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板書的負面效應
陝西省山陽縣城區三中 文/黃濤
內容摘要:教師再向學生傳授知識是一個很微妙複雜的過程,必須注重在課堂上的每一個細小的環節。教師的板書更是這樣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它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關 鍵 字:板書 負面效應 多媒體
許多老師在上課時存在兩種錯誤思想。一種是認為上課的目的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對於字寫的好與壞、板書的工整與否同上課的效果關係不大。另一種是認為使用多媒體教學後板書就不那麼重要了、粉筆被淘汰了。
其實這種想法是偏頗的。板書亂、字跡差會影響學生聽課的程度和吸收知識的效率。我曾做過多次實驗,結果告訴我,好的板書有助於學生認真聽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反之,這節課只會死氣沉沉,甚至有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學習積極心大幅度下滑;學生寫作業的字跡和設計都一片混亂。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學的一個輔助手段,它只能提供圖文並茂的多方面藝術效果而不能取代教學的全部。在必要時,教師仍需要板書,以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怎樣才能消除這種負面效應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點,下功夫練字。字是教師的門面,好的字跡必會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因為學生在上課時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如果能看看到教師工整的字跡就會舒緩一下壓力,否則只會加重學生的負擔。
第二點,必須看一些有關板書設計的書籍,多向老教師請教。練好了字之後,就應該掌握一些板書設計的要領,要有充分的理論為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點,敢於實踐,敢於摸索。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敢於在黑板上寫。上每一節課時,先把板書設計好,然後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最後在上黑板;課講結束後再向學生徵求意見。特別是新課程改革過程中一定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能是學生看的懂、學得會、滿意的板書才是最好的板書。
同時,在板書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切忌各科的板書都千篇一律。各學科有個學科的特點,要發揮各學科的特點,深鑽教材,了解學生的心理趨向,認真選材,突出重難點,切實有效地板書。
第二,切忌兩種錯誤做法。一是先板書,後上課。這種做法降低了上課的神秘感和趣味性。部分學生照著板書往課本上一抄,就不聽課了。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二是先上課,後板書。這種做法就沒有發揮板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理解的輔助作用,收效也不大。
第三點,利用多媒體教學,要注意圖像畫面與板書之間的配合。在多媒體教學中,如果有時急於板書,會打斷學生思維的連續性。這樣也起不到效果。教師只有在下一個問題提出之前,教師才可以在黑板上畫龍點睛的寫出關鍵之字。在課間結束時在用回憶的方式將這些字連起來,形成一個簡易而且能夠解決問題的簡潔板書。
教室上課的板書問題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特別是在多媒體教學融入課堂教學之後。多媒體教學有它的優點,自然也有它的弊端。那麼,這就需要用板書來彌補它的不足,力爭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