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的自然村就在練塘,在泖河之濱唱起田山之歌

2021-01-10 澎湃新聞
上海最大的自然村就在練塘,在泖河之濱唱起田山之歌

2020-11-26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魚罾蟹籪倚晴波,

沽客桅檣轉瞬過。

我亦乘風期破浪,

樽前落影暮煙多。

練塘古八景的第一景三泖行帆,說的就是古代泖甸周邊煙波浩渺的水域,寬闊的泖河中帆船航行的景象。這裡是「上海之源」的重要時空節點,風光秀美,人文薈萃,曾有諸多文人墨客在此流連忘返,留下了大量詩文和傳說。而今,這個擁有上海最大的自然村、田山歌——國家級非遺傳承地、練塘茭白髮源地之一「三大名片」的原生態村落,正在奮力創建市級美麗鄉村,努力打造「泖河之濱,東方伊甸」。

上海最大的自然村

泖甸村位於練塘東北角,泖河西岸。村莊原是泖河邊的低洼地,故稱泖甸。整個村莊呈東西向稍短,南北向稍長的矩形狀,全村僅有一個自然村,村域面積4.66平方公裡,農用地面積3510畝(其中耕地2410畝、涵養林1100畝),主要種植茭白、水稻、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下轄13個村民小組,共有972戶,戶籍人口2362人,常駐人口1446人,據查證是迄今為止上海地區最大的自然村。

走進村莊,粉牆黛瓦的屋舍依水而建,村民們枕河而居,一座座橋梁飛架於河面……在泖甸村13組,還植有2株250多歲的「夫妻」銀杏,樹冠高大,像位歷經滄桑的老人佇立著,見證了泖甸變遷的歷史,默默地訴說著那久遠的故事。隨著天氣轉冷,片片銀杏葉由綠轉黃,變成了燦燦的金黃,寒風吹來,樹枝搖曳著,發出沙沙的響聲,成為當下最絢麗的音符,小橋、流水、人家、古樹等元素,構成了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

俯瞰泖甸「綠色生態長廊」,只見千畝涵養林「天然氧吧」與奔騰不息泖河相互交織,相互應和,綿延千裡。時不時,可以看到大船在河中忙碌地穿行,村民在這邊恬靜地休憩,各路騎手隊在這邊歡快地「打卡」,也是11月22日練塘賽段——2020環意RIDE LIKE A PRO長三角公開賽的途經賽道之一,可見這邊引人入勝,風景甚贊。置身其中,鳥語花香,心曠神怡,仿若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遊。

田山歌——國家級非遺傳承地

徜徉在泖河之濱的阡陌綠色茭田、金色稻田,一首婉約動聽的古樸曲調隨風入耳,循聲走去,那是田山歌手張大爺又在和夥伴們唱著田山歌。

田山歌是由勞動人民自己創造的一種勞動歌曲。它既能抒發勞動人民的感情,訴說自己的歡樂與痛苦,又能陶冶性情、解除疲勞。因此,田山歌在此地代代相傳,流傳至今。張大爺說:「自己學唱田歌時,是練塘田歌最興盛時期,四村八裡興起了唱田歌熱潮。農忙季節,從上午唱到中午,下午唱到收工,晩上還要唱乘涼歌。」2007年,更讓張大爺做夢也沒想到的是,他應邀和歌班去北京參加央視《民歌中國》欄目的演出錄製,唱的是青浦田山歌的代表作《十二月生肖》。觀眾隨著他們的歌聲,仿佛回到了小橋流水、田疇交錯的澤國水鄉……很快泖甸一村民,把田山歌唱到了國家舞臺上的喜訊被傳開,也讓泖甸有了田山歌——國家級非遺傳承地這張特色文化名片。

這麼些年,泖甸人沒有忘記當年的榮耀,也沒有忘記韻味悠長的田山歌,從進村格外醒目的宣傳牆,就可以感受到一股濃濃的練塘田山歌家鄉味道。在張大爺的帶領下,村裡發展了「隊伍」,在黨員家庭服務點成立了田山歌志願服務隊……傳承著古老的民間藝術,和著時代的節拍,讓田山歌廣為傳唱,家喻戶曉,迎來又一個「春天」。

練塘茭白髮源地之一

「讓人垂涎欲滴,享有『水中人參』的練塘茭白生於斯長於斯,所烹製的菜餚味美鮮嫩」。背靠泖河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從上世紀50、60年代起,泖甸村就已經開始了規模化種植茭白,並逐漸成為了村上的農業支柱產業,帶領著一代代茭農開闢著致富路,為練塘贏得了「華東茭白第一鎮」之美譽,也讓泖甸有了練塘茭白髮源地之一這張特色產業名片。

時下,信步於村裡田間地頭、農業合作社、村民宅前屋後,茭白青青,茭香陣陣。一茬茬青翠欲滴的茭白正在這片樂土上生長、成熟、採收、加工、包裝……被端上千家萬戶的餐桌,不管是做成油燜茭白、響油茭白鱔絲,還是一碗樸素的茭白面,都是上海人惦念的那一口味道。

如何讓茭白產業綠色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達到平衡?如何讓茭白全身是「寶」?勤勞、智慧的泖甸人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很早就開始創造循環經濟,把小小茭白葉「變廢為寶」——做成工藝編織品出口日本,不僅有效解決了過去茭白葉大量堆積路邊、焚燒帶來的汙染問題,還鼓了錢袋子,並成為了近些年孩子們手工勞作的啟蒙之星,真可謂一舉多得!

宜居、宜業、宜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除了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更是關鍵。面對村民提出,如對「紅白喜事」場地有需求,村內中心路至泖河畔道路不夠平坦、寬闊,可供村民戶外文娛的地方少等,泖甸村又是如何用心用情用力去解決好群眾的這些實際問題?

泖甸村黨總支書記周新華說:「近年來,泖甸村黨總支依託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按照『美在生態、富在產業、根在文化』的建設主線,積極編制特色田園鄉村規劃,通過悠遠文脈優勢和獨特地貌優勢,重塑水系活力,著力構築碧林健跑區、茭白創新區、村落精品社區這『三大功能區』,同時,聚焦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推行『一站兩中心』服務,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序推進農民建房、智慧安防系統等,讓泖甸更宜居、宜業、宜樂。」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加快,如今,原來村裡的「老房子、老廠房」升級改造為398平方米的泖甸村田山歌文化禮堂,這裡也是全鎮第一家獲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農村固定辦酒場所,它的出現方便了村民辦事;原來的泖甸中心路從百米瀝青路變為千米瀝青路,小轎車終於可以一路向東開至泖河邊,它的竣工方便了村民出行;原來凌亂的河邊宅旁,迎來了一個個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還有親水平臺、美麗長亭,它們的出現喜了民,美了村……一點一滴的新變化、新氣象,在展現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的同時,不斷增強的是這方村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資料:融媒體練塘鎮分中心

原標題:《上海最大的自然村就在練塘,在泖河之濱唱起田山之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的這個小鎮是世界水彩畫家的天堂,只有8個老人會唱的田山歌想...
    背靠大上海,面向長三角,緊鄰澱山湖的朱家角歷史上是江南的商貿重鎮。現如今,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重鎮、青浦西翼澱山湖地區的綜合服務中心鎮、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先行啟動區五鎮之一,迎來發展新機遇的朱家角正蓄勢待發、乘勢而上,要成為青浦打造「上海之門」的橋頭堡和最前沿陣地。
  • 走進練塘,用耳傾聽文化魅力!
    在初冬季節裡,練塘鎮文體中心開展「我的小康我幸福」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社區日」嘉年華活動,為練塘市民送上陣陣溫暖。有韻味的古鎮,徜徉於行雲流水之間,在溫暖的聲音裡,與練塘市民深情地擁抱。走進練塘,在躍動的文字裡,將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市民的心間,拾落生活的記憶,用心呵護珍貴的「三色」。
  • 練塘古鎮紅思想,青青河畔茭白香。田山歌!非物文化遠流長
    說起上海的練塘古鎮,不是上海本地人,知道的人肯定不會太多,但如果說起中國的革命家陳雲同志,作為一名中國人肯定會知道。練塘古鎮就是陳雲同志的故鄉。它位於青浦區,上海的西南方向。北面是朱家角古鎮。練塘古鎮練塘古鎮原是上海的魚米之鄉,太湖流域的水在汛期都要經過此地的青青河流入黃浦江,故此這裡自古以來河道縱橫,小橋居多。
  • 明日之子2楊超越與田燚唱的歌叫什麼 田四火的卡路裡將被其燃燒
    《明日之子2》最新一期中,火箭少女成員將助陣明日之子,其中備受期待的就是楊超越與田燚之間的搭檔了,畢竟楊超越的唱功是有目共睹的,不知道楊超越是否會讓四火成功晉級呢!那麼二人唱的歌叫什麼呢?
  • 漁舟唱晚,響徹龍湖之濱
    傳到虞舜時,舜「作五弦琴,以歌南風」,並將琴弦定為五弦。後來,周文王、周武王各增一弦,這就是七弦琴。大弦為君,小弦為臣,以合君臣之恩。有君似有臣,這就是「琴」。有君有臣,這就是「箏」。與琴相似,還有五弦的「築」、五弦或十三弦的箏,以及五十弦的「瑟」。區別在於,築是打擊樂器,而琴、瑟、箏,是彈撥樂器。
  • 上海的鄉愁在哪裡?從一曲《上海謠》唱起
    「我家在上海,一代又一代……」琵琶聲起,吳儂軟語。滑稽戲演員顧竹君、評彈演員陸金花、民歌手袁金鳳和翟葉華登臺,四人用不同風格演繹起同一首《上海謠》。侯小聲一直致力於上海民歌的創作與挖掘,寫出了《上海謠》《美麗的花環》《裝扮藍色的地球》等歌曲,還有田歌音樂劇《角裡人家》、音樂情景劇《上海聲音-碼頭號子》、浦東說書情景劇《嫁女歌》等作品。 說起民歌,人們總能想到陝北的信天遊、廣西的「劉三姐」、雲南的「阿詩瑪」,上海有民歌嗎?侯小聲介紹,上海民歌可以分為勞動號子、田山歌、小山歌、小調、兒歌和吟唱。
  • 上海近郊哪個古鎮值得去?
    上海近郊古鎮有名的大約有10多個,分別是朱家角、楓涇古鎮、七寶老街、南翔古鎮、練塘古鎮、召樓古鎮、嘉定州橋老街、羅店古鎮、金澤古鎮、新場古鎮、泗涇鎮、婁塘古鎮。我造訪過前面8個古鎮,認為朱家角古鎮是最值得去的,其它古鎮也不錯。
  • 上海的心棲之地,練塘古鎮,此處有聲勝無聲
    古街只有一家飯店(小小的練塘古鎮,少到只有一家飯館是件好事,紹興的安昌古鎮有條主河,兩邊一家又一家餐館緊挨著,吃剩的泔水順手倒入河中,水終年發臭),面是主旋律,不多的幾道本地家常小菜,茭白幹燉肉麵收穫了最多人氣,只可惜茭白曬乾後甜度大增,燜肉濃油赤醬,甜到濃烈,遠不如筍乾燜肉相得益彰。
  • 「山茶花」荷田之畔彝歌飛
    每次親近彝族撒尼人聚居的普者黑,讓我心旌飄蕩的有太多事物,比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在此拍攝的情景,再比如那荷田之畔時常響起的雋永彝歌。這是一個普通的周末,在丘北縣文聯主席李紅林的帶隊下,我和其他八位作者受縣彝族學會和縣音樂家協會的邀請,來到普者黑景區參與彝族歌曲創作交流會。
  • 太浦河老照片,告訴你29年前的練塘故事
    太浦河老照片,告訴你29年前的練塘故事 2020-11-28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方小夜曲」《草原之夜》作曲家田歌去世
    據田歌同志治喪辦公室消息,2月1日10時5分,曾創作了《草原之夜》《邊疆處處賽江南》等歌曲的我國著名作曲家田歌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東部戰區總醫院去世,享年86歲。田歌遺體告別儀式擬定於2月3日上午8時在南京殯儀館舉行。
  • 濱田龍臣表示懷疑
    如今因為託雷基亞是泰羅奧特曼的摯友,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託雷基亞是光之國土生土長的奧特曼,可是捷德奧特曼的人間體小陸的飾演者濱田龍臣對此表示懷疑。濱田龍臣是捷德奧特曼的人類狀態小陸的飾演者,當年捷德奧特曼快要完結的時候,濱田龍臣不舍到哭泣。其實濱田龍臣和奧特曼系列的確有不解之緣,因為在2010的時候,小時候的濱田龍臣就已經參演了《超決戰!
  • 天籟之音:唱起草原的歌《我從草原來》
    天籟之音:唱起草原的歌《我從草原來》 2020-06-30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作曲家田歌去世 曾僅用40分鐘創作《草原之夜》
    來源:北京青年報曾為《草原之夜》《邊疆處處賽江南》等歌曲作曲的我國著名作曲家田歌因病醫治無效,於2月1日10時5分在南京東部戰區總醫院去世,享年86歲。田歌同志治喪委員辦公室發布訃告稱,擬定於2月3日上午8時在南京殯儀館舉行田歌遺體告別儀式。
  • 上海青浦澱山湖,橫跨兩地了不起的拱橋,美景不打烊
    目前,上海返程面臨高峰期。專家透露,這一周會是疫情高發期,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做好防禦,還在放假的小夥伴就不要出門了,如果必須出門要搭乘公共運輸,一定要帶好口罩和勤洗手!也希望疫情嚴重地區的小夥伴們能度過這次危難關頭,加油!中國加油!
  • 練塘古鎮的橋。
    認識並了解練塘古鎮,得益於上海作家協會組織的新疆作家培訓學習。2019年5月,第8屆新疆作家創意寫作培訓班在練塘古鎮開班。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來到上海西南部的青浦區練塘古鎮,在這裡學習生活了近20天。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我們多次在古鎮散步,認識並了解了這座古鎮。
  • 突然,老李唱起了《索爾維格之歌》--上觀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創的雜誌社很困難,市婦聯黨組老曹書記想辦法批到一輛小型尼桑二手車,用2萬多元買下,運送雜誌,接送客人,組織小型會議,去郊縣或上海周邊地區,頓時便捷起來。我們有車了,淺草綠的外殼,小麵包車大小的車廂,雖然經常要修,還是沾沾自喜的。有一次,我們去松江,五六個人坐在車廂裡,一路談笑。出行就是這樣神奇,總會伴隨開心和嚮往。
  • 苗歌:唱山唱水 唱最美鄉愁
    新華社重慶8月19日電題:苗歌:唱山唱水 唱最美鄉愁新華社記者王金濤、陳青冰、黃興「花不逢春不亂開喲,天上有雨哦又不落喲,嬌阿依,是好是歹你說一句哦,叫我回去心裡落……」碧綠的阿依河上,青翠深幽的山間,一艘竹筏船在清亮動聽的苗族民歌中靜靜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