價是否會回吐「張忠謀溢價」,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在電話訪問中表示,臺積電此次交棒比上一次有更妥善的規劃和布局,在產業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方面,能見度也較前次更好,張忠謀算是功成身退,股價短線若有影響,應該也是短空長多。

張忠謀自己則在記者會上打趣地表示,退休消息應該不會造成外資拋股,「也許他們覺得終於這個人離開了,會多買一點。」



彭博付費用戶在終端上輸入XW<GO>

即可根據需求與偏好

輕鬆獲取包括宏觀經濟、債市、股市、匯市等

不同類別下的新聞與市場資訊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後張忠謀時代」的守業大計
    臺積電,這家與富士康並駕齊驅的臺灣晶圓代工企業,市佔率曾達到60%。但在過去一段日子裡卻並不被看好:過於依賴訂單、核心技術缺失以及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激烈,一直都讓人為這家好像並沒有掌握自己命運的大企業捏著一把汗,尤其在去年10月,86歲的掌門人張忠謀公布退休計劃之後,對於「後創始人」時代的未來戰略走勢,臺積電並沒有展現出十足的底氣。
  • 張忠謀將正式退休,新接班人要克服這三大挑戰
    臺積電今年6月5日股東常會將改選董監事,屆時董事長張忠謀正式退休。張忠謀這幾年已做好接班布局,將安排二位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和魏哲家進入董事會,由劉德音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是臺積電成立以來,首度出現雙首長制。
  • 張忠謀:半導體行業不能守成 | 人物
    雄壯的樂章,或是張忠謀和臺積電30年來發展歷程的最好寫照。就在半個多月前,這位臺灣半導體教父親自宣布,將於明年6月退休,屆時由董事長劉德音和總裁魏哲家共同接棒臺積電。他強調,自己未來不會再做臺積電任何工作。一手創辦了臺積電,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的張忠謀,毫無疑問,是這家企業的靈魂人物和精神領袖。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有多少浙商基因?
    」 屢創新高的臺積電市值,讓退休的張忠謀身家財富激增;然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心裡不禁沾沾自喜」之餘,也稍微忐忑不安,並警醒道:成功企業垮臺僅需五步。 如果依張忠謀退休後手中1.25億持股計算,他手中股票的市值較二年前退休時多出了新臺幣近320億元。 2018年6月5日臺積電股東常會後,張忠謀正式退休,並交棒於現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退休當天,臺積電股價收盤229元。
  • 張忠謀親吐8字真言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 美國大選將在11月3日投票,最後倒數6天,究竟會由共和黨川普連任,還是民主黨拜登入主白宮,全球都在關注,臺灣半導體業龍頭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臺工研院27日下午舉行「第九屆院士授證典禮」,今年新出爐的7位院士中,除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及總裁魏哲家雙雙獲得新科院士榮譽,而且還有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聯強國際總經理及集團總裁杜書伍等人。據《工商時報》報導,今年對半導體產業而言變數不斷,新冠肺炎疫情及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甚巨,但臺積電在劉、魏二人帶領下,今年營收及獲利將同創歷史新高。
  • 劉、魏兩人延續張忠謀經營風格 迎來臺積電一輪新盛世
    劉、魏兩人延續張忠謀經營風格 迎來臺積電一輪新盛世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正式退休
    綜合中央社、《聯合報》等臺灣媒體報導,在張忠謀的領導下,臺積電囊括全球逾半的晶圓代工市場。公司員工數已從初期的100多名擴增至4.8萬人,2017年獲利3431.1億元新臺幣,是臺灣最賺錢、繳稅最多、市值最大的企業。  張忠謀1931年生於浙江寧波,為避戰亂,年少時隨家人輾轉遷徙。18歲考入美國哈佛大學,後轉學至麻省理工學院,專攻機械工程。
  • 【熱點】臺積電史上最高資本支出,ASML 成半導體軍備賽最大贏家;劉德音重申臺積電2nm進入先導規劃
    1.劉德音重申臺積電2nm進入先導規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 2 日慶祝創立 33 周年,並舉行員工運動會,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在退休後攜夫人張淑芬首次回來參加。會中董事長劉德音表示,雖然 2019 年整體大環境不佳,對於臺積電的經營仍有所挑戰。但是,在所有同仁的努力之下,預估全年仍會有微幅的成長。
  • 臺灣上市公司財報陸續出爐 張忠謀年薪破億元?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的上市(櫃)公司2013年年報陸續出爐,大老闆去年「薪情」曝光。科技業和金融業大老闆「薪情」最好,其中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年薪破億元(新臺幣,下同),居科技業之冠。  據報導,臺灣中信金控前董事長辜溓松過世後,表弟顏文隆接下董事長職務,今年首度揭露去年的薪酬未破億元,大約8800多萬元。
  • 臺積電: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放話 5nm甩三星幾條街
    臺積電: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放話 5nm甩三星幾條街   爪遊控1月18日消息,日前臺積電財報會議上,董事長同時也是臺灣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放話臺積電會在10nm、7nm、5nm上完全甩遠三星,和Intel平起平坐。
  • 臺積電斷供華為背後:任正非的命,張忠謀的運
    張忠謀當時還有3個月就要徹底退休,他拜會的目的是希望任正非日後多多關照臺積電。那一年,華為給臺積電貢獻了8%的營收,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第一是蘋果。1987年,華為誕生了,張忠謀創立臺積電,決心幹一番大事業。兩個男人同時開啟人生的新篇章。
  • 張忠謀87歲退休 馬雲曾對臺灣高齡企業家談創新倍感焦慮
    作者:龔進輝6月5日,87歲的「晶片大王」張忠謀於臺積電股東會正式退休,不再擔任任何職位,離開為之奮鬥30年的臺積電。未來,臺積電實行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劉德音接任董事長,是公司最後的決策者;魏哲家擔任總裁,領導和經營公司。其實,早在12年前,張忠謀就打算回家安享晚年,當時他已親手培養出自己的接班人,布置好後續工作後,就宣布辭去臺積電CEO。
  • 堅持張忠謀理念!臺積電誠信正直文化奪企業CSR大獎
    堅持張忠謀理念!臺積電誠信正直文化奪企業CSR大獎 芯科技消息(文/羅伊)2019天下企業公民獎頒獎典禮今(5)日在中國臺北盛大舉行,其中,由晶圓代工廠臺積電勇奪大型企業組奪冠,DRAM廠南亞科則拿下新秀獎,而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均親自出席領獎。
  • 張忠謀、任正非以及川普的1987
    而在臺灣,也是在這一年,56歲的張忠謀在新竹科學園區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臺積電)。(臺積電的第一座晶圓工廠 1987 年)無人知曉的是,三十多年後,川普竟會真的成為美國總統,而這時的他,需要舉一國之力,來阻擋科技巨頭華為前進的步伐。而這時,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已裸退近一年。
  • 劉德音回應高雄設廠:臺積電下一步將擴建臺中,北中南將各佔三成產能
    圖片來源: 網絡集微網消息(文/Jimmy),據鉅亨網報導,近日,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臺積電不排除對高雄投資的可能性,將繼續在臺灣地區生根發展。對此,董事長劉德音回應稱,臺積電的布局當然就是深耕臺灣,原則上希望在北部、中部、南部的產能布局,各達到三分之一,今年以前大約達到此平衡。不過,劉德音表示,今年開始在臺南量產5 nm製程,2022 年開始,3 nm也會在臺南,等到2024年至2025年,臺積電約60-70%的產能都會在臺南。
  • 臺積電3納米動工,富士康等外遷赴美,英特爾的好日子到頭了
    馬師傅在2010年6月第一次過對岸參加創新論壇,對臺積電等張忠謀推崇備至;然而,2014年再過對岸,參加企業家峰會時,竟敢嘲笑張忠謀等。理由是:2010年和2014都是同一批老年人在談論科技創新。真的是這樣嗎?近30年來,國內發展網際網路等虛擬事業體,養出兩匹馬,盛產網際網路夢想家;而「寶島」盛產實業家,其創新均與生產製造、開辦工廠有關。
  • 臺積電如何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張忠謀只是一個圓滑的商人
    作為一個商人,張忠謀肯定是希望和氣生財的,只是這次美國這麼做,他也是愛莫能助。今年臺積電加班加點為華為補貨,可以說臺積電也算盡到了人情。除了美商,上述非美商的企業,若要輸往中國具敏感性的高科技,都必須要經過申請並核可後才行,而這些企業提供了關鍵的晶片製造設備,對實體清單名單的企業將會有影響。因此,要是美國下令禁止供應給臺積電,那麼臺積電就算空有一身製程技術,也難為無米之炊。同時,更顯示臺積電5月宣布赴美設廠的老道圓滑。
  • 臺積電再投資,考慮設新廠
    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近日表示,疫情對全世界造成很大影響,但「有改變就會有機會」,臺積電透過「專注創新」來抓住機會,持續創新先進技術及卓越製造。他並強調,臺積電將持續投資臺灣、深耕臺灣,不排除在高雄投資設廠。
  • 張忠謀:三星電子是很厲害的對手,臺積電(TSM.US)沒有贏!
    美股 張忠謀:三星電子是很厲害的對手,臺積電(TSM.US)沒有贏!2018年退休的臺積電(TSM.US)創辦人張忠謀,精神奕奕出現在臺北信義區的個人辦公室,似乎較一年前顯得黝黑、結實一些。88歲的他,過去一年半過得相當充實,夫妻兩人去了趟為期10天的澳洲郵輪之旅,他也到美國、亞洲大城市徵戰,贏了幾場世界級的橋牌大賽。辦公室入口,掛了2幅太太張淑芬的新畫作,其中一幅油畫,便紀念兩人專程到巴黎參觀的趙無極畫展。
  • 臺積電董事長:臺積電之所以成為現在的臺積電,其實有五大要素
    在國際大環境不是很景氣的情況下,臺灣地區龍頭企業臺積電的發展卻一片大好,主要的產業地位一直都保持得不錯,並且被臺灣地區成為「護國神山」。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認為,臺積電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第一是創新的商業模式;第二是充分利用優勢資源,比如臺灣地區的工程師;第三個是服務世界,這是做大的因素;第四個就是網絡效應;第五個則是專業的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