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的審美價值

2020-11-23 騰訊網

奇石的唯一價值就是它的觀賞性,這是毋庸置疑的。奇石用來幹嘛的?用來看的,也就是說它的價值是滿足我們的視覺感官,所以,奇石的唯一價值就是審美價值。當然,不同人的審美情趣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因而審美能力不同決定奇石的不同歸屬。奇石應該歸於藝術品的範疇,但是,至今基本上它尚被藝術品市場拒之門外。所以,奇石不同於一般商品,與被普世公認的藝術品比如古董玉器也不同,因為後者的價值經過歷史的積澱被普世承認,是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古董的考古價值也是使用價值,古董還有文化價值,但它的文化價值與奇石的文化價值是不同的。

何為文化?史學家說:比如未被開發的山叫自然,而在山上挖個洞,就叫文化。所以文化就是「人化」。古董是人化的藝術品,道家思想認為,人化的結果是器物的精巧和人的心機,導致虛偽和欺詐的滋生。而奇石作為自然天成的藝術品,是人渴望返璞歸真的理想追求。人的審美情趣不同,文化層次也不同,因此,對同一塊石頭會做出不同評價!玩石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現象,所以,它是和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和文學藝術緊密相連。比如,把漏透瘦皺作為太湖石或其他景觀石頭的審美標準,就折射了傳統文化的審美觀念。而對一般石頭來說,素雅,質樸,意味恬淡,意境深遠等符合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是鑑賞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這需要玩石人必須具備較深厚的中國人文知識以及文史詩詞繪畫書法民俗等方面的知識。

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當推老子的道家文化,《道德經》是百經之首,深刻揭示了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而奇石恰是自然天成的藝術品,所以,追求自然無為恬淡寧靜是賞石核心理念。賞石者在觀賞中所獲得的心理體驗是忘掉塵世的紛爭和嘈雜,在石頭中尋找一片心靈的淨土,獲得精神的寄託。用眼睛看是謂賞石,進而用心體會是謂「禪石」。禪石是賞石的最高境界。正是心靈有了這樣的需求,才賦予了一般自然之石本來沒有的價值。「河中的石頭是有價值的」,這對追逐利益的人們來說,無疑是個機會,於是,在利益的驅動下,許多人不辭勞苦尋找奇石,這為奇石的發現和市場的形成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也為投機和欺詐提供了市場。而真正的賞石家是用捨棄金錢換來奇石的做法達到自己心靈回歸自然的目的。所以,「奇」只是奇石的附加價值,而非核心價值。而以「奇」換取價值的不過是商品經濟的市場行為,與賞石不可同日而語。

由於不明白這個道理,奇石市場就顯得龍蛇混雜,泥沙俱下,魚目混珠者比比皆是,什麼石頭是有價值的,什麼是沒有價值的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質色形紋韻作為評價一塊石頭的基本指標,而建立或滲透在這個基本指標之上或之中的思想內涵才是奇石的價值所在。缺乏文化內涵的石頭僅僅是一個玩物!石質代表石頭的風骨,故石質優良者當首推鑽石翡翠玉石瑪瑙,古人講君子之德比喻成玉,潔白無瑕,溫潤坦蕩。但是,美玉太過華麗名貴,與清貧樂道的理想境界相去甚遠,所以,在山野大河中,石質較好而價值低廉的石頭當為玩石者的首選。再淺談色彩,石頭的顏色首推雞血紅,代表吉祥喜慶,其次是黑,玄者黑也,老子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可見,黑色在道家思想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象徵神秘的文化。黑色代表「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隱者的色彩!白色在基督教世界具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在中華文明中是代表死亡和悲哀的,在道家思想中代表虛無,而有無相生,有生於無,所以,白色如果和黑色搭配,將產生無與倫比的美感,而這正是水墨山水畫的基本技法。再次是黃色,黃色在傳統中是最尊貴的顏色,是帝王獨享之色,所以,對平民來說,它不是我們的首選。

黃蠟石在石頭中居於雞血石之後是人皆盡知的。石形當首推自然之景之物,山形平臺皆代表「寄情山水」的思想內涵。人物乃自然最高物也,而在人物之中當首推老子孔子佛祖,其次是歷史偉人,文化名人也。其餘瓜果蔬菜,飛禽走獸,花鳥蟲魚者各取所需也!紋圖亦然,圖案必須具有中國畫的意味才顯觀賞價值,圖案石頭的形狀也必須美觀,和圖案相互呼應。至於與民俗文化相關的生肖石頭次一等。文字石頭除了文字的文化內涵外,它的書法性也是講究的,不必贅述!意蘊者,石頭的整體意境也,也就是一塊石頭給人的直觀感覺,因為美感是靠直覺的,我們所以弄一塊石頭放在那裡,是因為它會帶給人以賞心悅目的心理體驗,它使人愉悅,使人從喧囂的塵世中走出進入平和寧靜的境界,從而添壽。所以,獵奇並不是根本目的。

奇而難看,乃賞石之大忌也,我們寧可要不奇而美的石頭,也不要雖奇而難看的石頭。薈薈眾生,玩石頭者萬分之一,賞石文化仍然是小圈子的文化也,人的審美趣味和層次不同,觀念差異大也,所以,賞石文化博大精深也,非一言可盡!

來源:餘濤

相關焦點

  • 奇石價值的多種體現
    它與人們生活密切聯繫的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美愉悅的功能 以「奇」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卻是以賞石的審美活動帶給人們的精神享受。奇石的審美功能,在於天然情趣上的發現美,無論覓石過程中對有觀賞價值的奇石的發現,或是賞石活動中對奇石內涵亮點的發現,都不同程度上帶給人精神的愉悅。因奇石自然形態的不對稱性、不充分性、不可窮盡性等特性,為賞石者提供二度或三度創造空間,使其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有不斷的被發現、被發展的餘地,常看常新,帶給人不盡的樂趣。
  • 奇石的價值在於發現價值的體現,賞石的快樂在於閒情逸緻
    無論是灘涂上的奇石,還是戈壁荒漠的奇石,只要不被人們發現,它們就和普通的石頭一樣,沒有什麼價值。人們發現它們與一般的石頭不一樣以後就會把他們撿來帶回去,它們就有了基本的價值,這個價值是人們的勞動價值。如果奇石的審美價值被很好地挖掘出來,那麼它們的價值就有可能是最開始勞動價值的十倍,甚至千倍。
  • 奇石觀賞石有沒有收藏價值,什麼樣奇石有收藏價值
    而現在也是由於人們的審美不斷提高,更是把這一個標準提得更高了,讓奇石在現在的收藏市場之中更加的稀少了。三、完整性和完好度。這一點其實在發現它的時候並沒有什麼要求,因為它本身就是由自然界天然形成的。它每一個奇形怪狀那都是它本身的特點,它在自然界形成的時候也是完整的,沒有被破壞的。
  • 如何鑑別奇石的價值與鑑賞奇石要注意什麼
    另一方面,由於人們對石玩的不斷採集和基於人們發現的眼光即審美理念的提升,因此,奇石與否,又是一個變化的審美對象。至於從收藏的角度講,「曾經的奇石」如果喪失其稀有性,但是還具有收藏價值,那麼,可以是把它作為石玩的其他種類來收藏,而不再是作為奇石收藏就是了。三、奇石的完整性和完好度。只要是天然形成的,什麼樣的奇形怪狀,都不是奇石的缺損。
  • ,奇石的審美和消費,具有個性化的特點
    ​某些奇石按照標準來衡量,都不錯,都達到了要求,但有時候,還是不被身邊的石友看好,不被大家承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奇石還擁有一個特性,叫個性化的審美和消費。首先,撿石頭的人都因為學識、經歷以及觀念的不同,對奇石都有各自的理解和眼光。雖然總的標準框架在那裡,但每一個石友撿石頭的風格,卻千差萬別。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個性,就好比每一個人的脾氣秉性各不相同一樣。
  • 如果女媧補天的五彩石是奇石,那麼諸多證據證明審美誕生於奇石
    奇石哥是玩石頭的,對奇石之美非常敏感,這幾天去重慶萬石博覽會賞石,看著石頭帶來的視角衝擊,居然思索了一個非常深奧的哲學問題:審美是怎樣誕生的?它與奇石有什麼關係?今天就鬥膽冒天下之大不韙談談這個問題。審美是早期人類對事物感知與再現,它的誕生是人類早期使用石器的結果,在改造自然和人類活動過程中,人們的感知升級,從自然的生產活動上升為藝術,審美就誕生了。
  • 放棄奇石吧價值高低專家說的算樂趣何在?事實奇石並非家專一言堂
    小小的石頭竟然這麼值錢,也正因為「小雞出殼」的傳奇奇石在價值方面的優勢也逐漸開始凸顯,奇石也早已不再是那塊「破石頭」了,而是極具高昂身價的藝術收藏品!那麼奇石為何會有如此高的價值呢?奇石最為核心的價值就在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點所鑄就的藝術價值之高就姑且不說,最為重要的一點則在於其獨一無二!
  • 人們對奇石的認知讓奇石產生價值,對奇石的需求決定了其價值走向
    奇石真的值錢嗎?這個是毫無疑問的。近幾年被報導高價成交的奇石很多,比如以109萬元成交戈壁石《佛腳》,又比如以350萬成交的海洋玉髓《山人遺墨》等等。奇石那麼值錢,為什麼奇石市場的石頭賣不動?確實,奇石市場這幾年蕭條的很,好多做奇石生意的都轉行了。這幾年經濟環境不景氣,大部分生意都越來越難做,老百姓賺到的錢少了,不是剛需的消費影響最大。
  • 學會對奇石價值評估,才算真正學會奇石收藏,你才會更有石緣
    今天貳哥來給大家談一下貳哥對奇石價值評估的看法。首先你要明白奇石的價值所在。奇石是天然的藝術品,具有很高的賞玩價值和一定的的研究價值。注意這句話的關鍵詞:藝術品、賞玩價值、研究價值。有的奇石也確實很奇特,但是人看了以後會感到不舒服,或者看了不知道所以然,這種石頭因為不符合大眾的審美觀,也就是說藝術性差,那麼它的賞玩價值也就不會高了。有的奇石可賞而不可玩,價值也會大打折扣,比如一些礦物結晶石有輻射性或有毒,再比如石頭個體太大也只能觀賞。有的奇石有於成分和成因複雜,會勾起人們的探索欲望,其研究價值會較高。如:隕石,黑山筋脈瑪瑙等
  • 奇石的收藏價值如何鑑別,教你一招
    行家認為:評價奇石的收藏價值可從形總之,或石形奇異,或石色奇麗,或石質奇堅,或石紋奇妙,越奇越值得收藏,越奇越有經濟價值。&34;是奇石的個性體現,無神的奇石,平淡無奇,毫無生機,有神的奇石能使人勃然心動,給人以藝術的感染力。形是奇石的外觀形體,奇石的軀殼;神是奇石的內在神韻,奇石的靈魂;形是神的載體,神依形而存,完美的奇石形神兼備。
  • 從審美的四種境界去看奇石的缺陷美
    對於審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公認的有四層境界:豔俗,含蓄,矯情,病態。在含蓄與矯情之間還有一種缺陷美,最典型的的就是斷臂的維納斯,缺陷美一定是天生的。雕塑如此,奇石也如此。缺陷美有一個特徵就是必須是天然的,奇石在自然界中,經過數億年的碰撞,河水衝刷,風吹日曬,風化腐蝕所形成的那一道道石痕,顯得是一種滄桑的美,是一種天然雕琢的自然美。我喜歡奇石的這種美。
  • 家裡有奇石,影響竟然這麼大,奇石的未來妙不可言
    因此奇石價值巨大。但現狀是,奇石的巨大價值至今尚未被社會普遍認可,絕大多數被嚴重低估。奇石文化上的無窮觀賞價值和經濟上的巨大投資價值是奇石收藏的魅力所在,情趣陶冶、價值增值、保存容易、世代傳承、心情愉悅將是奇石收藏的普遍收穫。
  • 奇石是真正的孤品,收藏價值不可限量
    世間獨一無二,材質永不腐爛,造型鬼斧神工,大自然名氣最大,因此奇石價值巨大。一般而言,同樣的物品,天然形成的,比人工做成的價值應該高千倍以上。但目前現狀是,奇石的巨大價值至今尚未被社會普遍認可,絕大多數被嚴重低估。目前,一件古董字畫被拍賣出上億元的已不是什麼新鮮之事,可被評估出的億元奇石不過區區幾方,而且實際成交價格遠遠低於評估價。為什麼奇石界,就不能真正出現幾百塊,甚至上千塊億元奇石呢?我堅定地相信,這一天在不遠的將來必將會到來!
  • 奇石欣賞:奇石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奇石欣賞:奇石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奇石欣賞 孔雀石
  • 奇石是天然的奇葩,奇石之美在於自然的印記和歲月留痕
    ,其觀賞價值也是僅限於人為的塑造性。可是打磨畫面石則不同,因為石頭紋理呈現的畫面具有一定的天然性,其觀賞價值中的自然性得到了部分業內人士的認可。我個人認為打磨畫面石的觀賞價值和奇石的觀賞價值是大相逕庭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奇石的觀賞價值是建立在奇石的屬性之上的。奇石具有自然性、奇特性、唯一性,三者缺一不可。打磨畫面石只具有奇特性,和一半的自然性,唯一性顯然並不具備。
  • 奇石作品的自然藝術特徵
    審視一件奇石作品的自然藝術特徵,評估它的價值高低,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和法則可循的。如何理解和把握事物的藝術性,首先要理順一下我們的思維邏輯,吸吮一些美學的基礎知識。這條哲理諍言為我們打開了正確的思維邏輯, 以此指導我們認識判斷物品的藝術價值。我們在談論奇石的藝術性時,首先提出問題要嚴謹,回答問題要科學有條理層次清楚。我們提出主題是什麼?藝術是什麼?指的是廣泛意義的概念,不是指具體的某件作品的主題和藝術特徵。
  • 奇形怪狀的石頭不一定是奇石,奇石也不是形狀越奇怪越好
    這不是奇石、怪石嗎?怪石確實是,奇石算了吧!奇石是有一定藝術性的怪石,沒有藝術性的怪石不能稱之為奇石,這是我一貫的看法。這其中就有極個別的老年朋友,特別喜歡石頭,可是審美真的有問題,他們看石頭只看怪不怪卻不辨美和醜。我就認識一個這樣的一個老年朋友,他喜歡奇石也喜歡根雕,他認為的好石頭我是實在不敢恭維,他做的根雕讓人不忍直視,簡直就是和大家反著來的。
  • 聽說玩石水很深, 但你牢記這五個字, 對奇石的收藏價值就基本掌握了
    有的形象,有的具象,有的抽象(意象),有的靈巧,有的圓渾……但不管它以哪種形式表現出來,只要有利於主題發揮,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都不愧是奇石中的佳品。 從這個角度講,形是造型石的核心,是鑑別造型石優劣的關鍵所在。對石形的基本要求是,外形完整無損,形態變化較大,線條自然流暢。
  • 奇石收藏、奇石投資需要牢記在心的的一些原則
    雖然奇石收藏相對於瓷器、古玩、書畫等項目而言比較容易入行,但是仍然有很大的風險在裡面。這就要求奇石愛好者在進行奇石收藏時要遵循一些原則。有的石友經濟比較寬裕,看見自己喜歡的石頭就買買買,自己覺得是在搞收藏,實際上和收藏關係不大,因為他買的石頭大部分是普通觀賞石,這樣的石頭沒有什麼收藏價值。有收藏價值的東西一定是稀有的東西,對奇石而言精品奇石及其以上級別的石頭才具有才是稀有資源。購物狂和耳根軟的人都容易衝動性消費,非理性買下來的奇石當然其不確定的因素增多,從投資角度考慮當然是不可取的。
  • 弄不清影響奇石收藏價值的9個品質,耍一輩子石頭都是白耍
    免責聲明: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發布只限於服務奇石愛好者,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及時刪除、更改奇石因其奇妙的形態、圖紋、色彩、質地、成因等,而具有觀賞性或收藏價值。石頭分很多種類,尺寸大小都不一樣,如何收藏和賞玩,是有著很深的學問,否則的話,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