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物學文:南宋景德鎮湖田窯模印娃娃紋碗

2020-12-14 德馨國學精粹

今天觀賞一隻南宋景德鎮湖田窯模印娃娃紋碗,學習有關景德鎮瓷器相關知識。

據史書記載,景德鎮早在漢代就燒制瓷器,但數量不多,質量較為粗糙。北宋真宗景德年間(公元1004年-1007年)開始設立景德鎮。景德鎮又稱「饒州」、「昌南鎮」、「浮梁」等。到了元代後期,隨著元青花瓷器的創燒,進一步確立了景德鎮全國「瓷都」的地位。明清時期政府確立了官窯制度以後,大部分貢瓷及其他官窯產品皆出自景德鎮,並由政府派遣專職的督陶官官窯景德鎮瓷窯業務,景德鎮民窯更是蓬勃發展,產品不僅遍及國內,更是由大量產品外銷至亞洲、歐洲等其他國家和地區。

景德鎮有著獨天得厚的制瓷天然條件,即發現了高嶺土。高嶺土土色潔白,土質堅韌度極佳,表現在瓷器方面即胎土潔白,沒有瑕疵,釉色為玻璃釉,釉色瑩潤、透明度高,器物又可以達到極薄的狀態。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形容景德鎮瓷器為「素肌玉骨」,故景德鎮瓷器又有「饒玉」之稱,真正達到了「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境界。由於景德鎮瓷器白中有青,青中有白,故也稱「影青」、「隱青」、「青白瓷」等等。景德鎮亦有著得天獨厚的水上運輸條件,即北臨昌江;景德鎮周邊有大量的松柴作為燃料。上述各方麵條件保證了景德鎮產品的數量、質量及運輸。兩宋時期,長時間與遼、金在北方對峙,使得大量工匠南遷至景德鎮,又保證了景德鎮工匠的數量,「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就是當時真實場景的記載。由於景德鎮優良的瓷器產品風靡大江南北且成本低廉,導致了宋元明清時期成本極高的玻璃器幾乎不再生產(除了明清時期用於皇帝賞玩的器物),可見景德鎮瓷器影響力度之大。

宋代景德鎮因青白瓷聞名,其中又以湖田窯燒制的產品最為著名。湖田窯位於景德鎮市東南湖田村,《陶記》、《南窯筆記》、《景德鎮陶錄》等古代文獻均有這方面的記載。湖田窯開始於五代,終結於明代,是中國宋、元兩代制瓷規模最大、延續燒造時間最長、生產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窯廠。湖田窯瓷器釉層為玻璃釉,透明度高,光澤度強,釉中氣泡大而疏,多用劃花裝飾,線條流暢。刻線深處釉稍厚,呈現青色,釉層薄處色淡泛白,釉色與紋樣互相烘託,藝術效果極佳,為湖田窯青白瓷獨特成功之處。

此碗器型亭亭玉立,胎體均勻且薄,潔白細膩。器身施影青釉,釉色清透,白中泛青,青中透白。口沿以及足底無釉,露出黃白色胎體,典雅中略帶一絲素樸,別具一番風格。碗內刻劃娃娃紋以及花卉紋,是宋代湖田窯典型紋樣,寓意為多子多福。嬰兒形象憨態可掬,讓人愛不忍觸。紋飾輕鬆靈動,不可多得。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模印娃娃紋碗外壁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模印娃娃紋碗俯瞰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模印娃娃紋碗內部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模印娃娃紋碗花卉紋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模印娃娃紋碗娃娃紋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模印娃娃紋碗花卉紋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模印娃娃紋碗底部

德馨

相關焦點

  • 南宋湖田窯青白釉刻花碗
    南宋湖田窯青白釉刻花碗南宋湖田窯青白釉刻花碗尺寸:高5釐米,口徑6.4釐米,底徑5.5釐米品相:一大衝藏品說明:碗形制舊稱奶子碗,敞口,弧壁漸收,淺圈足。碗外壁刻劃花卉紋,刀法深厚,線條流暢。內裡光素無紋飾。
  • 南宋湖田窯劃花薄胎碗
    南宋湖田窯劃花薄胎碗 南宋湖田窯劃花薄胎碗 【 藏品尺寸 】:高6.5釐米,口徑18.4釐米,底徑5.7釐米
  • 美醉千年的景德鎮——湖田窯
    南宋·刻劃牡丹紋葵口碗 景德鎮湖田窯的興起其實得益於北方的戰亂。 景德鎮湖田窯較集中地體現了宋代高度發達的制瓷技術水平。宋代北方窯系中,定窯瓷器細膩精緻,技術成熟度極高。
  • 南宋湖田窯弦紋竹節蓋杯
    南宋湖田窯弦紋竹節蓋杯南宋湖田窯弦紋竹節蓋杯【藏品尺寸】:通高8.2釐米,口徑7.8釐米,底徑4.6釐米【品相】:口、蓋有磕,釉面有磨損剝釉現象,杯壁一大衝藏品說明:杯直口,上壓弧蓋,中央有一小蒂鈕,為南宋湖田窰工藝特徵,南宋以後蒂鈕越來越高大。
  • 宋代湖田窯影青瓷的獨步技法
    湖田窯位於景德鎮市東南湖田村。五代時開始燒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色青灰,白瓷潔白,產品以盤、碗為主。北宋早期普遍使用仰燒法,燒造青白瓷唇口、葵口碗。娃娃紋、蓮紋、水波紋等等,構圖飽滿,線條流暢,洋溢著濃鬱的生活氣息。粗線條先垂直刻一刀,再沿線斜刻一刀。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漢代玉雕之「漢八刀」工藝。
  • 古陶瓷鑑定研究——如何通過款識鑑定其它地方窯口古陶瓷
    除此之外,宋代南北地方瓷窯的款識還有一種獨特的風格,就是在器物底部戳印瓷窯作坊的名稱,這是一種標記,表示出作坊的主人或物主的姓氏。這種做法在磁州窯系產品中很普遍,受其影響,南宋吉州窯系、景德鎮窯系也有此做法。
  • 宋代湖田窯影青瓷的獨步技法!
    五代湖田窯青釉唇口碗娃娃紋、蓮紋、水波紋等等,構圖飽滿,線條流暢,洋溢著濃鬱的生活氣息。粗線條先垂直刻一刀,再沿線斜刻一刀。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漢代玉雕之「漢八刀」工藝。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雙魚紋瓷碗縱觀出土實物,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優質湖田窯產品,多用匣缽墊塊仰燒法燒成。
  • 湖田窯的千年窯火!
    早期在碗、盤底心印各類題記,如「宋」、「詹」、「吉」、「酒」、「茶」,還印一些簡單的單魚、雙魚、蘆雁、朵梅、折枝梅、荷蓮紋等。此時,吉州窯、建窯的產品流入湖田,湖田窯開始試燒黑釉瓷。湖田窯的黑釉瓷胎質較粗,色灰黑,結構緊密;釉色漆黑,釉層厚。器類有高足杯和盞等,無論胎、釉、器型均與吉州窯、建窯產品有別。晚期的碗、盤印紋開始複雜、繁密。
  • 湖田窯 它因青白瓷蜚聲世界,卻又常常被遺忘
    景德鎮燒制青白瓷最重要的窯址便是湖田窯,其燒瓷的全盛時期長達700多年。青白瓷,因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白中閃青,青中閃白,故名,是景德鎮湖田窯在北宋初、中期獨創的釉色品種。因青白釉的釉質中含有微量的鐵質,釉色白中泛青,釉層細薄晶瑩,具有溫潤如玉的藝術效果,成為南方青白瓷中的一枝奇葩。
  • 南宋吉州窯水禽紋鼎式爐
    南宋 吉州窯白地黑繪水禽紋鼎式爐南宋吉州窯水禽紋鼎式爐南宋吉州窯水禽紋鼎式爐南宋吉州窯水禽紋鼎式爐南宋吉州窯水禽紋鼎式爐南宋吉州窯水禽紋鼎式爐
  • 湖田窯宋代青白瓷的組成及呈色特徵
    可見,湖田窯宋代青白瓷應是以周邊盛產的單一瓷。 表2中數據顯示,景德鎮湖田窯出土兩宋青白瓷釉中主要助熔劑應為CaO,均值含量為1529%,K2O和NazO含量較低,均值之和僅為277%,屬典型的「鈣釉」[9]。
  • 民間藏家捐出晚唐婺州窯青瓷碗、春秋印紋陶罐等
    寶貝都以婺州窯為主,文物局還邀請了省文物考古所專家現場鑑定,這批藏品可都是貨真價實的。  「博物館是文物最好歸宿,可以經常看到,賣給別人就看不到了。」接到「文物徵集令」後,市民曹兆浦捐出6件藏品,包括宋婺州窯四系貫耳罐、晚唐婺州窯青瓷碗等,都是他最珍惜的寶貝。
  • 南宋吉州窯三鳳貼花鬥笠式碗
    南宋吉州窯三鳳貼花鬥笠式碗南宋吉州窯三鳳貼花鬥笠式碗尺寸:高6.5釐米,口徑16.5釐米,底徑5釐米品相:全品藏品說明:吉州窯創燒於唐代,興盛於宋,在高溫燒制過程中產生的獨特窯變結晶,使得釉面與釉斑交相輝映,別具風韻,名貴的有「鷓鴣紋」、「兔毫紋」、及「玳瑁紋」等。
  • 南宋湖田窯瓜楞形花口瓶
    南宋湖田窯瓜楞形花口瓶南宋湖田窯瓜楞形花口瓶尺寸:高17釐米,口徑5.2釐米,底徑6.2釐米品相:開裂不缺肉形,必是簡潔清雅;紋,意求樸素無華,靜心寡慾。本品之形,三分見古,兩分似尊,周身起花瓣之形,好似摹以自然之美,釉色明潤,又如青玉之珍,若置於室內,用之瓶花則秀色怡人,猶可珍也。
  • 北宋湖田窯刻花高足洗
    北宋湖田窯刻花高足洗北宋湖田窯刻花高足洗內壁刻水波紋,內底刻花卉紋。花繁葉茂,搖曳生姿,豐富而飽滿,造型別致,胎體瑩薄,釉質光亮滋潤,白中閃青,胎質細潔,光照見影,有如冰肌玉膚,是青白釉瓷器的傑作。景德鎮湖田窯燒制的產品,釉汁粘度小,因而釉薄處呈白色,積釉處帶水綠色,釉面光澤度強,透明透亦高,玻璃質感較強。
  • 湖田窯執壺-雖殘尤精
    尤其這件北宋·湖田窯青白釉狻猊鈕執壺,美的不可方物,疑從天上來!其實它來自於著名的瓷都景德鎮湖田窯。據《景德鎮陶錄》卷一載:景德鎮屬浮梁之興西鄉,去城二十五裡,在昌江之南,故稱昌南鎮,其自觀音閣江南雄鎮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計十三裡,故又有陶陽十三裡之稱。水土宜陶,陳以來,土人多業此。至宋景德年始置鎮,奉御董造,因改名景德鎮。元置本路總管監鎮陶。
  • 拂去你千年的塵埃——湖田窯傳奇
    其實小罐並不完整,它由37塊殘片修復而成,高7釐米,腹徑11釐米,通體胎薄如紙,似吹彈得破,最薄處僅有0.7毫米,卻暗刻著繁複精美、玲瓏剔透的嬰戲圖紋,將燈光打進去,天青釉色的胎壁上4個胖娃娃憨態可掬,栩栩如生。  高波是江西省歷史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 長沙窯針對域外市場進行中西結合的開發 以模印貼花壺和雙耳罐最具...
    長沙窯瓷器從廣州出港,經越南、馬來半島、蘇門達臘等地至印度、斯裡蘭卡,再往西到阿拉伯半島。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就發現了不少長沙窯的產品。 獅子葡萄椰棗桫欏摩羯等紋樣 明顯是對外文化交流的產物 在長沙窯器物中以模印貼花壺和雙耳罐最具異域風情,也在國外出土的長沙窯瓷器中數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