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雨果獎的《三體》,為何楊振寧公開稱看不下去,歐巴馬卻強烈推薦?
《三體》是劉慈欣的作品,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
在2015年8月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有「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雨果獎,劉慈欣是亞洲獲得該獎的第一人。
劉慈欣則是被公認為國內科幻第一人,,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作家。
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卻公開稱,《三體》這部小說,對他來說,是一點都看不下去。
楊振寧稱看不下去
事情是這樣的:
在2017年的時候,楊振寧接受《人物》雜誌的採訪,當時《人物》雜誌的記者向楊振寧先生問了很多問題。
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看科幻小說嗎?」楊振寧先生這樣回答:
「我小時候看科幻小說,成人以後我現在很少看科幻小說,有時候拿一兩本翻一下,現在就比較看不下去。這個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一個事情,為什麼?這個我還沒有仔細想過,這是一個現象。就是我十幾歲的時候看了——還有武俠小說,我現在也是看不下去武俠小說——那個時候像福爾摩斯,我看了很多,現在都看不下去了。
近代的一些科幻小說呢,我更看不下去,前些時候不是《三體》變得非常有名,所以我就買一本來看,看不下去。與這個小說其實沒關係,這是與我自己的精神狀態有關係。」
隨後《人物》記者又問楊振寧:是因為你覺得科幻小說跟你從事的工作完全兩回事嗎?
楊振寧回答到:
不是,我想原因是因為我對於現實世界更發生興趣,所以就覺得這個虛構的東西不能跟現實世界比。我想這是主要的道理。對於現實世界的複雜性,跟它裡頭這個奇怪又妙的事情了解多了,就覺得科幻小說沒法子跟這個比。
雖然楊振寧稱看不進去《三體》,可是《三體》卻在國內外圈粉無數,這其中不乏很多名人大咖。尤其是書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被廣大的粉絲奉為經典。
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
195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在與別人討論飛碟及外星人問題時,突然冒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這句問話引出的科學論題,被稱為「費米悖論」。
從概率學上來說,宇宙中有著數之不清的星系,其數量完全超越了我們的想像。
按說在宇宙中,應該充滿了智慧生命,整個宇宙應該是熱熱鬧鬧、摩肩擦踵。然而時間過去了那麼久,我們卻沒有發現哪怕是一絲外星生命的痕跡,甚至連一粒細菌都沒發現。
因此,很多人認為。我們之所以不能發現外星人,只有兩種原因:
一、宇宙中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
二、外星人刻意隱藏了自己。
而劉慈欣傾向於第二種觀點,同時他因此推論出「黑暗森林」法則,解釋了外星人為何會刻意隱藏自己。在劉慈欣看來,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無比的森林。
在森林中,到處都是不懷好意的獵手。每個獵手,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殺死一切敢於暴露自己的人。
而人類,卻像一個幼稚的孩子,他點燃一堆篝火,大聲吶喊著:「快來和我做朋友啊!」然而他等來的並不是,充滿友情的擁抱,而是冰冷冷、黑洞洞的獵槍。
《三體》的故事之所以會開啟,就是因為第一部的女主角葉文潔,出於報復心理,回復了三體人發來的外星信號,最終導致了一場持續400年的入侵。
在第二部中,人類一方的羅輯領會了黑暗森林法則,並發展出黑暗森林打擊,也就是將三體星的坐標向全宇宙廣播。
而這種方式,不僅會毀滅三體文明,同時也會暴露太陽系的位置,進而導致人類文明的滅亡。因此,這是一種玉石俱焚的方式。最終,羅輯以一己之力,阻止了三體人的入侵。
但在第三部中,人類卻中了三體人「文化入侵」的套路,喪失了對三體人的警惕。在「聖母」程心的愚蠢操作下,人類自廢武功,放棄了黑暗森林打擊,導致三體再次入侵地球。然而人類還是設法利用宇宙飛船,向全宇宙廣播了三體文明的位置,導致三體星徹底被毀。
而人類呢?也在不久後遭遇黑暗森林打擊,整個太陽系都被一個名為「歌者」的文明摧毀,絕大多數人類因此滅亡。
綜上所述,《三體》在國內外圈粉無數:
像美國前總統歐巴馬、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日本的小島秀夫、騰訊的馬化騰、360的周鴻禕,小米的雷軍、高曉松等。
卡梅隆導演也曾和劉慈欣面談過,並衷心希望能夠獲得《三體》的改編機會,也自稱自己是三體的粉絲,覺得它是部偉大的科幻小說。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說:
「我非常喜歡《三體》!嚴重推薦!如果你也對中國的歷史、虛幻現實、科幻小說感興趣,你也會喜歡這本書的。」
小米雷軍更是多次推薦這本書:
他說「這十年裡面,我推薦最多的書是《三體》,沒看過的真的可以看一看,看完你就知道網際網路的戰略。大家現在談的比較多的「降維攻擊」「黑暗森林」,基本都是《三體》講的,我覺得《三體》對戰略幫助非常大」。高曉松在《曉說》節目中,連續四期講述《三體》,盛讚《三體》為自己十年來看過的最好小說,並借用《三體》中的語言說:「劉慈欣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面壁者」。
歐巴馬卻強烈推薦
甚至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強烈推薦這本書。並且能稱之為史上最硬核粉絲。
歐巴馬曾經為了看《三體》動用白宮給劉慈欣發電子郵件,內容大致是他很喜歡《三體》,希望劉慈欣能夠儘快更新。但劉慈欣以為是有人在搞惡作劇,看完就把郵件給刪了。直到後來有官方人員聯繫他,劉慈欣這才相信是真的。
並且,歐巴馬甚至在公共場合中,也掩飾不住自己對《三體》的喜愛,他公開表達自己的狂熱:
「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背景十分宏大 。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 畢竟每天處理的都是和國會爭論的瑣事,不用擔心外星人入侵。」
而且,歐巴馬出於對《三體》的喜愛,親自客串了《流量地球》。
為何他們如此喜愛《三體》?
很多人喜歡《三體》,或因為這套書中涉及到的很多科幻知識、人性等都蠻耐人尋味的,而且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觸。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
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三體》中的時空觀,可以說是超越了我們的思維極限。從地球不復存在,太空國際獨立,到太陽系乃至整個銀河系因遭遇降維打擊而毀滅,人類的種子流亡太空。不僅在空間,更在時間裡旅行。
空間則突破三維,常人經驗以外的超驗場景,絕對能讓你展開奇幻而又合理的想像。科幻絕不是玄幻,就是因為它合乎理性,能讓你信服;它有科學支撐,並且支撐三體的不僅是科學,還有哲學。
如此,文學性的確可以退居次要位置。閱讀《三體》是為滿足想像力,好奇心和求知慾,發掘人類思維的極限。
很多人很想看,但擔心看不懂,因為書中對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重要概念和猜想的使用可謂出神入化,但劉慈欣卻說科幻不是寫給科學家看的。所以完全不用擔心看不懂,《三體》對科學最大的價值應該在於它的「科普」作用。
因為是科幻小說,所以孩子學生們會非常感興趣,但家長們怕孩子看多了會影響正常的學習。
其實完全不用擔心,而且《三體》還會給學習一定的幫助,因為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卷3的文學類閱讀就是節選自劉慈欣的《微紀元》,而且《帶上她的眼鏡》被收錄進語文教材,成為了必學課文。
並且科幻小說並不是作者的隨意發揮,而是作者結合一定的科普知識而闡發的科學構想。看科幻小說可以鍛鍊人的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
現在3本只要79元,也就是一杯咖啡的錢,就能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想閱讀的夥伴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