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雨果獎的《三體》,為何楊振寧稱看不下去,歐巴馬卻強烈推薦?

2020-12-18 文澤帝君

獲雨果獎的《三體》,為何楊振寧公開稱看不下去,歐巴馬卻強烈推薦?

《三體》是劉慈欣的作品,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

在2015年8月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有「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雨果獎,劉慈欣是亞洲獲得該獎的第一人。

劉慈欣則是被公認為國內科幻第一人,,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作家。

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卻公開稱,《三體》這部小說,對他來說,是一點都看不下去。

楊振寧稱看不下去

事情是這樣的:

在2017年的時候,楊振寧接受《人物》雜誌的採訪,當時《人物》雜誌的記者向楊振寧先生問了很多問題。

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看科幻小說嗎?」楊振寧先生這樣回答:

「我小時候看科幻小說,成人以後我現在很少看科幻小說,有時候拿一兩本翻一下,現在就比較看不下去。這個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一個事情,為什麼?這個我還沒有仔細想過,這是一個現象。就是我十幾歲的時候看了——還有武俠小說,我現在也是看不下去武俠小說——那個時候像福爾摩斯,我看了很多,現在都看不下去了。

近代的一些科幻小說呢,我更看不下去,前些時候不是《三體》變得非常有名,所以我就買一本來看,看不下去。與這個小說其實沒關係,這是與我自己的精神狀態有關係。」

隨後《人物》記者又問楊振寧:是因為你覺得科幻小說跟你從事的工作完全兩回事嗎?

楊振寧回答到:

不是,我想原因是因為我對於現實世界更發生興趣,所以就覺得這個虛構的東西不能跟現實世界比。我想這是主要的道理。對於現實世界的複雜性,跟它裡頭這個奇怪又妙的事情了解多了,就覺得科幻小說沒法子跟這個比。

雖然楊振寧稱看不進去《三體》,可是《三體》卻在國內外圈粉無數,這其中不乏很多名人大咖。尤其是書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被廣大的粉絲奉為經典。

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

195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在與別人討論飛碟及外星人問題時,突然冒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這句問話引出的科學論題,被稱為「費米悖論」

從概率學上來說,宇宙中有著數之不清的星系,其數量完全超越了我們的想像。

按說在宇宙中,應該充滿了智慧生命,整個宇宙應該是熱熱鬧鬧、摩肩擦踵。然而時間過去了那麼久,我們卻沒有發現哪怕是一絲外星生命的痕跡,甚至連一粒細菌都沒發現。

因此,很多人認為。我們之所以不能發現外星人,只有兩種原因:

一、宇宙中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

二、外星人刻意隱藏了自己。

而劉慈欣傾向於第二種觀點,同時他因此推論出「黑暗森林」法則,解釋了外星人為何會刻意隱藏自己。在劉慈欣看來,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無比的森林。

在森林中,到處都是不懷好意的獵手。每個獵手,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殺死一切敢於暴露自己的人。

而人類,卻像一個幼稚的孩子,他點燃一堆篝火,大聲吶喊著:「快來和我做朋友啊!」然而他等來的並不是,充滿友情的擁抱,而是冰冷冷、黑洞洞的獵槍。

《三體》的故事之所以會開啟,就是因為第一部的女主角葉文潔,出於報復心理,回復了三體人發來的外星信號,最終導致了一場持續400年的入侵。

在第二部中,人類一方的羅輯領會了黑暗森林法則,並發展出黑暗森林打擊,也就是將三體星的坐標向全宇宙廣播。

而這種方式,不僅會毀滅三體文明,同時也會暴露太陽系的位置,進而導致人類文明的滅亡。因此,這是一種玉石俱焚的方式。最終,羅輯以一己之力,阻止了三體人的入侵。

但在第三部中,人類卻中了三體人「文化入侵」的套路,喪失了對三體人的警惕。在「聖母」程心的愚蠢操作下,人類自廢武功,放棄了黑暗森林打擊,導致三體再次入侵地球。然而人類還是設法利用宇宙飛船,向全宇宙廣播了三體文明的位置,導致三體星徹底被毀。

而人類呢?也在不久後遭遇黑暗森林打擊,整個太陽系都被一個名為「歌者」的文明摧毀,絕大多數人類因此滅亡。

綜上所述,《三體》在國內外圈粉無數:

像美國前總統歐巴馬、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日本的小島秀夫、騰訊的馬化騰、360的周鴻禕,小米的雷軍、高曉松等。

卡梅隆導演也曾和劉慈欣面談過,並衷心希望能夠獲得《三體》的改編機會,也自稱自己是三體的粉絲,覺得它是部偉大的科幻小說。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說:

「我非常喜歡《三體》!嚴重推薦!如果你也對中國的歷史、虛幻現實、科幻小說感興趣,你也會喜歡這本書的。」

小米雷軍更是多次推薦這本書:

他說「這十年裡面,我推薦最多的書是《三體》,沒看過的真的可以看一看,看完你就知道網際網路的戰略。大家現在談的比較多的「降維攻擊」「黑暗森林」,基本都是《三體》講的,我覺得《三體》對戰略幫助非常大」。高曉松在《曉說》節目中,連續四期講述《三體》,盛讚《三體》為自己十年來看過的最好小說,並借用《三體》中的語言說:「劉慈欣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面壁者」。

歐巴馬卻強烈推薦

甚至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強烈推薦這本書。並且能稱之為史上最硬核粉絲。

歐巴馬曾經為了看《三體》動用白宮給劉慈欣發電子郵件,內容大致是他很喜歡《三體》,希望劉慈欣能夠儘快更新。但劉慈欣以為是有人在搞惡作劇,看完就把郵件給刪了。直到後來有官方人員聯繫他,劉慈欣這才相信是真的。

並且,歐巴馬甚至在公共場合中,也掩飾不住自己對《三體》的喜愛,他公開表達自己的狂熱:

「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背景十分宏大 。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 畢竟每天處理的都是和國會爭論的瑣事,不用擔心外星人入侵。」

而且,歐巴馬出於對《三體》的喜愛,親自客串了《流量地球》。

為何他們如此喜愛《三體》?

很多人喜歡《三體》,或因為這套書中涉及到的很多科幻知識、人性等都蠻耐人尋味的,而且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觸。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

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三體》中的時空觀,可以說是超越了我們的思維極限。從地球不復存在,太空國際獨立,到太陽系乃至整個銀河系因遭遇降維打擊而毀滅,人類的種子流亡太空。不僅在空間,更在時間裡旅行。

空間則突破三維,常人經驗以外的超驗場景,絕對能讓你展開奇幻而又合理的想像。科幻絕不是玄幻,就是因為它合乎理性,能讓你信服;它有科學支撐,並且支撐三體的不僅是科學,還有哲學。

如此,文學性的確可以退居次要位置。閱讀《三體》是為滿足想像力,好奇心和求知慾,發掘人類思維的極限。

很多人很想看,但擔心看不懂,因為書中對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重要概念和猜想的使用可謂出神入化,但劉慈欣卻說科幻不是寫給科學家看的。所以完全不用擔心看不懂,《三體》對科學最大的價值應該在於它的「科普」作用。

因為是科幻小說,所以孩子學生們會非常感興趣,但家長們怕孩子看多了會影響正常的學習。

其實完全不用擔心,而且《三體》還會給學習一定的幫助,因為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卷3的文學類閱讀就是節選自劉慈欣的《微紀元》,而且《帶上她的眼鏡》被收錄進語文教材,成為了必學課文。

並且科幻小說並不是作者的隨意發揮,而是作者結合一定的科普知識而闡發的科學構想。看科幻小說可以鍛鍊人的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

現在3本只要79元,也就是一杯咖啡的錢,就能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想閱讀的夥伴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歐巴馬都催更的《三體》,楊振寧卻說看不下去?原因很「現實」!
    雨果獎被譽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是全球科幻作家的終極夢想,劉慈欣能夠獲得這個獎,足以說明《三體》這部小說的水平之高,受到了國內外很多人的喜愛。《三體》第一部問世之後,雷軍、馬化騰、扎克伯格等等都是《三體》的粉絲,《阿凡達》的導演卡梅隆在對話劉慈欣的時候,也是三句不離《三體》。
  • 讓歐巴馬痴迷的《三體》,楊振寧卻說:看不下去?原因很「現實」
    楊振寧說「近代的 一些科幻小說呢,我更看不下去,前些時候不是《三體》變得非常有名,所以我就買一本來看,看不下去。」楊振寧談《三體》楊振寧在接受《人物》記者的採訪期間,被問到是否會看科幻小說這個問題。楊振寧回答:小時候很喜歡看,年紀稍大一些慢慢看的就少了,也偶爾看,現在幾乎不看了,根本看不下去。
  • 讓歐巴馬都痴迷的《三體》,楊振寧卻說看不下去,原因是為啥?
    《三體》是劉慈欣在2006年開始創作的科幻小說,自開載以來一直大受追捧,等正式出版以後更是掀起了一波熱潮。在2015年《三體》系列第一部摘下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的雨果獎,這也是唯一,一個亞洲人獲得此獎。劉慈欣實現這一獎項的突破。
  • 連歐巴馬都痴迷《三體》,為何楊振寧卻連連搖頭,實在是看不下去
    之前人們認為一個粒子,與它的鏡像除了自選方向不同之外,其他的性質完全相同,但是楊振寧卻發現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並不是守恆的。這個理論推翻了物理學的基本認知,因而楊振寧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榮譽。而這樣一位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卻表明自己曾經看過著名的科幻小說《三體》,可是看不下去,這是為什麼呢?
  • 《三體》入選高中生推薦書單,為何物理學家楊振寧卻說:看不下去
    ——《三體》2015年,我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作品《三體》榮獲雨果獎,這個獎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美譽。通過這個大獎,全世界的科幻愛好者都了解到,中國有位科幻作家,名叫劉慈欣。隨著《三體》熱度持續上升,越來越多的非科幻愛好者,也了解到了《三體》的存在,並且成為其粉絲。
  • 為什麼楊振寧看過《三體》後說:我曾經看過《三體》,卻看不下去
    但是在採訪過程中,當記者提到科幻小說巔峰巨作《三體》時,楊振寧卻說道:「我曾經看過《三體》,卻我看不下去。眾所周知,《三體》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此前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而且是亞洲範圍內首次獲獎。
  • 楊振寧:《三體》很有名氣,我買過,但是看不下去
    楊振寧:《三體》很有名氣,我買過,但是看不下去楊振寧是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曾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很喜歡看科幻小說,也買過在科幻界頗有名氣的《三體》,但是卻看不下去。《三體》在2015年曾經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能獲得這一獎項說明《三體》還是值得一看的,那麼為什麼楊振寧會說自己看不下去呢?關於《三體》《三體》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 楊振寧如何評價劉慈欣的《三體》一書
    楊振寧:《三體》根本看不下去,歐巴馬請求《三體》更新楊振寧是在當下全球最負盛名的物理學家之一,他不僅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楊米爾斯理論」更是衍生出了好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對現代物理學有著極其重要的貢獻。因此,楊振寧一度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物理學家。
  • 楊振寧評價劉慈欣《三體》一書
    著名華裔科學家楊振寧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在接受《人物》雜誌採訪時,他曾表示自己的物理啟蒙是科幻小說《神秘的宇宙》。但在提及劉慈欣創作的《三體》時,楊振寧卻表示:前段時間《三體》變得非常有名,所以我就買一本來看,看不下去。
  • 楊振寧讀《三體》:我曾買過一本,但是看不下去,原因是這2個
    楊振寧讀《三體》:我曾買過一本,但是看不下去,原因是這2個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在2017年7月接受《人物》雜誌採訪時,和記者聊起了科幻小說這個話題,楊振寧說自己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幻小說但是在提到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三體》時,楊振寧卻說「近代的 一些科幻小說呢,我更看不下去
  • 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三體》,楊振寧說他看不下去了,為什麼?
    但是,當提到《三體》是,楊振寧說他就買了一本來看,結果看不下去了。要知道《三體》這本書,在國內外是享有極高聲譽的評價的。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三體》究竟有多偉大?《三體》已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尤其在日本廣受歡迎,3個月加印了12次,都被"搶瘋了"。
  • 好物分享|楊振寧讀《三體》:我曾買過一本,但是看不下去,原因是這2個
    楊振寧讀《三體》:我曾買過一本,但是看不下去,原因是這2個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在2017年7月接受《人物》雜誌採訪時,和記者聊起了科幻小說這個話題,楊振寧說自己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幻小說但是在提到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三體》時,楊振寧卻說「近代的 一些科幻小說呢,我更看不下去,前些時候不是
  • 好物分享|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三體》,楊振寧說他看不下去了,為什麼?
    但是,當提到《三體》是,楊振寧說他就買了一本來看,結果看不下去了。但劉慈欣以為是有人在搞惡作劇,看完就把郵件給刪了。直到後來有官方人員聯繫他,劉慈欣這才相信是真的。《三體》也是讓劉慈欣獲得雨果獎的作品。人們都說劉慈欣憑藉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文學拉到了世界級的高度,做到了真正的文化輸出。那麼,這樣一部獲得最高獎項,眾多大咖喜愛的作品,物理學大師楊振寧會不會也喜歡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 楊振寧談《三體》:我曾買來看過,但沒堅持看完,原因有2個
    被稱為諾貝爾科幻獎的雨果獎,是全世界科幻作家的終極夢想。劉慈欣這次獲獎,足以顯示小說《三體》的高水平,而他本人的文筆也可見一斑。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同樣是《三體》的忠實粉絲,在讀完前兩部之後,歐巴馬甚至發動白宮聯繫劉慈欣催稿,希望可以儘快看到第三部的英文版。
  • 為了讀到英文版《三體》,歐巴馬竟動用白宮力量
    這其中的任意一項成就都足以讓一個文學家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其中的「雨果獎」更是被稱為文學界的「諾貝爾」,正是憑藉著《三體》這本書,劉雨欣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同時也收穫了歐巴馬這個重量級的書迷。
  • 一本國內外銷量驚人的書,高曉松連續四期講述,楊振寧:看不下去
    一本國內外銷量驚人的書,高曉松連續四期講述,楊振寧:看不下去。這本書就是劉慈欣的《三體》。劉慈欣的《三體》是被公認的「中國第一科幻」。2015年《三體》系列第一部摘下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的雨果獎,劉慈欣實現了亞洲人在這一獎項上的零突破。後又入圍雨果獎,被公認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
  • 《三體》與科學是否有關?為什麼楊振寧看到後,說我看不下去?
    科學家遇上科幻小說《三體》,為何大呼看不下去?他發現了什麼?在很多情況下,人類的願望並無法得到滿足,我們只好把這些美好的願望和希冀寄托在其他的地方,比如一些文學作品。在它出現之後,轉譯成為了多種語言在西方國家開始暢銷,還獲得了雨果獎。然而當這本小說遇上了楊振寧作為科學家之後,卻遭遇了滑鐵盧,楊振寧是中科院的一位院士,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它為人類社會科學所作出的貢獻是革命性的。在科學界擁有著極高的地位,然而當他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卻表示自己根本無法讀下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歐巴馬為看《三體》動用白宮發郵件,他到底為何著迷於《三體》?
    2015年8月23日,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劉慈欣不僅在國內備受關注,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作家。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 楊振寧談《三體》:非常有名氣,我買來看過,但看不下去
    楊振寧是在當下全球最負盛名的物理學家之一,他不只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地「楊米爾斯理論」更是衍生出了好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對現代物理學有著極端重要的貢獻。因此,楊振寧一度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巨大的物理學家。
  • 《三體》有些人看不下去,有些人卻還要催更?這是為啥?
    雨果獎是全世界寫作科幻小說的人們的夢想。劉慈欣的獲獎能力足以展現小說《三體》的高水準。這種《三體》不僅在國內大火中,也是歐洲地區的大火。甚至與《阿凡達》的導演卡梅隆在與劉慈欣交談時,也熱烈誇讚《三體》的深刻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