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老教師提出三條建議,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2021-01-10 丫哥視角

2020年7月,姍姍來遲的高考結束了,目前,全國各省的考生一方面在焦急地等待考試成績,另一方面在為填報志願做充分的準備。

高考志願決定著考生即將讀什麼樣的大學,學什麼樣的專業,進而畢業後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科學、正確而相對比較精準地進行志願填報,對考生而言,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高考#

考生為填報高考志願做準備

作為一名老教師,筆者多年指導學生填報高考志願,針對高考志願填報中出現的一些實際問題,筆者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希望能為在焦灼與迷茫中煎熬的考生和家長朋友們提供有益的幫助。

應該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

每個考生心目中都有自己心儀的大學,同時,每個考生也有自己喜歡的專業。

但是,往往自己看中的大學沒有那個專業,或者說,雖然有相應的專業,但自己的成績遠遠達不到,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填報志願時,應該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

正確的和錯誤的選擇

在學校和專業發生矛盾時,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專業優先。試想,如果你進了一個非常名牌的大學,但你所學的專業在該學校不是優勢專業,你也很不喜歡,那不僅你要經受幾年的難捱時光,而且對畢業以後的事業發展也會有長遠的消極影響。

反之,如果你進的學校不是很滿意,但那個學校有你鍾愛的專業,而且是學校所有專業的「王牌」,那你就會在大學期間學有成效、出類拔萃而且輕鬆愉快,畢業後還可以考研,進一個更好的大學,這樣就很圓滿了。

北京大學研究生

省內省外、路遠路近怎麼選擇?

不同地方的考生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有的考生害怕自己對外地生活不適應,所以在填報志願時,就只考慮省內的學校,不去外地。

有的家長擔心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不強,或者是獨生子女,不想讓子女走得太遠,所以在填報志願時,也是考慮本省院校為主。

還有的考生認為,從小學到高中,自己的大部分同學都在省內,自己的親戚朋友也在省內,如果去外省讀大學,那不就拋掉了自己所有的人脈關係了嗎?

壞夢想,致遠方!

這就形成了一種情況,憑高考成績,不考慮地域因素,有些同學可以到新疆、海南或黑龍江進一所「985」「211」或「雙一流」大學,也有自己喜歡的專業,但卻最終選擇了省內的一間普通的學院。

因為路程遠近,就放棄好的大學和專業,這種想法是極端錯誤的。人都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如果連南方、北方的生活差異都接受不了,以後怎麼能適應複雜的社會?高中畢業,已經是大學生了,還擔心生活不能自理?也是應該鍛鍊鍛鍊自己獨立生活能力的時候了吧。

至於人脈關係,在省內有中小學同學和親戚朋友,在省外有大學的同學,這樣人脈關係不是更加廣泛一些嗎?況且,去了省外,學校好,專業好,如果成績優秀,還有機會考研回省內名校呀!

考研回了省內名校

家長、親戚朋友、老師和學生本人,誰來決定最終的填報結果?

填報志願是一件大事,當然要慎之又慎。

考生還是學生,沒有閱歷,經驗不足,所以在填志願時要徵求家長的意見,甚至會請求親戚朋友、老師或其他人來幫忙,千挑萬選,仔細斟酌,這都是正確的。

孩子填報志願,家長跟著著急

在廣泛徵求意見,反覆醞釀、甄選之後,終於確定了幾組可以填報的學校。即將大功告成之際,又有個問題,就是最終圈定的那些學校,哪些放在第一組,哪些放在其他組,而在第一組裡,又是哪個學校的哪個專業放在第一個,這也是一個挺要緊的問題。

第一組志願的學校和專業,往往直接決定了考生的去向。所以,考生肯定選擇的是自己喜歡的。在這個時候,其他人就沒有必要「建議」到底了,最終拍板的權利應該交給考生本人,任何人都不可以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考生。因為大學畢竟是考生去上,這最終的結果是伴隨著考生幾年甚至終生的。

終於錄取了心儀的大學和專業

結束語:填報高考志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以上三個方面,是每一個考生在填報志願時都會碰到的問題,筆者提出來,只是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專家提出更多的建議,讓我們的考生科學填報志願,最終都能進入理想的大學深造。

(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高考志願填報:考生家長注意十大誤區
    高考結束了,困擾著廣大考生和家長的問題由考前備考轉向志願填報。志願是考生升學的志向,也是招生學校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那麼,在高考志願填報過程中,家長和考生最容易陷入哪些志願填報誤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大全,家長考生們最需要的志願填報技巧都在這裡了
    誰對自己的實力定位得越準確,在志願填報的時候目標性就越強,就越不會出現偏差。所以,了解自己在填報志願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考生,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明確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方能在高考這場戰役中絕塵而出! 知己是考生對自己的高考競爭實力和德、智、體綜合狀況的自我定位,那麼怎麼才算知己呢?
  • 填報高考志願 五成家長越俎代庖
    從拿到高考分數那天開始,不少考生和家長就陷入另一種焦灼之中:如何填報志願?「家長和孩子意見不統一,為了選個專業當場吵翻」、「很多家長不懂招生規則」、「五成學生填志願家長做主」……高考分數剛剛出爐,在短暫幾天的志願填報中,家長和考生已經被這道難題難住。因為對志願填報規則沒有清醒的認識,而在錄取中錯失被心儀大學錄取的機會。
  • 追熱點|「新高考」志願填報有哪些數據可參考?考生應該這樣做準備
    半島記者 劉金震2020年高考志願設置和填報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志願設置採取「專業(專業類)+學校」方式,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願。普通類平行志願填報最多不超過96個,藝術和體育類平行志願填報最多不超過60個。對此,很多考生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選擇和填報志願。
  • 填報高考志願,家長切莫越俎代庖(圖)
    資料圖  高考一結束,又到了有考生家庭的「討論時間」。上什麼樣的學校,上什麼樣的專業?爺爺奶奶在發表看法,爸爸媽媽在發表看法,總之是一家人齊上陣。這也難怪,上大學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當然會是家庭最在意的事情。
  • 一位高考志願填報指導老師的從業感悟,希望更多的家長能知道
    三年前,我兼職到一所高考研究院做研究員,從事高考志願指導填報相關業務工作。幾年來,接觸過眾多的家長,也和一些志願填報方面的專家進行過交流與合作,結合自己的所見,在高考到來前,說一些自己的看法。我做過教師,對教育行業比較熟悉。而且在媒體工作多年,認為自己還有一定的對信息捕捉和分析能力。
  • 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 為考生助力
    襄陽網訊(楚天快報記者張慧華見習記者熊朝樺)6月13日早上8點半,襄陽四中的至真樓二樓會議室就被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家長和學生們擠得水洩不通,原來這裡即將開展一場楚天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據悉,襄陽愛爾眼科醫院作為活動發起方,已經連續六年舉辦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記者了解到,本次公益講座由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襄陽分社、湖北高考信息網、襄陽愛爾眼科醫院共同舉辦,特別邀請了從事高考招生管理與研究30餘年,發表高考招生有關文章60餘篇,湖北省第一部高考志願填報專著主筆的潘香春教授主講,主題就是「平行志願錄取規則、填報方法與步驟」。
  • 高考志願填報你是什麼級別?能超過全國多少考生、家長
    高考已經結束,高考志願填報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高考志願填報才是考生和家長的終極戰場,怎麼才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戰勝對手呢?上兵伐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怎麼做到知己呢?榕和老師列舉出了不同級別的考生和家長所掌握的必備技能及級別特徵,請對號入座,光明正大滴秀秀你的級別吧!
  • [教子有方]高考家長最容易陷入的十大志願填報誤區
    2012年高考馬上就要開始了,高考填報志願成了廣大高考家長的一大難事,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填報志願的十大誤區。    誤區一:越俎代庖,大包大攬    填報志願時,最緊張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從填報志願到踏上西去的火車,孩子心中的喜悅一點點地熄滅。到了學校後,孩子不適應當地的地理和氣候環境,經常生病,對所學專業也毫無興趣,漸漸地開始曠課、不參加考試、和同學吵架。這位家長千裡迢迢幾次探望和開導均沒有結果,最後,孩子甚至產生了心理問題,不得不退學回家。    點撥:家長對考生選擇志願加以正確引導,是很有必要的。
  • 新高考80個志願怎麼填? 高考志願填報輔導師教你有的放矢
    高考剛剛結束,大家肯定還沉浸在想輕鬆輕鬆的狀態。殊不知,「七分成績定,三分志願拼」。每年志願填報季,都會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進入了心儀的學校和專業,有人手握高分卻因為志願填報不當出現滑檔,讓整個家庭揪心。理論上,每一段的高考考生可以填報80個志願。
  • 高考志願填報,考生及家長搞得雲裡霧裡,源於疏忽兩環節兩規則
    他對高考投檔及錄取規則掌握不夠,也缺少精準定位目標誌願的辦法,最終導致從一本滑到了二本。我見過太多的考生,即使分數讓人很滿意,卻因為對填報志願缺少了解和準備,浪費了很多分,結果與自己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對事物的認識——會者簡單,不會者迷茫。
  • 如何填報高考平行志願 快看這裡!
    如何填報高考平行志願 快看這裡!儘管我省已於2015年在高考錄取中施行平行志願錄取模式,但對於今年參加高考、填報志願的絕大多數考生來說,他們還是頭一次,尤其是對某些段次平行志願的填報,考生更是無所適從,擔心由於志願填報不當,導致與心儀高校失之交臂。那麼,高考平行志願如何填報才比較穩妥?
  • 西南石油大學招辦主任肖虎:考生家長應掌握生涯規劃方法和志願填報...
    >新華網:請您分享下,學校往年的招生錄取情況及今年新高考省份考生志願填報時有何注意事項?  2020年是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實施新高考的第一年,新高考背景下的志願填報和錄取都採用新的模式。這需要考生更加明確自己的院校目標和專業興趣。同時,由於不分文理,新高考地區往年高校的錄取分數和錄取位次參考價值降低,需要考生綜合考慮相關專業的往年錄取分數。  新華網:請您分享下,學校的特色項目,以及考生家長較為關注的轉專業政策和雙學位政策。
  • 圖解2018年高考填報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家長和考生趕緊收藏
    2018年全國大多數省份高考志願填報中採用平行志願填報模式,即在普通類院校各錄取批次分別設置一個平行院校志願和一個徵求平行院校志願。阿麼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是什麼呢?今天筆者用一組漫畫圖解高考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希望對2018年高考學生和家長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
  • 填報高考志願「刻舟求劍」不可取
    明天起三天,上海考生將填報高考本科志願。在醞釀志願的這些日子裡,不少考生家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糾結、矛盾乃至焦慮。考試指導專家表示,按「分」索驥、定位不準、不重實際都不可取,填志願既要合乎自己的高考成績,也要著眼於自己的特長發展。 (一)表達清楚專業志向 上海政法學院招辦負責人張軍說,填報志願肯定要看自己的成績和位次,參考往年各校、各專業的錄取分數,但也不必分分計較。
  • 28個高考生必知名詞,20屆考生了解後能避開80%的志願填報陷阱!
    我們在往期講座中收到了很多反饋,發現不少家長對於高考志願填報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名詞還不是非常了解而且希望得到科普。 本周,我們整理了28條關於新舊高考會涉及到的政策和名詞,約6000字,考生和家長們儘量要了解清楚這些內容的含義,以便可以更好的在志願填報中進行學習。
  • 志願填報的四個優先原則,及報考常見問題!
    導讀 俗話說,高考是「七分考,三分報」。其實,高考只是預賽,報志願才是決賽!在各種文體比賽中,只重視預賽而輕視決賽的選手是沒有的。而面對高考,我們的考生和家長中只重視高考,而輕視報志願的卻大有人在,更為嚴重的是如此虎頭蛇尾,考生和家長卻渾然不知自己有問題。
  • 大數據實戰體特生高考志願填報
    高考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大考,每年高考的志願填報季也是對家長的一次煎熬,報高了怕踏空,報低了又怕白瞎了孩子的成績,尤其是高考的體育特長生(簡稱體特生),作為高考大軍裡的小眾群體,受關注程度低,能夠獲取的信息又少,填報志願尤其費神,現在把2019高考給體特生填報志願「大數據」篩選過程復盤出來
  • 煙臺開發區丹陽社區開展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服務
    膠東在線7月22日訊(通訊員 趙亮)在我們身邊有一群正在為夢想努力衝刺的孩子,晚睡早起,刻苦攻讀,只為今朝,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拼搏,都將在經歷高考後開花結果。2020高考成績公布在即,高考志願填報成了每位考生和家長最為關注的事情。
  • 蘭州為農村學子填報志願「傳經送寶」 助圓「高考夢」
    徐弟霖說,雖然高考結束了,更大的難題也來了,如何填報志願是她當下最關心的事情。為了幫助農村片區高考考生科學合理地填報志願提供參考,9日至10日,由蘭州市委統戰部聯合甘肅省教育考試院共同開展「金城學長」家鄉行助力高考學子志願填報輔導活動,邀請甘肅省教育考試院專業教師、蘭州部分高校招生辦、優秀歸國留學人員代表走進多所中學,圍繞當前農村考生面臨的高考填報志願的系列問題,為農村孩子進行面對面專項輔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