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劉氏兄弟故居,150年歷史的私家民宅,典型的江宅特色古建築

2020-11-29 冷月印記

江陰市,相信大家對於這座城市都略知一二,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第二名,2018年GDP與崑山僅相差32億,未來非常有希望成為百強縣第一名。就在今天,我與朋友一起來到了這裡遊玩,感受了這座城市的蓬勃發展之氣,在閒逛的時候遇到了這座紀念館,也是劉氏兄弟故居,朱穆之並為此題名劉氏兄弟紀念館。

在市區西橫街上,一眼望去儘是高樓大廈,而在這些高樓大廈中間一座白牆灰瓦的建築映入眼前,這裡就是劉氏兄弟故居,劉氏兄弟即劉半農、劉天華與劉北茂三兄弟,這座紀念館為劉氏後裔捐贈的祖籍故居改建而成,建築整體為典型的江宅特色,為清末時期的建築,距今已有150餘年歷史。

雖然劉氏故居是一座二進六間二側廂的建築,但庭院及房屋佔地面積並不是太大,稍微顯得有些侷促,看似很普通的住宅,卻在這裡誕生了劉氏兄弟「三傑」。走向庭院中,在牆邊還架起來一株葡萄樹,上面還結了一串串的葡萄,處處透漏著情趣。

眼前這座房屋為劉氏三兄弟父母的臥室,他們三兄弟也都是出生於此。

關於劉氏三兄弟可能很多人還不太了解,其中劉半農是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劉天華為我國著名的演奏家,現代民族音樂的開拓者,在二胡及琵琶演奏上造詣超高;劉北茂為我們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其創作的《小花鼓》、《漢江潮》深受大家的歡迎。

這座房間為劉半農的臥室,也是劉半農完婚後的臥室,據悉在1910年時,由於母親病情加重,而那時江南一帶有新婚衝喜的習俗,於是大兒子劉半農匆匆舉辦了婚禮,不過沒多久還是去世了。房間內簡潔乾淨,床鋪整齊,特別是床上的木雕非常的精美,在一側的牆壁上還懸掛有劉半農與妻子的照片。

在這座建築群中間位置為客廳,客廳雖然面積不大卻整潔有序,也是整個建築群中最敞亮的一處,一側設置有通往二進的入口,通過此處即來到了劉半農二弟劉天華的臥室,另外一側為一處類似倉庫的地方,擺放有原先的紡織工具。

劉天華臥室也是劉天華完婚後的臥室,在1914年秋天的時候,其父劉寶珊病危,於是劉天華匆匆結婚以此來衝喜,但其父還是在次年去世了。

在院落的最後面,有一間房為當時劉氏三兄弟所使用的廚房,廚房內的物品基本是按照的原貌進行布置。據史料記載,劉天華曾經在此藉助爐火燻烤止癢,並堅持練習琵琶,為其後在琵琶演奏事業上奠定了基礎。

廚房外面牆角還保留有原先的一口老井及石鼓墩,當年劉氏兄弟家就是飲用的這口井裡面的水,而那個石鼓墩據說在1915年的時候,劉天華坐在井旁的石鼓墩上拉二胡納涼,微風徐徐的月色下,劉天華在此創作了《月夜》的初稿,創作了這首他的十大二胡曲子之一。

相關焦點

  • 江陰劉氏兄弟故居,清末時期的私家民宅,距今已有150年歷史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裡,有著太多的名人偉人,固然有許多是我們值得紀念和學習的,近日與小夥伴在江陰市區閒逛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個有點特別的院子,院子在十字路口的岔路口,周邊全是高樓大廈,仔細看上去也正是這座房子把一條硬生生的分成了兩個字,這邊便是劉氏兄弟故居。
  • 走進劉氏三兄弟故居:「教我如何不想她」
    劉氏兄弟故居正面「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在江蘇江陰劉氏兄弟故居外的石碑上,我讀到了這首經典詩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年,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新文化運動的主力之一劉半農先生在倫敦留學期間寫下它,後經作曲家趙元任譜曲,在青年知識分子中廣為傳唱。石碑上,那個「她」字寫得很大,似乎是在向人們昭示著什麼。
  • 何為對歷史的尊重,對文物的保護!
    他說:歷史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都是文物,比如故宮就是文物。接下來,孫館長詳細講述了江陰的七處國家級文物單位: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興國寺塔、適園、佘城遺址、黃山炮臺遺址、劉氏兄弟故居、江陰國民黨司令部要塞舊址。
  • 一座中西建築典範的私家民宅,規模宏大,堪稱「江南第一民宅」
    我國是一個文化歷史極其豐富的國家,擁有著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即使在各朝各代的文化洗禮下,我國的文化依然熠熠生輝。為了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國將這些優良的傳統都已經保存了下來,並且至今在我國還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文化遺蹟。
  • 南京甘熙故居,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南京甘熙故居故居位於中山南路,將宅第與民俗博物館結合的一處景觀。南京甘熙故居是南京現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南京甘熙故居俗稱「九十九間半」,與明孝陵、明城牆並稱為南京明清三大景觀。南京甘熙故居又是南京民俗博物館和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與熙南裡歷史老街組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老街。南京甘熙故居整個建築嚴格按照封建社會的宗法觀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紳階層的文化品位和倫理觀念。南京甘熙故居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旅遊價值。
  • 走進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故居 「教我如何不想她」
    劉氏兄弟故居正面   安玉民繪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   在江蘇江陰劉氏兄弟故居外的石碑上,我讀到了這首經典詩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年,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新文化運動的主力之一劉半農先生在倫敦留學期間寫下它,後經作曲家趙元任譜曲,在青年知識分子中廣為傳唱。石碑上,那個「她」字寫得很大,似乎是在向人們昭示著什麼。
  • 興義市區除了劉氏莊園,其實還有一處名人故居
    興義下五屯景家屯的王伯群故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無人居住以來,到如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王伯群故居的風格特色為典型的古建築,青磚青瓦,屋頂為硬山重簷形式,是典型的四合院形式,院中間擺放著石頭花盆。整個故居內,均使用實木材質與石材結合進行建設,看上去古樸典雅。
  • 清代民宅院落,具有嶺南特色的院落結構和西式雕窗設計
    位於澳門媽閣街亞婆井前地對面的鄭家大屋是鄭觀應家族故居,佔地相當大,它也是澳門僅存的清代民宅院落的代表。大屋既有著嶺南特色,也有著西方痕跡,可謂中西合璧,具有很高的人文價值。鄭觀應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實業家,又是思想家,更是民族資本家的代表。
  • 四川古建築劉氏莊園,近代豪宅長什麼樣?
    劉氏莊園是劉文彩憑藉家族勢力急劇暴發後於1928-1942年期間在祖宅的基礎之上擴建而成。雖經歷了戰亂動蕩時期,卻仍然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劉氏家園。於1958年正式籌建大邑地主莊同陳列館,同年10月正式成立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1997年初,「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正式更名為「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走上了博物館發展的正軌。
  • 南潯有座中西合璧的大宅,因奇特精湛被稱「江南第一民宅」!
    一直都很喜歡江南,尤其喜歡住在古鎮裡,感受江南的韻味,欣賞一幕幕詩意的風景,參觀一座座歷史悠久且風格獨特的古建築。在江南眾多古鎮裡,南潯是我較喜歡的一座,這裡在熱鬧中保持適度的安靜,廊棚內外依然有原住民生活氣息。
  • 南潯古鎮:寶藏級的歷史街區,清靜的水鄉卻故事多多
    在豪宅外面看就是一座紅色的歐式建築模式而進入張石銘故居室內的第一瞬間即可見到古典中式的客廳其名為懿德堂。此時此刻,每個人都不禁的為這樣的雄偉而完美的氣勢而折服不已。即便是到了民國時期甚至在現在看來可以算作是江南地區最大的私家豪宅,從建築藝術、風水設計以及工藝水平來看這絕對是中西結合建築史上的一座裡程碑。由此可見,當時的張石銘在湖州一帶甚至整個江浙一帶經商的輝煌成績是多麼震撼了。
  • 無錫現存多少名人故居宅園?答案有了
    無錫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人輩出,名人故居舊宅星羅棋布,這是一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昨天獲悉,無錫市名人故居文物管理中心主任陳建強、文史專家夏剛草合著的《故宅春秋——無錫市名人故居宅園綜錄》現已出版。無錫現存多少名人故居,現狀如何?現在有了答案。
  • 江陰的這個「中國最美村鎮」要火!
    傳說舜曾居住於此,故名「東舜城」,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先後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江陰市最佳旅遊景區、無錫市五星級鄉村旅遊點、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國家級3A級旅遊景點。主要旅遊景點:涇水河、老街、明清街、江陰蠶種場、上官雲珠紀念館、張大烈故居、廉珉軒圖書館、東舜湖公園、百川公園等。
  • 歐洲遺產日尋訪巴黎古建築 文豪雨果故居受歡迎
    在古監獄的紀念館中,人們細細瀏覽這些名人的畫像、書信、私人用品等,對這些歷史人物的命運唏噓不已。展覽負責人圖弗南告訴記者,古監獄一直為遊人所鍾愛,這裡是法國數百年歷史風雲的見證地。今年「歐洲遺產日」,參觀者大增,15日逾5600人次,16日更多。  若說在古監獄回顧的是巴黎的人文歷史,那麼在塞納河對岸瑪黑區,人們則被帶入到巴黎的建築歷史中。
  • 鄭家大屋,清代民宅院落,具有嶺南特色的院落結構和西式雕窗設計
    位於澳門媽閣街亞婆井前地對面的鄭家大屋是鄭觀應家族故居,佔地相當大,它也是澳門僅存的清代民宅院落的代表。大屋既有著嶺南特色,也有著西方痕跡,可謂中西合璧,具有很高的人文價值。鄭觀應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實業家,又是思想家,更是民族資本家的代表。
  • 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集中開街迎新春
    「名人故居,古厝,老街……滿滿的童年回憶。」走在鰲峰坊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內,年前回鄉探親的張榕感慨萬千,「一條純粹的古街,在現代都市裡顯得更為珍貴,既是市民的寄託,也是福州這座文化名城的一張珍貴名片。」1月21日,經過精心規劃、保護修復,我市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集中開街,並同步開展特色迎春活動,15張全新的城市名片已然成形。「繡花」功夫細心打磨老街區15個街區,涵蓋了全市文物古厝集中、文化底蘊深厚、城市印記明顯的古城老街。區位不同、文化不同、特色不同,改造方式自然各有千秋。
  • 潮汕本土神風雨聖者故居——樂安世家,古建築保存完好
    在孫畔村除了有聖者古廟之外,還有一座古建築名為「樂安世家」,這就是風雨聖者神化之前的故居故居的後廳還設有神壇,供奉孫道者,這座故居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風雨聖者故居聖者故居是一處現存較為典型的宋代形制、明代建築,風格獨特,是揭陽乃至潮汕地區數量相對較少的、保存完好的單體民居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