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書讀太少想得太多 讀書不是沒用 正確讀法助我走出人生困境

2020-09-03 雪落無聲2820

楊絳:書讀太少想得太多 讀書不是沒用 而是書沒讀懂或者方法錯誤

楊絳先生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楊絳

這是楊絳先生寫給一個迷茫青年人的回答,這句話確實寫得很深刻又有智慧,對許多茫然的青年人有醍醐灌頂之效。

今天這個時代,大學教育已經快普及化了;但是很多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反而更加迷茫,感覺學了很多知識、考了很多證反而用不上或是社會不太認可。

很多畢業生初入職場也確實有很多的不如意,如工資低、工作環境差等等;有些人甚至以工作不理想為由直接閒居在家,不願為五鬥米而折腰,「讀書無用論」又再次在社會甚囂塵上。

其實真不是讀書沒用,而是因為很多人沒有真正讀懂,或者讀書方向不對。

筆者的人生也曾經有段極困頓的時光,和那個提問題的青年人一樣,職業想轉型卻又沒有方向。

那段時間的確很苦澀,真覺的書讀的多也沒有什麼作用,知識當不了錢用,讀了那麼多書依然井凍衣寒,還不如普通職業者那般逍遙自在。

後來職業發生轉型,能讀點書的好習慣對我助力很大,自學能力強,職場成長也很快;之前覺得讀書沒用,是因為自己的讀書方向不對,不能知行合一。

01.

現在回過頭看,還真的感謝自己能一直堅持讀點書,這個好習慣確實幫了筆者很大忙,讓我的人生有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之感。

①、因為家境貧寒的原因,學校畢業後我曾做過一段長時間的銷售;雪落後來覺得單純的銷售並非自己所長,想改變職業但又苦於沒有方向,非常困惑。

在後來轉型的過程中卻發現自己學東西上手很快,很多事情一看就能明白個大概,這也許是讀書帶給我的助益。

②、 隨著職業方向的調整,曾經讀過的書,慢慢都能用上。

後來找了個一般般的工作機會(助理職位),跟別人學做企業管理,真正學只跟別人學了半年左右,發現自己很適合這個方向(學起來很快),而且也不要什麼硬技術。

感覺自己大概了解了這門職業之後,過完年我就找個機會,跳槽到另一家企業當部門主管去了,邊工作邊學習理論知識,當主管的那段工作表現應該還算不錯,那家公司的老闆蠻認可。

③、 讀書教會我獨立思考,看問題更容易抓住本質。

隨著工作經驗、職業理論知識的累積,在其後的幾年時間裡,我還是很努力的在理論方面下了點苦功夫學習,慢慢的在這一行找到了得心應手的工作感覺。


02.

今天回過頭看,當年自己的困惑錯的不是讀書,而是書沒真正讀懂或者說讀書方向錯了。

①、雖然一直很喜歡讀書,也喜歡買書興趣較廣泛;但是某個職業方面上的書並沒有真正去讀,職業知識和技能沒有積累,沒有打造自己核心的職業技能,這是當年轉型困惑的最重要原因。

②、有些書雖然讀了,但是其中的道理並沒有真正領會,知行不一。

《傳習錄》年輕時雖然了解過,但如何才能做到「唯一唯精」,近些年我才算真正找到了途徑或方法。

現在的雪落雖然混得也不是很順利,但是現在我至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裡,要朝那個方向去學習提高,那些書才是我真正要下功夫去認真研讀的。

③、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要用時間做跳板,加強學習,增加讀書的深度和高度,想辦法加速量變到質變的進程,提高輸入到輸出的變現能力。


03.

書籍是有層次、境界之分的,不同年齡段要能讀不同層次的書,職場人要能啃一些難懂但又非常經典的書籍。

人類最頂級的智慧在二千年前的書裡,要麼你沒讀到,要麼你沒讀懂——孫宏斌

這是融創集團總裁孫宏斌的一句名言,筆者非常認同孫的這句話,引用到本文送給有緣人。

①、書是分層次的,可以大致分為道和術兩個層面,講職業技能的書是&34;要精通一門,講人生大」道「的書要悟 ,講知行合一。

講職業技和經驗的書是寫「術」的書,這類書要專攻一門深耕此職業,與個人職業相關的書讀得越廣越好、越多越好,要厚積而薄發。

②、講安身立命的寫」道」的書如《道德經》等,這類書不求多,求精讀一本;這類書不是讀一遍、兩遍就能懂的,要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去認真體悟,才能有所收穫並開啟人生大智慧。

③、讀書要道、術兼備,以「術「謀生存,以」道「突破瓶頸,職場人要能啃一些難懂但又經典的書籍,慢慢讀遲早會有大收穫。

講大」道「的書國學大師——錢穆老先生有個書單,共七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先不求全看,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慢慢讀直到讀明白、感覺」今是而昨非「,有豁然開朗之感的那一刻,可能是有些讀懂了,這些書人生閱歷、心境不一樣,每次讀的體會都會不一樣。

綜上,讀書不是沒有用,而是要掌握讀書的方法,單純的靠學校的那幾本書打天下是遠遠不夠的。

讀書要「道」「術」並重,講工作的技能的書要多學多練,講人生大「道」的書要用心體悟。

讀書要「道」「術」兼備、講知行合一才能實現職場的快速成長,只要長期堅持一定能找到「讀書」的妙用,大學畢業不是學習的結束,恰恰是人生學業的開始,與諸君同勉!

敬請關注,望不吝賜教

相關焦點

  • 楊絳:人生並非無趣,只是你讀的書太少,想得太多不如去讀書
    世間上唯有知道讀書樂趣的人,才肯每日與書為伍,體會"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哲理。讀書的樂趣樂無窮!有的人讀地理名勝,可以遨遊天下;有的人讀歷史典故,可以和古人接心神交。讀書,書中所表達的思想、智慧、感情、經驗,可能是別人畢生的體驗,而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不勞而獲,豈不是無限的快樂嗎?如果不肯讀書,無異放棄了世界上最可貴的財富。
  • 楊絳說:你的問題在於,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少不經事時,讀書或許只是浮光掠影,不痛不癢,把它當做故事消遣,而自我本身並未感受到思想的衝擊。所以,人們的問題往往在於提前把問題多想了,實際上卻更像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幻覺。正如楊絳先生所說:「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2020-04-23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
    ——楊絳我曾以為,這是楊絳對錢鍾書說的,以至於我有點困惑,錢鍾書讀書還不多嗎?錢鍾書如果讀書不多,怕是寫不出《圍城》這麼經典的作品。據說是有一個年輕人特別崇拜楊絳,給楊絳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對楊絳的仰慕之情,並傾訴了自己的人生困惑。
  • 楊絳先生的3句人生名言,細細品讀讓人醍醐灌頂,如大夢初醒!
    楊絳先生的3句人生名言,細細品讀讓人醍醐灌頂,如大夢初醒!我們都知道楊絳先生是中國著名女作家。而且她還是一位非常厲害的文學翻譯家,而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是最優秀的翻譯作品。而她和錢鍾書先生兩人可以說是中國學術界難得一見的才子佳人。
  • 楊絳: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楊絳先生的三句話給我們指明了道路。一、你的問題在於書讀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大多時候,我們內心浮躁,不淡定,感到迷茫,不可否認,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想像力很豐富,執行力太差。無可厚非,想得多,做得少真的是非常消耗人的一件事兒,長期消耗下去,我們整個人的精神世界就是空洞的,很容易不知不覺就會失去鬥志與生存力。所以,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讓我們的精神世界不在空乏,我們就要靜下心來讀讀書。
  • 楊絳: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大多時候,我們內心浮躁,不淡定,感到迷茫,不可否認,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想像力很豐富,執行力太差。無可厚非,想得多,做得少真的是非常消耗人的一件事兒,長期消耗下去,我們整個人的精神世界就是空洞的,很容易不知不覺就會失去鬥志與生存力。
  • 楊絳先生留下的三句箴言:字字珠璣令人醍醐灌頂,年輕人可以看看
    第一句話就是「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這句話是楊絳先生對讀書方面的理解,一個人讀什麼書,怎樣讀書,都和這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也會有不同的想法,喜歡的事物也會不同,看的書自然而然也是不同類型的,讀書的目的也可能不一樣。年輕的時候對自己的人生可能還沒有太多的展望和計劃,那時候讀書的目的是希望能從書裡學到一些道理,讓自己未來少走一些彎路。
  • 楊絳經典語錄盤點: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楊絳 《將飲茶》  4、父親說,沒什麼該不該,最喜歡什麼,就學什麼。我卻不放心。只問自己的喜愛,對嗎?我喜歡文學,就學文學?愛讀小說,就學小說?父親說,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楊絳 《將飲茶》  5、世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
  • 楊絳先生的3句名言,讀來令人如飲醍醐,如夢初醒!
    楊絳先生的3句名言,讀來令人如飲醍醐,如夢初醒!說起楊絳先生,很多人都會羨慕它與錢鍾書先生的愛情,他們二人一直是中國學術界的話題人物,也是難得一見的才子佳人。他們患難不變的真情令人羨慕,而楊絳先生在自己的女兒和丈夫接連去世之後的堅強與勇敢更是令我們敬佩。
  • 讀書,何嘗不是讀自己?
    曾幾何時,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被生活折騰得傷痕累累;曾幾何時,我站在人來人往的地鐵口,被孤獨壓抑的不知所措;曾幾何時,我站在茫茫的人潮人海中,被現實折磨的遍體鱗傷。我不禁思索著:我的小船在哪呢?楊絳先生說:「人之所以迷茫,是因為想得太多,而書讀得太少。」我的腦海裡浮現出很多名人的名言,那些名言都是他們對生活的感悟,對人生的感悟。而這感悟的背後,有幾人見過他們經歷的種種苦難。如若不然,何來那些經典的感悟呢?
  • 想得太多而讀書太少:用讀書來防身
    偶爾在街邊的書攤兒淘到胡適先生《實用人生》,那篇《防身的錦囊》至今仍在鞭策著自己。若干年前胡適先生對畢業生的忠告,到今天讀起來還是那樣擲地有聲、發人深省。毛主席說,「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在這些好學者面前,爭分奪秒都難以追及,仍然要望其項背,談何趕上。細細想來,上一本看完的書還是年後的《大秦帝國2》,在生活與前途的雙重無奈下,也暫時把自己的書撂在一邊。
  • 品讀楊絳,走在人生邊緣,洗盡歲月鉛華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楊絳回答道:「不好受。」父親又問「那如果三天不讓你讀書呢?」 楊絳說「渾身都難受。」父親笑著又說:「那如果一星期不讓你讀書呢?」楊絳此時想了想認真的說:「一星期都白活了。」雖然是短短的幾句對話,但也能足以看出楊絳先生對讀書的深切的喜愛,以及她對知識的渴望。
  • 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
    有人說,如果我再年輕10歲,我會拼命讀書。因為我知道,年少時吃一些讀書的苦,就是為了將來少吃一些生活的苦。不要怕吃讀書的苦,因為你所投入的每一分付出和努力,總有一天,會在未來照亮你的人生方向。人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讀的書,總有一天,你所看過的那些書,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會鋪成你腳下的路,帶你去更遠的地方。
  • 提升閱讀效率的三點讀法,三點讀法.
    這讓我很意外,也極度的認同!十年前,我的人生就是通過一本《當下的力量》改變了人生軌跡,走出很黑暗,壓抑的低谷。之後我認可讀書是當時我作為一名窮學生逆襲的一條很好的途徑。過去我很愛買書,也經常看書,但對我來說,閱讀力(閱讀效率)一直是我的一個很大的痛點。
  • 楊絳:女人變得優雅,堅持做這件事可以改變,40歲前開始不算晚
    從清華到英國牛津大學,他們度過快樂的年華,尤其是在牛津的那一年,在楊絳先生的回憶中,那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年,因為她讀了很多書。她會和錢鍾書比賽,看一年兩個人各自看了多少本書,錢鍾書先生計數時,算的都是大部頭的厚書,楊絳先生卻將小冊子也算在一起,贏過了丈夫。
  • 楊絳:孩子,你的問題是讀書太少,想得太多!家長應和孩子多讀書
    我們說讀書改變一個人的觀念和心態,改變的是真正本質的東西,不想現代人多去在表面上做功夫,忽略了讀書的意義。我們可以講實在的例子,縱觀古今的偉大人物,無不是通過閱讀改變了自身。我們的毛主席,他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可見他對讀書的喜愛。著名翻譯家、作家楊絳女士也說過:「年輕人,你的問題在於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 楊絳:不讀書就是白活,不讀書的人生,就是對生命的浪費
    01楊絳先生,非常喜愛讀書,中英文的書籍都拿來去讀我願捧書與你,你願花茶與我。不讀書的人生和讀書的人生千差萬別。你讀多少書,讀什麼書,決定了你一生能夠走多遠,爬多高。這個「遠」和「高」也決定了你生命深廣度。
  • 要想開卷有益,只要懂的楊絳的這兩句話就夠了。
    我們也總是在書中想要找到這些美妙的事物。開卷有益,成為我們的最想要的結果。怎樣才能開卷有益呢?楊絳先生一句話,就讓我們找到了正確打開書的正確方式。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
  • 錢鍾書:讀書不是越廣越好 精讀兩類書 省力且能快速晉升的三捷徑
    試著幫小夥伴們走出讀書很多但用不上的誤區,找到既能學習省力又能加速職場晉升的三捷徑。1、這幾書很有必要讀,它能教會大家安頓身心,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和人生境界,助益我們提高自己情商和洞察力,讀懂了能開啟人生智慧。2、 這類書講的是人類最頂級的智慧,非常精練而且沒有邏輯認證;一開始讀不懂是正常的,如果一讀就能懂那你可能是天才或聖人級別的(寫這些書的聖人也是多年苦修、參天地變化後悟出來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