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人喜待客,感情深一口悶,好茶好酒不醉不歸

2021-01-19 5555幸福

太原人喜歡與三五好友在餐館裡邊聊邊吃, 太原人懷舊,鍾愛以前的味道,和熟悉的人。因此隔三差五就會有人招呼一聚。太原人很熱情,但是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圈子以內幹啥都行,圈子以外,敬著,讓著。

城市不大,開車、坐車,即便從尖草坪到小店都不會超過三四首歌的時間,所以總會一呼百應。

太原,在古代屬於邊塞重鎮,太原人的性格裡面既豪爽大氣又有愚頑固執,既有俠士氣質又有保守頑固。太原人對朋友很仗義,對自身比較小氣,在外吃飯會搶的出錢,但是自己日常消費非常節約。

說話直爽明亮,方言不歪不拐,帶著黃土高原的土氣和黃河的水汽,太原話更是獨一無二的有趣。酒缸裡泡大的太原人,喝起酒來感情深一口悶呀

太原人的厚道表現在待人接物上,不管親疏遠近,均是一律熱情大方。喝茶要喝家裡最好的茶,品質稍差的都留著自己飲;喝酒要喝家裡最好的酒,品質稍差留著自己細品。全盤託付,不求回報

好友聚會通常都會選擇在天剛黑將來,周末最多。不到6點,東家就到了飯店,飯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羊肉燉得好,就是餃子有特色,過油肉算是當地菜一般,朋友聚會,用不著講究排場,關鍵是吃得舒服。

主人一落座,就拿著手機撥打一通,重複著同一句話:「快死呀,還不來,就差你一個人了,敢快,敢快,菜上齊、酒酙滿,東家通常會說上一兩句,時長不見有點想你們了。飯沒吃心先被暖了。

一到酒桌,喝上二兩,又豪爽又能吹。如果十來個人,起碼先帶十來斤酒來,有自釀酒、散汾酒竹葉青、堡子酒、汾陽王醫各種疑難雜症瑪咔酒、桑葚酒、虎鞭酒啊,名目繁多。

一人先倒一口杯,細乏些的先倒到分酒器裡,用拇指大的小杯喝,美其名曰"各掃門前雪」,然後就開始打圈,一個不落,其次是每人再「加深」兩杯。

這時候,酒量大的人就開始發揮了,提杯單打,點對點喝,滑拳過圈,不服再喝。一推一杯,找個話題互懟,諞的天昏地暗、天上地下、無所不談!

幾番下來,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開始交換手機號、微信掃一掃,相約下次聚會時間,場面異常熱烈,你兄我弟,相見恨晚,握住的手緊緊不放,擁抱起來如膠似漆。

太原人的熱心和直爽,造就了這所城市的市風如同春柳一般讓人舒服和難忘。這不僅是北方人的代表,而太原的熱情更是讓人不會覺得突兀,而是舒服。

太原的地勢,造就了比較保守的太原人,有點敏感,有點細膩,有點扭捏,有點較真兒,但民風相對純樸,就全國來說,太原也是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省會城市

太原人沒有東北人粗曠,也沒有廣東人柔和,但是卻非常的實在。太原人沒有東北人好爽,也沒有廣東人會算計,但是也挺摳門。太原人會過生活,男人愛老婆,女人會攢錢。

相關焦點

  • 好兄弟幹一杯,何必「不醉不歸」?
    不少徐州人對這個榜單不甚贊同,有些善飲之人似乎在用行動來證明。12月20日開始「二斤哥」、「牛二哥」和「三斤哥」相繼在網上曝出豪飲2斤、3斤白酒的視頻,25日,沛縣的「四斤哥」就橫空出世了。(12月28日《彭城晚報》)  這其實相當於一場網絡喝酒比賽。
  • 「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寫出這些順口溜的真是人才
    由此看來勸酒還是一門學問,是一項技術活,不練還真不行,接下來讓周明帶大家看看這些腦洞大開的勸酒詞,寫的人絕對是個人才!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慚愧一兩二兩漱漱口,三兩四兩不算酒,五兩六兩扶牆走,七兩八兩還在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夠;感情薄,喝不著;感情鐵,喝出血。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酒肉穿腸過,朋友心中留。人若不喝酒,白來世上走;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 年關將近,勸酒詞提前學會,年夜飯局不用再說「感情深一口悶」了
    眼看再過沒多久,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很多年輕人就像是返鄉的大雁一般,有著迫不及待想要回家的心,但有一些年輕人又比較糾結,畢竟回家的時候要面臨很多事情,年夜飯的酒局就是很大的一個關卡,各種各樣的朋友聚會,同學聚會,家庭聚會,基本上每天都在上演著,害怕參加同學會的人並不是因為害怕吃飯
  • 於安迪新歌《感情深一口悶》首發 溫兆倫義氣相挺
    近日,創作型實力派歌手於安迪新歌《感情深一口悶》全球震撼首發,令人期待。作為一首以友情為主題的原創歌曲,《感情深一口悶》由於安迪自己填詞作曲,誠邀好友溫兆倫共同演繹了一種別樣的真摯兄弟情,用灑脫豪邁的歌聲向世界吶喊「黃昏之後依舊有青春」!
  • 領導說「感情深一口悶!」,低情商的選擇逃避,高情商這樣做
    領導說「感情深一口悶!」,低情商的選擇逃避,高情商這樣做現在企業當中,酒局文化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和客戶交談會有酒局,公司利潤進展會有酒局,平時放鬆工作狀態也會有酒局。因為公司存在的「等級觀念」,讓很多人在飯桌上都非常的侷促,放不開。而且最重要的是,有些領導喝上頭了之後會對員工進行勸酒,讓本身酒量不行的員工苦不堪言,面對領導不敢直接拒絕,但又不想繼續喝,就這樣讓自己陷入一種兩難的境地。那麼,如果在酒局中,領導對你說:「感情深一口悶!」要怎麼辦呢?低情商的人選擇逃避,高情商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 感情深一口悶,吹瓶朋友才能真?不其實古人是這麼鬥酒的……
    估計現在喝不喝酒的人,都能隨口說出幾句勸酒敬酒的俗語,比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或者「一兩二兩漱漱口,三兩四兩不算酒」之類,這些勸酒詞都在表達,喝酒就要多喝才算數,更有拼酒、鬥酒的行為,以喝多為榮,以多喝為目的,就像電影《西虹市首富》裡,沈騰為表豪氣,請大家「踩箱喝拉菲」
  • 茶與酒,代表中國人的兩種性格
    說到飲品,必然以茶與酒為代表,見於尋常百姓家,又凝結著中國的文化,折射出中國人的兩種性格。 「茶類隱,酒類俠」,茶使人清醒,酒讓人迷醉。 然而,飲酒與飲茶,喝的都是一種心境。 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清心心自清。
  • 茶與酒,中國人的兩種性格
    說到飲品,必然以茶與酒為代表,見於尋常百姓家,又凝結著中國的文化,折射出中國人的兩種性格。「茶類隱,酒類俠」,茶使人清醒,酒讓人迷醉。然而,飲酒與飲茶,喝的都是一種心境。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清心心自清。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啥意思?古人的待客之道
    待人處事是一門值得深究的學問,在這方面古人尤其看重待客的禮儀,還有不少的「潛臺詞」。有句俗語叫做「茶滿欺客,酒滿敬人」,就說的是古人關於茶酒的規矩。為何茶滿就是欺客?酒水則又有不同,古人喝酒講一個豪字,滿灑則是不羈,「潛臺詞」是說開懷暢飲,正是待客之道。古代的酒度數低,因此酒量好的人可以痛飲千杯,斟滿無事,但是在現在,酒的度數高,如果飲酒過度,對身體會有很大的傷害。古人斟滿酒杯,灑酒才是目的,如此才能有幾分狂士之情,也表明各位都無需顧慮,盡情飲酒高歌。
  • 你不醉我不醉,寬寬的馬路誰來睡!喝酒順口溜來了
    中國的酒文化也很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喜歡飲酒作詩,現在大家喝酒時雖然不會像以前一樣飲酒作詩了,但也是有很多人會喜歡編一些順口溜來活躍酒局中的氣氛!今天,小編就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喝酒順口溜。酒裝在瓶裡活像水,喝到口中會辣嘴。
  • 衰哥與阿臉感情深「一口悶」,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
    衰哥與阿臉感情深「一口悶」,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 衰哥與阿臉感情深
  • 糧食釀的酒叫素酒,豬膘肉釀的酒叫啥,喝一口會一嘴油嗎?
    過年這幾天,我們中國人都是在酒桌上見真章,喝酒是國人生活中必備的交際,正所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中華歷史五千年,我們熟知的酒主要就是這幾種:黃酒,味道醇香;米酒,清淡高雅;白酒,濃烈灑脫。喝什麼樣的酒,抒什麼樣的情,全憑自己喜好,在這麼多品種的酒裡,有一種卻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如果說用糧食釀造的酒是素酒,那用豬肉釀造的酒,是不是該叫葷酒呢?在廣東佛山,有一種很出名的酒,叫玉冰燒。據說它一開始叫肉冰燒,原因就是這種酒在釀造過程中要用到肥豬肉。
  • 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酒桌上的講究,春節回家就能用上
    今天我們要講的俗語就與這餐桌禮儀有關,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中國人在為人處世方面都是要講究禮貌的,尤其是在待客這方面。「茶七飯八,酒十分」講的就是餐桌禮儀,這句俗語講的究竟是什麼道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圖解茶圈好茶不怕悶泡背後的真相,那是好茶和劣茶的試金石!
    《2》為什麼仍然有大量的茶友,認為茶必須要悶泡,才會有味道呢?因為他們喝到的茶,都不太好。這大批的茶友,買到的茶,都是需要悶泡才有味道的(重口味者除外),這樣的茶,都是不太好的茶。賈母喝了一口,便說,來,你嘗嘗這個味兒。在賈母這樣身份的人心目中,這茶必定是還不錯的茶,她才會賞(分享)給別人喝。要是劣茶,她分享出去,人家私下覺得,「你賈家喝茶的水平也就這樣罷了」,那豈不是打了自己的臉。然而,逗趣兒玩嗨了的劉姥姥,端起茶來,一口喝乾了。
  • 感情深一口悶?白酒需要用這三個感官去細品而不是「幹」!
    「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來來來,走一個」,這種話語經常會在酒桌上出現。但實際上,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醉酒狀態,而且囫圇吞棗,也是無法領略到白酒真風味的。
  • 勸君少盡一杯酒
    然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之時,筆者奉勸諸君,當少盡一杯酒,因飲酒過量不勝酒力而發生的悲劇比比皆是。   時下,親朋好友在宴席上,主人為顯示其熱情和誠意,往往竭盡所能去勸酒,不把賓客灌得飄飄然直至酩酊大醉決不善罷幹休。有俗語為證:「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出血。」結果由此而生出許多事端,酒後吵罵鬧事者有之,打架鬥毆者有之,有的甚至誤了卿卿性命。樂極生悲,好事變成了壞事。
  • 國人的待客之道:用一杯好茶,待上賓
    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有茶友問為什麼要用茶接待客人,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以及茶在待客方面的表現。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以茶傳情的精神不僅深入千家萬戶,還被用於機關、團體甚至國家禮儀中。無論機關、工廠,過年都經常舉行茶話會,領導用茶表達對一年辛苦工作者的感謝。有職工調出去的,也有開茶話會的,感情上的別離。不時有群眾團體聚集,以茶相敬。在許多大飯店裡,客人點餐之前,女服務員會先給他們一杯茶。
  • 如何形容茶好不好喝?專家教你從「色香味」用語說一口好茶!
    導讀:如何形容茶好不好喝?專家教你從「色香味」用語說一口好茶!品茶時,我們感受茶香、停留在嘴中的餘韻,愛喝茶的你又如何表達這茶好不好喝呢?不只品茶有技巧,形容茶湯的風味優劣,也有標準、精準的品評用語喔!
  • 你知道山東人喝酒的規矩嗎,你知道怎麼做才能多喝不醉
    那麼既然山東人這麼能喝酒,那是有什麼原因或者是秘密嗎?難道是他們天生就有能喝酒的基因?事實上,山東人能喝大部分是因為他們的性格和文化的原因,那麼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千杯不醉?其實想做到這個很簡單,只需要在喝酒之前用上這麼幾個小小的辦法,不僅能夠讓你喝很多的酒,而且還能夠讓你在喝完酒之後不是很難受。
  • 茶七飯八酒十分?體現待客之道的機會來啦!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脈絡源遠流長,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故此,在設宴待客之道上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所謂「茶七、飯八、酒十分」便是其中的一種體現。 所謂「茶七」,是指每逢有朋友做客,主人家都會優先上茶招待,好茶好器自不用多說,連倒的茶水幾分滿都極有講究,比如最常見的「七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