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牽情僑鄉海內外鄉親
中新網廣州8月14日消息:江門訊,作為中國三大僑鄉之一的江門市,近一個半世紀以來,五邑華僑及港澳臺同胞為祖國建設和發展,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為記載華僑歷史,展現僑都形象的「五邑華僑華人歷史博物館」籌建工作目前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華僑後人的尋根之所
7月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和廣東省江門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金山伯的榮耀——中國僑都·江門近代僑匯展」在北京「水立方」展出。前來參觀展覽的,大多是海外華裔青少年。 駐足遊覽間,筆者在展會上邂逅了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副館長林軍女士。她告訴筆者,這次專題展共展出300多幅歷史圖片、30多件文物展品,只是五邑華僑文化的「滄海一粟」。
-
廣東江門華僑華人博物館吸引年輕一代來此「尋根」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楊海琴/攝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楊海琴)9月27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聯合採訪團來到有著「中國第一僑鄉」之稱的廣東江門,作為江門市的歷史文化名片,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為我們展開了一段「遠走天涯
-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華僑精神寄託所在
中新網江門9月25日電 題: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華僑的精神寄託所在 作者:陳浩光 李健群 24日是周末,記者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看到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回鄉多會到這博物館走走,看看先輩們的經歷。同時,感受五邑華僑華人的崢嶸歲月和愛國情懷。」
-
新時代華僑華人歷史、僑鄉文化研討會在江門市召開
2020年5月30日,由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新時代華僑華人歷史、僑鄉文化研討會」在江門市召開。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張春旺,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秘書長、《華僑華人歷史研究》雜誌主編張秀明,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特聘教授李明歡,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原館長黃紀凱,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張應龍,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劉進、石堅平,南方日報珠三角新聞部主任何又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江門記者站站長沈文金
-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再現華僑百年歷史滄桑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是當天江門之行的第二站,在參觀了新寧鐵路北街火車站舊址後,馬上導航到博物館。江門是「中國僑都」,要想了解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當地的博物館。去的當天並不是在雙休,參見博物館的人不多,而多數是剛放假不久的中小學生。
-
留住僑鄉記憶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揭幕
延續城市文脈 留住僑鄉記憶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今日揭幕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文生今天,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將在五邑大學揭幕,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同時在五邑大學揭牌, 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運華教授將主持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揭幕儀式
-
廣東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廣東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開發僑鄉資源 構建人文灣區(僑界傳真) 記者 馮學知 王 堯 賀林平 核心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共建人文灣區,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江門成立
南方日報訊(記者/戴惠甜)12月9日至11日,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舉行。活動期間,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揭幕,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同時揭牌。
-
江門臺山今年將建成華僑博物館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戴惠甜 見習記者/李靄瑩)今年,江門臺山市將完成舊城區33條歷史老街活化提亮工作,並建成華僑博物館。8月30日,臺山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表彰動員大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臺山將把僑鄉特色資源活用在創文工作中,全力打好迎檢攻堅戰,確保順利摘得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針對前階段創文存在的問題,臺山市將全力攻破環境衛生、入戶宣傳等難點。
-
港澳臺簡訊:廣東江門建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港澳臺簡訊(小標題)廣東江門建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日前在廣東江門成立。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也於同日揭牌。據悉,江門未來還將加快推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和『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建設。(小標題)廣東江門「少年中國說」品牌活動舉行澳門專場活動廣東江門日前舉行「少年中國說」走進澳門系列活動。江門、澳門兩地的文化學者、青少年通過書信朗誦、話劇等形式開展交流。
-
觸摸江門海洋歷史脈絡,品鑑僑鄉悠長文化韻味
江門,還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400多萬祖籍江門五邑的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分布在全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歷來有海內外「兩個江門」的人緣優勢。近年來,江門市深挖僑鄉海洋歷史文化內涵,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海洋歷史故事為世人熟知,僑鄉文化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明天揭幕
本月11日,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將在五邑大學揭幕,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同時在五邑大學揭牌, 五邑大學副書記、校長張運華教授將主持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揭幕儀式。 在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揭幕之際,本月10日,世界華人研究學會主席、廈門大學教授、暨南大學特聘教授李明歡,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華僑華人歷史研究》主編張秀明等專家學者以及全國各地僑批館、客家文化博物館及民間僑批收藏代表等一行50多人考察了開平自力村碉樓群、開平立園以及臺山銀信博物館、世界記憶銀信廣場等地。
-
僑鄉江門:塑造灣區人文精神不停步
僑鄉江門:塑造灣區人文精神不停步 人文灣區僑鄉江門 11月30日,2019中國僑都(江門)華僑華人嘉年華活動閉幕式——第四屆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藝術節暨金杜鵑獎第七屆全國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在江門舉行。
-
訪僑鄉記憶 共建大灣區②|觸摸江門海洋歷史文化脈絡 品僑鄉韻味之...
領略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江門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更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海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在這裡,你能觸摸到南宋王朝最後歲月的痕跡,暢想當年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體會近代華僑出海謀生的艱辛。
-
江門深挖僑鄉海洋文化內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黃燁倩 攝江門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更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海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在江門,市民遊客可以觸摸到南宋王朝最後歲月的痕跡,暢想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體會近代華僑出海謀生的艱辛。
-
江門市圖書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正式...
11月29日,江門市圖書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惠紅宣布,江門市圖書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惠紅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的總投資額也上調到約1.54億元,建成後總建築面積約26067平方米。
-
品僑鄉韻味,觸摸江門海洋歷史文化脈絡
江門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更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海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在這裡,你能觸摸到南宋王朝最後歲月的痕跡,暢想當年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體會近代華僑出海謀生的艱辛。近年來,江門市深挖僑鄉海洋歷史文化內涵,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海洋歷史故事為世人熟知,僑鄉文化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
-
千名華僑華人聚江門談文化話發展 傳承江門人愛國愛鄉的情懷
塑造江門獨特的「僑文化城市記憶」為積極推動華僑華人文化交流重要平臺建設,繁榮和發展僑鄉文化,由江門市委宣傳部主辦「2019中國僑都(江門)華僑華人嘉年華」活動,將在「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期間舉行。據介紹,嘉年華活動自2004年起,已連續成功舉辦七屆,是江門市一項重要的「僑文化」品牌項目。
-
僑批學者齊聚江門 探討「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
僑批是華僑華人與家鄉親人往來的銀、信合一的國際移民文獻,記載了海外僑胞的奮鬥史、僑鄉社會的變遷史。世界華人研究學會會長、廈門大學教授、暨南大學特聘教授李明歡提出,僑批不僅是中國華僑華人和僑鄉的珍貴遺產,也是近現代以來國際移民書信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與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多年來將僑批研究放在國際移民書信遺產領域開展國際合作研究的理念、機制安排,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具有特殊意義,尤其需要堅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