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東新高考96個志願咋填?「衝穩保」仍適用,這幾個方面要注意

2020-12-15 瀟湘晨報

俗話說「三分考七分報」,如何讓分數最大化的利用?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如何規避志願填報的各種誤區與風險?……

今年高考前兩天,不少陪考家長等候時「閒聊」較多的一個話題就是「今年的志願怎麼填」。在新高考中,考生志願填報規則將迎來重大改變。平行志願填報單位由以往的「院校」變為「專業(類)+院校」,最大數量也由12個變為96個。面對全國高校浩如煙海的專業,考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填報志願時又該如何排序呢?有業內人士表示,此前以「院校」作為志願填報單位時,平行志願排序中「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等原則今年仍適用。

【填報規則】普通類不分本專科平行志願最多可填96個 在《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招生錄取環節政策顯示,夏季高考按「專業(類)+學校」方式實行平行志願投檔,增加志願填報數量,最大限度滿足考生志願需求。

今年考生報考科類設置為普通類、藝術類和體育類,對應每個科類的報考批次也發生了變化。其中,普通類設置有提前批、特殊類型批和常規批,藝術類有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專科批,體育類有提前批和常規批。除藝術類仍按本科、專科分批外,其他科類不再劃分本科、專科。

《山東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規定了各批次的填報規則,以普通類為例,提前批包括軍事、公安、各類公費生、綜合評價招生等招生類型,安排兩次志願填報,均實行以學校為單位的志願模式,不實行平行志願。普通類一段線上考生可填報本科志願也可填報專科志願,普通類一段線下、二段線上考生只能填報專科志願。

普通類特殊類型批包含教育部高校專項計劃、高校高水平藝術團等類型的本科招生,同樣不實行平行志願,且只安排一次志願填報,考生只能填1所院校。伴隨該批次錄取,今年還出現了「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簡稱「特招線」)這一新名詞,取代了以往的自主招生最低錄取控制線。

普通類常規批是規模最大的志願填報批次,將分3次填報,均實行以「專業(類)+學校」為單位的平行志願模式,1個「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願。該批次內每次志願填報時,考生最多可填96個志願。在去年的志願填報中,本科普通批首次志願可填報12所院校,每個院校可選6個專業志願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願,相當於總共可填84個專業志願,今年可選專業總數則增加了12個。不過,在今年的填報規則下,不再有「專業服從調劑」這一說法。

此外,藝術類本科批、專科批的部分專業,以及體育類常規批也實行平行志願,考生最多可填60個志願。

【專家建議】先劃定專業、院校範圍志願排列分成梯隊 「以前選12個院校還相對容易一些,現在要選96個專業,該怎麼選啊?」不少考生和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業內人士建議,填報志願前,考生應先結合實際對自身情況作出客觀判斷,不盲目攀高,也不妄自菲薄。所選志願要與興趣愛好、特長優勢甚至性格特點相匹配;還要結合高考成績位次及身體條件,同時考慮到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專業就業去向等因素。

高考成績是決定考生可選擇專業、院校層次最重要因素,考生要根據高考成績和位次,理性參考往年招生錄取數據等信息,初步研判可報考的高校、專業層次的大致範圍。往年高校錄取位次均按文理劃分,今年不分文理科後,全部考生在同一參考系排名,位次與往年相比會出現變化,高校近幾年的招生數據只能作為參考。今年,省招考院網站會發布前3年各院校專業分文理的錄取平均分、最低分和相應位次等信息,供考生查詢。

劃定了自己的層次範圍,考生還可綜合考慮專業、院校、地域等因素。新高考志願填報模式下,考生有更多兼顧專業和院校選擇的機會。省招考院專家解讀,如果考生有很強的專業偏好,可基於相同專業類選擇不同的院校;考生如果看重某些院校,對專業要求不迫切,可基於這些院校多選擇一些專業,增加被該院校錄取的可能性;如果對專業和院校都沒有明顯偏好,也可兼顧不同專業和院校的組合。

確定了專業和院校大致範圍,還不能直接填報,而要為所選擇的專業進行排序。根據平行志願檢錄原則,同一考生志願將按順序依次檢索,若前序志願被投檔,後序志願將不再檢索。無論如何選擇,往年平行志願填報時需注意的「衝穩保」原則今年仍適用,即拉開志願梯度,選擇足量志願,分別放在「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3個梯隊,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儘量往前排,後序選擇一些錄取希望較大志願,增加錄取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考生確定專業時要查詢好自己是否符合該專業選科要求,同時注意特殊院校或專業對考生性別、外語語種、身體條件和面試等方面的要求,以免被退檔。平行志願一旦被退檔,考生不能再在該批次繼續錄取,只能參與下一批次的錄取。

【高校挑戰】一個專業一條線高校忙優化調整專業結構 志願填報規則的改變,影響的不只是考生,對高校也是一種挑戰。以往高考模式下的平行志願填報模式是先院校後專業(類),今年則是先專業(類)後院校,這種變化不是簡單的順序調換,而是一種錄取思路的變化。以往一個院校一條投檔線,如今是一個專業(類)一條線,這就意味著,高校專業將脫離院校「保護傘」,接受考生直接選擇。

業內人士表示,對高校來說,考生直接錄取到所填志願的專業中,避免了以往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的遺憾,也能增加學生對專業的認可度,有利於學生職業意識發展和個性特長發揮。但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也會促使高校專業「優勝劣汰」,高校「搶生源」過程中,要保持和提高熱門專業生源質量,同時應對弱勢專業迎來的衝擊。據業內人士推測,今年的填報模式下,同一所高校內熱門、冷門專業的分差可能會比以往加大。

從今年的招生計劃來看,不少高校已在合理優化學科專業整體結構上下了很多功夫,增加優勢專業計劃,調減弱勢專業計劃等,並進一步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能力和發展質量。今年,一些駐魯高校也加強了自身宣傳力度,藉助媒體或自有平臺宣傳,尤其將專業提升到宣傳的重要位置。

大類招生了解一下 隨著對於通識教育的重視,大類招生以及一些專業在本科階段的消失已經是大勢所趨。那麼中國高等教育的通識教育發展情況如何?大類教育與通識教育有什麼關係呢?

多數學校實行大類招生管理和理工科偏多 如果「通識教育」這個詞過於遙遠,那麼對於大多數接觸過大學招生的學生和家長來說,「大類招生」一定是一個相對熟悉的概念。

大類招生是指在高考錄取時不分專業,而是按學科大類招生,錄取學生先學習兩年左右的基礎性課程之後再進行專業選擇和分流。

經粗略統計,在超過730所本科高校的2019年招生目錄中,有251所實行了大類招生政策,佔比超過1/3。

此外,大類招生的專業中,針對理科生招生的專業數量明顯高於文科生,考慮到文科生的專業本身少於理科,二者的大類招生比例也基本一致,都在11%左右。

在面向文理科生招生的大類專業中,出現最多次數的都是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類專業不僅文理兼收,而且絕大多數學校的該專業都實行大類專業招生。

而面向理科生招生的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面向文科生的經濟學類和新聞傳播學類出現數量同樣很多。

這些大類招生的專業中一般包含少數相似的子專業。

例如出現次數最多的工商管理類一般包含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而計算機類專業則包含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等。

這些專業本身也看起來極其相似,對於高中畢業生來說很難做出選擇。學校在招生時也傾向於宣傳大類招生的好處,能夠在更加了解各個專業之後再選擇。

那麼,通識教育和大類招生是否又是一回事?為了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從「通識教育」是什麼以及「大類」是如何產生的說起。

從古典通識教育到專業化教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2011)》中提到,通識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習者的常識、技術、讀寫、以及計算等能力的教育,通常是為了更高級的教育或者終身學習做準備。

相比於專業教育的深度和專業,通識教育更加注重廣度和基礎。

僅從這一點來看,教育出現之初就充滿了通識教育的理念。先秦時期的「六藝」以及英國現代高等教育中的「博雅教育」都涵蓋了當時各個門類的基礎知識,目的也是培養「君子」或者「紳士」這類道德和知識都完善的人。

但是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知識爆炸和社會分工使得學習全部的專業知識已不再可能也沒有必要,高等教育中才有了專業之分。同時,高等教育的專業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

我國的本科專業目錄從1954年開始制定,在這第一版的專業目錄中,工科專業佔了55.3%。

這不僅因為相比國家急需的工業人才,其他專業人才不受到重視,也因為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支撐開設這些專業。

直到9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於各類學科的投入都在增加,相關的學科數量才逐漸增加。1998年的專業目錄中多了管理類,2012年的目錄中增加了藝術類。

除了大的專業門類,多數門類下還有細分的專業類。例如經濟學類下分有經濟學類、財政學類、金融學類、經濟與貿易類四個專業類。12個門類一共被分成91個專業類,而大類招生一般就是將同一個專業類下的專業進行「打包招生」。

但是這些大類招生仍然是在專業教育之下的,大類招生僅僅將不同專業課的授課時間進行調整,只能算作一種授課策略和順序的調整,與通識教育提倡的基礎和廣度仍然有較大的差別。

1993年,本科專業目錄第一次完全採用學科作為分類基礎,也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專業分類。

同時,高等院校逐漸取消了畢業分配機制,學科分類也不再與部門行業掛鈎,許多過去被國家其他部門管理的高校由各級教育部門進行管理。

加上「985工程」、「211工程」等計劃偏向於綜合性的大學,原本分屬不同部門的專業化學院開始與其他院校進行合併,全國的綜合性院校的數量大幅提升。

可能的通識教育之路 通識教育的課程一般分為人文、社科、科學、藝術等類型。綜合性院校有豐富的課程資源,這為開展通識教育提供了可能。

2015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四校共同發起成立了「大學通識教育聯盟」。各個綜合性院校都開始嘗試進行通識教育的嘗試。

聯盟的各校都開設了相關的通識類課程,要求學生選修不同類型課程。而這些通識類課程往往涵蓋了哲學、歷史、科學、社會、人文、藝術等多個領域。

一些研究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分成不同等級,大學通識教育聯盟中的學校主要在嘗試「丁模式」,少數學校以實驗班的形式進行了「戊模式」的試點。

然而,對於目前仍然存在的大量工科類院校,在人文社科藝術方面並沒有足夠的課程資源,強行推行通識教育反而可能失去了自身的優勢,學生和社會都不滿意。

對於我國現有的高等教育而言,完全的摒棄專業教育顯然不可能。不管是學校之間競爭,還是學校內不同專業的競爭,畢業生的就業都是值得關注的點。

社會發展總會向學校要人,如果高校不能保證畢業的學生能夠擁有一技之長能夠快速滿足社會的需求,「通識教育」也只能是一次短暫的實驗。所以在專業教育和完全的通識教育之間尋求現有的平衡點是各個學校必須做出的權衡。

今年高考志願分9次填報7月30日

填報普通類提前批和體育類提前批第1次志願。

8月4日

填報藝術類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願;填報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願。

8月5日至7日

填報藝術類本科批第1次志願;填報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願。

8月4日至7日

填報普通類特殊類型批志願;填報普通類常規批和體育類常規批第1次志願。

8月13日

填報普通類提前批、藝術類本科提前批和體育類提前批第2次志願;填報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第2次志願。

8月21日

填報藝術類本科批第2次志願、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願。

8月27日

填報藝術類本科批第3次志願、春季高考本科批第3次志願。

8月27日至29日

填報普通類、體育類常規批第2次志願;填報藝術類專科批第1次志願、春季高考專科批(含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願。

9月4日至5日

填報普通類、體育類常規批第3次志願;填報藝術類專科批第2次志願、春季高考專科批第2次志願。

【來源:半島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新高考80個志願怎麼填? 高考志願填報輔導師教你有的放矢
    高考剛剛結束,大家肯定還沉浸在想輕鬆輕鬆的狀態。殊不知,「七分成績定,三分志願拼」。每年志願填報季,都會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進入了心儀的學校和專業,有人手握高分卻因為志願填報不當出現滑檔,讓整個家庭揪心。理論上,每一段的高考考生可以填報80個志願。
  • 高考志願怎麼填有利於提高錄取率?專業建議來了
    新華網北京7月30日電 高考「出分」後,志願填報成為最讓考生和家長糾結的話題。該填報什麼樣的專業?該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選擇專業?平行志願怎麼填更合理?新高考地區考生該怎麼填志願?一起來聽聽高校招辦主任們給出的專業建議。
  • 一張圖搞懂如何填高考志願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所填志願中即使有多個符合條件的志願,只投檔到排在最前面的那個符合條件的志願。注意四個方面變化�� 強基計劃首次實施和高水平大學「三位一體」招生辦法的調整。強基計劃安排在8月5日左右錄取。高水平大學「三位一體」招生在強基計劃後、8月7日前完成錄取。報考考生在7月29-30日要與其他考生一起填報統招計劃的志願。
  • 6個高校志願不一定能填6個學校
    「雖然夏季高考專科志願填報是6個學校,但是同一個學校有可能就佔好幾個院校位置,比如『3+2』佔一個位置,校企合作又佔一個位置。」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招辦主任王加勝介紹。所以,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6個高校志願,可能最後只能選擇兩三個高校。考生的選擇範圍就縮小了,也就需要考生更加精挑細選更加慎重。
  • 8省新高考,其中5省將開啟「最難」錄取模式!專業調劑風險大!
    2021年繼山東、天津、北京、海南之後,我國有8個省開始新高考錄取方式。 與前四個省不同,這8個省採取的選科賦分方式,又有變化。都是3+1+2的選科模式,在志願填報錄取規則上,8個省的政策不盡相同。
  • 高考填志願,這幾個名詞你必須知道
    隨著今年高考結束,雖然分數還沒出,但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都在為填志願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高考填志願,你必須知道幾個名詞。
  • 四川考生680分全省第605,本一批全部滑檔,志願填報衝穩保不可少
    2020年高考,四川省共有67萬人參考,能名列第536名至605名之間,幾乎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成績被查詢到之後,全家喜出望外的熱烈氣氛。然而,悲劇還是發生了!或許是因為勝利衝昏了頭腦,在高考志願填報當中,該生本科一批志願,只填報了浙江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這兩所頂級高校。
  • 考得好更要報得好 升學e網通公益講座「支招」高考志願填報
    7月10日晚20點,王老師為剛剛結束高考的考生帶去了直播講座《高考後如何準備志願填報》,詳細講解了志願填報的思路、平行志願的投檔錄取規則及衝穩保的填報策略。聽完講座後,來自河南的一位考生在「升學e網通」直播間留言說:「王老師講的非常好!不僅覆蓋各類考生,還為報考哪一類大學及專業提供了建議。低分優先選擇城市,高分優先選擇專業,這個點對我幫助很大。」
  • 追熱點|「新高考」志願填報有哪些數據可參考?考生應該這樣做準備
    半島記者 劉金震2020年高考志願設置和填報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志願設置採取「專業(專業類)+學校」方式,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願。普通類平行志願填報最多不超過96個,藝術和體育類平行志願填報最多不超過60個。對此,很多考生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選擇和填報志願。
  • 2021屆考生家長注意!面對新高考,做對一件事,孩子終身受益!
    比如2021年還是河北、遼寧、湖北、湖南、重慶、江蘇、福建、廣東8個省份作為第三批「新高考」試點省份,推行新的高考模式(即「3+1+2」模式)的第一年。 01 正式開始新高考模式,不知道家長和孩子們都準備的如何了?
  • 填志願這麼重要,家長完全假手於人,考生本人不管不問,心真大!
    我親戚家孩子今年考大學,非要讓我幫他拿個主意,趕鴨子上架唄。不過,我感覺填志願也就那麼回事,這份計劃應該做到了一分不虧。許哥心想,老張得意著呢。許哥又掃了一眼老張填的志願,好傢夥,全都是名校!看來,他親戚家的孩子估分不低。
  • 從530分到689分,15位2019屆高三學子談志願填報|專家解讀:今年要...
    我特別喜歡生物這個學科,想著以後可以去醫院做一些檢驗方面的工作。 我的高考分數是620多,平時在學校都是年級第一,當時填寫志願的時候,也是把80個志願按照「衝、穩、保」來填。父母沒有太幹涉我的選擇,填報志願的全程都是我自己一個人來決定的。
  • 高考志願填報有「技巧」,什麼是平行志願?志願該怎麼填報?
    高考志願填報是考生和家長都比較頭疼的問題,如果分數很高,目標非常明確,那麼志願填報就沒什麼困難了,但是大部分考生的高考分數並不是頂尖的那些,因此志願填報是需要講究「技巧」的。相信近幾年很多家長都聽說過平行志願,那麼什麼是平行志願呢?志願又該怎麼填報?
  • 「用最經濟的分,上最值的大學」 高考志願不會填?專家為你支招
    23日,四川高考分數線發布,一本線:文科527分 ,理科529分;二本線: 文科459分, 理科443分;專科線:文科150分;理科:150分。同時,考生們也在23日晚查到了自己的成績,家長和考生們進入了最為關鍵的志願填報階段。
  • 三樣東西只要佔一樣,填志願就容易捅婁子,三樣佔全百分百慘敗!
    02專業平行志願照樣有滑檔和退檔 我們知道,今年山東和浙江使用的都是新高考專業平行志願的投檔模式。 而且,專業平行志願數量多,像是浙江一段有80個,山東一段有96個。而院校平行志願下,一個批次少則數所院校,多也不過十餘所。比如安徽一本批次只有6所院校可選,二本批次只有10所院校可選。只有投檔某所院校成功了,才有機會談到被該校某專業錄取的事。安徽的規則是每所高校可以填報6個專業。
  • 新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4日開講,高考專家在線指導選大學
    8月4日至7日,2020年山東高考志願填報將開始填報普通類特殊類型批志願;普通類常規批和體育類常規批第1次志願的填報。怎樣在規定時間之內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如何明確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儘快掌握高招政策?都成為這段時間考生及家長關心的問題。
  • 2020高考志願誤報的「十宗罪」,報志願這樣避坑
    第二宗罪:只顧「衝一衝」,忽略保底學校專家建議,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應該遵循「衝、穩、報」這三個原則。「衝」的意思是,在前兩個志願中可以選擇一些好的大學衝一衝,填報那些分數要求稍微高一點的大學,萬一自己不小心被錄取了呢;「穩」的意思是,在三四志願中一定要選擇較為穩妥的學校,就是自己的分數有80%的概率是可以上的那些大學;「保」的意思是,即使前四個志願一個都沒有錄取,報保證第五個志願一定會錄取自己,保證自己有學可上。
  • 高考完別急著找暑期工,現在就該好好考慮要怎麼填志願了!
    今年的高考也差不多過去一個星期了,可能有很多小夥伴在家裡閒著沒事做,或者考完閒幾天就去找暑假工了。但是作為過來人,小編在這裡給各大考生提個醒,其實你們現在就該考慮找學校和填志願的事情了。要弄懂填志願的規則和技巧不難,但絕對不容易,至少你不能三兩天就能搞明白。高考成績決定的只是你可以選擇的學校的範圍,但填志願才是決定你最後要去哪一間學校讀哪一個專業,填志願甚至跟你的高考一樣重要!請一定要重視它!俗話說,志願填得好,分低也上好學校。
  • 浙江80個志願錄取先後順序
    80個志願先後順序  對院校專業來說,沒有先後之分。不管是第1個還是第80個志願填報的,一旦投到該院校專業,系統顯示的志願均為一志願。  對考生來說,有先後之分。專業平行志願投檔依據考生位次、志願順序進行。
  • 山東2020年新高考的這6大類100個問題有官方「正解」啦
    記者從省招考院官網獲悉,《山東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錄取政策和志願填報百問百答(試用版)》發布,適用於2020年報考志願模擬填報和正式填報。對大家最關注的話題,具體怎麼考?為什麼這樣設置?志願如何填報等等,包括很多細節,列為6個大類100個問答題,可以說是一份非常實用的新高考「實用手冊」!建議大家收藏保存。  接下來,我們來看這一百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