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之中最冷的一天,氣溫降到了零下28度,有幾個美女在冰天雪地試著玩潑水成冰,好像並未成功,看來今天是一個好天氣,不一會,窗外的雪融化了,陽臺上昨晚剩下的一杯酒睜開了朦朧的雙眼,透著玻璃遙望遠方,這杯酒和茴香豆的茴一樣,在孔乙己的眼裡有四種寫法,或許一種寫法就是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一個人從一無所有瓜瓜墜地,第一聲就在吶喊,長大了更要吶喊,寧願做一個孺子牛,也不能成為狂人。
但最終還是要走向另外一個世界。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每當讀《孔乙己》這篇短篇小說的時候,有一種錯覺,老覺得自己就是孔乙己,靜下心來一想,還真有些像,思考了一夜之後,覺得又像阿Q,甚是糊塗,今天想寫寫孔乙己,且無從落筆,就從一句孔乙己和魯先生的對話開始吧!
孔乙己:魯先生,要不要來喝一杯?考你一下,茴香豆的茴你會寫嗎?
魯先生:大概孔乙己的確還活著。
當看到這裡的時候,很多人以為孔乙己就是小說中的主人公,魯先生就是魯迅,這就大錯特錯了。
這裡的孔乙己是一尊冰雕,沒有血液,如果給一點溫暖,他就融化了,仿佛就是塑造在人們心中的一個傳奇人物,不時給世人一種懷念之情,一種嘲笑之意。
而魯先生則是靈魂,時刻在敲打著每一個人的心扉,讓精神牽絆著已逝去的寂寞時光不停吶喊。
說起孔乙己,也可以把他當作一個酒鬼,對於酒這件事,孔乙己是一個執著的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平時常來到這個鹹亨酒店醉酒當歌人生幾何就不說了,尤其是最後一次,當自己的腿被打斷後,他還要醉酒問晴天......
孔乙己想盜和偷真的不一樣嗎?自己是唯一穿著長衫站著喝酒的人,寫得一手好字,還能夠抄書掙錢,說話很斯文,之乎者也,人送外號孔乙己,孔乙己心想,幾千年前的孔子可是吾之祖輩,為何如今自己墮落了,走向了盜竊的歲月。
難道之乎者也這些東西換不來一碗酒?問書中何為黃金屋,破衫能思顏如玉?
最後一次喝酒的時候,也是孔乙己最後吶喊的時刻,手上沾滿了泥巴,顯然是用手走來的,並闊氣地說要好酒,今天是現錢,於是掏出了四文大錢。
喝完酒以後,孔乙己就消失了,魯迅先生寫到,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孔乙己的形象描述得很真切,除了高大的身軀,主要是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
皺紋是歲月的歷練,孔乙己在皺紋中都帶著傷痕,這也是說一個人,或許就是國人,身心被人吃人的狂人社會殘害的有了歲月的痕跡,傷痕累累的孔乙己雖然穿著破長衫,且形如骷髏,縱然認識幾個字,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個笑料,一個經常添傷疤的白鬍子乞丐。
那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孔乙己,被人嘲笑,雖然取名孔乙己,但是見了就說,孔乙己,你真的認識字嗎?然後整個空間就開始沸騰,在諷刺中進入了笑聲的夢鄉,孔乙己覺得,你們不該嘲笑我,應該嘲笑那些在法國巴黎合會上的人。
夥計看不起孔乙己,認為討飯一樣的人,不配考他,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個夥計不是薦頭的情面,連個溫酒的差使也幹不上,孔乙己心想,本事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都是國人,為何就不能友善一點。
掌柜的更不用說,始終惦記著他那十九文錢,每天嘮叨,常月嘮叨,沒有錢的時候根本不會給孔乙己賜酒一杯,孔乙己有錢了,他就說,孔乙己,你是不是又偷東西了。
如果這個老闆還惦記著那十九文錢,魯先生說,多少年了,還在思念十九文錢,思想至今沒有改變,可嘆可悲!
孔乙己有善良的一面,那一次給孩子茴香豆吃的時候,說了那一句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如今都成了孔乙己的名言。
孔乙己有可憐的一面,同時也有可恨的一面。
可憐的是他處在階級最底層,處在一個相對不安穩的世界裡,這個世界中的其他人沒有同情心,更沒有鬥爭,把孔乙己這樣的人當成了笑料,雖然坐著喝酒,心靈仍舊綻放著封建社會的殘留。
可恨的是,孔乙己也和他們一樣,一副高高在上,看透世界的樣子,想學習莊子,無所謂,逍遙自在。
孔乙己這樣的文化人,沒有拿起筆桿子寫點救國的東西,且在之乎者也,研究茴香豆的茴有幾種寫法,因循守舊,思想落伍,不思進取還借酒消愁。
所以魯先生希望他們吶喊!用文化吶喊!用文字讓人們覺醒,和一切狂人作鬥爭,因為《孔乙己》是寫在1919年3月。
多少人活成了孔乙己?大約孔乙己的確還活著,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不過,從現在起,我學會了吶喊,做真實的自己,做一個全新的自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平凡的崗位努力拼搏。為了理想而吶喊,不願成為別人眼中的孔乙己。
在文章的結尾,我寫了一首詩,送給那個大約的確死了的孔乙己。
金門書樓雨,寒窗寄相思。
孤燈千秋淚,明月送春慰。
以上文章和圖片,澤淵於2021年1月11日書寫於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