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是山水畫中必不可少的景色,畫得好美妙絕倫。眾所周知,山水畫的雲,是靠水墨或水彩的渲染而得的。而焦墨不滲一滴水,渴墨枯筆是很難畫出溼潤秀美的雲。下面以焦墨大師秦國健創新筆法與創新畫作為實例,圖文並茂,介紹常見雲的形狀、畫法及賞析各種雲在山水畫中的美妙作用。
一,創新焦墨筆法。
畫家秦國健,創新了「自然皴法「,一般運用「積墨法」,以皴擦代替渲染,他靠的是「筆觸」和筆下的功夫,靈活地掌控筆的輕重緩急,仰揚頓拙,用筆肚似貼又非貼紙面,反覆地輕擦、輕拂,雲腳處較重,逐漸地過度,雲的形狀、態勢、走向、厚度都是通過「筆觸」逐漸地形成。
二,常見雲的形狀。
1,散狀的雲,
2,條形的雲。
3,塊狀的雲。
4,煙霧的雲。
5,流動的雲。
6,斷崖的雲。
7,山腳雲。
8,露頭雲。
9,留白雲。
10,炊煙雲。
三,雲的畫法及其美妙作用。
1,用勾線畫雲。(古人常用,今人極少用)。
2,留白作為雲。大片雲連成雲海,使畫面氣勢磅礴。如《石猴觀海》
又如《黃山松雲》
3,散雲作畫面背景。如《古塔曉韻》
《嬌美河山入畫屏》
又如《黃山松雲》。
4,山川被雲層所圍,給人以虛緲迷茫之感,如《山水畫》
5,雲斷山崖,形成筆斷意不斷的美妙情境,如《夢筆生花》
又如《峽江帆影》
又如《長江三峽玉女峰》
6,雲海中顯露山頭呈現波浪行舟給人以幽遠之感。如《黃山松雲》
又如《江闊帆影》
7,雲霧在山水畫中形成大小不同氣場,增加畫面的韻律,使畫面氣韻生動。如《溪橋策杖圖》
8,虛白即為雲,分層次高聳每層山體底面虛白,拔高山體,以增加雄偉之勢。如《松下聽泉圖》
又如《溪橋樓觀圖》
9,山的下部虛化為雲,既能拔高山體又能層層深入形成深遠之勢,如《煙寺晚鐘》
又如《陽朔過龍鎮風景》
10,煙霧迷茫形成雲海,氣勢磅礴且又有迷遠和幽遠之效果。如《大美河山入畫屏》中四個截圖。
四,觀賞下面十幅黃山雲海的巨幅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