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生物和你只差一個指尖的距離」
板書是一個老師的基本功,也是這個職業的鮮明烙印。如何才能寫好板書?寫好板書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送給老師們8個寫好板書的妙招!
「這粉筆字驚豔了我!」「我被這手字震驚了!」
近日,在江蘇省小學英語教師基本功比賽中,來自揚州市揚大教科院附屬楊廟小學的90後女教師步卉,手寫的粉筆字板書如同「印刷體」驚豔全場。
近一年半的時間裡,步卉每天在課餘練字,手上都磨出了繭。她說,參加比賽讓自己基本功更紮實,也是一種促進教學的方式。
步卉在大賽中展示粉筆字
步卉於2016年進入楊廟小學,從教僅3年,所以迫切需要練就紮實的基本功,課餘之時,她找到優秀粉筆字範本,確定適合自己的字體。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學生天真純樸,認真好學,有不少留守兒童。我從教時間不長,迫切需要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步卉說。
步卉的粉筆字筆觸細膩流暢,字體優美,每天練習後,還拍照上傳,發給老師和朋友點評。
幫忙點評的老師和朋友,有的是「表揚派」,有的是「打擊派」。「有一個教師朋友對我要求很嚴格,我每天拍照給她看,字有一點歪都會打低分,有次漏了一個字母,她直接給我打0分。」
賽前最後一個月時的作品
「練字沒有捷徑,只能苦練,每天都要寫」,步卉平均每天用掉3根粉筆,一年半下來用掉1600多根,手上磨出了繭,剪指甲的時候指縫裡都是粉筆灰。
不得不說,板書是一個老師的基本功,也是這個職業的鮮明烙印。板書能讓老師教書多一分樂趣,也能讓學生上課多一分樂趣。
不過,這基本功也是練出來的!在這裡為各位老師整理了一些板書訣竅要點,希望每位老師都能成為板書小能手!即使用多媒體,咱基本功還是得扎紮實實的!
板書的8個常用方法
1. 摘錄提綱法
教學板書是教材內容的集中反映,是教師依據一定的教學目的的設計而成的服務於學生學習的書面語言。教學板書所反映的教材、課文大多有鮮明的中心句、段中主句或關鍵詞句,因此可以採用「語句摘錄」的方法。
「摘錄提綱法」,就是摘錄教材富有標誌性的中心句、段中主句或關鍵詞句而形成「提綱式板書」的方法。這種方法簡便易行,但要基於教材自身內容的明確性、結構的條理性。
2. 概括歸納法
教學板書是教師鑽研教材、概括課文的輸出,教科書中的內容大多較為複雜,板書卻要簡潔精練。
因此,「概括歸納法」不可少。「概括歸納法」,就是用簡潔的語言抽象教材內容,歸納教材知識的方法。「概括歸納法」類似學術論文前的「摘要」寫法,在歸納教材內容、知識的基礎上,要進行抽象、升華、深化,這樣板書才有深度。
這種板書設計方法,基於教師對教材的研究、分析及自身的概括能力。這種方法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有較好作用。
3. 圖形示意法
教材是知識信息有意義有規律的排列組合,往往抽象而深刻,學生難以理解,老師們就有責任幫助他們「解讀」教材和課文。
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板書「圖形示意」,即用符號、線條、圖形,配以簡要文字示意教材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顯。
這種方法,基於教師對教材的認真鑽研、高度概括、獨到表達,也反映教師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技藝技能及審美情趣。
4. 板畫賦形法
板書就宏觀來分,有板書與板畫。「板書」以文字為主,有時配以線條符號;「板畫」以圖畫為主,一般不配文字。
板畫,也是簡筆畫、黑板畫,是教師在課堂上以簡練的線條,在較短的時間內高度概括勾勒出各種景物、事物、人物等形象的一種繪畫。
以板畫(簡筆畫)為板書的方法,由於形象直觀,也稱「賦形法」或「描狀法」,是低年級教師常用的形象化的藝術教學方法。
由於生動有趣,有利於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記憶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助於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5. 表格解釋法
表格是常見的教學板書形式,它幾乎可以用於任何文章和教材章節的教學,還適用於一組文章和知識信息的比較。表格不僅適用於傳統的文字式板書,而且適用於電化教學演示。
許多青年教師都喜歡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表格式板書為之提供了較好的選擇。表格式板書最大的特點是信息量大、條理清楚,簡約明了,有整齊、對稱、均勻、清晰、簡潔之美。
6. 比較對照法
比較是人們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思維過程,是抽象思維的一種思維形式。準確地講,比較就是運用對比的手段確定事物異同關係的思維過程的方法。
如果把這一對比方法運用到教學板書上,就叫比較式板書。比較能起到深化、強化的作用,有「不言而喻」的藝術效果。
比較有許多方法,從性質上分有求同法、求異法、縱比法、橫比法、定性法、定量法、綜合法、專題法;從內容上分有知識比較、中心比較、人物比較、結構比較、語言比較、情節比較、文體比較、作者比較、背景比較、手法比較、風格比較、情景比較等等,用在總結、複習、單元教學上,效果更好。
7. 排列組合法
排列組合法是對教材中不同課文或內容的分類排列、綜合疊加。從資訊理論上看,是「信息的交合」。
具體地說,教材、課文中不同信息的組合會產生不同的感知效果。接近的、相似的、閉合的、連續的、對比的、形態完善的組合,比較容易形成整體知覺。
板書設計應力求在時間上、空間上、邏輯上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有規律的系統。方法上,有時序組合、地域組合、事理組合、對比組合、相似組合、接近組合等。
8. 誇張變形法
為了突出重點、難點,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板書的表現力,教師可以運用變形、誇張的方法設計板書,以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印象。這種方法用「漫畫」的手法,大膽設計創意,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和審美價值,深受學生的歡迎。
板書的5個原則
1. 注重整體的美觀性
一些老師對於板書的第一感覺首先就是恐懼心理,會覺得字寫得很難看,不敢「獻醜」,其實這並不是問題,認真一點,寫字不要太潦草,乾淨整潔,字跡清晰是必須要保證的。
2. 要做到主次分明
一般來說,應將版面分出若干區域,譬如標題區、主板書區、副板書區、推演區、繪圖區等。主板書區比較重要,都是學生課堂上需要注意和記錄的要點。
通常位於黑板中間位置,字寫得比較莊重、醒目;其他輔助區域則在兩邊,注意離主板書區不要太接近,要有明顯的區別。
3. 要注意板書的書寫姿態
板書過程也是教態的體現。教師寫板書姿勢應當端莊穩重。有經驗的老師往往都會側身寫板書,這樣寫字時不會完全遮擋,學生馬上就能看到教師所寫的內容。
4. 形式多樣,有趣味性
好的板書設計會給學生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和記憶,增強思維的積極性和持續性。
5. 板書要做到儘量直觀
板書應當用排列總結出本課的主要內容、重點內容所在,一看板書就回憶起本課的內容。同時,直觀的含義也包括了清晰的序號、標題,使學生看一眼便清楚邏輯層次和關係。
板書的6個「忌」
1. 忌空
黑板上只寥寥幾個字或僅僅留下課題,甚至零板書。
2. 忌滿
教學方法的滿堂灌,板書設計的滿黑板,老師一板一板地寫,學生一板一板地抄,教學效果往往不會太好。
3. 忌亂
板書無計劃、序號亂、隨手信筆、層次不分、條理紊亂,缺乏內在聯繫,板書位置亂。東寫一個公式,西寫幾個字,版面雜亂無章。
4. 忌散
中心不明確,猶似畫亂如麻。
5. 忌潦草
板書龍飛鳳舞,寫得含糊不清,學生只能推測和猜想。
6. 忌差錯
常見錯誤有以下三種∶一為亂造字,二是寫錯別字,張冠李戴,三是演算失誤。
總之,板書是門學問,也是門設計藝術,值得我們每位教師去探究,相信經過鑽研,板書一定能為我們的課堂增加一份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